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重组质粒的二步PCR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闪闪 +2 位作者 刘亚娟 刘猛 刘亮伟 《河南科学》 2015年第8期1321-1325,共5页
建立一种简单的重组质粒构建方法——二步PCR,不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和载体进行酶切.第一步常规PCR中,用正向引物(IF)和反向杂合引物(IR)扩增黑曲霉木聚糖酶Xyn基因,IF与基因特异性匹配,IR引物3’端与基因序列匹配、5’端含有19 bp p... 建立一种简单的重组质粒构建方法——二步PCR,不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和载体进行酶切.第一步常规PCR中,用正向引物(IF)和反向杂合引物(IR)扩增黑曲霉木聚糖酶Xyn基因,IF与基因特异性匹配,IR引物3’端与基因序列匹配、5’端含有19 bp p ET20b一端正链序列;第二步反向PCR中,以扩增的Xyn基因作为正向引物,其3’端含有19 bp与环状p ET20b模板退火、并在高保真Q5 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与模板另一端互补的反向引物VR协同作用,重组质粒通过PCR扩增出来.反向PCR产物经T4 DNA连接酶环化,并经Dpn I限制性内切酶消解处理,可以直接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这种方法将622、639、1125、1209 bp大小的基因重组p ET20b中,显示出有较广泛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构建 PCR
下载PDF
CBM2蛋白的高密度自诱导 被引量:6
2
作者 马闪闪 +2 位作者 刘亚娟 刘猛 刘亮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8期140-145,共6页
为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以pET20b载体、BL21(DE3)E.coli宿主细胞,比较了乳糖和IPTG对CBM2(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蛋白表达量的诱导效果。ZYM-5052自诱导培养基菌体OD600是IPTG LB培养基菌体的4.4倍。SDS-PAGE显示200μL ZYM-5052菌体细... 为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以pET20b载体、BL21(DE3)E.coli宿主细胞,比较了乳糖和IPTG对CBM2(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蛋白表达量的诱导效果。ZYM-5052自诱导培养基菌体OD600是IPTG LB培养基菌体的4.4倍。SDS-PAGE显示200μL ZYM-5052菌体细胞含有82.3μg CBM2,占细胞总蛋白55.3%;等量IPTG LB菌体细胞含有16.6μg CBM2,占细胞总蛋白25.7%。取不同培养时间等量等同OD600的ZYM-5052菌体进行SDS-PAGE,结果显示单位细胞中蛋白量随着培养时间而增加。所以高密度自诱导不仅提高了细胞生长密度、而且提高了单位细胞中蛋白表达量。自诱导方案用于表达葡聚糖酶,与IPTG LB菌体相比,自诱导菌体OD600是其2.3倍,酶活性是其4.5倍。该研究为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提供了较为简单、普适的高密度自诱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M2 高密度 自诱导
下载PDF
底物亲和设计提高腈水解酶Nit6803活性
3
作者 刘欣悦 刘中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70-77,共8页
腈水解酶(Nitrilase,EC 3.5.5.1),是一类可以将腈类物质一步水解为羧酸的酶,是多种重要大宗化工品、药物中间体的理想生物催化剂。但是天然酶活性低、热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近年来通过蛋白质改造来解决酶活性与稳定性间的... 腈水解酶(Nitrilase,EC 3.5.5.1),是一类可以将腈类物质一步水解为羧酸的酶,是多种重要大宗化工品、药物中间体的理想生物催化剂。但是天然酶活性低、热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近年来通过蛋白质改造来解决酶活性与稳定性间的“trade-off”效应以提升催化性能的研究较多。该研究提出一种酶-底物亲和设计改造策略,以来源于Syechocystis sp.PCC6803的腈水解酶Nit6803作为改造对象,结合基于Rosetta的Cartesian_ddG方法和基于自由能微扰的酶-底物亲和力计算,对Nit6803的催化口袋进行单点突变及组合突变设计。基于此获得了活性显著提升的单点突变体F64Y、W170G,及组合突变体F64Y/W170G。其中,F64Y/W170G的比酶活力达到(22.48±0.64)U/mg,为野生型的4.56倍,且该突变体的热稳定性不低于野生型。通过分批补加3-氰基吡啶进行全细胞催化表明F64Y/W170G催化能力强于野生型,在达到相同转化率情况下极大的缩短了催化时间。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设计策略可以有效提升酶的活性而不影响其稳定性,为酶的理性设计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水解酶 酶-底物亲和 理性设计 酶活力
下载PDF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5′端二级结构对重组表达的抑制机制及消除策略
4
作者 令狐梅 +1 位作者 周哲敏 崔文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10,共10页
探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PanD)与人工高效表达元件适配过程中翻译抑制产生的机制,并发展新的消除策略.首先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利用高效表达元件验证翻译抑制现象并分析了翻译抑制产生的机制,同时融合sfGFP... 探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PanD)与人工高效表达元件适配过程中翻译抑制产生的机制,并发展新的消除策略.首先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利用高效表达元件验证翻译抑制现象并分析了翻译抑制产生的机制,同时融合sfGFP考察其对翻译抑制的影响,筛选与PanD酶适配性强的精简融合肽.结果显示,强组成型启动子不能介导PanD高表达,呈翻译抑制.分析证实,panD转录后mRNA的5'编码区与5'UTR形成抑制性的二级结构,降低翻译起始效率.将两种报告基因和其N端部分序列作为绝缘肽分别与PanD的N端融合后均能够提升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消除由mRNA分子内部的顺式作用导致的翻译抑制现象.这为深入探索利用通用型肽绝缘子元件稳定异源基因在底盘中的表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 MRNA二级结构 N端截断 融合肽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