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浦河水体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季节变化特征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罗鹏程 涂耀仁 +5 位作者 孙婷婷 刘生辉 高佳欣 寇佳怡 顾心 段艳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84-3197,共14页
太浦河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横跨两省一市的代表性河流,也是黄浦江上游的重要备用水源地,为了解太浦河重金属的多介质(表层水、上覆水、孔隙水和沉积物)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和生态风险,对太浦河重金属(As、Cd、Co、Cr... 太浦河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横跨两省一市的代表性河流,也是黄浦江上游的重要备用水源地,为了解太浦河重金属的多介质(表层水、上覆水、孔隙水和沉积物)分布特征、污染现状和生态风险,对太浦河重金属(As、Cd、Co、Cr、Cu、Mn、Ni、Pb、Sb和Zn)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此外还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太浦河表层水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太浦河表层水在春季时上游点位Cd、Cr、Mn和Ni的浓度超过Ⅲ类水限值,Sb在冬季时所有点位浓度均超过Ⅲ类水限值;上覆水在丰水期时As的平均值超过Ⅲ类水限值;孔隙水在丰水期时As和Cd的平均值超过Ⅲ类水限值.表层水健康风险评价表明成人和儿童均在春季有较高的健康风险,其余季节健康风险较低;儿童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成人;健康风险主要来自于化学致癌重金属元素As、Cd和Cr.太浦河沉积物中Co、Mn、Sb和Zn在4个季节平均值均超过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As、Cr和Cu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平均含量超过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Cd、Ni和Pb在夏季和冬季平均含量超过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太浦河中游污染程度高于上游和下游且Sb污染较为严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太浦河沉积物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处于低风险,Cd在丰水期和枯水期贡献率较高,是太浦河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重金属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浦河 水体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城市水体氮污染类型及同位素溯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婷婷 涂耀仁 +5 位作者 罗鹏程 高佳欣 刘生辉 寇佳怡 顾心 段艳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46-154,共9页
城市中各类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产生了各种危害,明确氮污染的来源及循环规律可为环境治理提供一系列的专业依据.文章阐述了氮污染的机理、产生的危害、城市水体氮污染现状及污染类型,综述了城市水体氮污染溯源研究的最新进展.地表水... 城市中各类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产生了各种危害,明确氮污染的来源及循环规律可为环境治理提供一系列的专业依据.文章阐述了氮污染的机理、产生的危害、城市水体氮污染现状及污染类型,综述了城市水体氮污染溯源研究的最新进展.地表水主要受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污染影响,大部分水体仅满足Ⅳ~Ⅴ类水质标准,人为活动是城市水体氮污染的主要贡献者.此外,更进一步对水体氮污染来源示踪技术(水化学分析法、同位素示踪法、微生物源追踪技术(MST)及同位素源解析模型等)和端元物质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进行汇总,为氮污染溯源和明确氮污染迁移规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综述对城市水体的氮污染溯源及氮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体 氮污染 同位素示踪 硝酸盐氮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下载PDF
2008-2022年上海大莲湖湿地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水质评价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婷婷 涂耀仁 +6 位作者 罗鹏程 刘生辉 高佳欣 顾心 寇佳怡 段艳平 高峻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6-896,共11页
为了解大莲湖湿地区域水体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本文系统汇整了20082022年大莲湖湿地的水质数据,于20212022年丰水期和枯水期针对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也于2021年平水期进行各指标的24 h昼夜监测分析。年际... 为了解大莲湖湿地区域水体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本文系统汇整了20082022年大莲湖湿地的水质数据,于20212022年丰水期和枯水期针对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也于2021年平水期进行各指标的24 h昼夜监测分析。年际研究结果表明,20082022年期间大莲湖湖区总氮(TN)浓度基本处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Ⅴ类水质标准,在2009年枯水期达到最大值(2.97 mg/L);湖区氨氮浓度近年来满足Ⅲ类水质标准;总磷浓度在2021年的丰水期达到最大值0.79 mg/L,超过Ⅴ类水标准限值0.4 mg/L。湖区水质较生态修复之前有所好转,但营养盐浓度依旧处于较高水平。整体趋势与淀山湖的营养盐浓度基本一致,说明上游淀山湖入湖来水可能是造成大莲湖营养盐增高的原因之一。季节性研究结果显示,水体各类指标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枯水期略劣于丰水期。不排除入湖河流带来的污染对大莲湖湿地区域产生影响,丰枯水期鱼塘和荷花塘水体营养盐和有机物质超标现象突出,尤其是鱼塘点位TN浓度是Ⅴ类水标准限值2.0 mg/L的2~4倍。24 h昼夜监测结果发现,大部分采样点在14:30时,酸碱值、水温、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1、33.3℃、35.6 mg/L和90 mg/L;营养盐则因来源多元且复杂,昼夜变化不明显。水质指数法计算结果显示,大部分采样点水质为中等水平;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法计算结果表明,除丰水期湖泊湿地的B1点为中营养等级外,其余采样点均达到富营养等级;同源性解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盐和有机质是大莲湖湿地污染物的主要组成,稻田和养殖塘的废水排放、鱼塘饲料和茭白田肥料的施用、游客及当地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是主要的外源污染,动植物死亡后尸体的腐烂积累以及水体沉积物本底有机质的释放是主要的内源污染。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莲湖 湿地 营养盐 水质评价 来源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