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外源钒施加对玉米中钒积累、亚细胞分布和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侯明 霍岩 +1 位作者 张志专 韦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4-972,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玉米对钒(V)的耐受性机制及富集机理。采用差速离心法和DTNB[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比色法,研究了不同V浓度(0、100、200、300、500 mg·kg^-1)胁迫下,V在玉米中的积累、亚细胞分布和非蛋白巯基物质对V胁迫... 本研究旨在探讨玉米对钒(V)的耐受性机制及富集机理。采用差速离心法和DTNB[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比色法,研究了不同V浓度(0、100、200、300、500 mg·kg^-1)胁迫下,V在玉米中的积累、亚细胞分布和非蛋白巯基物质对V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V在玉米各部位中积累顺序为:根>叶>茎>>子实,其中74.8%~95.6%的V富集于根部。随着V胁迫浓度的增加,V的富集系数(BF)从0.061增加到0.306,而转运系数(TF)从0.336下降到0.108,从而降低了过量V对玉米茎叶的毒性。V主要积累于植物亚细胞组分的细胞壁(F1)和可溶性组分(F4)中,两者在茎叶中占总累积量的60.76%~75.75%,在根中占总累积量的82.66%~87.02%。土壤中一定的V浓度(V≤300 mg·kg^-1)可促进玉米幼苗体内非蛋白巯基(NPT)和植物螯合肽(PCs)的合成,植物也通过消耗谷胱甘肽(GSH)来合成植物螯合肽(PCs),从而降低V的毒性。因此,玉米幼苗抗V毒性的机制包括细胞壁沉积和重金属分区,以及非蛋白巯基化合物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积累 亚细胞分布 非蛋白巯基化合物
下载PDF
分子荧光光谱法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2′-OH-BDE-68与HS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娟 韦明 +2 位作者 韦勇 伍智蔚 易忠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结合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pH 7.40)下2′-羟基-2,3′,4,5-四溴二苯醚(2′-OH-BDE-68)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 2′-OH-BDE-68对H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 结合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pH 7.40)下2′-羟基-2,3′,4,5-四溴二苯醚(2′-OH-BDE-68)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 2′-OH-BDE-68对H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属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过程;2两者之间的反应是以疏水作用力为主辅以微弱的静电作用的自发反应过程;3 2′-OH-BDE-68与HSA的结合在10ns内趋于平衡,结合位点在SiteⅠ;4复合物的形成使HSA分子中的色氨酸的疏水性增加,从而HSA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荧光光谱法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2′-羟基-2 3′ 4 5-四溴二苯醚 人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不同甜玉米品种对钒的积累富集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明 韦明 +2 位作者 杨心瀚 张志专 黄丽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55-1561,共7页
甜玉米(Zea mays L.)是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由于富含VE、VC、矿质营养和具有甜、鲜、脆等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一旦甜玉米植株受到重金属影响,即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保证甜玉米的优质高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 甜玉米(Zea mays L.)是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由于富含VE、VC、矿质营养和具有甜、鲜、脆等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一旦甜玉米植株受到重金属影响,即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保证甜玉米的优质高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甜玉米对钒的富集特性研究未见报道。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钒(V)胁迫下3个甜玉米品种(甜608、天贵和甜糯)的生长、吸收和积累V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中适量V可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及其对V的吸收。随着V胁迫水平增大,幼苗期和拔节期甜608和天贵两个品种玉米植株生物量呈上升趋势,而甜糯玉米生物量趋于降低,与对照比较,3个品种玉米植株最高生物量分别增加303.2%、127.6%和减少62.1%。扬花期时低水平V(≤200 mg·kg-1)胁迫对植株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水平V(>200 mg·kg-1)抑制植株生长,但总是高于对照。成熟期不同品种玉米植株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分别比对照降低47.7%、54.7%和52.2%。不同品种甜玉米植株对V的积累差异不显著,各器官中V的含量分布为根>茎>叶>籽。无论在幼苗期、拔节期、杨花期和成熟期,随着V胁迫水平增大,玉米各器官对V的积累和分配比例均增大,且根部的增幅远大于茎、叶和籽等器官,当V处理水平为100 mg·kg-1和500 mg·kg-1时,各生长期甜608玉米植株根中V含量分别占总量的92.3%、81.0%、88.8%、80.0%及95.6%、92.2%、95.2%、92.7%;天贵根中V含量分别占总量的88.2%、67.8%、92.7%、77.3%及95.9%、84.5%、93.9%和86.0%;甜糯玉米分别为94.4%、89.2%、91.4%、76.1%及96.3%、91.6%、94.5%、76.9%。随着V胁迫水平增大,玉米植株的富集系数(BF)增大,但转移系数(TF)降低,二者均小于1,表明各甜玉米品种中的V主要富集在植株根部,其向地上部运输的能力较弱,从而导致植物籽实所吸收的V含量较少(<0.5μg·g^(-1))。甜玉米植物是重金属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富集特性 转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