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应激刺激对抑郁模型小鼠构建的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信欣 +1 位作者 毕文鹏 于海玲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CUMS)结合孤养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在构建抑郁动物模型中的作用及其在抗抑郁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UMS)及阳性对照(CUMS+氟西汀10mg/kg)组,给予小鼠35d的CUM...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CUMS)结合孤养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在构建抑郁动物模型中的作用及其在抗抑郁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UMS)及阳性对照(CUMS+氟西汀10mg/kg)组,给予小鼠35d的CUMS及孤养构建CUMS抑郁模型,通过观察抑郁小鼠模型构建过程中旷场行为、体质量及体温变化,推测抑郁模型小鼠的成模时间及适当的实验周期.[结果]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抑郁小鼠模型构建第28d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正常水平活动及垂直活动明显减少(P<0.05),提示此时构建模型成功.构建模型第35d时,模型对照组小鼠正常水平活动及垂直活动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0.01),提示该模型在此期间保持稳定;而阳性对照组较模型对照组水平活动及垂直活动明显增加(P<0.05,P<0.05),提示氟西汀对抑郁行为具有拮抗作用.构建模型第7,14,21,28,35d时,模型对照组体质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阳性对照组实验第35d时明显逆转模型对照组体质量增长的抑制现象(P<0.05).构建模型第21,28,35d时,模型对照组体温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阳性对照组实验第35d时,明显拮抗模型对照组体温降低现象(P<0.05).[结论]昆明种小鼠CUMS所致抑郁模型于实验第28d时构建成功,在28~35d期间基本稳定;可根据研究目标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药物起效快慢或疗程来确定CUMS周期和适宜的给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慢性应激 行为学 体质量 体温 小鼠
下载PDF
P2X7受体抑制剂腹腔注射对红藻氨酸诱导小鼠癫痫发作及海马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张海菊 +1 位作者 叶静萍 姚宝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7-11,共5页
目的观察P2X7受体(P2X7R)抑制剂对红藻氨酸诱导小鼠癫痫发作及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6只、模型组36只、P2X7R抑制剂组24只。P2X7R抑制剂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P2X7R特异性抑制剂A438079,模型组、... 目的观察P2X7受体(P2X7R)抑制剂对红藻氨酸诱导小鼠癫痫发作及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6只、模型组36只、P2X7R抑制剂组24只。P2X7R抑制剂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P2X7R特异性抑制剂A438079,模型组、正常组在同时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P2X7R抑制剂组腹腔注射红藻氨酸建立癫痫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脑电图观察小鼠癫痫发作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P2X7R蛋白,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损伤情况。采用旷场实验观察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焦虑样行为,若模型组存在焦虑样行为,则进一步将模型组分为焦虑对照亚组及P2X7R抑制亚组,P2X7R抑制亚组每天腹腔注射A438079,焦虑对照亚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4 d后再次进行旷场实验。采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认知功能,若模型组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则进一步将模型组分为认知功能对照亚组及P2X7R抑制亚组,处理方式同上,持续14 d后再次进行水迷宫实验。结果脑电图记录结果显示,正常组未出现癫痫脑电图波形;模型组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表现出强放电功率及高振幅;P2X7R抑制剂组出现癫痫发作,但脑电图放电功率及振幅均较模型组减轻;脑电图总功率及平均振幅模型组>P2X7R抑制剂组>正常组(P均<0.05)。模型组海马组织P2X7R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2X7R抑制剂组海马组织P2X7R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海马CA1区结构完整,存活神经细胞数多,尼氏体较大且较多;模型组海马CA1区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神经细胞数量少,尼氏体数量减少;P2X7R抑制剂组海马CA1区结构、神经细胞及尼氏体数量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及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均少于正常组,焦虑对照亚组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及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7受体 P2X7受体抑制剂 癫痫 海马损伤 焦虑
下载PDF
枕下痛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环宇 秦向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71-72,共2页
国内外关于枕下痛的研究较少,枕下痛的具体原因及定位目前并不是很清楚,枕下部疼痛的因素较多如:(1)神经的刺激或直接损伤;(2)神经瘤形成;(3)上颈椎骨关节炎影响C2和C3神经根;(4)颈部病灶压迫;(5)局部炎症或感染;(6)痛风;(7)糖尿病;(8)... 国内外关于枕下痛的研究较少,枕下痛的具体原因及定位目前并不是很清楚,枕下部疼痛的因素较多如:(1)神经的刺激或直接损伤;(2)神经瘤形成;(3)上颈椎骨关节炎影响C2和C3神经根;(4)颈部病灶压迫;(5)局部炎症或感染;(6)痛风;(7)糖尿病;(8)血管炎症;(9)肿瘤;(10)寰枕关节的炎症或软骨损伤等。当前枕下痛的研究热点还是以神经卡压为主,其研究范围是以枕骨下项线至枢椎之间的区域,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枕项部的疼痛或感觉异常,表现为突发性枕部疼痛,并呈放射状或双侧向上辐射至额叶、颞部、头顶和眼眶部。枕下痛可由枕颈部、上颈部和颈肩部的神经、关节、肌肉、筋膜的损伤或病变引起,疼痛的病因复杂,目前尚未有统一定论,其治疗也有多种方法。为了加深临床关于神经卡压引起枕下痛的认识,现在对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下痛 神经 韧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