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乙拉西坦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汪洪湖 韦亚 陈文婕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重点对左乙拉西坦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L-蛋氨酸为原料经脱硫甲基化、酯化、氨解、酰胺化及分子内缩合成环反应最终得左乙拉西坦。结果以L-蛋氨酸计左乙拉西坦总收率约48.0%。结论改进的工艺明显提高了反应收率,工艺条件温和... 目的重点对左乙拉西坦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L-蛋氨酸为原料经脱硫甲基化、酯化、氨解、酰胺化及分子内缩合成环反应最终得左乙拉西坦。结果以L-蛋氨酸计左乙拉西坦总收率约48.0%。结论改进的工艺明显提高了反应收率,工艺条件温和,合成步骤简洁,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合成 优化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含十六烷基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韦亚 潘忠稳 《安徽化工》 CAS 2009年第1期22-24,共3页
以N,N-二甲基乙醇胺(DMAE)、己二酸二甲酯(DMH)和1-溴代十六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十六烷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收率67.52%(以己二酸二甲酯计)。产物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其熔点为178~180℃,并对表面活性剂的... 以N,N-二甲基乙醇胺(DMAE)、己二酸二甲酯(DMH)和1-溴代十六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十六烷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总收率67.52%(以己二酸二甲酯计)。产物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其熔点为178~180℃,并对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进行了讨论。电导法测定产物的CMC(临界胶束浓度)为8.45×10-5mol/L,其乳化力较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强,发泡性和稳泡性不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新型含十六烷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R-肾上腺素生物不对称合成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韦亚 周勇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615-618,共4页
目前合成R-肾上腺素的方法主要是手性拆分的方法和以氨基酸为原料通过生物法制备R-肾上腺素。传统的手性拆分工艺因工艺路线长、拆分收率低导致R-肾上腺素生产成本高。氨基酸生物转化法也因存在着杂质多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而未被广泛应... 目前合成R-肾上腺素的方法主要是手性拆分的方法和以氨基酸为原料通过生物法制备R-肾上腺素。传统的手性拆分工艺因工艺路线长、拆分收率低导致R-肾上腺素生产成本高。氨基酸生物转化法也因存在着杂质多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而未被广泛应用。在此,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生物不对称合成方法直接制备手性药物R-肾上腺素,以2-氯-3,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甲胺化反应、成盐反应合成得到盐酸肾上腺酮,再经酶不对称催化反应合成手性药物R-肾上腺素。最优工艺参数为:氮气保护下2-氯-3,4-二羟基苯乙酮和甲胺摩尔比为1:8,生物酶的用量为盐酸肾上腺酮重量3.3%、酶催化反应温度为(30±2)℃,酶催化反应时间为24 h,制备得到的R-肾上腺素手性纯度不低于99.0%。以生物不对称法合成R-肾上腺素,避免了手性拆分步骤,缩短了工艺流程,收率显著提高,产品杂质少,方法可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肾上腺素 生物不对称合成 手性纯度
下载PDF
一种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韦亚 陈修 《河南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25-27,共3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脂和双亲水的分子结构特点,且联结基为不饱和烯键,易于生物降解。该表面活性剂以正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和1,4-二溴-2-丁烯为物料,经季胺化反应合成得到。收率88.0%,熔点182~186℃。...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脂和双亲水的分子结构特点,且联结基为不饱和烯键,易于生物降解。该表面活性剂以正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和1,4-二溴-2-丁烯为物料,经季胺化反应合成得到。收率88.0%,熔点182~186℃。经结构表征,产物分子结构符合预期。并对该表面活性剂进行了表面性能测定,电导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78.6μmol/L,乳化力强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发泡性和稳泡性稍低于SDS。该表面活性剂的低泡高乳化特性具有广泛应用于相转移催化剂领域和衣物洗涤剂领域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 表面性能
下载PDF
萘哌地尔合成工艺研究
5
作者 江立新 韦亚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研究萘哌地尔的合成工艺。方法以1-萘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TEBA作用下反应,再与间甲氧基苯基哌嗪作用,生成萘哌地尔。结果萘哌地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60℃。结论该方法... 目的研究萘哌地尔的合成工艺。方法以1-萘酚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TEBA作用下反应,再与间甲氧基苯基哌嗪作用,生成萘哌地尔。结果萘哌地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60℃。结论该方法有合成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精制等优点,完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哌地尔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