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75神经营养受体在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矿化过程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迎新 温秀杰 +3 位作者 杨琨 李刚- 刘骏宇 刘鲁川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26-431,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胚龄SD大鼠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的体外矿化能力,以及p75神经营养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在矿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揭示p75NTR在牙齿硬组织矿化中的调控作用与机... 目的 探讨不同胚龄SD大鼠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的体外矿化能力,以及p75神经营养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在矿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揭示p75NTR在牙齿硬组织矿化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孕12.5 d (E12.5 d)、E15.5 d和E18.5 d的SD大鼠胎鼠颌突EMSC,通过流式检测技术对比各组细胞群的细胞表型;分别对E12.5 d、E15.5 d和E18.5 d的EMSC进行体外矿化诱导,7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21d后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情况,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0、7、14和21 d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Ⅰ型胶原、ALP和p75NTR的表达情况.结果 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CD29、CD146和p75NTR在E12.5 d、E15.5 d和E18.5 d的EMSC中均呈阳性表达,CD45为阴性表达,其中p75NTR在E18.5 d的EMSC中阳性表达率为84.04%,高于E12.5 d(22.53%)和E15.5 d(81.43%);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显示,E18.5 d的EMSC实验组矿化能力较强,ALP活性变化趋势与茜素红染色结果一致;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RUNX2、Ⅰ型胶原表达量在E18.5d的EMSC实验组(RUNX2:1.92±0.20,Ⅰ型胶原:1.85±0.66)显著高于E12.5 d(RUNX2:0.38±0.02,Ⅰ型胶原:0.33±0.94)和E15.5 d组(RUNX2:0.72±0.22,Ⅰ型胶原:0.64±0.07)(P<0.05),p75NTR的表达在诱导21d的实验组(E12.5 d:0.79±0.23、E15.5 d:0.84±0.29、E18.5 d:1.35±0.22)均显著高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E12.5 d:0.42±0.12、E15.5 d:0.43±0.13、E18.5 d:0.48±0.15) (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时定量PCR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蛋白质印迹法结果.结论 p75NTR参与EMSC的矿化过程,E18.5 d的EMSC矿化能力最强,p75NTR表达量最高,是牙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类 颌突 矿化
原文传递
铒激光在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迎新 刘鲁川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76,共4页
铒激光是一种硬组织激光,在应用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照射区组织吸收,入射的能量几乎无残留,避免了能量的过度聚集,不会对照射区周围组织产生高温损害。根管清理和成形是根管治疗的重要步骤,用铒激光预备根管,根管壁上无涂层,牙本质小管... 铒激光是一种硬组织激光,在应用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照射区组织吸收,入射的能量几乎无残留,避免了能量的过度聚集,不会对照射区周围组织产生高温损害。根管清理和成形是根管治疗的重要步骤,用铒激光预备根管,根管壁上无涂层,牙本质小管开放。铒激光以及铒激光照射联合乙二胺四乙酸或次氯酸钠冲洗能更有效地去除根管壁的涂层,清洁根管,开放牙本质小管。细菌感染是根尖周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铒激光以及铒激光与传统方法的联合,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当根管治疗失败时,根尖切除术是根尖周病治疗中常见的手术方法,铒激光根尖切除术后,切口断面光滑整洁、无碳化,组织创伤少,术后愈合好,根尖密闭性好。适宜的铒激光照射能量参数可避免对根尖周组织产生损伤,而且低能量的铒激光照射可为纤维干细胞的黏附提供很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激光 根尖周病 根管治疗 根尖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