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 |
张翠芳
韦汉吉
|
《科教导刊》
|
2018 |
10
|
|
2
|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强化 |
韦汉吉
|
《传承》
|
2015 |
4
|
|
3
|
群体差异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
吴远
韦汉吉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4
|
|
4
|
马克思尊严观从抽象到现实的转变 |
韦汉吉
吴远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5
|
沉浸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韦汉吉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1
|
|
6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
韦汉吉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5 |
2
|
|
7
|
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韦汉吉
程广丽
吴远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8
|
论社区文化社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语境 |
陈媛
韦汉吉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以研究方法论为导向的研究生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韦汉吉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0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式教学的实施价值与实践探索 |
韦汉吉
|
《广西教育》
|
2023 |
0 |
|
11
|
朗西埃对西方传统政治的批判及其限度 |
韦汉吉
|
《贺州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2
|
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研究述评 |
韦汉吉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15 |
0 |
|
13
|
“视域融合”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复兴” |
韦汉吉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0 |
|
14
|
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现实指向与文化意蕴 |
陈媛
韦汉吉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尊严观念时代化的构建性原则 |
韦汉吉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教师定位转换与专业发展路径浅探 |
韦汉吉
|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2007 |
0 |
|
17
|
科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方案和实施原则 |
宋立军
韦汉吉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4 |
0 |
|
18
|
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的构建 |
苏维
韦汉吉
|
《文教资料》
|
2019 |
0 |
|
19
|
略论辅导员角色的定位转换与专业发展路径 |
韦汉吉
|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2008 |
0 |
|
20
|
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
韦汉吉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