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构的差异分析
1
作者 黄永焱 +1 位作者 英能 黄洪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在腔内隔绝(TEVAR)术后主动脉重构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EVAR术治疗的50例非复杂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发病至手术时... 目的 探讨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在腔内隔绝(TEVAR)术后主动脉重构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TEVAR术治疗的50例非复杂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急性期组(28例,发病1~14 d内进行手术)和亚急性期组(22例,发病15~30 d内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随访结果、术后门诊随访结果及主动脉各平面真假腔变化情况[A、B、C平面的真腔直径(TD)、假腔直径(FD)、真腔面积(TS)及假腔面积(FS)]。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门诊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急性期组患者的A平面TD、TS小于亚急性期组,FD、FS大于亚急性期组(均P<0.05);两组患者B、C平面均TD、FD、TS及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非复杂型TBAD患者在亚急性期进行TEVAR术后主动脉近端重构情况优于急性期组,有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重构
下载PDF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英能 +1 位作者 黄永焱 黄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62-65,共4页
分析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启动时间为2021.01,完结时间为2022.12;将孟德尔随机化法作为组别区分依据实施1∶1分组,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分析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启动时间为2021.01,完结时间为2022.12;将孟德尔随机化法作为组别区分依据实施1∶1分组,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行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总时长、住院、胸腔引流、机械通气、首次下床活动较对照组更短、术中总出血量组更低(P<0.05);术后第1日组间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第3日、术后第5日实验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各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0.05)。结论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 多发性肋骨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CT灌注成像参数值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可 刘满荣 +5 位作者 王大成 黄瑞岁 刘秋双 陈皓 梁海云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3154-3158,共5页
目的探讨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参数值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人类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肝脏血流动力学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四氯化碳(CCl_4)成功建立15只食蟹猴的肝纤维化模型,其中发展至重度肝纤维化S_4期的... 目的探讨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参数值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人类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肝脏血流动力学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四氯化碳(CCl_4)成功建立15只食蟹猴的肝纤维化模型,其中发展至重度肝纤维化S_4期的共10只。采用配伍组设计对具有肝纤维化完整发展过程的该10只食蟹猴的CTP参数值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CTP参数值的变化规律,并探讨CTP参数值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肝血流量(BF)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87),与建模前正常值比较,BF的降幅分别为:S_1期(4.32±0.79)%、S_2期(12.27±0.77)%、S_3期(24.36±1.68)%、S_4期(32.31±2.43)%。肝动脉灌注分数(HAF)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大,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2),与建模前正常值比较,HAF的增幅分别为:S_1期(30.21±2.81)%、S_2期(74.89±5.25)%、S_3期(149.36±6.64)%、S_4期(175.32±9.49)%。各组间的肝BF、HAF及其变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蟹猴的BF及HAF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肝纤维化 CT灌注成像 动物模型 四氯化碳
下载PDF
3.0T^1H-MRS在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可 刘满荣 +3 位作者 黄瑞岁 陆善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66-772,共7页
目的探讨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人类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1H-MRS奠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成功建立22只食蟹猴的肝纤维化模型,其中发展至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S4期)的有15只。对具... 目的探讨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变化规律,为研究人类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1H-MRS奠定理论依据。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成功建立22只食蟹猴的肝纤维化模型,其中发展至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S4期)的有15只。对具有肝纤维化完整发展过程的15只食蟹猴的1H-MRS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1H-MRS的变化规律。各研究指标的比较采用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SNK q检验;1H-MRS研究指标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食蟹猴1H-MRS的Cho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大,且肝纤维化各期(S1~S4)与正常肝组织(S0期)比较、重度肝纤维化S3、S4期与轻-中度肝纤维化S1、S2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0期比较,S1期的lipid峰值明显增高,S2期有所回落,S3、S4期的lipid峰值则明显低于S0期,且肝纤维化S1、S3、S4期与S0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进展,Cho/lipid比值逐渐增大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lipid比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的秩相关系数达0.98(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ho/lipid比值为肝纤维化最具诊断意义的指标,Cho/lipid比值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阈值分别为:肝纤维化≥0.028、早期肝硬化≥0.131(P<0.01)。结论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的1H-MRS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其中Cho/lipid比值是肝纤维化分期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该规律可为研究人的肝纤维化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动物模型 食蟹猴
原文传递
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3.0T MR-PWI参数对比研究
5
作者 丁可 黄瑞岁 +3 位作者 陆善金 陆伟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893-1897,共5页
目的分析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最佳检测指标。方法采用配伍组设计对具有肝纤维化完整发展过程的15只食蟹猴进行Exchange肝脏双血供模型的PWI对比研究,分析不同程... 目的分析食蟹猴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最佳检测指标。方法采用配伍组设计对具有肝纤维化完整发展过程的15只食蟹猴进行Exchange肝脏双血供模型的PWI对比研究,分析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PWI参数达峰时间(TTP)、最大浓度(Max Conc)、最大斜率(Max Slope)、曲线下面积(AUC)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判断PWI参数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探讨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最佳检测指标。结果随着肝纤维化进展,TTP逐渐延长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ax conc、Max Slope、AUC逐渐变小且S3、S4期与S0、S1、S2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s=0.921)。PWI参数诊断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效能由高到低依次为:TTP>Max Slope>AUC>Max conc。TTP诊断各期肝纤维化的阈值分别为:S1期1.714~<2.141 min、S2期2.141~<2.852 min、S3期2.852~<3.595 min、S4期≥3.595 min。结论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的PWI参数随着肝纤维化进展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其中TTP是评价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最佳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动物模型 食蟹猴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在临床急危重症医学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英能 +2 位作者 黄永焱 王斌强 黄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22-23,共2页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一类抢救技术,是通过体外循环系统为呼吸和循环衰竭患者提供生命支持,为常规治疗无效的肺功能损伤患者争取治疗及康复时间和机会,目前已在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领...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一类抢救技术,是通过体外循环系统为呼吸和循环衰竭患者提供生命支持,为常规治疗无效的肺功能损伤患者争取治疗及康复时间和机会,目前已在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以ECMO在临床急危重症医学的应用进展展开研究,结合各家观点,综述于一文,以期为未来重大疾病的救治积累经验,促使的合理应用,造福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临床 急危重症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