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软骨前体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左伟 祁师亮 +2 位作者 程文俊 王俊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2285-2288,共4页
目的: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和骨髓组织中分离出CD146+骨软骨前体细胞(CD146+OCP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检测并比较CD146+OCPs与BMSCs的相关特性。方法:收集5例在武汉市第四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晚期骨关节炎患者术中... 目的: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和骨髓组织中分离出CD146+骨软骨前体细胞(CD146+OCP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检测并比较CD146+OCPs与BMSCs的相关特性。方法:收集5例在武汉市第四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晚期骨关节炎患者术中废弃的软骨组织和骨髓,分离培养出CD146+OCPs与BMSCs,培养3代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比较其克隆形成及成软骨、成骨、成脂分化能力。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结果:CD146+OCPs高表达CD29、CD44、CD73及CD90等表面抗原分子,而几乎不表达CD34、CD45及CD133等抗原分子,这与BMSCs表面抗原表达谱相似;CD146+OCPs克隆效率为(20.8±3.8)%,BMSCs克隆效率为(19.3±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9,P>0.05)。与BMSCs比较,CD146+OCPs成骨分化能力较强,而成脂分化能力较弱,成软骨分化能力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146+OCPs与BMSCs形态功能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软骨前体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D146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空心钉固定PauwelsⅡ~Ⅲ型股骨颈骨折
2
作者 吴骐鸿 王俊文 +3 位作者 吴晨尧 祁师亮 黄玉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035-2040,共6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徒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科手术治疗Pauwels II~III型股骨颈骨折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9例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置入空心螺钉(机...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徒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科手术治疗Pauwels II~III型股骨颈骨折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9例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置入空心螺钉(机器人组),30例采用徒手经皮置入空心螺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61.9±13.5)min vs(87.0±14.4)min,P<0.001]、切口总长度[(2.2±0.4)cm vs(5.2±0.4)cm,P<0.001]、术中失血量[(29.3±4.8)ml vs(33.0±7.8)ml,P=0.018]、术中透视次数[(6.7±1.2)次vs(9.8±1.1)次,P<0.001]、导针调整次数[(4.5±1.1)次vs(7.9±0.9)次,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机器人组完全负重时间[(104.6±4.3)d vs(108.7±8.1)d,P<0.001]显著早于徒手组。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Harris评分、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OM均显著改善(P<0.05);机器人组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85.3±3.4)vs(82.2±3.3),P<0.001;术后6个月,(87.0±2.6)vs(82.8±4.2),P<0.001]、髋伸-屈ROM[术后1个月,(89.6±7.2)°vs(86.6±5.0)°,P=0.045;术后6个月,(105.2±4.6)°vs(102.8±4.0)°,P=0.030]及术后1个月的髋内-外旋ROM[(58.0±2.7)°vs(54.7±2.5)°,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影像方面,机器人组在Garden对线指数、空心钉离散度、股骨颈短缩方面均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但两组颈干角和空心钉平行度、骨折愈合时间、Ficat评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经皮置入空心钉内固定相比,采用机器人辅助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置钉效果好、离散度大,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技术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 Pauwels分型
原文传递
算术髋膝踝角变化值对外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祁师亮 杨开祥 《骨科》 CAS 2024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目的探讨算术髋膝踝角(arithmetic hip-knee-ankle angle,aHKA)变化值对外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外侧间室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2年2月武汉市第四... 目的探讨算术髋膝踝角(arithmetic hip-knee-ankle angle,aHKA)变化值对外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外侧间室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2年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50例外侧UKA病人的资料。定义手术前后aHKA角的变化值为△aHKA,采用线性回归分析△aHKA角与术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之间的关系;将病人分为匹配组(△aHKA≤2°,28例)与非匹配组(△aHKA>2°,22例),分析组间各力线参数及膝评分的差异。结果随访(25.56±0.83)个月。△aHKA与KSS评分术后上升值存在显著负相关(β=-0.795,P<0.05)。末次随访时,匹配组OKS评分为(20.71±3.91)分,低于非匹配组的(23.82±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组的KSS评分为(82.89±2.94)分,高于非匹配组(81.00±1.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UKA术后△aHKA小的病人,早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固定平台 单髁置换术 算术髋膝踝角
下载PDF
基于LightGBM多阶段医疗服务等待时间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俊 项薇 +3 位作者 谢勇 黄益槐 吴成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LightGBM的多阶段医疗服务等待时间的预测方法。结合文献调研找出患者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采用SIMIO仿真软件收集相关训练数据,通过独热编码和数据标准化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采用Lasso、Ridge、GBDT、XGBoost和... 提出一种基于LightGBM的多阶段医疗服务等待时间的预测方法。结合文献调研找出患者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采用SIMIO仿真软件收集相关训练数据,通过独热编码和数据标准化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采用Lasso、Ridge、GBDT、XGBoost和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构建预测模型,并用随机搜索进行参数寻优。综合寻优时长和预测精度,LightGBM算法消耗较短的寻优时长同时获得较高预测精度,平均绝对误差为3.439 1,平均百分比误差为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等待时间预测 LightGBM XGBoo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