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辽宁省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炜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2-15,18,共5页
阐述了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经济的观点,认为加快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良好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正确政策,将会有效地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关键词 就业 再就业 辽宁省
下载PDF
论劳动力商品与劳动者主人 被引量:2
2
作者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主要阐述了各社会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既是商品而劳动者又是主人二者是个有机统一体 ,文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的特定内涵 ;第一次提出“劳动力是商品与劳动者是主人是社会主义政治... 主要阐述了各社会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既是商品而劳动者又是主人二者是个有机统一体 ,文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的特定内涵 ;第一次提出“劳动力是商品与劳动者是主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制度 主人 有机统一 特定 一体 阐述 动力
下载PDF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5-20,共6页
今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提供了很多新式武器,其中最尖端的武器也莫过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了。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新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 今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提供了很多新式武器,其中最尖端的武器也莫过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了。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新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给了人们打开被誉为“哥德岜赫猜想” (指计划与市场关系)之锁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 运行形式 社会属性 生产形式 按比例 社会化大生产 列宁 南巡谈话
下载PDF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4
作者 周永生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14,共5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然后概括了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即一个超级大国、二种社会制度、三大经济集团、四种经济类型、六个经济支点的“一二三四六”格局特征。最后分析这种经济格局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格局 中国 对策 经济
下载PDF
WTO与中国经济发展
5
作者 宋巍 《沈阳干部学刊》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一、中国与 WTO 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谈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其主要部分是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国之一。1946年12月6日,在筹建国际贸易组织时,美国遂请了17个国家进行关税减... 一、中国与 WTO 的关系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谈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其主要部分是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缔约国之一。1946年12月6日,在筹建国际贸易组织时,美国遂请了17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的谈判,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应邀参加了谈判。1947年10月30日,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签署了关贸协定的最后文件。1948年5月21日正式签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贸总协定 中国经济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关税减让 缔约国 中国政府 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问题 谈判 复关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避免无政府状态
6
作者 《党政干部学刊》 1992年第11期9-10,共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以避免无政府状态?'这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不少人都存在的一种疑虑。对这一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以避免无政府状态?'这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不少人都存在的一种疑虑。对这一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商品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政府状态 市场机制 资源配置 经济运行 资本主义世界 计划指导 私人占有 客观经济规律 生产资料私有制 宏观控制
原文传递
谈辽宁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战略转移问题
7
作者 《沈阳干部学刊》 2000年第5期11-14,共4页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转岗分流,创办独立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富余人员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劳动力转移 再就业服务中心 辽宁省 转移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 第三产业 减员增效 重要内容
原文传递
国际价值: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8
作者 宋巍 《沈阳干部学刊》 2001年第3期24-27,共4页
去年5月10日,朱镕基总理在备受关注的第11届亚洲企业年会上指出:"中国加入 WTO 的进程正在加快。我相信,伴随加入 WTO 的重要契机,中国的对外开放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我们将推进能源、交通、通信、环保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步伐,同时... 去年5月10日,朱镕基总理在备受关注的第11届亚洲企业年会上指出:"中国加入 WTO 的进程正在加快。我相信,伴随加入 WTO 的重要契机,中国的对外开放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我们将推进能源、交通、通信、环保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步伐,同时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旅游、商贸等服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价值量 经济全球化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价值规律 国际市场价格 国际贸易理论 劳动生产率 世界经济发展 国民价值 商品交换
原文传递
从辽宁看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战略转移问题
9
作者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4-19,共6页
辽宁国企富余人员转移的办法是:实行主辅分流,创办经济实体;向非公有制经济转移,向第三产业转移;向农村转移;向境外转移;继续办好中小企业.
关键词 富余人员 劳动力转移 下岗 再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 辽宁 国有企业
下载PDF
实现充分的就业和再就业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辽宁省再就业工程的调查报告
10
作者 新疑 武贵勇 《党政干部学刊》 2004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就业 岗位 城镇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经济 经济成分 辽宁省 再就业工作 劳动力 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论辽宁国有企业脱困目标的实现
11
作者 《沈阳干部学刊》 1999年第3期13-16,共4页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今年经济工作三大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他指出:"明年是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的关键一年。"朱镕基总理在去年11月对辽宁考察时强调指...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今年经济工作三大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他指出:"明年是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的关键一年。"朱镕基总理在去年11月对辽宁考察时强调指出,辽宁一定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脱困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辽宁省 国有经济 经济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工作 高新技术产业 目标
原文传递
论大力提升企业家社会责任感
12
作者 赵治山 《管理观察》 2010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提升企业家社会责任感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必须明确何谓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内涵;必须认清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巨大作用和重大意义;必须知道提升企业家社会责任感应该采取的基本举措.
关键词 提升 企业家 社会责任感
下载PDF
简论商品的价值决定
13
作者 王仑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4期85-86,共2页
在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决定的关系的讨论中,有的认为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共同决定论”);有的认为只有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实现论”);有的认为只有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 在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决定的关系的讨论中,有的认为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共同决定论”);有的认为只有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实现论”);有的认为只有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唯一决定论”);有的干脆不承认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存在,认定只有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首先要弄清,是否存在着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人认为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把《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括概为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在理论上造成了“混乱”。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决定 不同含义 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生产者 资本论 共同决定论 马克思恩格斯 不同角度 使用价值
下载PDF
从辽宁看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战略转移问题
14
作者 李荣健 《党政干部学刊》 2000年第4期20-23,共4页
随着改革的深入,由于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减员增效所引发的国企下岗职工迅速增加,并已成为难以遏制的趋势和社会现象。
关键词 战略转移 企业富余人员 企业多余人员 辽宁 劳动力成本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就业 富余劳动力
原文传递
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5
作者 《党政干部学刊》 1992年第2期15-17,24,共4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时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这是我国对世界格局的基本...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时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这是我国对世界格局的基本看法。那么,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破'在何处?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又是什么样?它们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何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相应的对策?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 新兴工业国 发展水平 国际新秩序 社会主义体系 地缘经济 加速经济发展 国际政治新秩序 发展战略 竞争能力
原文传递
90年代美图经济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6
作者 《党政干部学刊》 1999年第12期22-24,共3页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活动中举足轻重,甚至为所欲为,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超级军事大国,更因为它是一个超级经济大国.本文拟就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成因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 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经济增长 90年代 财政赤字 美国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 经济的发展 通货膨胀率 新技术 管理体制创新
原文传递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17
作者 周永生 《党政干部学刊》 1995年第4期13-15,共3页
8O年代末以来,苏联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化。由于苏联的解体,二战以后形成的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世界格局,变成了多极世界格局。从世界经济格局角度,把它可以概括为:一个超级大国、二种社会制度、三大经济集团、... 8O年代末以来,苏联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化。由于苏联的解体,二战以后形成的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世界格局,变成了多极世界格局。从世界经济格局角度,把它可以概括为:一个超级大国、二种社会制度、三大经济集团、四种经济类型、六个经济支撑点,即“一、二、三、四、六”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格局 发展经济 五项原则 发达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多极世界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集团化 现代化建设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再研究
18
作者 《沈阳干部学刊》 2002年第4期13-16,共4页
自从江泽民同志发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号召后,广大理论工作者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写了大最有见地的文章,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我总感到有些不足。我认为有三个问题非常... 自从江泽民同志发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号召后,广大理论工作者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写了大最有见地的文章,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我总感到有些不足。我认为有三个问题非常重要:一是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二是要完整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理论 社会劳动 态度研究 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全体成员 自然经济条件 劳动本身 私人劳动 价格规律 国家公务员
原文传递
第四讲 大力发展农业 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被引量:1
19
作者 《党政干部学刊》 1990年第2期10-12,共3页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非常重视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全会认为,只有这两个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才能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条普遍的经济规律。我国建国40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规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非常重视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全会认为,只有这两个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才能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条普遍的经济规律。我国建国40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规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农村改革 城市经济 加工工业 基础产业 比例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 投资结构 劳动积累
原文传递
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所有制形式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84年第6期54-60,共7页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目前,我国正在进行...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国经验和模式,虽然不能照抄照搬,但必须注意学习和借鉴。通过比较才能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形式 社会所有制 生产资料 经济体制改革 所有制模式 全民所有制经济 合作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集体农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