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路”精神当代价值再阐释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浪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16,共7页
“两路”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凝练、多次强调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彰显。“两路”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向建设转型的过渡时期,是新中国交通建设领域涌现的以藏汉... “两路”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凝练、多次强调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彰显。“两路”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向建设转型的过渡时期,是新中国交通建设领域涌现的以藏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为核心要义的精神谱系类别。新时期深入阐释“两路”精神,有助于拓展其研究视域和空间,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两路”精神 中华民族 共同体 精神家园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党的领导力文化基因: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例
2
作者 郭浪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指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向整个社会所昭示和彰显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文化基因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构成“三重序列”。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指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向整个社会所昭示和彰显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文化基因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构成“三重序列”。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文化基因的表达机制可以归纳为“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序列表达的主要路径,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基因序列表达的逻辑起点。新时代赓续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文化基因,必须强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实践创新中的文化基因坚守,必须推进“两个结合”理论创新格局下的文化基因挖掘,必须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红色文化基因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领导力 文化基因 伟大建党精神 “两路”精神
下载PDF
“两路”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同质关联
3
作者 郭浪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0,共9页
“两路”精神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中国近代以来西南边疆危机相结合的现实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的类别化、系统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路”精神与谱系中其... “两路”精神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中国近代以来西南边疆危机相结合的现实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的类别化、系统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路”精神与谱系中其他革命精神具有高度的内在同质性,即昭示党的初心使命、彰显党的崇高品格、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坚持开拓创新伟大品质;同时,“两路”精神在诞生时期、孕育行业、涵盖地域和催生主体方面具有典型的独特性,在相当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与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路”精神 中国共产党 精神 谱系 关联
下载PDF
“两路”精神口述史料的研究利用及其价值——基于川藏、青藏公路田野调查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寸锡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2-18,共7页
“两路”精神是新中国交通建设领域和民族团结战线涌现出的精神高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以川藏、青藏公路修筑养护亲历者为目标,采用特定对象访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料发掘、整理,... “两路”精神是新中国交通建设领域和民族团结战线涌现出的精神高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以川藏、青藏公路修筑养护亲历者为目标,采用特定对象访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料发掘、整理,突出一批典型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兼具突破、创新及紧迫性,对丰富和充实中国革命精神谱系,赋能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路”精神 口述史 革命精神 交通强国 民族团结
下载PDF
明代渔政制度构成、运行及嬗变考释——以湖广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7-163,共7页
明代渔政制度由河泊所制、业甲制和贡课制共同构成。经考证,河泊所沿袭元制,是受有司督管同时具备较强独立性的朝廷派驻机构,由河泊官与户、工、礼部对接,承担渔户管理与贡课征缴之责。明初湖广地区河泊所数量众多,因设置过滥、藩王侵... 明代渔政制度由河泊所制、业甲制和贡课制共同构成。经考证,河泊所沿袭元制,是受有司督管同时具备较强独立性的朝廷派驻机构,由河泊官与户、工、礼部对接,承担渔户管理与贡课征缴之责。明初湖广地区河泊所数量众多,因设置过滥、藩王侵占及垸田开发等因素,在宣德以后经历了三次裁革高峰;业甲制是以"赤历册"为基础的渔户组织和管理制度,"业甲"为社区单位,每"业甲"辖十二至十五"业户"不等。"业总"指"业户"之总,其职能更趋近于"吏";贡课制包括名贵鲜鱼、鱼产品上贡和鱼课的征缴。明代鱼课经历了先课米后课钞(包括实物、折色)再课银的演变。鱼课总额亦在嘉靖、万历年间急剧减少,出现征收范围扩大及转嫁田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渔政制度 河泊所制 业甲制 贡课制
下载PDF
中国与西欧优势手工业发展逻辑再审视(7-14世纪)
6
作者 张锦鹏 寸锡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3期89-90,共2页
2018年,王国斌、罗森塔尔的新著《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在中国大陆翻译付梓,该书试图从统一与分裂、市场机制、制造业和公共财政等角度重新阐释中西经济“大分流”问题,使这一颇具争议的学术命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关键词 经济变迁 公共财政 罗森塔尔 学术命题 手工业 制造业 市场机制 重新阐释
原文传递
从“水域权”到“地权”:产权视阈下“湖域社会”的历史转型——以明代两湖平原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锦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在"水利社会"研究框架下,本文提出"湖域社会"概念来统筹历史上两湖平原开发研究。单从明代考察,两湖平原经历了"湖域社会"的重要历史转型:从明初的农业欠发达地区,到明后期成为全国主要的商品粮输出地,并... 在"水利社会"研究框架下,本文提出"湖域社会"概念来统筹历史上两湖平原开发研究。单从明代考察,两湖平原经历了"湖域社会"的重要历史转型:从明初的农业欠发达地区,到明后期成为全国主要的商品粮输出地,并因"湖广熟,天下足"谚语而闻名全国。从产业形态变迁来看,其突出特征是"农"进"渔"退,并以大规模垸田开发为重心;就产权逻辑而言,其实质是从"水域权"到"地权"的嬗变,产权从共有性质(无边界或边界模糊)过渡为私有性质(边界清晰),产权明晰带来的丰厚收益,激励了以江右移民为主体的湖区百姓扩大垸田规模,推动了明代两湖平原"湖域社会"历史转型的成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域社会 两湖平原 “农”进“渔”退 垸田开发 产权嬗变
下载PDF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拉祜族“阔塔节”仪式的融合与变迁——以班利村和撒拉科小寨为例
8
作者 寸锡彦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6-10,共5页
从历史人类学角度来看,拉祜族"阔塔节"仪式经历了长时期的融合与变迁。在分析班利村和撒拉科小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如下两个基本事实:第一,与撒拉科小寨一直笃信山神"厄莎"不同,班利村在20世纪完成了外... 从历史人类学角度来看,拉祜族"阔塔节"仪式经历了长时期的融合与变迁。在分析班利村和撒拉科小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如下两个基本事实:第一,与撒拉科小寨一直笃信山神"厄莎"不同,班利村在20世纪完成了外来基督教信仰与"厄莎"信仰的融合,并由此导致二者在祭神仪式及文化象征上的显著差别;第二,"洗手擦脸"仪式凸显了以孝善价值观为主体的社会文化意义,而"抢新水"仪式的消失则证实社会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象征的破坏性作用,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这种破坏将日益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 阔塔节 仪式 融合变迁 文化象征
下载PDF
明代湖广地表水体变迁研究
9
作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明代湖广地表水体经历了重要演变,总趋势是由明初的丰盈充沛发展为明末的整体缩减,其中尤以湖泊数量减少和面积萎缩最为引人关注。究其原因:一是在明代全国气候总体由暖变寒、由湿变干的背景下,湖广地区水旱灾害频发,尤其是嘉靖年间以后... 明代湖广地表水体经历了重要演变,总趋势是由明初的丰盈充沛发展为明末的整体缩减,其中尤以湖泊数量减少和面积萎缩最为引人关注。究其原因:一是在明代全国气候总体由暖变寒、由湿变干的背景下,湖广地区水旱灾害频发,尤其是嘉靖年间以后,水旱灾害交替连续发生且灾害持续周期延长而导致的水体自然缩减;二是明中叶开始的大规模垸田开发。在移民增加的背景下,垸田开发不断向河湖纵深挺进,大量滩涂被侵占,导致水体面积萎缩乃至消失,其中以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表现最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湖广省 地表水体 水旱灾害 垸田开发
下载PDF
明代湖广地区渔业产销研究
10
作者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0-84,共5页
明朝立国后,湖广地区渔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洞庭湖湖泊群和江汉平原湖泊群为中心,长江中游干流及其汉、湘等支流为补充的渔业生产格局;与此同时,鲜鱼和鱼类加工品贸易也按照保鲜时长和运输距离形成"府县——布政使司——全国&q... 明朝立国后,湖广地区渔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洞庭湖湖泊群和江汉平原湖泊群为中心,长江中游干流及其汉、湘等支流为补充的渔业生产格局;与此同时,鲜鱼和鱼类加工品贸易也按照保鲜时长和运输距离形成"府县——布政使司——全国"的鱼产品销售网络。明中叶以后,在鱼产品市场扩大的背景下,湖广地区渔业产销发展却止步不前甚至出现萎缩,究其原因:一是渔业养殖技术发展缓慢;二是鱼产品保鲜和运输技术的掣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湖广渔业 生产销售 市场分层 养殖保鲜
下载PDF
“大分流”的隐喻:中国与西欧优势手工业发展逻辑再审视(7—14世纪)
11
作者 张锦鹏 寸锡彦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9-1207,共9页
"大分流"相关学说异彩纷呈、数家争鸣的背后,实质均是通过构建自身话语体系对"西方中心论"的质疑和挑战。从历史实践看,工业革命始终是中西方经济发展的分水岭,而手工业作为工业革命的先声,均曾在中西方历史上大放... "大分流"相关学说异彩纷呈、数家争鸣的背后,实质均是通过构建自身话语体系对"西方中心论"的质疑和挑战。从历史实践看,工业革命始终是中西方经济发展的分水岭,而手工业作为工业革命的先声,均曾在中西方历史上大放异彩。7—14世纪中国和西欧由于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优势手工行业——丝织业和呢绒业。就发展逻辑而言,中西方均展现出分工不断细化(由行业内分工向劳动分工发展)、产品市场关联增强的特点,但中国主要是官府需求推动并存在于官营手工工场,西欧则是由市场发展分化而来且广泛分布于城市及郊区作坊工场;中国受"施坚雅模式"层级市场影响,丝织产地之间缺乏竞争意识,西欧面对共同的区域或海外市场形成佛兰德斯、意大利和英格兰相互竞争的呢绒产业格局。分工层次和产地竞争的路径依赖殊异明显,隐喻了工业革命后中西方经济发展的"大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流 优势手工业 分工层次 产地竞争 路径依赖
原文传递
从李贽的人生轨迹透视其经济思想发展
12
作者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7期125-126,共2页
李贽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入仕为官时期,经济思想开始萌芽,形成了"治生、产之事"、"任其自然,务以德化"等经济管理思想,并在姚安任上付诸实践;第二阶段是其著书讲学时期,经济思想逐渐系... 李贽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入仕为官时期,经济思想开始萌芽,形成了"治生、产之事"、"任其自然,务以德化"等经济管理思想,并在姚安任上付诸实践;第二阶段是其著书讲学时期,经济思想逐渐系统化,李贽以"童心说"为出发点,提出"崇私论"和新型"义利观",主张"重商富民",鼓励百姓靠生产经营致富,为新兴市民和商人利益疾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思想 治生产 童心说 义利观 重商富民
下载PDF
从单一到多元:东汉前中国渔业产权演进的动态考察
13
作者 寸锡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东汉前中国渔业产权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部族时代,渔业所有权随着"最高共同体"在聚落——部族——国家的不断发展中获得纵向提升,舜时设"虞官",禹时定"鱼贡",个体拥有经营权和收益权,服从"最高... 东汉前中国渔业产权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部族时代,渔业所有权随着"最高共同体"在聚落——部族——国家的不断发展中获得纵向提升,舜时设"虞官",禹时定"鱼贡",个体拥有经营权和收益权,服从"最高共同体"的管理,按时纳贡;二是封建时代,讫自春秋战国周王室衰落诸侯崛起,"最高共同体"分散的同时渔业所有权下降到各诸侯王室,个体的经营权和收益权能够保证,同时需向王室缴纳鱼税;三是秦汉帝制时代,渔业资源秦时由皇室"少府"掌管,至汉沿袭且"地方官府"分之。两汉之际渔业政策多次弛禁,个体的渔业经营权和收益权不能保证,朝廷数次蠲免渔业"假税"以赈饥荒彰显德政。"最高共同体"的政治强制度化影响是东汉前中国渔业产权发展演进中的重要特征,尤其是秦汉时期渔业产权"国有性质"益发凸显,产权私有化尚未露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前 渔业产权 最高共同体 鱼贡鱼税 弛禁政策
下载PDF
技术与市场:“大分流”视域下中国与西欧城市手工业比较研究(7-14世纪)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锦鹏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2,共9页
加州学派将中西方经济'大分流'的时间判定在18世纪晚期,然而不可否认在此之前双方早已埋下了分道扬镳的诸多因子。通过考察7—14世纪中国和西欧城市手工业发展的诸般面相,本文认为二者发展轨迹和特征虽相似,但内在机制仍颇有差... 加州学派将中西方经济'大分流'的时间判定在18世纪晚期,然而不可否认在此之前双方早已埋下了分道扬镳的诸多因子。通过考察7—14世纪中国和西欧城市手工业发展的诸般面相,本文认为二者发展轨迹和特征虽相似,但内在机制仍颇有差别:一是作为发展动力的技术创新路径不同。中国城市手工业技术创新主要是走工艺复杂化、精细化路径,而西欧则沿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效率型路径发展;二是影响发展空间的市场机制不同。西欧城市手工业各环节、部门间的联系主要靠区域外市场或海外市场交换推动。中国则是'施坚雅模式'中心地等级市场,由基层市场逐级向高级市场提供手工业消费品。内部驱动和外部诱导力量的迥异,迨至工业革命后造成中国和西欧经济命运上'大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流 城市手工业 技术创新 市场机制 施坚雅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