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联合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鑫 林乐琴 +1 位作者 董程程 昌军 《中医正骨》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0例接受TKA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20例)和功能锻炼组(120例),前者采用艾灸联合...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0例接受TKA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20例)和功能锻炼组(120例),前者采用艾灸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后者单纯采用功能锻炼治疗。TKA后2 d开始艾灸治疗,选取梁丘穴和足三里穴,每穴灸15 min,每日上午8时和下午4时各灸1次,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TKA后1~14 d进行踝泵训练和卧位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TKA后3~14 d进行坐位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采用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标准评定下肢肌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膝静息痛和运动痛,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膝运动功能。记录患者首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1例患者,因吸入艾灸烟雾后出现胸闷、咳嗽症状而退出研究;功能锻炼组1例患者,因术后2 d下床活动跌倒造成假体周围骨折而退出研究。膝部静息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3. 251,P=0. 000); 2组患者膝部静息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0. 528,P=0. 009);术后不同时间点膝部静息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 353,P=0. 000); 2组患者膝部静息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2. 59±0. 49)分,(2. 54±0. 43)分,(2. 09±0. 31)分,(1. 99±0. 40)分,F=0. 890,P=0. 000;(2. 70±0. 51)分,(2. 68±0. 35)分,(2. 64±0. 40)分,(2. 26±0. 29)分,F=3. 625,P=0. 000];术后24 h、48 h,2组患者膝部静息痛VA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 311,P=0. 710; t=-0. 324,P=0. 751);术后72 h、96 h,联合治疗组的膝部静息痛VAS评分均低于功能锻炼组(t=9. 335,P=0. 000; t=6. 640,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艾条灸 功能锻炼 康复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血小板裂解液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 被引量:12
2
作者 严伟 谭训香 +4 位作者 姜红江 昌军 宋修刚 邹德宝 王艺钧 《中医正骨》 2016年第8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血小板裂解液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血小板裂解液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3例,男18例,女35例;年龄36-61岁,中...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血小板裂解液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血小板裂解液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3例,男18例,女35例;年龄36-61岁,中位数45岁;左侧12例,右侧41例;病程6-18个月,中位数9个月。每周治疗2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肘部疼痛程度和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5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6个月,中位数10个月。治疗前,VAS 评分(7.58±0.82)分,Mayo 评分(61.8±5.5)分;治疗后3个月,VAS 评分(2.61±0.53),Mayo 评分(91.6±6.5)。治疗前患肘彩色多普勒超声信号较强,治疗后3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强信号区明显减小。均未出现感染、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血小板裂解液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肘 高能量冲击波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晓龙 宋修刚 +3 位作者 李磊 昌军 邹德宝 姜红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656-1659,共4页
目的:观察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GardenⅢ、Ⅳ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SuperPATH微创全髋关... 目的:观察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GardenⅢ、Ⅳ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短期临床疗效。结果:2组病人术后6个月内均未发生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和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影像学评价以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能够促进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微创 全髋关节置换 老年
下载PDF
血小板裂解液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昌军 严伟 +4 位作者 赵锦伟 姜红江 侯燕 李磊 邹德宝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65-571,共7页
目的比较血小板裂解液(PL)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150例KOA患者的150膝,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小板裂解... 目的比较血小板裂解液(PL)与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150例KOA患者的150膝,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小板裂解液(PL)组、富血小板血浆(PRP)组和玻璃酸钠(HA)组(每组50例),3组关节腔注射PL、PRP和HA频次为每周1次,连续5周。选择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为时间观察点,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疼痛评分、Lequesne肿胀评分及WOMAC综合评分评价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情况及综合功能等方面的区别,同时记录3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Fisher精确检验、方差分析或t检验用于数据分析比较。结果PL组49例,PRP组48例,HA组47例成功完成治疗及6个月以上随访。3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时WOMAC疼痛评分最低;治疗后3及6个月比较,PL组与PRP组低于HA组(3个月:t=1.115,P<0.01;t=2.343,P<0.05;6个月:t=0.463,P<0.05;t=1.983,P<0.01),PL组与PR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23、2.983,均为P>0.05)。Lequesne肿胀评分在治疗后3个月时PL组低于PRP组与HA组(t=3.132,P<0.05;t=1.545,P<0.01),PRP组低于HA组(t=2.654,P<0.05)。治疗后6个月时,PL组与PRP组均低于HA组(t=2.513,P<0.05;t=3.313,P<0.01),PL组与PR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43,P>0.05)。3组治疗完成后WOMAC综合评分比较:治疗后3个月PL组低于PRP组与HA组(t=2.442,P<0.05;t=2.415,P<0.01),PRP组低于HA组(t=1.324,P<0.01);治疗6个月比较,PL组与PRP组低于HA组(t=1.613,P<0.05;t=2.913,P<0.01),PL组与PR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41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P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HA组(8.5%)(P<0.05);PL组低于PRP组(P>0.05),PRP组低于HA组(P>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裂解液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取得与富血小板血浆同样的治疗效果,均优于玻璃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透明质酸
原文传递
关节腔内重复注射血小板裂解液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严伟 刘海宁 +5 位作者 宋修刚 姜红江 高广凌 秦立武 昌军 邹德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重复注射血小板裂解液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5月106例(141膝)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射血小板裂解液,每周2次,5次为1个疗程,随访12~18个月(平均16.7个月),对治疗前...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重复注射血小板裂解液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5月106例(141膝)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射血小板裂解液,每周2次,5次为1个疗程,随访12~18个月(平均16.7个月),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进行比较,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WOMAC评分显著降低(P<0.01),疼痛减轻,僵硬程度减轻,关节功能受限程度降低。AK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包括活动度和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关节腔内重复注射血小板裂解液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肯定,能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重复注射 富血小板血浆 血小板裂解液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姜苗苗 谭勇海 +2 位作者 金鑫 昌军 姜红江 《中医正骨》 2020年第2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骨不连患者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20~45岁,中位数34.5岁。胫腓骨骨折24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7例,其他部位骨折4例。均符合美国食品...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骨不连患者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20~45岁,中位数34.5岁。胫腓骨骨折24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7例,其他部位骨折4例。均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骨不连诊断标准,且骨折端间隙<5 mm,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无骨折端短缩、成角及移位。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体外冲击波组,每组29例。联合治疗组制备患者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并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含量;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骨折端,注入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完毕后进行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组单纯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每隔4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采用骨痂和骨折线影像学评分标准在X线片上评价骨折愈合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细胞生长因子检测结果。制备的患者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中,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TGF-β的含量分别为(583.87±23.51)pg·mL-1、(195.73±26.08)pg·mL-1。②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中位数4个月。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骨痂影像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5.696,P=0.000);2组患者骨痂影像学评分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9.872,P=0.518);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56.877,P=0.000)。治疗前,2组患者骨痂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0.63)分,(1.79±0.65)分;t=0.187,P=0.245];治疗结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及8个月,联合治疗组骨痂影像学评分均高于体外冲击波组[(2.45±0.67)分,(1.95±0.45)分,t=0.847,P=0.000;(3.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富血小板血浆 高能量冲击波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体外人工膝支具辅助血小板裂解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昌军 姜红江 +4 位作者 高广凌 严伟 余昕 邹德宝 李磊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224-230,共7页
目的评价体外人工膝关节支(EAKJ)具辅助下行血小板裂解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100例KOA患者(100膝),通过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评价体外人工膝关节支(EAKJ)具辅助下行血小板裂解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100例KOA患者(100膝),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小板裂解液(PL)组(n=50)、EAKJ支具联合血小板裂解液(EAKJ+PL)组(n=50)。平均年龄为(57±8)岁,男性43例(43%),女性57例(57%)。两组关节腔注射PL每周2次,每次5 ml,连续注射5次。EAKJ+PL组治疗开始后每天佩戴EAKJ支具时间不少于4 h,连续佩戴不少于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开始后1 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及膝关节HSS评分,在治疗前1 d和治疗开始后6个月分别拍摄患膝负重位X线正侧位平片,分别测量股胫角、内侧关节间隙宽度。结果 PL组47例、EAKJ+PL组46例成功完成治疗及6个月以上随访。治疗开始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EAKJ+PL组VAS[(3.0±0.4,2.6±0.4,2.2±0.4)分]及WOMAC评分[(32±6,29±5,28±5)分]均低于PL组[(3.5±0.4,3.1±0.4,2.7±0.4;35.0±5.8,28.7±4.7,28.4±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24,F=6.015,F=6.163;F=2.214,F=3.428,F=5.314,P<0.05);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EAKJ+PL组和PL组患者的VAS、WOMAC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638,F=58.761,P<0.05)。治疗后6个月,EAKJ+PL组股胫角[(177.0±2.5)°]小于PL组[(179.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1,P<0.05);内侧关节间隙宽度[(3.24±0.27)mm]大于PL组[(2.56±0.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75,P<0.05)。EAKJ+PL组股胫角和内侧间室宽度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t=-14.201,t=8.571,P<0.05),PL组改善不明显(均P>0.05)。结论 EAKJ支具辅助血小板裂解液治疗KOA在缓解症状、改善下肢力线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矫正装置 注射 关节内 血小板裂解液
原文传递
血小板裂解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侯燕 秦立武 +4 位作者 昌军 余昕 严伟 张亚霖 姜红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裂解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前瞻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式,对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组(A组)50例,血小板裂解液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B组)50例,透... 目的:观察血小板裂解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前瞻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式,对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组(A组)50例,血小板裂解液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B组)50例,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膝KSS评分、WOMAC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组(A组)患膝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P<0.05),K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血小板裂解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的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裂解液 透明质酸钠 膝骨性关节 疗效
原文传递
骨折断端逆行穿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赵锦伟 昌军 +1 位作者 高广凌 吕广水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介绍锁骨中段骨折断端逆行穿针复位技术的具体方法,评估该技术辅助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自2015-01—2020-01诊治的96例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各48例。... 目的 介绍锁骨中段骨折断端逆行穿针复位技术的具体方法,评估该技术辅助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自2015-01—2020-01诊治的96例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切开复位骨折后行钢板螺钉内固定,穿针组采用骨折断端逆行穿针技术复位骨折后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上肢功能DASH评分。结果 9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5个月,平均13.9个月。与常规组比较,穿针组总切口长度更短,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针组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常规组,术后1、3、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常规组,术后12个月DASH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出现5例(10.4%)并发症,穿针组出现2例(4.2%)并发症,穿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断端逆行穿针复位技术在粉碎性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应用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粉碎性骨折 逆行穿针技术 骨折复位 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69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中禹 谭勇海 +1 位作者 昌军 姜红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6年8月,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69例,均为手术治疗后无感染性不愈合患者。抽取患者自身骨髓,通过分离、培养...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6年8月,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69例,均为手术治疗后无感染性不愈合患者。抽取患者自身骨髓,通过分离、培养和扩增后得到纯化率达到95%以上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在C臂机下,准确找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部位,将骨髓间充质细胞采取多点少量的办法,缓慢注射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部位。每月注射一次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共注射3次。注射完毕后第2个月复查时摄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6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个月,中位数5.5个月;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3个月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治愈65例,好转4例,治愈率94.2%.结论: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加速骨折愈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 骨折不愈合 骨髓间充质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新方法和新策略的临床评估性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金星 陶君 +2 位作者 李金健 昌军 张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79例,根据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分别采取姑息性手术、分块病灶切除手术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结果整块病灶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转移瘤复发或进展状况、手术后生存期、神...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79例,根据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分别采取姑息性手术、分块病灶切除手术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结果整块病灶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转移瘤复发或进展状况、手术后生存期、神经功能变化等疗效评价均优于分块病灶切除(P<0.05)。结论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策略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整块病灶切除手术
下载PDF
第5掌骨基底部腱-骨移植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背侧复合体缺损4例
12
作者 王崧伊 刘书燕 +4 位作者 周鑫 翟建国 陈芳建 昌军 隋海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拇指功能占全手功能的40%,拇指对掌、对指活动完成是基于第1掌指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和内在稳定性。第1掌指关节是拇指最重要的关节,其损伤后有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僵硬,甚至导致陈旧性关节不稳定,最终影响手部功能[1]。笔者自201... 拇指功能占全手功能的40%,拇指对掌、对指活动完成是基于第1掌指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和内在稳定性。第1掌指关节是拇指最重要的关节,其损伤后有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僵硬,甚至导致陈旧性关节不稳定,最终影响手部功能[1]。笔者自2019-06—2021-03采用带部分尺侧腕伸肌腱的半第5掌骨基底部关节修复4例拇指掌指关节背侧复合组织部分缺损,恢复了掌指关节功能,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关节背侧复合体缺损 第5掌骨基底 腱-骨移植 损伤修复
原文传递
聚蛋白多糖酶-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骨关节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苗苗 谭勇海 +3 位作者 宋修刚 昌军 孙文学 姜红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4,10,共5页
目的:分析聚蛋白多糖酶-4(ADAMTS-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骨关节炎(OA)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OA的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OA标本(关节软骨、关节滑膜、关节液)及40例正常软骨、关节滑膜及关节液标本。关节软骨、关节滑... 目的:分析聚蛋白多糖酶-4(ADAMTS-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骨关节炎(OA)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OA的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OA标本(关节软骨、关节滑膜、关节液)及40例正常软骨、关节滑膜及关节液标本。关节软骨、关节滑膜标本中的ADAMTS-4及MMP-3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关节液标本中的ADAMTS-4及MMP-3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比较OA关节和正常关节的关节软骨、OA关节液和正常关节液中的ADAMTS-4及MMP-3的产物表达情况。比较ADAMTS-4及MMP-3在关节滑膜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软骨组织和OA软骨组织中,存在ADAMTS-4及MMP-3的表达。ADAMTS-4主要表达于软骨细胞胞浆内,可见大量棕黄色颗粒、细胞膜黄染的细胞,特别是固缩退变的软骨细胞更明显;MMP-3的表达主要在软骨细胞胞浆内,细胞内可见棕褐色颗粒。正常软骨中ADAMTS-4阳性表达量较少,且主要表达在表层,深层无表达;OA软骨中ADAMTS-4阳性表达量较正常软骨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表层表达量升高量更明显,其表达量随软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正常软骨除了表层少量表达MMP-3外,中层、深层均无表达;OA软骨中各层MMP-3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软骨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滑膜组织和OA滑膜组织中,均存在ADAMTS-4及MMP-3的表达,但分布无明显规律。ADAMTS-4在滑膜组织中呈浅黄色,多定位于细胞胞浆;MMP-3在滑膜组织中呈棕色,在OA患者滑膜组织中可见大量棕色颗粒分布在细胞胞浆。ADAMTS-4及MMP-3在滑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关节液的ADAMTS-4和MMP-3的产物ARGxx和FFGxx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关节液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的OA中,ADAMTS-4,MMP-3在OA的发生和进展中均发挥作用。磨损的关节软骨均高表达ADAMTS-4和MM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蛋白多糖 糖胺多糖 聚蛋白多糖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三维打印技术在胫腓骨骨折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修刚 谭勇海 +4 位作者 严伟 昌军 王艺钧 孙文学 姜红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9-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3D)打印技术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提高疗效的可行性。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本院并进行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共12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手术,观察组则是...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3D)打印技术在胫腓骨骨折手术中提高疗效的可行性。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本院并进行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共12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手术,观察组则是使用3D打印技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手术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透视次数、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纳入本研究共124例患者,其中男86例,女38例;年龄19~54岁;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3D打印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术中出血量(103.4±10.25)mL优于对照组(142.5±15.7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74,P<0.001);3D打印组手术时间(62.7±8.94)min优于对照组(75.4±7.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75,P<0.001);3D打印组术中透视次数(1.63±0.33)次优于对照组(2.12±0.5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86,P<0.001);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3D打印技术可降低胫腓骨骨折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技术 三维重建 胫腓骨骨折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改良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横行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锦伟 张钟元 +3 位作者 江和训 王凤 昌军 高广凌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横行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的63例横行髌骨骨折患者资料。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男17例,女14例;年龄1... 目的探讨改良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横行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的63例横行髌骨骨折患者资料。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男17例,女14例;年龄19~66岁,平均(38.5±13.6)岁;左侧10例,右侧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8 d,平均(4.1±2.1)d。改良组32例,采用改良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男16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40.9±17.2)岁;左侧11例,右侧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 d,平均(4.0±1.7)d。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第3、6、12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5±1.5)个月。改良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两组患者骨折均顺利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骨不连、感染和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两组术后第3、6、12个月,改良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相比,改良闭合复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横行髌骨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在不影响骨折愈合情况下,能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及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闭合复位 张力带固定 横行髌骨骨折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中禹 谭勇海 +3 位作者 金鑫 昌军 严伟 姜红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兔桡骨骨不连的效果及作用原理。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无菌条件下制作兔双侧桡骨骨不连模型,最后造模成功36只,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每组9只。其中A...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兔桡骨骨不连的效果及作用原理。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无菌条件下制作兔双侧桡骨骨不连模型,最后造模成功36只,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每组9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为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C组为单纯自体细胞生长因子组,D组为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细胞生长因子组。在无菌条件下将经兔耳缘静脉采血转移到15mL的无菌离心管中,在200g的条件下离心20min.小心将中上层移出并不带任何红细胞,放入15mL无菌的离心管中。采用ELISA法检测样本中各种生长因子的浓度。造模12周后对实验动物行体外冲击波及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及16周行X线检查,处死实验动物取活组织进行大体观察、骨痂钙水平测定、骨痂成骨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结果显示主要生长因子为VEGF和TGF-β含量分别达到(528.87±38.51)pg/mL和(162.73±21.08)pg/mL,为正常全血中含量的5倍左右。治疗后16周发现A组未愈合;B组骨不连部位开始愈合,但较C和D组薄,有少量骨痂,抗外力较弱;C组基本达到愈合,但较D组稍薄;D组达到骨性愈合,表现为骨不连部位平整光滑,颜色亮,质地硬。X线片观察治疗后16周发现,A组骨折间隙无明显改变;B组骨折间隙有改变,但较C和D两组较差。C和D两组骨不连间隙变化明显,其中D组变化较C组更为明显。A组与B,C,D组骨不连间隙4,8,12及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生成量4,8,12及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及D组骨钙水平4,8,12及1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痂成骨细胞计数4,8,12及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细胞生长因子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和单纯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体外冲击波联合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细胞生长因子 骨不连 体外冲击波 桡骨
原文传递
经可扩张通道纹牙弧轨钉板系统治疗腰椎失稳性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峻 林海朋 +2 位作者 孙金星 昌军 谭远超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1期910-914,共5页
目的:评价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在经可扩张通道固定融合术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08例腰椎失稳性疾病患者,其中男61例,女47例;年龄26~57岁,平均41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 目的:评价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在经可扩张通道固定融合术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08例腰椎失稳性疾病患者,其中男61例,女47例;年龄26~57岁,平均41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4例,腰椎管狭窄症49例,腰椎滑脱症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微创组与开放组,每组54例。微创组应用自行设计的纹牙弧轨钉板系统经可扩张通道行微创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内置物置入时间、出血量进行观察;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1年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及改善率进行比较;通过X线对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椎间隙高度、术后融合率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或马尾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微创组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术中及术后失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椎弓根钉系统置入时间比开放组短。VAS评分:术后1周、3个月、1年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开放组VAS评分比术后1周明显增加,而微创组变化不明显;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比术后1周、3个月均降低。ODI评分:术后3个月、1年两组患者ODI评分比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1年两组ODI评分比术后3个月均降低。术后1周、3个月、1年,两组间VAS、ODI评分比较,微创组均低于开放组。术后1年,微创组的改善率为(77.46±6.34)%,开放组的改善率为(72.73±4.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椎间隙高度有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两组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有丢失,但微创组椎间隙高度大于开放组。术后1年所有患者获融合。结论:经可扩张通道微创固定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不稳定性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及深静脉血栓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昌军 周鑫 高广凌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及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及深静脉血栓1例的...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及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及深静脉血栓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摔伤致左髋疼痛伴活动受限1 d入院。摄X线片确诊为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术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皮选择性动脉造影提示假性动脉瘤及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破损动脉部分切除+动脉断端吻合术,术后患肢行屈膝15度石膏固定,同时予抗凝、抗血管痉挛等治疗。后患侧大腿疼痛减轻,肿胀逐渐消退,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PFNA内固定术置入导针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反复穿刺并缓慢牵引是避免血管损伤引发假性动脉瘤及血栓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静脉血栓形成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下载PDF
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鑫 谭勇海 +3 位作者 张中禹 昌军 严伟 姜红江 《中医正骨》 2018年第7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下肢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冲击波治疗组,每组24例。联合治疗组先向骨折两断端注射以自体外周血制备的细胞生长因子,然后进行体外...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下肢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冲击波治疗组,每组24例。联合治疗组先向骨折两断端注射以自体外周血制备的细胞生长因子,然后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冲击波治疗组仅进行冲击波治疗。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注射和体外冲击波治疗均每隔4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制备的细胞生长因子中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分别为(583.87±23.51)pg·m L^(-1)和(195.73±26.08)pg·m L^(-1)。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中位数4.5个月。治疗后2个月时,2组均有骨折开始愈合的病例,至治疗后10个月时,联合治疗组23例骨折愈合、冲击波治疗组18例骨折愈合,联合治疗组的骨折愈合率高于冲击波治疗组(χ~2=4.181,P=0.041)。结论: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其效果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体外冲击波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纹牙弧轨钉板系统治疗腰椎单节段失稳性疾病的生物力学测试
20
作者 刘峻 昌军 +2 位作者 林海朋 孙金星 谭远超 《中医正骨》 2012年第7期8-12,共5页
目的:评价纹牙弧轨钉板系统治疗腰椎单节段失稳性疾病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4具新鲜猪L2~S1节段脊柱标本,分别将4具标本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并制成L3~4椎间失稳模型。分别用自行研制的纹牙弧轨钉板系统模拟手术,行单节段经椎... 目的:评价纹牙弧轨钉板系统治疗腰椎单节段失稳性疾病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4具新鲜猪L2~S1节段脊柱标本,分别将4具标本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并制成L3~4椎间失稳模型。分别用自行研制的纹牙弧轨钉板系统模拟手术,行单节段经椎弓根固定,并进行轴向和弯曲扭转加载测试,观察纹牙弧轨钉板系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点。结果:①在压缩实验中,最大载荷达到600 N时,压缩引起的正应力、剪应力均较小;载荷达600 N时,中心加载最大位移量为1.05 mm,偏心加载最大位移量为2.07 mm;在0~600 N轴向加载范围内,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②在弯曲扭转实验中,标本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当扭转角达到3°时,平均扭矩为18.06 N.m。结论:纹牙弧轨钉板系统具有较强的抗轴向和弯曲扭转载荷能力,能为腰椎失稳节段提供即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失稳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