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债市场与利率传导有效性——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涛 思达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决定了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基于预期理论与流动性升水理论,分析了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基准利率对不同期限国债利率的影响程度、时滞和持续性为衡量标准,运用我国2006...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决定了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基于预期理论与流动性升水理论,分析了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基准利率对不同期限国债利率的影响程度、时滞和持续性为衡量标准,运用我国2006—2019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美国1982—2008年的联邦基金利率(FFR),实证分析了中美两国国债传导的有效性。研究发现,SHIBOR和FFR均对不同期限的国债利率有显著影响,但SHIBOR的影响明显小于FFR。同时,我国国债利率对基准利率的脉冲响应水平和持续性低于美国。此外,对长期国债利率预期因素的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基准利率对短期国债利率预期的影响弱于美国。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弱于美国。适度增加国债市场体量、提高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和频率、改变当前国债市场的分割状态、改善投资者结构和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市场 利率传导 货币政策 基准利率 国债到期收益率 预期利率
下载PDF
债券利率向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思达 陈涛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4,共11页
本文阐述了债券利率向银行贷款利率传导的替代性渠道、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并结合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构建了三条渠道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国债利率对贷款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及长期均衡关系,美国则均存在,... 本文阐述了债券利率向银行贷款利率传导的替代性渠道、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并结合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构建了三条渠道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国债利率对贷款利率不存在显著影响及长期均衡关系,美国则均存在,两国的信用债利差均不在利率传导中发挥作用。中国债券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效率较低,除了受到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还受到三条传导渠道不畅通的影响。一是信用债发行门槛高、发行效率低,导致替代性渠道不畅;二是银行业竞争不充分、信用评级和贷款担保制度不健全,导致期望收益率渠道和流动性渠道不畅;三是银行债券投资以中长期且持有到期为主,导致流动性渠道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利率 债券利率 流动性渠道 期望收益率渠道 替代性渠道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资本新规”影响几何
3
作者 思达 《金融博览》 2023年第8期46-48,共3页
2023年2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本新规),面向全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并明确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进入新阶段,也为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提供了指引。未来相当... 2023年2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本新规),面向全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并明确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进入新阶段,也为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提供了指引。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求意见稿 巴塞尔协议Ⅲ 我国银行业 新资本协议 商业银行 保监会 新规 资本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外泌体通过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α-突触核蛋白相关炎症并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郝一凝 张敏洁 +6 位作者 冯一苇 思达 谢亚男 沈伟炜 尤彤瑶 崔梅 董强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第3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外泌体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干预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诱导原代小胶质细胞向M1和M2型极化后收集相应外泌体。将原代小鼠神经元分为DPBS组、PFF组、PFF与M1外泌体共干预(PFF+M1Exo)组、...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外泌体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干预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诱导原代小胶质细胞向M1和M2型极化后收集相应外泌体。将原代小鼠神经元分为DPBS组、PFF组、PFF与M1外泌体共干预(PFF+M1Exo)组、PFF与M2外泌体共干预(PFF+M2Exo)组,各组均n=3。PFF+M1Exo组和PFF+M2Exo组分别使用外泌体干预神经元9 h后,PFF组、PFF+M1Exo组、PFF+M2Exo分别加入α-syn预制原纤维(α-syn PFF)干预96 h。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外泌体内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评估不同干预条件下神经元的损伤程度。结果极化后的M1和M2型小胶质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含有多种炎症因子,M1型小胶质细胞外泌体与凋亡通路相关的蛋白除NLRP3表达水平下降外,ASC、pro-caspase-1、caspase-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PFF组比较,PFF+M1Exo组神经元内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神经元轴突明显挛缩、凋亡增加。结论M1型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α-syn PFF共同干预神经元时可激活细胞内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诱导发生神经元凋亡,从而导致神经元的严重损伤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外泌体 神经元 Α-突触核蛋白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净息差收窄下 银行业资产配置变化趋势
5
作者 思达 《金融博览》 2023年第24期59-61,共3页
净息差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备受资本市场关注。2023年第三季度,我国银行业净息差较第二季度再度下降1BP至1.73%,再创历史新低,净息差延续上半年趋势持续收窄。
关键词 净息差 我国银行业 资产配置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关键指标 变化趋势 第三季度 收窄
原文传递
突触核蛋白病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思达 崔梅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8年第1期86-95,共10页
帕金森病(PD)、多系统萎缩(MSA)、路易体痴呆(DLB)有共同的病理表现,即α-突触核蛋白的过度聚集,故而被统称为突触核蛋白病。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α-突触核蛋白可以在细胞之间"朊粒样播散",使其过度聚集的脑区不断扩大。免疫... 帕金森病(PD)、多系统萎缩(MSA)、路易体痴呆(DLB)有共同的病理表现,即α-突触核蛋白的过度聚集,故而被统称为突触核蛋白病。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α-突触核蛋白可以在细胞之间"朊粒样播散",使其过度聚集的脑区不断扩大。免疫治疗是指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在α-突触核蛋白细胞间播散的过程中特异性结合并清除脑内异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这一治疗策略在动物模型上已被证明有效,同时还改善了动物的神经退行性病变、行为学表现以及病理性炎症反应。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文中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两个方面阐述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核蛋白病 帕金森病 突触核蛋白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原文传递
脑缺血损伤介导星形胶质细胞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变化的初探
7
作者 范国航 思达 +1 位作者 肖保国 董强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第4期361-368,共8页
目的探究脑缺血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PAFR)的变化及其诱导因素。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GD/R)细胞模型;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观察OGD/R和MCAO后不同时程星形胶质细... 目的探究脑缺血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PAFR)的变化及其诱导因素。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氧糖剥夺/复氧(OGD/R)细胞模型;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观察OGD/R和MCAO后不同时程星形胶质细胞PAFR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采用体外H2O2与PAF处理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予小鼠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PAF进行干预,探索缺血损伤后PAFR表达的影响因素和PAFR上调后发挥的生物学功能。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AFR和PAF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AFR、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OGD/R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PAFR表达水平显著上升;MCAO后3 d,模型小鼠星形胶质细胞PAFR表达水平明显增加,7 d后PAFR表达水平有所降低。经H2O2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PAFR较对照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内源性PAF水平以MCAO后1 d最高,随着时间延长急剧降低,MCAO后3 d近乎基线水平。侧脑室注射PAF与体外PAF干预星形胶质细胞均可诱导PAFR表达。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随着PAFR水平的增加而上调,提示PAFR与细胞凋亡存在密切关系。结论缺血缺氧诱导星形胶质细胞PAFR表达,缺血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内源性PAF释放是重要原因。PAFR增加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细胞凋亡存在密切联系,精准调控PAFR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星形胶质细胞 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 氧化应激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CT3)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相关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
8
作者 思达 崔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9-894,共6页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3,OCT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低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也可以转运各类有机阳离子物质,最重要的特点是多在高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即经典单胺类递质转运体)饱和或功能障碍时发挥代...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3,OCT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低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也可以转运各类有机阳离子物质,最重要的特点是多在高亲和力单胺类递质转运体(即经典单胺类递质转运体)饱和或功能障碍时发挥代偿性的转运作用。OCT3可以在经典单胺类转运体功能障碍或数量减少时改变细胞内外单胺递质的水平,调节多种药物的代谢、疗效、不良反应,影响多种神经毒物的致病性和毒品的成瘾效应。该转运体的相关基因突变也影响了宿主对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的易感性。本文先概述OCT3的蛋白分子结构、在脑内的分布、编码该分子的基因结构及翻译后调节的方式,再分别阐述该转运体底物的类型及转运机制,进而围绕OCT3的转运机制阐述其在抑郁症、应激相关性成瘾以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3(OCT3) 抑郁症 应激 成瘾 帕金森病(P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