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气管插管、IABP置入后发生难置胃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年第6期187-188,共2页
气管插管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和氧合的重要治疗手段,是呼吸支持的基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 IABP)置入能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保障心肌的有效灌注,是重要的循环辅助装置。这两项技... 气管插管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和氧合的重要治疗手段,是呼吸支持的基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 IABP)置入能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保障心肌的有效灌注,是重要的循环辅助装置。这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脏重症患者中。本科室收治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应用IABP、气管插管后,留置胃管时胃管于食管第二狭窄处出现折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胃管 护理
下载PDF
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孙客 唐盛平 +3 位作者 于薇 刘宝萍 覃均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0-230,232,共2页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制作调查表对本院收治705例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儿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以四季散发为特征;好...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制作调查表对本院收治705例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儿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以四季散发为特征;好发于3-7岁男童,男女比例约为2.91;发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剧烈活动或外伤史患儿分别占19.3%和11.9%;以痛性跛行、髋关节活动障碍为其临床特点;经卧床牵引1-2周治愈;约6.95%患儿复发。结论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好发于男童,呈四季散发,与上呼吸道感染、剧烈活动或外伤密切相关,此病可复发,经卧床牵引治疗后预后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滑膜炎 髋关节 暂时性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前屈试验、脊柱测量仪与Cobb角的比较 被引量:23
3
作者 唐盛平 付桂兵 +3 位作者 孙客 刘宝萍 覃均昌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72-374,共3页
目的评价脊柱测量仪(scoliometer)和前屈试验在青少年脊柱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怀疑有脊柱畸形的青少年,男14例,女42例,平均年龄13岁(SD=1.76),用前屈试验、脊柱测量和全脊柱X线片检查。对这三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划分等... 目的评价脊柱测量仪(scoliometer)和前屈试验在青少年脊柱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怀疑有脊柱畸形的青少年,男14例,女42例,平均年龄13岁(SD=1.76),用前屈试验、脊柱测量和全脊柱X线片检查。对这三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划分等级,当Cobb角〈10°为阴性,10°~20°为阳性,〉20°为明显阳性。当前屈试验时背部没有不对称,则为阴性;有不对称,则为阳性;显著不对称为明显阳性。当脊柱测量仪〈5°为阴性,5°~7°为阳性,〉7°为明显阳性。结果脊柱测量5例为阴性,39例为阳性,12例为明显阳性;前屈试验有8例为阴性,26例为阳性,22例为明显阳性。Cobb角检测,9例为阴性,36例为阳性,11例为明显阳性。脊柱测量、前屈试验的结果与Cobb角作等级相关分析,Spearman检验系数分别为0.48和0.57,P〈0.05,为正相关。前屈试验、脊柱测量仪与Cobb角检查出的阳性率,作X^2检验,X^2值分别为0.069和1.306,P值分别〉0.74和0.10,检查出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脊柱测量仪和前屈试验在普查中易于实行。当前屈试验阳性,脊柱测量仪大于5°,可视为作X线片检查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普查
原文传递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对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夏永杰 +8 位作者 游超 吴德超 王建胜 刘志勇 谢良富 邓超 夏安宁 刘博 周益彪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3392-3394,33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对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该院骨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2214例疑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25羟维... 目的探讨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对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该院骨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2214例疑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TPINP和β-CTx。结果以血清25-(OH)D<30 ng/mL为维生素D缺乏的标准,TPINP<49.9 ng/mL时,特异度为99.9%,灵敏度仅为0.8%,而β-CTx>1.83 ng/mL时,特异度为91.6%,灵敏度为28.1%;两者的阳性似然比均小于10,阴性似然比均大于0.1。结论TPINP和β-CTx不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但可作为排除佝偻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5羟维生素D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骨关节X线变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代品华 +2 位作者 李达泉 张平 张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致骨盆、髋关节方面变化,阐明手术时机和效果。方法:比较38例臀肌挛缩症与30例非臀肌挛缩症骨盆、髋关节平片,38例臀肌挛缩症中,20例术后6~7年随访。结果:臀肌挛缩症患儿的 CE 角增大(X=36.32°,P<0.01),颈...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致骨盆、髋关节方面变化,阐明手术时机和效果。方法:比较38例臀肌挛缩症与30例非臀肌挛缩症骨盆、髋关节平片,38例臀肌挛缩症中,20例术后6~7年随访。结果:臀肌挛缩症患儿的 CE 角增大(X=36.32°,P<0.01),颈干角增大(X=153°,P<0.01),股骨头指数下降(X=0.44,P<0.01)。20例臀肌挛缩症术后6~7年随访,CE 角(X=35°)颈干角(X=134.95°)肌骨头指数(X=0.489)均恢复同龄组正常均值内。结论:臀肌挛缩症可引起骨盆、髋关节继发性改变,手术有助于髋关节形态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骨盆 髋关节 X线 外科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悬吊式尺骨克氏针牵引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达泉 +2 位作者 沈先涛 代品华 张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66-168,共3页
采用悬吊式尺骨克氏针牵引方法减少和预防肘内翻,并评价该方法的优缺点。用悬吊式尺骨克氏针牵引治疗45例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随访30例,随访时间一年以上。根据骨牵引骨折复位情况和骨痂等级决定拔针时间。拔针前测量Baum... 采用悬吊式尺骨克氏针牵引方法减少和预防肘内翻,并评价该方法的优缺点。用悬吊式尺骨克氏针牵引治疗45例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随访30例,随访时间一年以上。根据骨牵引骨折复位情况和骨痂等级决定拔针时间。拔针前测量Baumann角。随访30例中,按照Dodgt's标准,优24例,良6例。无1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无表面感染或因骨牵引产生神经症状。5例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无明显肘内翻。该方法效果好、并发症少、易行且创伤小。可同时治疗骨折所致肿胀,随时在X线透视下再复位。但住院时间长是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牵引 肱骨骨折 尺骨 克氏针
原文传递
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新鲜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喜峰 顾振坤 +1 位作者 王帅印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单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共64例JacobⅡ型及Ⅲ型肱骨外髁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给予分组...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单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共64例JacobⅡ型及Ⅲ型肱骨外髁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给予分组,将切开复位、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手术设置为对照组(30例);将施行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设置为研究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合率、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感染及骨折再移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合计率分别为83.33%和97.06%,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6±13)min、(13.0±2.2)周和(50±16)min、(8.7±1.0)周,P<0.05.结论 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新鲜肱骨外髁骨折,比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克氏针 空心螺钉
原文传递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诊断 被引量:10
8
作者 覃均昌 +1 位作者 刘新 付桂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 :探讨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影像重建在诊断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不同临床意义。方法 :2 4例行颈椎张口位片检查 ,其中 16例和 5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平均 5 0 %以上 2次摄片 ,部份齿状突与侧块间距显示不清。 16... 目的 :探讨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影像重建在诊断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不同临床意义。方法 :2 4例行颈椎张口位片检查 ,其中 16例和 5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平均 5 0 %以上 2次摄片 ,部份齿状突与侧块间距显示不清。 16例螺旋CT扫描均证实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不等。三维影像重建立体地再现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移位程度和齿状突发育情况。 5例对照组正常。结论 :常规X线多能确诊。螺旋CT扫描及三维影像重建 ,可弥补诊断上的困难 ,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螺旋CT 三维影像 诊断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下载PDF
MRI在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飞飞 +3 位作者 向葵 孙洁 曹卫国 王宏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MR信号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1例临床怀疑肘关节不典型损伤在我院行MR检查的患儿的MR表现。均有伤后肘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其中加做CT检查3例。结果:41例中,31例(75.6%)经MR检查确诊为儿童肘关节...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MR信号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1例临床怀疑肘关节不典型损伤在我院行MR检查的患儿的MR表现。均有伤后肘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其中加做CT检查3例。结果:41例中,31例(75.6%)经MR检查确诊为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其中X线平片或CT检查未见骨折病例中,骨骺骨折7例,关节软骨骨折3例,骨挫伤18例;肌腱损伤0例。6例X线或CT检查虽可诊断骨折但不能显示损伤是否累及关节面,MR检查证实平片所见,并进一步确诊骨折并伴不典型损伤者3例。单纯骨折不伴不典型损伤者3例,仅有单纯软组织损伤或关节积液5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应作为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在儿童肘关节不典型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创伤和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健康小儿足印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覃均昌 付桂兵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 研究健康小儿足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采用德国Schein矫形测量仪测量中国健康小儿足印共 5 2 4例 (男 2 78例 ,女 2 4 6例 )。年龄从新生儿至 12岁。测量足印长度 ;评价足内、外纵弓 ;计算足外侧纵弓 ,低弓和高弓足发生率。以 1... 目的 研究健康小儿足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 采用德国Schein矫形测量仪测量中国健康小儿足印共 5 2 4例 (男 2 78例 ,女 2 4 6例 )。年龄从新生儿至 12岁。测量足印长度 ;评价足内、外纵弓 ;计算足外侧纵弓 ,低弓和高弓足发生率。以 1岁年龄间隔分组 ,计算出每一组足印长度 ,内、外侧纵弓指数 ,外侧纵弓发生率 ,低弓和高弓足发生率的平均值。绘制出足印长度 ;足内 ,外侧纵弓指数曲线图 ;足外侧纵弓 ,低弓和高弓发生率柱状图。结果 足生长速率新生儿至 2岁最快 ,此后几乎维持恒定生长率 ;内侧纵弓指数新生儿至 2岁时高 ,3~ 7岁快速发育期 ,8~ 12岁变化不大 ;外侧纵弓指数高 ,基本维持 80 %。外侧纵弓发生率新生儿至 1岁为 0 ,2~ 6岁逐年渐增 ,7~ 12岁发生率维持5 0 %~ 6 0 %间。低弓足在新生儿至 2岁最为常见 ,以后逐年减少 ,8~ 9岁为 0。高弓足仅在 12岁出现 ,其为 18%。结论 健康小儿足生长发育新生儿至 2岁为最快时期 ,足内、外侧纵弓 3~ 7岁为发育形成时期 ,8~ 12岁相对恒定。与Volpon等人普查结果相比 ,中国儿童低弓足发生率明显高于白种儿童 ,而高弓足形成偏晚 ,比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迹法 足畸形 健康儿童 足内侧纵弓 低弓足 高弓足 足印
原文传递
寰枢椎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新 +5 位作者 付桂兵 毛建雄 唐盛平 孙客 覃均昌 李素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93-594,i002,共3页
目的 观察小儿寰枢椎的发育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螺旋CT扫描 12 6例小儿寰枢椎 ,男 6 7例 ,女 5 9例 ;年龄 2~ 14岁 ,分为 2~ 5岁组、5~ 9岁组、10~ 14岁组。同组中 ,男与女分别计算和观察。测量并计算齿突高度、齿突后倾角、... 目的 观察小儿寰枢椎的发育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螺旋CT扫描 12 6例小儿寰枢椎 ,男 6 7例 ,女 5 9例 ;年龄 2~ 14岁 ,分为 2~ 5岁组、5~ 9岁组、10~ 14岁组。同组中 ,男与女分别计算和观察。测量并计算齿突高度、齿突后倾角、寰椎前弓和齿突间距 (AOI)和齿突横径的均值 ,极差及标准差。绘制齿突尖端骨骺发育曲线图 ,乳突状齿突发生率和齿突横径柱形图。结果 齿突的高度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且无论男女 ,均伴随年龄增加而增高。齿突后倾角 ;最大值≤ 2 0度 ,最小值 0度。AOI最大值≤ 3.0mm ,最小值 2 .0mm ,均值≤ 2 .5mm。乳突状齿突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 ,女多于男。齿突尖端骨骺发育多见于 7~ 10岁 ,女明显快于男。结论 测量寰枢椎的数据和形态学上变化为小儿颈椎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寰枢椎 螺旋CT 测量 发育
下载PDF
尺骨鹰嘴过头位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客 唐盛平 +2 位作者 于薇 刘宝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90-1791,共2页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过头位牵引治疗儿童伸直性、闭合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适应证、优点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本组87例,均为伸直性、闭合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伴尺偏型68例,桡偏型19例,并旋转者18例。均行尺骨鹰嘴...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过头位牵引治疗儿童伸直性、闭合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适应证、优点及其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本组87例,均为伸直性、闭合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伴尺偏型68例,桡偏型19例,并旋转者18例。均行尺骨鹰嘴过头位牵引治疗,术后第2、5天床旁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术后7d内根据X线片提示的骨折断端位置进行三维方向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以达到骨折复位要求。其中5例术后因神经血管受压症状明显,改为切开复位。术后第14天摄片了解骨痂形成情况,拔出牵引钢针,行石膏固定肘关节功能位置,2周左右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87例中67例均在门诊获得1.5a的随诊,未发现肘内翻畸形。入院时存在神经损伤者,除1例尺神经损伤不恢复,于术后4个月再次行尺神经前置术外,均在出院3个月内恢复。结论尺骨鹰嘴过头位牵引能增加肘关节活动,迅速减轻肘部肿胀和疼痛,改善上肢力线,操作简便,预后良好。但在骨牵引的前5d应特别警惕,若考虑骨折断端间嵌顿有血管、神经或软组织,应立即改为切开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Ⅲ型 尺骨牵引 儿童
下载PDF
三维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测量股骨颈前倾角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客 唐盛平 +3 位作者 覃均昌 于薇 刘宝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FNA)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DH患儿12例,其中双髋脱位4例,单髋脱位8例,均行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采用GE公司Hip speed Fi/x双层螺旋CT进行表面遮盖成像、最大密度...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FNA)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DH患儿12例,其中双髋脱位4例,单髋脱位8例,均行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采用GE公司Hip speed Fi/x双层螺旋CT进行表面遮盖成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三维观察和FNA测量,分别在术前对股骨头颈、髋臼及臼头关系行三维重建。结果髋脱侧FNA明显增大,与其同年龄段患儿正常髋关节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维CT可直观、全面及分解地显示髋关节结构,更加精确地测量FNA,从而达到对DDH患儿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 股骨颈前倾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下载PDF
功能锻炼视频对提高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敬华 蒋施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23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视频对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8月肱骨髁上骨折(Ⅲ型)24小时内急诊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后患儿共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视频对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8月肱骨髁上骨折(Ⅲ型)24小时内急诊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后患儿共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功能锻炼指导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每天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手指游戏、肘部功能锻炼的配乐操等功能锻炼视频指导锻炼.石膏拆除后6-8周,观察2组患儿Mayo肘关节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Mayo评分中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视频在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儿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肘关节功能,增强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锻炼 依从性 患儿 肱骨髁上骨折
原文传递
MEBO治疗小儿烧伤50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宝萍 孙客 +4 位作者 付桂兵 隋萍 刘丹 唐盛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7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总结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小儿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3例不同面积及深度的烧伤患儿应用MEBO治疗,观察创面恢复情况及患儿对治疗的反应。结果:除2例入院前非正规使用MEBO导致创面加深的患儿采取植皮愈合外,其他病例均非手术治愈... 目的:总结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小儿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3例不同面积及深度的烧伤患儿应用MEBO治疗,观察创面恢复情况及患儿对治疗的反应。结果:除2例入院前非正规使用MEBO导致创面加深的患儿采取植皮愈合外,其他病例均非手术治愈,474例未留瘢痕,29例遗留少许瘢痕,功能恢复良好,且治疗过程中不出血、疼痛轻,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MEBO是适合治疗小儿烧伤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BO 小儿烧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儿童Monteggia′s骨折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客 唐盛平 +4 位作者 徐江龙 于薇 刘丹 刘宝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61-563,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Monteggia's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患儿66例,男47例,女19例,其中新鲜骨折61例,陈旧性骨折5例。按Bado分型:Ⅰ型46例,Ⅱ型4例,Ⅲ型15例,Ⅳ型1例。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针对性...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Monteggia's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患儿66例,男47例,女19例,其中新鲜骨折61例,陈旧性骨折5例。按Bado分型:Ⅰ型46例,Ⅱ型4例,Ⅲ型15例,Ⅳ型1例。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非手术治疗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则是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分别采用单针固定尺骨或肱桡关节、双针固定尺骨和肱桡关节,再行石膏固定,手术中均未修复或重建环状韧带。[结果]66例患儿在门诊获得6个月~5年的随访,参照李汉民等制定的评定标准,非手术组的优良率为95.7%,手术组的优良率为84.2%。未发生骨化性肌炎、骨间背侧神经损伤、尺桡骨骨性连接、尺骨骨不连、迟发性桡骨小头脱位等并发症,合并神经损伤的患儿术后2~4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儿童Monteggia's骨折的治疗效果优良,治疗的关键在于应争取在急诊下复位,并根据骨折类型及肱桡关节的复位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内固定措施以防止骨折移位及再脱位的发生,防止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Monteggia's骨折 治疗
下载PDF
健康婴儿髋关节超声测量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兵旋 夏焙 +25 位作者 许娜 陶宏伟 何学智 于薇 孙客 付桂兵 石伟 刘庆华 苗莉莉 陈文娟 张雪华 王丹 左汴京 高虹 樊伟 郭岩 张鑫 展清风 王谷子 彭晓卫 胡榕 刘雁 曾心洁 高峻 钱超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目的建立健康婴儿髋关节的超声正常参考值,为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提供基本依据。方法收录全国10家儿童医学中心行超声检查的出生0~24周的健康婴儿8000例,其中资料及随访完整者3855例纳入本研究,包括男1790例,女206... 目的建立健康婴儿髋关节的超声正常参考值,为诊断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提供基本依据。方法收录全国10家儿童医学中心行超声检查的出生0~24周的健康婴儿8000例,其中资料及随访完整者3855例纳入本研究,包括男1790例,女2065例。按婴儿出生的周龄划分为6组:〈4周、4~7周、8~11周、12~15周、16~19周和≥20周组。髋关节超声测量内容包括:中立位冠状切面图测量α角、股骨头长径、宽径和股骨头覆盖率,中立位外侧横切图测量耻头距、坐头距,屈髋位后外侧横切图测量头耻距。分析各组的测量结果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①出生0~20周健康婴儿的α角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6~19周与≥20周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股骨头长径、宽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0~20周婴儿的股骨头覆盖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6~19周与≥20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组婴儿的耻头距、坐头距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头耻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婴儿髋关节的发育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在〈5个月时变化较为明显,5个月以后则趋于稳定;超声检测的结果可作为正常参考值,为DDH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婴儿 正常参考值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先天性三节指骨拇畸形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德超 +2 位作者 游超 徐江龙 杜喜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三节指骨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本组患儿4例5指,男1例,女3例,手术年龄5个月至2岁。按Wood分型:I型2指,Ⅱ型3例。合并多指4指。I型采用直接切除多余指骨,Ⅱ型采用多余指骨截骨内固定,合并肌腱畸形者重建肌腱。结果... 目的探讨先天性三节指骨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本组患儿4例5指,男1例,女3例,手术年龄5个月至2岁。按Wood分型:I型2指,Ⅱ型3例。合并多指4指。I型采用直接切除多余指骨,Ⅱ型采用多余指骨截骨内固定,合并肌腱畸形者重建肌腱。结果4例患儿在门诊获得8个月至3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根据分型,I型采用直接切除多余指骨,Ⅱ型采用多余指骨截骨内固定的方法是治疗儿童先天性三节指骨拇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拇畸形外科学 儿童
下载PDF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在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永杰 +1 位作者 游超 吴德超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601-2603,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儿童医院骨二科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58例,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骨折临床愈...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儿童医院骨二科2014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58例,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空心螺钉取出时间、踝关节功能Teeny评分。结果所有患儿术中、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情况发生。通过随访,无骨不连、成角畸形、骨延迟愈合、下肢不等长现象,无复位丢失、骨骺早闭、骨骺停止生长现象。所有患儿下肢力量、踝关节活动度、外观无主管感觉异常,满意度高,临床疗效优良率为100%。骨性愈合时间(10.1±2.1)周,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11.1±1.9)周,空心螺钉取出时间(8.2±1.9)个月,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Teeny评分平均(95.1±5.9)分。结论通过手法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疗效理想,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 儿童 胫骨远端骨骺骨折
下载PDF
儿童骨折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喜峰 +2 位作者 马卓娅 王建胜 秦尚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骨折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与正常儿童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3~15岁骨折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3~15岁家属要求体检的健康患儿100例作为对照,抽取其外周血3 ml... 目的研究儿童骨折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与正常儿童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3~15岁骨折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3~15岁家属要求体检的健康患儿100例作为对照,抽取其外周血3 ml,提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骨折儿童和对照组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结果观察组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4 d几丁质酶3样蛋白(CHI3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CHI3L1表达水平开始下降,第6 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与CHI3L1表达水平呈现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骨折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含量相对非骨折组水平较低。在儿童骨折治疗中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加强抗感染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合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折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