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图像分析深度学习方法研究与挑战 被引量:102
1
作者 田娟秀 刘国才 +3 位作者 谷珊珊 刘劲光 顾冬冬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1-424,共24页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特别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能够从医学图像大数据中自动学习提取隐含的疾病诊断特征,近几年已迅速成为医学图像分析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简述医学图像分析特点;其次,论述深...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特别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能够从医学图像大数据中自动学习提取隐含的疾病诊断特征,近几年已迅速成为医学图像分析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简述医学图像分析特点;其次,论述深度学习基本原理,总结深度CNNs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分类、分割框架;然后,分别论述深度学习在医学图像分类、检测、分割等各应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探讨归纳医学图像分析深度学习方法挑战及其主要应对策略和开放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医学图像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图像分割
下载PDF
基于MIM软件模版数据库的病例数对危及器官自动勾画的探讨 被引量:26
2
作者 谷珊珊 田娟秀 +4 位作者 王运来 宋明永 王金媛 王晓深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MIM软件的模板数据库中病例数对危及器官自动勾画的影响,指导临床选取最佳病例数构成自动勾画数据库。方法:选取15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在MIM软件中建立a、b、c、d对应的四组患者的数... 目的:探讨基于MIM软件的模板数据库中病例数对危及器官自动勾画的影响,指导临床选取最佳病例数构成自动勾画数据库。方法:选取15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在MIM软件中建立a、b、c、d对应的四组患者的数据库,数据库包含CT图像和医生手动勾画的危及器官轮廓信息,另选取10例非数据库患者的头部CT图像进行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与医生手动勾画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采用形状相似性系数(DICE)、豪斯多夫距离及Jaccard距离3个指标评价自动勾画的危及器官。结果:四组数据库自动勾画的危及器官DICE值在0.5~0.9之间,眼球、内耳、口腔、腮腺等器官勾画结果DICE值均在0.8以上。眼球、内耳、颞颌关节、晶体等危及器官或组织的豪斯多夫距离(标准差)均值<0.2。Jaccard距离值随模板数据库包含病例数增多而减小,其中内耳、颞颌关节、晶体和视神经均值<0.4。结论:模板数据库包含病例数越多,眼球、内耳、脊髓、视神经等器官DICE值越高,眼球、内耳、视神经等器官的豪斯多夫距离(标准差)值越小,各危及器官的Jaccard距离值越小。眼球、内耳、脊髓、视神经等危及器官宜选用病例数多的模板数据库进行自动勾画,模板数据库中包含的病例数对脑干、颞颌关节、晶体、口腔、腮腺等危及器官或组织的自动勾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软件 危及器官 自动勾画 相似性系数值 鼻咽癌 放射治疗
下载PDF
G4 CyberKnife——全新式立体定向放疗设备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巩汉顺 +7 位作者 徐寿平 王连元 黄永杰 王金媛 杜镭 解传滨 葛瑞刚 杨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研究G4 CyberKnife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探讨该设备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放疗科新引进的G4CyberKnife进行研究,初步探讨该立体定向放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上的技术特点。结果:与其他立体定向设备相比,G4CyberKnife在影像引导靶区... 目的:研究G4 CyberKnife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探讨该设备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放疗科新引进的G4CyberKnife进行研究,初步探讨该立体定向放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上的技术特点。结果:与其他立体定向设备相比,G4CyberKnife在影像引导靶区定位精度及动态追踪病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结论:G4 CyberKnife是一种全新式全身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其临床数据有限,从临床相关性角度上仍需要对其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的技术差异进行更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BERKNIFE 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 实时影像跟踪定位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螺旋断层放疗与常规加速器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慧娟 周桂霞 +4 位作者 戴相昆 解传滨 徐寿平 巩汉顺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 研究宫颈癌术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与常规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采用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CT图像,统一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膀胱、直肠、小肠及双侧股骨头),分别传输至HT计划系统和IMRT计划系... 目的 研究宫颈癌术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与常规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采用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CT图像,统一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膀胱、直肠、小肠及双侧股骨头),分别传输至HT计划系统和IMRT计划系统,比较两组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适形度指数(CI)、均匀指数(HI)和危及器官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和体积,统一给予阴道残端60 Gy/25次,亚临床病灶50 Gy/25次,同时限定膀胱、直肠、小肠、股骨头等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与体积.统一应用50 Gy处方剂量评价和比较CI和HI.结果 HT组适形指数(0.94±0.03)和均匀指数(1.28±0.02)均明显好于IMRT组(0.85±0.01和1.36±0.03)(t=5.12和-6.34,P〈0.01);HT组PTV平均剂量为51.77 Gy显著低于IMRT组54.53 Gy(t=-8.01,P〈0.05);HT组膀胱、直肠和小肠最大剂量、平均剂量、V30、V40和V50照射体积均显著低于IMRT组;HT组左、右侧股骨头最大剂量、平均剂量、V30和V40照射体积均显著低于IMRT组.结论 HT与IMRT计划均有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但HT组在适形指数、均匀指数及对周围危及器官的保护均比IMRT组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治疗 螺旋断层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疗法 剂量学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器官自动分割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郭雯 +2 位作者 吴青南 全红 戴相昆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1期85-94,共10页
介绍了使用率较高的深度学习基础网络的结构模型及常用改进方法,阐述了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对MRI及CT图像中的脑部、肺部、肝脏、胰腺、前列腺等器官进行自动分割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应更多关注3D图像分割和少样本训练,开发更适用... 介绍了使用率较高的深度学习基础网络的结构模型及常用改进方法,阐述了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对MRI及CT图像中的脑部、肺部、肝脏、胰腺、前列腺等器官进行自动分割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应更多关注3D图像分割和少样本训练,开发更适用的网络结构,以提高器官分割准确性和分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医学图像 自动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危及器官
下载PDF
用二维电离室矩阵验证多叶准直器叶片到位精度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运来 +3 位作者 马林 徐寿平 戴相昆 王连元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用二维电离室矩阵验证多叶准直器(MLC)叶片的到位精度。方法使用PTW公司的Seven29^(TM)二维电离室矩阵对医科达公司的Precise加速器的MLC进行测量。先测出叶片到位的边缘函数作为基准,再根据测量值和标准值的差异评价叶片的位置精... 目的用二维电离室矩阵验证多叶准直器(MLC)叶片的到位精度。方法使用PTW公司的Seven29^(TM)二维电离室矩阵对医科达公司的Precise加速器的MLC进行测量。先测出叶片到位的边缘函数作为基准,再根据测量值和标准值的差异评价叶片的位置精度。结果MLC叶片到位精度可达到±0.1 mm。结论使用二维电离室矩阵验证多叶准直器到位精度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准直器叶片到位精度 二维电离室矩阵 边缘函数
原文传递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提高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巩汉顺 +6 位作者 韩媛媛 杜镭 欧光明 王竞 陈高翔 冀传仙 申红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4期3887-3890,共4页
目的对腹部肿瘤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以提高其放疗精度。方法应用Syn-ergyIGRT加速器治疗24例腹部肿瘤患者,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 目的对腹部肿瘤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以提高其放疗精度。方法应用Syn-ergyIGRT加速器治疗24例腹部肿瘤患者,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 24例患者共行458次CBCT,x、y、z、u、v、w轴自由度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15±0.07)cm、(0.08±0.13)cm、(-0.02±0.12)cm、0.76°±0.25°、-0.20°±0.27°、0.20°±0.19°。其中y方向摆位误差最大、z方向次之、x方向摆位误差最小。x、y、z方向的摆位外扩分别为0.57cm、1.09cm、0.66cm。结论 IGRT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腹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了治疗精度。为减少摆位误差影响,建议临床耙体积(CTV)外放计划耙体积(PTV)时,在x、y和z方向上分别外扩0.60cm、1.20cm和0.8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 放射疗法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容积旋转调强与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5 位作者 葛瑞刚 徐伟 丛小虎 巩汉顺 蔡博宁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Rapid Arc(RA)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螺旋断层放疗(HT)剂量学差异,探讨2种调强技术特点及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10例喉癌(4例)和下咽癌(6例)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HT两组治疗计划,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Rapid Arc(RA)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螺旋断层放疗(HT)剂量学差异,探讨2种调强技术特点及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10例喉癌(4例)和下咽癌(6例)术后患者,分别设计RA、HT两组治疗计划,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指标情况,并对机器跳数(MU)与出束时间予以评估。结果两者均实现了95%以上靶体积的剂量覆盖,并体现出类似的剂量均匀性。RA组腮腺、口腔V10较HT组分别降低了9.6%、13.6%(P=0.03/0.00),而HT组V40却降低了13.4%、13.7%(P=0.00/0.21)。在减少正常组织(NT)受量上RA更具优势,而HT实现了对脊髓更好的避让。RA/HT两组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和出束时间分别为820 MU/5367 MU、377 s/150 s。结论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均能较好地实现喉癌和下咽癌照射,且RA在减少低剂量照射及计划实施效率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下咽癌 快速容积旋转调强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疗MVCT成像剂量测量及其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寿平 解传滨 +4 位作者 戴相昆 巩汉顺 郭妍妍 王连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6-889,共4页
背景与目的:螺旋断层放疗中治疗前/后通常采用MVCT(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来实行图像引导下精确定位,成像过程中势必会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通过体部及头部标准模体分别模拟患者MVCT成像条件来实现其剂量学测量及研究... 背景与目的:螺旋断层放疗中治疗前/后通常采用MVCT(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来实行图像引导下精确定位,成像过程中势必会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通过体部及头部标准模体分别模拟患者MVCT成像条件来实现其剂量学测量及研究。方法:采用螺旋断层治疗机MVCT分别对圆柱形体部模体和自制标准头模体在不同螺距比(1.0、2.0、3.0)、扫描长度(4.8、7.2、9.6、12、14.4cm)及摆位条件下进行扫描,测量模体内各点扫描平均剂量变化,并对其剂量均匀性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体部模体内MVCT扫描辐射剂量在0.599~2.876cGy之间;而头部模体点平均剂量为0.913~3.231cGy。测量结果表明,模体内所受照射剂量与螺距比值、扫描长度呈密切相关性;且MVCT扫描剂量与CT螺距值基本成反比关系。不同摆位条件下辐射剂量值沿模体径向大小而相应产生出其变化趋势。结论:实验结果有助于为治疗计划设计及图像引导治疗扫描范围提供较为现实而可靠的临床依据,减小患者治疗期间可能诱发肿瘤所获取的额外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 放射治疗 MVCT 成像剂量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俞伟 +9 位作者 李席如 孔庆龙 张艳君 巩汉顺 李捷 郭强 史军 郑一琼 马林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74-876,共3页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加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美容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对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电子线术中放疗。采用Mobetron1000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靶区为可见的肿瘤及其周边2cm、下方...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加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美容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对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电子线术中放疗。采用Mobetron1000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靶区为可见的肿瘤及其周边2cm、下方1cm范围内的正常组织,中位剂量15Gy。观察术后近期治疗效果、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中位随访190d,未见局部复发,美容效果优或良占95%,I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12.5%,局部乳腺轻微纤维化发生率5%,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结论术中放疗未明显增加保乳术的并发症及手术时间;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中放疗 保乳手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1
11
作者 俞伟 马林 +5 位作者 李席如 张艳君 孔庆龙 巩汉顺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肿瘤切...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肿瘤切除前行电子线术中放射治疗,剂量为8 Gy或15 Gy。观察术后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美容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中位随访54个月(30~66个月),2例(2.7%,2/75)患者出现术后血肿,6例(8.0%,6/75)患者出现轻微的乳腺纤维化,1例(1.3%,1/75)患者出现术后感染,16例(21.3%,16/75)患者出现1级放射性肺损伤。术后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57.3%(43/75)和30.7%(23/75)。患者术后3年的局部复发率为5.3%(4/75),3年的无瘤生存率为94.7%(71/7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和美容效果均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手术中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放疗3种治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桂霞 戴相昆 +4 位作者 徐寿平 巩汉顺 解传滨 杜镭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 评估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常规直线加速器逆向调强放疗(IMBT)和三维适形放疗(3D- CRT)3种治疗计划对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的剂量影响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对比.方法 选择10例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目的 评估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常规直线加速器逆向调强放疗(IMBT)和三维适形放疗(3D- CRT)3种治疗计划对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的剂量影响和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对比.方法 选择10例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CT定位图像,由同一医生勾画PTV,统一处方剂量50 Gy/25次.每例图像分别做HT、IMRT和3D-CRT 3种治疗计划,并对心脏、健侧肺和患侧肺受照射剂量体积、靶区适形度指数、剂量均匀指数和处方剂量所覆盖的靶体积等物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95%和100%的处方剂量覆盖的PTV体积在HT、IMRT和3D- CRT组分别为99.13%和95.87%、97.80%和94.05%、96.37%和87.29%.HT、IMRT和3D- CRT组的适形指数和靶区均匀指数分别为0.80±0.10和1.09±0.03、0.65±0.07和1.14±0.02、0.40±0.08和1.17±0.04.心脏V5~V20以3D- CRT组最少,其次是HT组.患侧肺V5接受的照射剂量体积以3D- CRT组最小,与HT和IMRT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健侧肺V5和V10以3D-CRT组最少.结论 乳腺癌术后胸壁照射的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指数HT组最好;心脏、健侧肺和患侧肺低剂量区最小的依次是3D- CRT、HT和IMRT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照射 螺旋断层治疗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原文传递
宫颈癌自适应放疗中基于自配准与图谱库的自动勾画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庆增 王运来 +5 位作者 王金媛 张慧娟 杨光 高斌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分析MIM软件在宫颈癌自适应放疗中基于自配准与图谱库的自动勾画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60例宫颈癌患者的CT图像及勾画结果建立Atlas模板库。随机选取15例宫颈癌患者初次计划CT (pCT)与重新计划CT (rCT),由资深临床医师勾画CTV... 目的分析MIM软件在宫颈癌自适应放疗中基于自配准与图谱库的自动勾画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60例宫颈癌患者的CT图像及勾画结果建立Atlas模板库。随机选取15例宫颈癌患者初次计划CT (pCT)与重新计划CT (rCT),由资深临床医师勾画CTV和危及器官。分别以刚性和形变两种配准方式将pCT的勾画传送到rCT图像上;并对各rCT图像行基于Atlas模板库的自动勾画,统计3种方法所需时间。利用Dice相似性系数(DSC)、交叉指数(OI)、Hausdorff平均距离(AHD)、质心距离(DC)评价勾画结果,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tlas组、刚性组和形变组完成1例所需平均时间分别为89.2、22.4、42.6 s。对于CTV和直肠的DSC、OI和AHD,刚性组和形变组与Atlas组之间不同(P<0.001),小肠的OI在刚性组和形变组与Atlas组之间有不同,CTV的DSC平均值分别为0.89(刚性组和形变组)、0.76(Atlas组)。对于膀胱、盆骨和股骨头,形变组的勾画结果最优。结论形变组的勾画结果优于刚性组和Atlas组,3种勾画方式均能快速地完成靶区和危及器官的自动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自适应放射疗法 自动勾画 危及器官
原文传递
二维电离室阵列与EDR2胶片在螺旋断层治疗计划剂量验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3 位作者 戴相昆 葛瑞刚 巩汉顺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比较EDR:胶片与二维电离室阵列在螺旋断层治疗(HT)计划质量保证过程中的剂量学特性,并分析测量方法间的可能差异。方法采用IBA公司I’mRT MatriXX二维电离室阵列其相配套MULTICube等效固体水模体,同时夹放EDR,胶片对15例患者H... 目的比较EDR:胶片与二维电离室阵列在螺旋断层治疗(HT)计划质量保证过程中的剂量学特性,并分析测量方法间的可能差异。方法采用IBA公司I’mRT MatriXX二维电离室阵列其相配套MULTICube等效固体水模体,同时夹放EDR,胶片对15例患者HT计划实施剂量学验证,分别实行轴位和纵向摆位测量以获取模体冠、矢状面剂量分布。照后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的剂量分布与其对应模体计划中计算结果进行比对,以γ分析法(3mm/3%)评估验证情况及实施效率。结果15例患者冠状面、矢状面二维电离室阵列和EDR2胶片测量的γ≤1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7.00%±1.56%和95.98%±2.52%(t=-2.22,P=0.043)、98.28%±1.55%和95.42%±1.99%(t=0.75,P=0.464);其中〉90%、〉95%通过率比例分别为93.3%、66.7%。两种方法测量所得剂量分布与计算结果在相同平面的几何分布均有较好的符合度,且亦存在一定相关性(r=0.14,P=0.001)。结论日常HT质量保证中二维电离室阵列可有效替代胶片和电离室测量,而胶片验证作为“金标准”为定期相互比对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治疗 二维电离室阵列 胶片 剂量验证 γ分析
原文传递
术中放射治疗手术室周围环境辐射防护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巩汉顺 任世旺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使用Mobetron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手术室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方法: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和《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利用Radiagem 2000探测器、SG-2R辐射检测仪,对Mobetron可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 目的:分析使用Mobetron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手术室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方法: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和《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利用Radiagem 2000探测器、SG-2R辐射检测仪,对Mobetron可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手术室周边辐射环境进行测量。结果:在工作负荷为每周5例,每例照射20 Gy,照射能量12 MeV的条件下,手术室周边最大漏射区域漏射剂量率为27.7μSv/h,年漏射剂量为221.6μSv。结论:在目前工作负荷下,工作人员及公众所受到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安全剂量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放射治疗 辐射防护 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
下载PDF
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在头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体位误差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牛保龙 +2 位作者 戴相昆 潘隆盛 王金媛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利用六维颅骨追踪(6D-skull)技术,研究头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体位误差及位移量,为临床放射治疗靶区精确勾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15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头部肿瘤患者,均采用6D-skull技术。治疗中每隔40 s采集一... 目的:利用六维颅骨追踪(6D-skull)技术,研究头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体位误差及位移量,为临床放射治疗靶区精确勾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15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头部肿瘤患者,均采用6D-skull技术。治疗中每隔40 s采集一次正交图像,与数字重建图像(DRR)配准记录体位误差值。分析放射治疗执行前体位误差、治疗中采样点体位误差及体位位移量数据统计,由公式M=2.5Σ+0.7δ计算计划靶区(PTV)外扩间距。结果:放射治疗可执行前左右(X)、头脚(Y)、垂直(Z)线性体位误差分别为(-0.098±0.590)mm、(0.278±0.637)mm、(-0.071±0.679)mm,PTV外扩间距分别为0.168 mm、1.141 mm、0.298 mm。间隔40 s采样点误差分别为(-0.032±0.550)mm、(0.350±0.636)mm、(-0.058±0.821)mm,PTV外扩间距分别为0.305 mm、1.320 mm、0.430 mm。位移量计算d=d_1-d_0误差分别为(-0.015±0.550)mm、(-0.061±0.645)mm、(0.003±0.657)mm,PTV外扩间距分别为0.338 mm、0.299 mm、0.467mm。3个线性方向、3个旋转角度的6个分组之间直线相关性分析L-R与DOWN-UP(r=0.023,P>0.05),Y轴与Z轴(r=0.513,P<0.05),8组两两直线正相关,7组负相关。三类线性数据中,Y轴变化较大,PTV外扩基本在1.6 mm之内。结论:利用射波刀6D-skull技术对患者头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体位误差分析,能够较好的监测并修正头颈部肿瘤治疗前与治疗中的体位误差,实现对颅内肿瘤精确性放射治疗,同时也提供对临床颅内肿瘤PTV外放相应数据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颅骨追踪 头部肿瘤 图像引导 摆位误差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射波刀
下载PDF
用二维电离室阵列对螺旋断层治疗的调强计划进行剂量验证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寿平 解传滨 +4 位作者 戴相昆 郭妍妍 巩汉顺 王连元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二维电离室阵列对螺旋断层治疗(HT)的调强计划实施剂量验证的可行性,寻求建立一套临床上针对该条件下患者治疗更为有效的剂量验证方法。方法采用IBA公司I’mRT MatriXX二维电离室阵列及其相配套MULTICube等效固体水模体... 目的研究采用二维电离室阵列对螺旋断层治疗(HT)的调强计划实施剂量验证的可行性,寻求建立一套临床上针对该条件下患者治疗更为有效的剂量验证方法。方法采用IBA公司I’mRT MatriXX二维电离室阵列及其相配套MULTICube等效固体水模体对10例患者HT的调强计划实施验证。分别对二维电离室阵列实行冠状及纵向位测量,并获取模体中阵列轴平面和纵断面剂量分布。通过HT系统兆伏级CT图像实现模体精确配准及校正,以确保二维电离室阵列摆位准确性。束流照射后将二维阵列剂量测量平面分布与HT计划系统模体计划中计算平面结果进行比较,定性或定量分析其绝对剂量及相对剂量验证情况。探讨其不同位置摆放来实现其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定性或定量分析所测量与计算绝对剂量点及相对剂量分布的结果均显示出了较好一致性,点绝对测量与计算剂量偏差保持在±3%以内。MatriXX阵列测量的相对剂量分布与治疗计划系统模体中计算平面相比较,采用了Gamma法(3mm或3%)进行2mm栅格精度分析,1≤1像素点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7.76%、96.83%。结论MatriXX二维电离室阵列可较好地进行绝对剂量及相对剂量测量,能较好地实现调强计划的剂量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治疗 二维电离室阵列 等效固体水模 剂量验证
原文传递
射波刀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孟玲玲 邸玉鹏 +6 位作者 蔡博宁 王金媛 陈高翔 杜乐辉 马林 曲宝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价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8例患者采用呼吸同步金标追踪技术,4例采用肺追踪技术,1例采用椎体追踪技术。靶体积... 目的:评价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8例患者采用呼吸同步金标追踪技术,4例采用肺追踪技术,1例采用椎体追踪技术。靶体积为33.49~97.9 cm3,中位靶体积为19.73 cm3;处方剂量为48~70 Gy,中位处方剂量为54 Gy,分3~8次给予。等剂量曲线水平为69%~85%,中位等剂量曲线水平为80%;治疗时间为36~83 min,中位治疗时间为52 min。结果:病灶完全缓解4例(占17.4%),病灶部分缓解14例(占60.9%),原发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5.7%,中位随访12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5.0%,1年总生存率为87.0%。发生I^II度放射性肺炎患者7例(占30.4%),发生I度疲乏患者17例(占73.9%),无III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控率高,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另一根治性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射波刀 非小细胞肺癌 周围型肺癌
下载PDF
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CT设备影像质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怀文 王运来 +1 位作者 戴相昆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523-2528,共6页
目的:分析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的模拟定位螺旋CT(MSCT)、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BCT)和螺旋断层治疗机MV螺旋CT(MVCT)的影像质量。方法:CatPhan600模体测量三种成像设备的CT值均匀性和线性、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3D影像的几何准确... 目的:分析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的模拟定位螺旋CT(MSCT)、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BCT)和螺旋断层治疗机MV螺旋CT(MVCT)的影像质量。方法:CatPhan600模体测量三种成像设备的CT值均匀性和线性、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3D影像的几何准确性和金属伪影大小。结果:MSCT、CBCT和MVCT的CT值与物质密度均呈线性关系;均匀模体中的CT均匀性分别为1.07%,1.40%,39.81%;空间分辨率分别为8 lp/cm,7 lp/cm,4 lp/cm;MSCT可显示低对比度为1%的3 mm圆孔,CBCT只能略微分辨圆孔,而MVCT则无法显示圆孔,几何准确性均良好;MVCT的金属伪影较小。结论:CBCT和MVCT的成像质量均不如MSCT,但能满足患者治疗体位验证和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引导放疗 影像质量 螺旋CT 锥形束CT MV螺旋CT
下载PDF
下咽癌静态调强放疗与两种射野宽度设计螺旋断层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4 位作者 葛瑞刚 巩汉顺 戴相昆 杜镭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2967-2970,3020,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下咽癌常规静态调强(SaS IMRT)与钨门宽度分别设置1.05 cm、2.50 cm两种螺旋断层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HT1.05、HT2.50)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两种照射技术的特点及剂量学优势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0例下咽癌术后患者... 目的:通过比较下咽癌常规静态调强(SaS IMRT)与钨门宽度分别设置1.05 cm、2.50 cm两种螺旋断层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HT1.05、HT2.50)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两种照射技术的特点及剂量学优势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0例下咽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SaS IMRT、HT1.05、HT2.50三组治疗计划,分别比较三组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的多个指标情况。另外,对不同照射技术间MU数与治疗时间予以评估。结果:SaS IMRT计划的靶区覆盖度、均匀性、适形度均不如两组HT计划,HT1.05计划较HT2.50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与HT2.50计划相比,SaS IMRT降低了腮腺以及口腔的受照剂量但增加了脊髓、脑干的最大剂量,而HT1.05计划较前两组相比能够得到更好地正常组织保护,但平均治疗时间为HT2.50计划组的2.42倍。结论:三组治疗计划均能得到较好的剂量分布,而HT1.05在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周围危及器官的保护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常规静态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射野宽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