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军 陈覃 +8 位作者 司宪平 李爱民 吴海滨 士卫 施辉 王富元 江伟 刘希光 孙维晔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9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至治疗时间为7~24h,靶点设在血肿最大层面的外1/3与后1/3交叉处,进行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术中及术后控制血压。内... 目的探讨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9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至治疗时间为7~24h,靶点设在血肿最大层面的外1/3与后1/3交叉处,进行微创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术中及术后控制血压。内科保守治疗的2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分别于入院2周、4周时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290例,其中显效85例,有效110例,效果差45例,死亡50例;总有效率67.24%,死亡率17.24%。对照组265例,其中显效10例,有效10例,效果差70例,死亡175例;总有效率7.55%,死亡率66.04%。两组总有效率和死亡率相差显著(P<0.01)。结论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水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军 李爱民 +8 位作者 吴海滨 士卫 陈覃 司宪平 施辉 王富元 江伟 刘希光 孙维晔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8-190,193,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1 0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组507例,外科组493例。按发病-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组(<7 h),早期组(7~24 h)和晚期组(>24 h)共3组,分别进行内、外科疗效比较和组间外科疗效比较。疗效判定...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1 0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组507例,外科组493例。按发病-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组(<7 h),早期组(7~24 h)和晚期组(>24 h)共3组,分别进行内、外科疗效比较和组间外科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病死率、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2)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无显著差异;(3)超早期组术后颅内再出血风险高,早期组再出血率下降;(4)晚期组,外科组的呼吸、泌尿和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科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早期(7~24 h),是最佳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手术时机
下载PDF
中央回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爱民 夏咏本 +2 位作者 刘希光 李宁 士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回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15例中央回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中央前回8例,中央后回5例,中央前后回均受累2例。结果Simpson 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1例。无... 目的探讨中央回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15例中央回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中央前回8例,中央后回5例,中央前后回均受累2例。结果Simpson 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功能障碍好转10例,无效5例,新增短期功能障碍6例;随访9—3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中央回区脑膜瘤应在良好功能保护的前提下,力争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准确定位、保护好功能区皮质、加强回流静脉结构和功能的维护是降低中央回区脑膜瘤手术残障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回区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武盛 李爱民 +7 位作者 陈军 士卫 吴海滨 陈震 周辉 江伟 李宁 李世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9-403,410,共6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9]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132例... 目的探讨轻中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9]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132例轻中度TBI患者颅内出血进展情况,41例(31.1%)进展为PHI(PHI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应、入院时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受伤到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部位、血肿类型、是否合并脑挫裂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入院首次凝血功能指标、血糖、血常规、肾功能,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并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损伤类型、入院时高血压、合并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D-二聚体、红细胞计数、血糖和出院GO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高血压(OR=2.417,P=0.045),合并脑挫裂伤(OR=2.792,P=0.017)和D-二聚体≥6500μg/L(OR=4.968,P=0.000)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轻中度TBI患者若存在入院时高血压、合并脑挫裂伤和较高水平D-二聚体(≥6500μg/L)更易发生PHI,需要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损伤 D-二聚体
下载PDF
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运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夏咏本 李爱民 +4 位作者 士卫 韩清 张立勇 陈恒林 崔永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运用。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应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5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难治性高颅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毕去骨瓣3例,骨瓣复位2例。术中无矢... 目的探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运用。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应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5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难治性高颅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毕去骨瓣3例,骨瓣复位2例。术中无矢状窦及蛛网膜颗粒大出血及急性脑膨出发生。按GOS分级评定预后,其中良好1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适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线无明显移位的难治性颅内压增高。严格把其握适应证,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控制高颅内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切口 双额骨瓣 脑挫裂伤 颅内压增高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海滨 陈军 +8 位作者 李爱民 士卫 陈覃 司宪平 施辉 王富元 江伟 刘希光 孙维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7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方法10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内科组507例,外科组493例。按发病-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组(〈7 h),早期组(7-24 h)和晚期组(〉24 h)共3组,分别进行内、外科疗效比较和组间外科疗效比较。疗...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方法10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内科组507例,外科组493例。按发病-治疗时间分为:超早期组(〈7 h),早期组(7-24 h)和晚期组(〉24 h)共3组,分别进行内、外科疗效比较和组间外科疗效比较。疗效判定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病死率、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2)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手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3)超早期组术后颅内再出血风险高,早期组再出血率下降;(4)晚期组、外科组的呼吸、泌尿和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内科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早期(7-24 h),是最佳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手术时机
下载PDF
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4
7
作者 夏咏本 李爱民 +5 位作者 士卫 张立勇 韩清 陈恒林 崔永华 姜大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小骨窗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效果,总结手术指征、技巧及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9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血肿清除>90... 目的观察小骨窗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效果,总结手术指征、技巧及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9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血肿清除>90%者26例,80%~90%者10例。术中改颞上沟入路者2例。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随访3个月~2 a,根据GOS,良好19例,中残15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CH效果好,但应注意把握手术适应证。良好的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围术期出血的有效防治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手术径路 侧裂—岛叶入路 小骨窗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手术时机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家球 陈震 +4 位作者 陈慧珍 梁径山 士卫 孙勇 李爱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81例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破裂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其手术时机分为4组:超早期组(〈24 h)...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81例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破裂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其手术时机分为4组:超早期组(〈24 h)、次早期组(24~72 h)、间期组(4~10 d)、延期组(≥11 d),分别对出院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以m RS量表评价患者的预后,比较不同时机接受手术的患者预后良好(m RS≤2分)的发生率。结果 :出院后3个月预后良好的患者,超早期组32例(61.5%),次早期组46例(82.1%),间期组66例(56.4%),延期组38例(67.9%)。超早期组与次早期组预后良好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6,P=0.017);次早期组与间期组预后良好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6,P=0.001);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在3 d内适时接受开颅夹闭治疗即可,而非必须在发病24 h内急诊手术,否则应在发病10 d后待脑血管痉挛缓解后接受治疗,同样可获得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手术时机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军 李爱民 +8 位作者 吴海滨 士卫 陈覃 司宪平 施辉 王富元 江伟 刘希光 孙维晔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大骨瓣开颅(COC)、CT引导血肿微创穿刺引流(CTGA)和微骨窗入路(KHA)三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493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完成3个月随访,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结果 493例中...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大骨瓣开颅(COC)、CT引导血肿微创穿刺引流(CTGA)和微骨窗入路(KHA)三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493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完成3个月随访,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结果 493例中大骨瓣组128例,微骨窗组82例,微创穿刺引流组283例。1个月累计病死率19.3%,3个月累计病死率21.1%。术前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的病人,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GCS≥8分的3.5倍。结论微骨窗入路及CT引导微创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病死率与致残率优于大骨瓣开颅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微创神经外科
下载PDF
双额大骨瓣开颅在外伤性急性颅高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夏咏本 李爱民 +4 位作者 士卫 韩清 张立勇 陈恒林 崔永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4-736,共3页
双侧脑叶挫裂伤(以双额叶为主)和(或)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导致的难治性颅高压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1].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采用双额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9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颅高压 大骨瓣开颅 外伤性 应用 弥漫性脑水肿 病情危重 减压治疗 双额叶
原文传递
栓塞与夹闭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志 李爱民 +3 位作者 陈军 士卫 晋新军 刘洪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和动脉瘤夹闭术分别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年至2010年确诊为aSAH的患者。分别在发病72h内行栓塞或夹闭治疗100例临床资料。结果其中在栓塞组中发生临床CVS10例,而夹...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和动脉瘤夹闭术分别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年至2010年确诊为aSAH的患者。分别在发病72h内行栓塞或夹闭治疗100例临床资料。结果其中在栓塞组中发生临床CVS10例,而夹闭组中CVS19例。结论根据我们的研究,栓塞较夹闭可以减少CVS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其对病死率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血管内栓塞 动脉瘤夹闭
下载PDF
棘突椎板切开复位在成人椎管内肿瘤术中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军 吴海滨 +8 位作者 士卫 李爱民 陈覃 司宪平 施辉 王富元 江伟 刘希光 孙维晔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椎管内肿瘤术中棘突椎板切开复位术应用效果。方法经后正中入路行椎管内肿瘤切除18例,术中将相应病变节段棘突、棘上韧带、棘问韧带、椎板整体切割取下,切除椎管内肿瘤后,整体原位回植棘突椎板,钛片-钛钉固定,完成椎管成形... 目的探讨成人椎管内肿瘤术中棘突椎板切开复位术应用效果。方法经后正中入路行椎管内肿瘤切除18例,术中将相应病变节段棘突、棘上韧带、棘问韧带、椎板整体切割取下,切除椎管内肿瘤后,整体原位回植棘突椎板,钛片-钛钉固定,完成椎管成形。结果 18例病人中棘突椎板切开复位节段2~6节段(平均3.8节段),肿瘤全切17例,全切率94.4%。所有病例术野显露满意,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均未加重,术后7~10 d摄X线片观察,棘突椎板均恢复原位连续性。随访复查MRI、X线片,回植的组织均无移位,全部骨性愈合。结论该术式解剖性地重建椎管结构,术后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肿瘤 截骨术 再植术 椎管成形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防治出血的技术及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咏本 李爱民 +5 位作者 士卫 张立勇 韩清 陈恒林 崔永华 姜大业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1年第5期312-313,共2页
随着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广泛开展,围手术期防治出血的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外科治疗的7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各种止血技术,并评价其优缺点、适应症。1对象与方法1.1... 随着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广泛开展,围手术期防治出血的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外科治疗的7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各种止血技术,并评价其优缺点、适应症。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其中男41例,女38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63.5岁;有高血压病史3~38年,有高血压病家族史59例。术前意识状况分级:Ⅰ级1例,Ⅱ级18例,Ⅲ级34例,Ⅳ级26例。术前一侧脑疝14例,双侧11例。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1 h,最长1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围手术期 防治 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病史 平均年龄 2009年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军 李爱民 +11 位作者 陈覃 司宪平 吴海滨 士卫 施辉 王富元 江伟 刘希光 孙维晔 周辉 李宁 马逵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继发脑缺血性脑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128例患者的130个动脉瘤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术后根据相应部位有无脑功能障碍,CT检查阻断血管供应区有无新鲜梗塞灶为标准判断是否造成缺血性脑损伤,...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继发脑缺血性脑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128例患者的130个动脉瘤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术后根据相应部位有无脑功能障碍,CT检查阻断血管供应区有无新鲜梗塞灶为标准判断是否造成缺血性脑损伤,并将性别、年龄、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手术时机、阻断部位、时间、次数、方式、术中破裂、有无高血压、高血糖、载瘤动脉硬化斑块等14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探讨动脉阻断后可能导致缺血性损伤的原因。结果在130个动脉瘤中,共临时阻断166次,平均每个动脉瘤阻断1.28次,阻断时间为3~45min,平均每个动脉瘤阻断时间约为(9.8±7.8)min,有18例术后出现与载瘤动脉阻断有关新的脑缺血灶(14.0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蛛网膜下腔出血、阻断时间≥20min和动脉硬化斑块对术后发生脑缺血具有较高危险性(均P<0.05)。结论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继发缺血性脑损伤与阻断部位、阻断时间、阻断方式、侧支循环的个体差异、病人术前状况等因素有关。阻断时间<20min,临时载瘤动脉阻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载瘤动脉 脑缺血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水平、NLR比值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早期病情判断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嵇雪莱 李爱民 +6 位作者 周辉 士卫 梁径山 刘长涛 陈震 耿德勤 陈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812-8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情判断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3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H...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情判断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3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Hb水平以及NLR,分析两者与TBI患者出现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及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GCS分数越低、PaO_(2)越低、AIS评分越高、NLR比值越高是TBI患者出现PH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当NLR比值的截断值为4.6时,诊断效能最佳,此时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62.1%。Hb水平对TBI后发生PHI有一定影响,但不具备稳定可靠的预测效果。此外,Hb水平、NLR比值与神经功能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TBI患者若NLR比值高,PHI风险明显增高;早期NLR比值高、Hb水平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红蛋白水平 神经功能预后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严重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建民 士卫 陈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严重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严重脑膨出的病例。结果36例治愈出院,5例重残,2例因颅内感染死亡,2例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严重脑膨出的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严重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严重脑膨出的病例。结果36例治愈出院,5例重残,2例因颅内感染死亡,2例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严重脑膨出的原因主要是严重挫伤后脑水肿、弥漫性脑肿胀、脑积水和颅内感染。有效运用药物和采取各项措施减轻脑水肿,解除脑积水,预防感染是解决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顽固性脑膨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 脑膨出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洪伟 李爱民 +3 位作者 刘希光 李宁 士卫 夏咏本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神经外科提供该区域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开颅取脑,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前交通动脉及其发出的下丘脑穿动脉的形态、长度、管径、毗邻结构等进行观...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神经外科提供该区域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例(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开颅取脑,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前交通动脉及其发出的下丘脑穿动脉的形态、长度、管径、毗邻结构等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前交通动脉长度为(3.34±0.74)mm,管径(1.22±0.79)mm,其形态变异较多,可分为简单型、复杂型及缺如;前交通动脉均恒定发出穿动脉,约2-7支,平均直径0.28 mm,起源于前交通动脉的上、后、下壁,长度、管径及走行不一,供应下丘脑、终板、胼胝体等。结论了解前交通动脉及其下丘脑穿动脉解剖特点,有助于术中加以辨认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解剖 前交通动脉 下丘脑 穿动脉
下载PDF
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夏咏本 士卫 +1 位作者 滕宏伟 崔永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acutediffusebrainswelling,PADBS)属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既往开颅多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演变、组合术式。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双额大骨瓣手...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acutediffusebrainswelling,PADBS)属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既往开颅多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演变、组合术式。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9月-2010年12月采用双额大骨瓣手术治疗17例PADBS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大骨瓣开颅术 特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 应用 PADBS 病情危重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术中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在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露 士卫 +1 位作者 刘希光 李爱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ICG-VA)在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连云港市第一...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视频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videoangiography,ICG-VA)在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外科夹闭术且术中应用ICG-VA的破裂PCoAA患者。术后3 d复查头颅CT判断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评价ICG-VA的监测效果。应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临床转归。结果纳入32例破裂PCoAA患者(共38个动脉瘤),男性7例(21.9%),年龄(57.97±8.91)岁(范围40~73岁)。27例(84.4%)为单发性动脉瘤,5例(15.6%)为多发性动脉瘤(4例有2个动脉瘤,1例有3个动脉瘤)。24例(75.0%)无意识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8例(25.0%)存在中重度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成功夹闭动脉瘤,行ICG-VA共40次。5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夹闭前行ICG-VA精准定位载瘤动脉和瘤体部位。初始夹闭后ICG-VA发现3例动脉瘤残留,予调整或补加瘤夹后再次ICG-VA显示残留消除。术后3 d复查CT显示1例发生右侧硬膜下积液伴脑室旁梗死,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最终随访时,复查CTA或DSA显示无瘤体残留;18例(56.3%)GOS评分5分,5例(15.6%)4分,9例(28.1%)3分,无植物状态或死亡病例。结论ICG-VA辅助破裂PCoAA显微外科夹闭术可有效避免瘤体残留,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神经外科手术 监测 手术中 吲哚菁绿 脑血管造影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CT引导硬通道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军 陈覃 +8 位作者 司宪平 李爱民 吴海滨 士卫 施辉 王富元 江伟 刘希光 孙维晔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硬通道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组发病至治疗时间为7~24h,靶点设在血肿最大层面的外1/3与后1/3交叉处,进行硬通道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术中术后控制血压,分别于... 目的探讨硬通道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组发病至治疗时间为7~24h,靶点设在血肿最大层面的外1/3与后1/3交叉处,进行硬通道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术中术后控制血压,分别于入院后2、4周时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265例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7.24%,病死率18.8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硬通道钻颅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