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波野生茶树资源春季新梢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斌 王留彬 +3 位作者 韩浩 徐新涛 唐茜 谭礼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0-397,共8页
为了探究四川雷波野生茶树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特点及多样性水平,同时发掘新的茶树育种材料,以雷波50份野生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采其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制成生化样并测定其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50份资源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 为了探究四川雷波野生茶树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特点及多样性水平,同时发掘新的茶树育种材料,以雷波50份野生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采其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制成生化样并测定其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50份资源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和水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4%~4.29%、13.97%~20.82%、3.75%~5.30%、8.76%~16.12%和35.10%~48.60%,平均值分别为2.58%、16.99%、4.62%、12.06%和41.39%。基于生化成分的变异系数(CV)为7.54%~28.58%,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94~2.03。聚类分析可将50份野生茶树资源分为4大类群,各类群的生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雷波野生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变异幅度大、多样性水平较高,且咖啡碱质量分数较高,初步筛选得到咖啡碱质量分数≥5.0%的特异资源9份。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雷波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波野生茶树 生化成分 多样性 咖啡碱
下载PDF
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检测技术、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浩 姜长岭 +3 位作者 王晨 刘新 鲁成银 陈红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55-266,共12页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是一类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其中不饱和PAs及大部分PAs的氮氧化物具有多种毒性作用。PAs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各类茶叶中,且成为导致我国茶叶出口受阻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茶叶中PAs...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是一类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其中不饱和PAs及大部分PAs的氮氧化物具有多种毒性作用。PAs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各类茶叶中,且成为导致我国茶叶出口受阻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综述了茶叶中PAs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展望其发展趋势;总结了不同国家茶叶PAs污染水平;分析了茶叶中PAs种类、不同茶叶的PAs差异以及茶叶与其他食品或农产品中PAs差异;解析了茶叶中PA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我国茶叶PAs污染水平监测与风险评估研究相关数据处于缺失状态,急需开展茶叶中PAs污染来源与风险评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茶叶 检测方法 污染水平 健康风险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饮料中15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浩 姜长岭 +5 位作者 王晨 王子琪 张相春 刘新 鲁成银 陈红平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1年第4期18-22,29,共6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建立了茶饮料中15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PANOs)的分析方法。茶饮料样品采用PCX SPE柱固相萃取净化,PCX SPE柱经5 mL甲醇与5 mL去离子水活化,分别采用5 mL去离子水(含1%甲酸)与5 mL甲醇淋洗,4...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建立了茶饮料中15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PANOs)的分析方法。茶饮料样品采用PCX SPE柱固相萃取净化,PCX SPE柱经5 mL甲醇与5 mL去离子水活化,分别采用5 mL去离子水(含1%甲酸)与5 mL甲醇淋洗,4 mL甲醇(含0.5%氨水)洗脱。UHPLC-MS/MS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下,采用可编程多反应监测(sMRM)模式监测。基质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15种PAs在0.1~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0.05μg/kg,定量限(LOQ)分别为0.1~0.8μg/kg。在1、5和10μg/kg 3种加标水平下,15种目标物回收率范围为68.7%~96.4%,相对标准偏差(RSD)<11.5%。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茶饮料中15种PAs检测。采用该方法监测市售茶饮料中15种PAs污染水平,结果表明,茶饮料中PAs污染程度较低,不同茶饮料中PAs污染水平差异较大,推测原料及加工工艺与茶饮料中PAs污染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饮料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下载PDF
脂质组学在食品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韩浩 廖光琴 +3 位作者 吴雨轩 李厚儒 钱永忠 邱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1-31,共11页
脂质组学是一种以脂质为研究目标的代谢组学方法,旨在全面分析生物系统中的脂质。近年来,基于质谱的脂质组学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及高覆盖面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复杂基质中不同丰度脂质的定性和定量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 脂质组学是一种以脂质为研究目标的代谢组学方法,旨在全面分析生物系统中的脂质。近年来,基于质谱的脂质组学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及高覆盖面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复杂基质中不同丰度脂质的定性和定量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脂质组学分析流程,包括样品前处理、多类别质谱数据采集处理及挖掘分析;然后对脂质组学在食品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讨论,指出脂质组学有助于解析食品风味形成机制以及评价食品营养功能;最后对脂质组学在食品品质研究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利用食品脂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组学 分析技术 质谱 食品风味 营养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