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中生代变形的关键时限及其对构造的制约——以胶辽地区为例 被引量:89
1
作者 李三忠 刘建忠 +3 位作者 赵国春 吴福元 杨中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33-646,共14页
胶辽地块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的重要组成,处于北倾的大别-苏鲁构造带的上盘。过去近十年来提出的几个关于东北亚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模型涉及到了胶辽地块。本文主要利用我们在辽东半岛南部地区获得的SHRIMP U-Pb锆石定年结果,结合华北... 胶辽地块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的重要组成,处于北倾的大别-苏鲁构造带的上盘。过去近十年来提出的几个关于东北亚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模型涉及到了胶辽地块。本文主要利用我们在辽东半岛南部地区获得的SHRIMP U-Pb锆石定年结果,结合华北克拉通东部野外地质调查的野外第一手资料、我们获得的渤海湾盆地中的中生代构造资料以及其它研究人员的SHRIMP定年资料,系统建立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中生代的构造变形过程,并讨论相关构造模型或构造问题。最近SHRIMP定年研究发现,胶辽地块中古元古代地质体经历了~160 Ma的重熔事件。CL和BSE图象显示,在辽南新太古宙地块附近丹东花岗岩体的两个样品LJ023和LJ030中发现一些167~157Ma的自形岩浆锆石和围绕年龄大约为2100 Ma核部锆石的岩浆型锆石环带。这次重熔事件很可能为华北克拉通的下地壳原地重熔。丹东岩体呈NE走向排列,经历了强烈的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和随后NNE走向的褶皱变形。本文以丹东地区为例,准确确定了这些变形的年龄。根据辽东半岛东西向剪切带中白云母K-Ar和^(40)Ar/^(39)Ar年龄,第一幕变形界定在195~193 Ma之间。根据野外侵入体与变形叶理之间的关系,丹东花岗岩遭受的第二幕变形发生于153~145Ma之间。第三幕变形,也即为NNE向走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构造 SHRIMP 辽东半岛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成因及对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58
2
作者 郝德峰 李三忠 +3 位作者 赵国春 孙敏 赵广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9-1416,共8页
条痕状角闪二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类是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主要类型.这两类花岗岩在成因、构造环境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使得研究者对该区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不明确.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两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条痕状二长花岗岩以角... 条痕状角闪二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类是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主要类型.这两类花岗岩在成因、构造环境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使得研究者对该区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不明确.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两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条痕状二长花岗岩以角闪石、磁铁矿等暗色矿物组成的条痕状构造为野外主要识别特征,具有弱负铕异常(Eu/Eu*=0.47~0.65);tDM变化范围为2.40~2.82 Ga;最新的测年资料表明它形成于2.175Ga左右.斑状花岗岩类以巨斑状和环斑状构造为主要识别特征,样品弱负铕异常(Eu/Eu*=0.30~0.86);tDM变化范围为2.42~2.57 Ga;最新的测年资料表明它形成于1.875Ga左右.统计的N(tDM)-t图解分析表明,胶辽地块古元古代深部地质过程经历了两幕岩浆底板垫托作用,底侵时代的峰值分别为2.5~2.4Ga和2.2Ga左右.利用εNd(t)-t图解,结合Pearce构造图解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晚期底侵加热作用导致了以早期底侵体和太古代老地壳为主的物源的熔融,并在裂谷背景下侵位形成角闪二长花岗岩(A型花岗岩),而斑状花岗岩类则是之后的造山运动进入后造山构造体制转换期时就位的.两幕底侵以及后期的造山运动构成了本地区在古元古代的主要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花岗岩 构造环境 底侵
下载PDF
辽河群区域变质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56
3
作者 李三忠 +2 位作者 刘永江 杨振升 马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8,共10页
辽河群是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区域变质作用的PTt轨迹研究发现:同一造山带内PTt轨迹具多样性。进一步研究认为,这一碰撞造山带南、北空间上PTt轨迹的逆向性起因于造山带南、北部的结构构造、变形过程和同变... 辽河群是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区域变质作用的PTt轨迹研究发现:同一造山带内PTt轨迹具多样性。进一步研究认为,这一碰撞造山带南、北空间上PTt轨迹的逆向性起因于造山带南、北部的结构构造、变形过程和同变形变质花岗岩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就南辽河群和盖县岩组而言,早期、中期变质阶段,因中深部地壳大面积“辽吉花岗岩”的底垫式侵位及其诱发的沉积盖层顺层滑脱减薄作用,变质作用表现为近等压或小幅度增压而温度快速上升的过程;峰期变质阶段,又因收缩挤压增厚,表现为等温升压过程(盖县岩组)或升温升压过程(南辽河群);最后晚期变质阶段,差异剥蚀引起降温降压(盖县岩组)或近等压降温过程(南辽河群)。对北辽河群而言,早期、中期变质阶段,因盖层南辽河群及盖县岩组的大规模向北滑覆增厚作用及花岗岩浆不发育,仅有正常传导热及放射热,因而ΔP>ΔT;峰期变质阶段温、压同时达峰值,之后为等温快速降压过程,与构造剥蚀有关;至晚期变质阶段,同盖县岩组一样,经历降温降压过程。通过对比上述北、南辽河群及盖县岩组的大陆动力学过程,表明其早期大陆动力学过程正好是一个互为消长的过程,从而也决定了它们的PTt轨迹的逆反性。最后,本文提出了辽河群变质的底侵+拆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群 PTT轨迹 大陆动力学 区域变质作用 造山带 底侵-拆沉模型 岩浆作用
下载PDF
胶辽地块古元古代构造-热演化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52
4
作者 李三忠 郝德峰 +2 位作者 赵国春 孙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40,共13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由东部地块和西部地块于1.85Ga沿中部带碰撞形成,且碰撞前东部地块的西缘为活动陆缘,研究程度高。相比之下,东部地块的东缘大面积分布的古元古代胶辽吉造山带研究薄弱。根据新近多学科研究成果,综合揭示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由东部地块和西部地块于1.85Ga沿中部带碰撞形成,且碰撞前东部地块的西缘为活动陆缘,研究程度高。相比之下,东部地块的东缘大面积分布的古元古代胶辽吉造山带研究薄弱。根据新近多学科研究成果,综合揭示出胶辽吉造山带古元古代的构造-热演化和深部地质作用过程如下:早期底侵可能与深部地幔柱相关,发生于2.53~2.36 Ga之间,导致2.47~2.33 Ga岩墙事件、胶辽吉裂谷带的形成和双峰式火山活动。该幕底侵不仅导致地壳上部沉积格架的不同,也导致地壳内初始热结构的分异,从而决定不同空间上变质作用类型和PTt轨迹的差异。晚期底侵导致地壳下部于2.17Ga左右产生A型辽吉花岗岩、2.2Ga与2.0Ga的伟晶岩事件和顺层伸展变形。其主要的造山运动发生在1.911~1.883Ga之间,裂谷封闭、收缩变形,在该造山带南部出现高压变质。之后,1.875~1.66Ga之间,出现小断块的拆沉、环斑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正长岩的非造山岩浆事件、伟晶岩脉和基性岩墙群事件和榆树砬子群沉积。东部地块南缘大别—苏鲁一带1.7~1.6 Ga期间应是一个重要的古元古代强烈活动陆缘带。中元古代1.6Ga以后大别—苏鲁一带经历了一系列再造事件而与东部地块主体形成显著差异。总之,胶辽吉造山带的底侵样式、碰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构造-热演化 深部过程 底侵 拆沉 胶辽地块
下载PDF
丹东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三忠 郝德峰 +3 位作者 赵国春 孙敏 郭晓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7-1423,共7页
新的SHRIMP定年结果表明,原先划归于古元古代的丹东花岗杂岩现在被确定为中生代岩体.其岩浆型环锆石带的年龄代表结晶年龄,为167~157 Ma;但是这些锆石的核部年龄主体为古元古代.本文侧重探讨丹东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论证... 新的SHRIMP定年结果表明,原先划归于古元古代的丹东花岗杂岩现在被确定为中生代岩体.其岩浆型环锆石带的年龄代表结晶年龄,为167~157 Ma;但是这些锆石的核部年龄主体为古元古代.本文侧重探讨丹东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论证其起源和产生的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丹东花岗岩体具铕异常(Eu/Eu*=0.59~1.41),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其微量元素特征与安第斯型构造背景下的花岗岩特征一致,其tDM和εNd(t)变化范围分别为1.93~2.30 Ga和-17.95~-21.32.εNd(t)-t图解显示丹东花岗岩的源岩以古元古代中酸性壳源岩石为主.构造环境环境判别结果表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岩浆弧.结合中生代丹东地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本文认为丹东花岗岩体的起源和侵位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东花岗岩 ND同位素 安第斯型 辽东半岛 中生代
下载PDF
安徽岳西碧溪岭榴辉岩及伴生石榴石橄榄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被引量:33
6
作者 袁棨林 盛兴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33,共12页
本文对安徽岳西碧溪岭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伴生岩体作了岩相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利用湿法化学分析完成了13个榴辉岩和8个石榴石橄榄岩的成分分析,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15个石榴石,14个单斜辉石、2个斜方辉石、... 本文对安徽岳西碧溪岭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伴生岩体作了岩相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利用湿法化学分析完成了13个榴辉岩和8个石榴石橄榄岩的成分分析,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15个石榴石,14个单斜辉石、2个斜方辉石、4个橄榄石的化学组成,利用等离子光谱完成了5个榴辉岩和2个石榴石橄榄岩的稀土元素含量测定,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了榴辉岩和石榴石橄榄岩的成岩温度和压力,最后讨论了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石榴橄榄岩 岩石学
下载PDF
渤海湾北部底质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与物源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军强 +2 位作者 邹昊 衣伟虹 李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5-102,共8页
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渤海湾北部16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A435柱状样中的23个沉积物样品的主要黏土矿物含量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中伊利石(53.0%)含量最高,其次为蒙脱石(27.9%)、绿泥石(9.9%)和高岭石... 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渤海湾北部16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A435柱状样中的23个沉积物样品的主要黏土矿物含量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中伊利石(53.0%)含量最高,其次为蒙脱石(27.9%)、绿泥石(9.9%)和高岭石(9.2%),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型。渤海湾北部表层沉积物可分成3个沉积区,分别代表不同的沉积物来源:北部沿岸为滦河-海河物源区;中部和东部为黄河-海河物源区;西部沿岸为海河物源区。渤海湾北部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和组合特征显示了渤海湾环流对海河、黄河和滦河来源物质的搬运和扩散作用。A435柱状样各黏土矿物含量在100cm以上层段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推测主要为黄河在1048—1128年和1128—1855年的改道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黏土矿物 黄河 海河 滦河
下载PDF
胶辽地块古元古代前造山期深部过程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三忠 +1 位作者 刘永江 杨振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通过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 ,揭示出胶辽地块古元古代前造山期深部地质过程主要为岩浆底板垫托作用 ,且具有 3个特性 ,即幕式活动性、样式不对称性及空间上向南的迁移规律。受这一深部过程影响 ,在壳内引起了 2 .4Ga的基性岩墙... 通过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 ,揭示出胶辽地块古元古代前造山期深部地质过程主要为岩浆底板垫托作用 ,且具有 3个特性 ,即幕式活动性、样式不对称性及空间上向南的迁移规律。受这一深部过程影响 ,在壳内引起了 2 .4Ga的基性岩墙侵位事件 ,古元古代裂谷带中双峰式火山活动 (2 .4~ 1 .9Ga) ,巨量早期二长花岗岩的形成与侵位 (主要为 2 .2~ 1 .9Ga) ,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又引发盖层内改造型滑脱变形 (2 .2~ 1 .9Ga) ,伴生顺层伟晶岩脉事件及低压高温变质和垂向顺层递增变质带等特殊拉张变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地块 地球化学 古元古代 前造山期 深部过程 岩浆底板垫托作用
下载PDF
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林霖 刘明 +1 位作者 徐秀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5-248,274,共5页
针对海洋地球科学实验教学的需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建设了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建设完成了包含海底探测技术、地球科学野外实习、特色课程实验等3个虚拟仿真... 针对海洋地球科学实验教学的需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建设了海洋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利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建设完成了包含海底探测技术、地球科学野外实习、特色课程实验等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共1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该平台特色显著、虚实结合、互相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球科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底探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姜胜辉 林霖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5期46-48,61,共4页
近年来,虚拟仿真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该文针对海底探测教学现状的不足,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优势,结合开发的海底探测系统和虚拟仿真平台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底探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虚拟... 近年来,虚拟仿真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该文针对海底探测教学现状的不足,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优势,结合开发的海底探测系统和虚拟仿真平台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底探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虚拟仿真海底探测系统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海底探测 实践教学 模拟教学
下载PDF
数字化填图技术在地质本科教学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安龙 赵广涛 +1 位作者 刘东生 《中国地质教育》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数字化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社会需求给大学地质本科教学实习的改革带来机遇。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地质本科实践教学团队研制了野外数据采集软件包、实现了GPS与掌上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常用地理信息系... 数字化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社会需求给大学地质本科教学实习的改革带来机遇。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海洋大学地质本科实践教学团队研制了野外数据采集软件包、实现了GPS与掌上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集成了野外数据采集的数字化填图技术,并成功地应用到安徽巢湖的地质教学实习中。这不但使新的技术引入到现代地学教育,同时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野外实践教学由验证性向综合和创新性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填图 教学实习 本科教学
下载PDF
鲁东榴辉岩基本特征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来明 黄峰 +3 位作者 刘贵章 张希道 宋志勇 《山东地质》 1995年第2期15-22,共8页
鲁东榴辉岩是秦岭—大别山榴辉岩带的东延部分,由郯庐断裂将其切割向北平移。榴辉岩的产状有三种,分别产于片麻岩、层状变质岩系和超镁铁质—镁铁质宕中。其成因有壳成、幔成和岩浆结晶型三种。榴辉岩形成于7.5亿年左右,经历了强... 鲁东榴辉岩是秦岭—大别山榴辉岩带的东延部分,由郯庐断裂将其切割向北平移。榴辉岩的产状有三种,分别产于片麻岩、层状变质岩系和超镁铁质—镁铁质宕中。其成因有壳成、幔成和岩浆结晶型三种。榴辉岩形成于7.5亿年左右,经历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改造最强烈的时间在3.29—2.1亿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岩石学 分布 岩石特征
下载PDF
青岛榴辉岩相蛇绿混杂岩——俯冲“洋壳”推覆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曙光 刘德良 +4 位作者 葛宁洁 陈移之 张志敏 赵广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5期1161-1164,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观察到的蛇绿岩均被解释为是在板块聚敛边界仰冲侵位于陆壳内的“洋壳”残片;而俯冲消减到深部的洋壳,根据现代碰撞造山模型,只能在陆壳俯冲时,作为碰撞混杂岩被推覆上来。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榴辉岩相 俯冲洋壳
原文传递
南黄海千里岩岛榴辉岩的矿物化学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肖莹 +1 位作者 于航 李三忠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南黄海千里岩岛地处中国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缝合线位置,其基底由强烈韧性变形的构造片麻岩组成,并出露具重要大地构造标型意义的超高压榴辉岩类岩石。本文通过对南黄海千里岩岛榴辉岩中主要造岩矿物石榴石的矿物化学研究,探讨了榴辉岩... 南黄海千里岩岛地处中国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缝合线位置,其基底由强烈韧性变形的构造片麻岩组成,并出露具重要大地构造标型意义的超高压榴辉岩类岩石。本文通过对南黄海千里岩岛榴辉岩中主要造岩矿物石榴石的矿物化学研究,探讨了榴辉岩的成因。研究表明,千里岩地区高压变质岩是由于华北与华南两大陆块拼合时,处于其间的岛弧拉斑玄武岩沿碰撞带下插到华北陆块之下,从而使千里岩地区发生高压变质作用,形成了榴辉岩和片麻岩等,后期的构造折返使其上升到地壳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千里岩 榴辉岩 石榴石 矿物化学
下载PDF
青岛田横岛北岸海滩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判别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敏 +2 位作者 李安龙 衣伟虹 王庆余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稀土元素是一组化学和物理性质极为相似的元素,作为特殊的元素在地球化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田横岛稀土元素具有富集轻稀土的特征,分配模式总体接近黄河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Eu相对于黄河正异常,是由于本区富集斜长石引起的,C... 稀土元素是一组化学和物理性质极为相似的元素,作为特殊的元素在地球化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田横岛稀土元素具有富集轻稀土的特征,分配模式总体接近黄河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Eu相对于黄河正异常,是由于本区富集斜长石引起的,Ce负异常,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Gd负异常,可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判别函数(DI)和物源指数(PI)的进一步综合讨论,黄河对该区的物质来源具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横岛 稀土元素 判别函数 物源指数 沿岸流
下载PDF
渤海湾北部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衣伟虹 +2 位作者 李敏 张军强 邹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9,共7页
对取自渤海湾北部海域的16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重矿物含量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共有重矿物39种。用Q型聚类法将研究区重矿物划分出3个矿物区:Ⅰ区以高含量的辉石类、帘石类、金属类、稳定矿物为特征,主要受来自滦河的物源影... 对取自渤海湾北部海域的16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重矿物含量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共有重矿物39种。用Q型聚类法将研究区重矿物划分出3个矿物区:Ⅰ区以高含量的辉石类、帘石类、金属类、稳定矿物为特征,主要受来自滦河的物源影响;Ⅱ区以高含量的角闪石类、云母类矿物为特征,主要物源为海河—黄河;Ⅲ区各种矿物含量中等,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混合物源。矿物区的划分客观地反映出物质来源和水动力等因素对重矿物分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重矿物 矿物分区 物质来源
下载PDF
大别山地区榴辉岩及伴生石榴石橄榄岩的矿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盛兴土 袁棨林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0-39,共10页
本文报道了我国大别山地区榴辉岩及伴生石榴石橄榄岩中的矿物化学特征。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榴辉岩中的12个石榴石,1个斜方辉石和12个单斜辉石以及石榴石橄榄岩中的6个石榴石、1个斜方辉石、6个单斜辉石和6个橄榄石。利用矿物地质温压计估... 本文报道了我国大别山地区榴辉岩及伴生石榴石橄榄岩中的矿物化学特征。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榴辉岩中的12个石榴石,1个斜方辉石和12个单斜辉石以及石榴石橄榄岩中的6个石榴石、1个斜方辉石、6个单斜辉石和6个橄榄石。利用矿物地质温压计估算了榴辉岩和石榴石橄榄岩的成岩压力分别为16千巴和18千巴,成岩温度分别为600—800℃和600—700℃,两者形成于基本相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为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在地幔边界处经深成变质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石榴石 橄榄岩 矿物化学
下载PDF
海洋地质特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巍然 +2 位作者 刘东生 赵广涛 李安龙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第4期50-53,共4页
近10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地质特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如下几项工作:重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育实践创新体系。建设完成了在教学上循序渐进、地域上相互关联、方... 近10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地质特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如下几项工作:重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育实践创新体系。建设完成了在教学上循序渐进、地域上相互关联、方法上突出创新、有显著特色和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大洋铁锰结壳的地球化学与古海洋环境示踪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广涛 彭俊 +2 位作者 田丽艳 杨胜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6-892,共7页
主要回顾近年来铁锰结壳在深度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Sr ,Nd ,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环境示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并提出有关认识和展望。
关键词 大洋 铁锰结壳 深度定年 古海洋环境示踪
下载PDF
安徽巢湖下二叠统孤峰组硅质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肖楠 +3 位作者 李安龙 高芳 徐翠玲 何雨旸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5,99,共9页
摘要:安徽巢湖地区孤峰组地层为一套层状硅质岩与泥质岩交互沉积岩系,对其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硅质岩在Al-Fe-Mn三角图和SiO2—Al2O3,... 摘要:安徽巢湖地区孤峰组地层为一套层状硅质岩与泥质岩交互沉积岩系,对其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硅质岩在Al-Fe-Mn三角图和SiO2—Al2O3,SiO2-MgO双变量图解中都落到生物成因的硅质岩范围内。δCe具有正异常,轻稀土富集,这些特征表明本区硅质岩属海水生物沉积成因。硅质岩的EREE值在22.62~209.03μg/g之间,平均值为88.58μg/g;Ceanom值的范围在0.20~2.78,平均值为1.70;(La/Yb)N值在0.39~2.80之间,平均值为1.01,这些地球化学指标揭示了本区硅质岩形成于深水缺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巢湖 二叠系 孤峰组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