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末春初圈养梅花鹿健康与腹泻个体粪便菌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家慧 石明慧 +6 位作者 王一晨 吴怡宁 蒋元琳 刘树强 胡德夫 商业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68-77,共10页
腹泻是制约梅花鹿(Cervus nippon)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而健康与腹泻梅花鹿个体菌群组成变化尚不清楚。为探究健康与腹泻梅花鹿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梅花鹿腹泻原因,以圈养雄性梅花鹿为实验对象,采集正常及腹泻... 腹泻是制约梅花鹿(Cervus nippon)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而健康与腹泻梅花鹿个体菌群组成变化尚不清楚。为探究健康与腹泻梅花鹿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梅花鹿腹泻原因,以圈养雄性梅花鹿为实验对象,采集正常及腹泻梅花鹿粪便共18份,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腹泻组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较健康组均有所下降。在门至属水平,腹泻组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等有益菌丰度下降,Treponema_2菌属等促炎菌丰度上升。此外,瘤胃球菌科UCG-014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理研菌科RC9菌属(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在健康组中显著富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在腹泻组显著富集。腹泻梅花鹿与健康梅花鹿粪便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疣微菌门丰度升高可能是导致梅花鹿腹泻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肠道菌群 腹泻 16S rRNA基因测序 疣微菌门 阿克曼氏菌属
下载PDF
性激素变化对小鼠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
2
作者 封暖暖 杨鹏程 +6 位作者 谭荣曾 赵浩汐 张晨曦 蒋元琳 胡德夫 刘树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76,共14页
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免疫和消化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是衡量宿主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性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对肠道菌群构成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模式生物小鼠(Mus ... 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免疫和消化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是衡量宿主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性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对肠道菌群构成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模式生物小鼠(Mus musculus)为对象,探究性激素的变化对小鼠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建立小鼠去势模型,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性激素对小鼠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去势后,性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正常小鼠和去势小鼠肠道细菌群落均由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埃普西隆杆菌门(Epsilonbacteraeota)、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组成,主要菌群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物种,两门占物种相对丰度百分比达80%以上。Alpha多样性计算结果表明,雌性小鼠与雄性小鼠的正常组与去势对照组间的微生物区系均匀度无显著差异,Beta多样性结果进一步表明,正常组与去势组之间微生物区系结构无显著差异。由上述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性激素变化没有引起小鼠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性激素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补体与凝血级联激活等通路调控麝鼠香腺周期性退化过程 被引量:1
3
作者 靳玮江 +6 位作者 蒋元琳 张天祥 张美善 赵浩汐 张珂欣 刘树强 胡德夫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7-270,共14页
雄性麝鼠(Ondatra zibethica)具有一种特殊的腺体——香腺。香腺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泌香期,香腺逐渐发育膨大并分泌大量麝香。麝鼠麝香在个体间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泌香期的香腺萎缩退化,不再泌香。目... 雄性麝鼠(Ondatra zibethica)具有一种特殊的腺体——香腺。香腺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泌香期,香腺逐渐发育膨大并分泌大量麝香。麝鼠麝香在个体间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泌香期的香腺萎缩退化,不再泌香。目前,对麝鼠香腺周期性变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还十分稀少。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技术,对泌香期及非泌香期麝鼠香腺细胞内的调控通路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补体与凝血级联激活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被注释。同时,相比于泌香期,上述通路内的基因在非泌香期的组织中表达量显著升高,与香腺周期性退化过程一致。因此,补体与凝血级联激活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可能在香腺的周期性退化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本研究对麝鼠香腺周期性变化的通路调控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鼠 香腺 转录组 补体与凝血级联激活通路
原文传递
睾丸切除对麝鼠香腺形态和麝鼠香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靳玮江 张天祥 +6 位作者 张美善 蒋元琳 张宝峰 李大卫 刘树强 胡德夫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2-590,共9页
对麝鼠(Ondatra zibethicus)去势,探讨睾丸切除对麝鼠香腺形态和麝鼠香成分的影响。6只成年雄性麝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麝鼠香腺内香液排尽后,施行去势手术。去势30 d后,麻醉处死动物,采集和分离麝鼠的血清备用,然后采... 对麝鼠(Ondatra zibethicus)去势,探讨睾丸切除对麝鼠香腺形态和麝鼠香成分的影响。6只成年雄性麝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麝鼠香腺内香液排尽后,施行去势手术。去势30 d后,麻醉处死动物,采集和分离麝鼠的血清备用,然后采集麝鼠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和麝鼠香中的睾酮(T)含量。取香腺,测量其长度,H.E染色观察香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测量腺细胞直径。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麝鼠香化学成分。去势组的血清中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5.270,P<0.01),去势组麝鼠香中睾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3.229,P<0.05)。形态学上,去势组和对照组的麝鼠香腺长度无显著差异(t=1.243,P>0.05)。组织学上,去势组腺细胞直径显著缩小(t=9.434,P<0.01)。麝鼠香中,去势组和对照组含量最高的3类成分相同,均为大环类、类固醇和脂肪酸。其中,去势组的大环类物质含量显著升高(t=﹣3.084,P<0.05),而类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t=3.407,P<0.05)。完成建立麝鼠去势模型,切除睾丸后导致麝鼠香腺腺细胞形态和麝鼠香成分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鼠 去势 香腺 麝鼠香
原文传递
麝鼠
5
作者 封暖暖(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465,共1页
麝鼠(Ondatrazibethicus),是仓鼠科(Circetidae)麝鼠属(Ondatra)的唯一物种,原产于美洲,作为毛皮动物引入我国。雄性麝鼠的下腹部有一对特殊的腺体,能够分泌具有特殊气味的油脂状液体,被称为麝鼠香。麝鼠的泌香行为具有周期性,在3-10月... 麝鼠(Ondatrazibethicus),是仓鼠科(Circetidae)麝鼠属(Ondatra)的唯一物种,原产于美洲,作为毛皮动物引入我国。雄性麝鼠的下腹部有一对特殊的腺体,能够分泌具有特殊气味的油脂状液体,被称为麝鼠香。麝鼠的泌香行为具有周期性,在3-10月,香腺生长膨大可达45 mm,并持续分泌麝鼠香,在11月至次年2月,香腺萎缩至黄豆大小,不再产香。如何延长泌香期以增加泌香量,是麝鼠泌香生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动物 下腹部 麝鼠 特殊气味 仓鼠科 生理学研究 香腺 泌香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