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目的 :研究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我院单独使... 目的 :研究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我院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7%。阿司匹林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9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的效果确切,而且安全性高。此联合用药方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心肌梗塞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联合 效果
下载PDF
中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69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仁胜 张军访 韩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972-97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中药方剂组(观察组)与西药组(对照组),观察二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大脑前、中及椎动...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中药方剂组(观察组)与西药组(对照组),观察二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大脑前、中及椎动脉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用药后较用药前脑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是改善脑循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中药治疗
原文传递
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
作者 韩文 《化工管理》 2012年第S1期54-54,56,共2页
环丙烷结构单元具备良好的生物活性,许多具有环丙烷结构的化合物是生物代谢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药行业。酰基硫脲化合物是多种农药的活性中间体,在农药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以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为先导化合物,经过酰氯化和... 环丙烷结构单元具备良好的生物活性,许多具有环丙烷结构的化合物是生物代谢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药行业。酰基硫脲化合物是多种农药的活性中间体,在农药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以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为先导化合物,经过酰氯化和硫脲化,在保留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高活性基团(酰基、硫脲基团结合)和含氮杂环2-氨基吡啶,希望通过改变化合物的结构来实现活性叠加,得到结构新颖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认该新化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生物活性 酰基硫脲 合成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降尘优化研究
4
作者 杨志钢 刘鑫 +2 位作者 韩文 李红军 郑秦岭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2期36-,共1页
为增加工作面煤体含水量,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作业环境,在工作面注水现场进行跟踪观察和测量,调整注水孔的参数,并在工作面反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注水孔间距,在不增加煤层注水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湿润... 为增加工作面煤体含水量,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作业环境,在工作面注水现场进行跟踪观察和测量,调整注水孔的参数,并在工作面反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注水孔间距,在不增加煤层注水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湿润煤体,降低粉尘浓度,改善作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注水 注水孔 总粉尘浓度 注水参数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