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微塑料的生物危害及其技术防治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咚玲 陶静 +6 位作者 张琳 黄域沧 陈晨希 曹长林 刘艳如 钱庆荣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其数量大、组成复杂、不易降解、比表面积高和表面官能团丰富,可与环境中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造成较大的危害风险。总结了微塑料的环境污染及生物危害,分析了微塑料的生物毒理机制,... 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其数量大、组成复杂、不易降解、比表面积高和表面官能团丰富,可与环境中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造成较大的危害风险。总结了微塑料的环境污染及生物危害,分析了微塑料的生物毒理机制,提出了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的技术策略。为微塑料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环境污染 生物危害 毒性机制 防治技术策略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赤泥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黄域沧 +2 位作者 吴承顺 陈庆华 钱庆荣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6期18-22,共5页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时产生的一种强碱性工业固体废物,目前我国赤泥年产生量已超过1亿t,总堆存量超过6亿t,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广西是我国主要的铝土矿资源富集区之一,年产生赤泥约1 700万t,占全国的11.26%,以拜耳法赤泥为主,现堆存量超...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时产生的一种强碱性工业固体废物,目前我国赤泥年产生量已超过1亿t,总堆存量超过6亿t,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广西是我国主要的铝土矿资源富集区之一,年产生赤泥约1 700万t,占全国的11.26%,以拜耳法赤泥为主,现堆存量超过1亿t,大多为筑坝堆存,综合利用率不足10%。主要分析拜耳法赤泥现有的处置技术,分析广西赤泥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寻找一条综合利用率高、处置方式多样化、处置成本低、便于复制推广的赤泥资源化利用路径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筑坝堆存 资源化利用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湿地中微塑料来源、分布及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3
作者 陶静 张琳 +5 位作者 黄域沧 陈晨希 曹长林 陈庆华 钱庆荣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4期25-29,共5页
微塑料(MP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各生态系统的新污染物,而湿地是微塑料在各生态系统间运输和交换的重要环节,因此湿地中的MPs成为近年来MPs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湿地中MPs的来源、分布及种类,总结了湿地作为MPs的源与汇特性,指出MPs主要是... 微塑料(MP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各生态系统的新污染物,而湿地是微塑料在各生态系统间运输和交换的重要环节,因此湿地中的MPs成为近年来MPs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湿地中MPs的来源、分布及种类,总结了湿地作为MPs的源与汇特性,指出MPs主要是通过地表径流或废水排放进入湿地,其常见的种类有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丙烯(PP)等,并主要以纤维、片状、泡沫、薄膜或颗粒等形状存在;微塑料对湿地系统影响显著,其化学和物理性质也在湿地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最后,提出了今后湿地中微塑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微塑料 来源 分布 种类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