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SMN-RBL联合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探索
1
作者 张培生 鹿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3期176-178,182,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学术研讨会教学(seminar based learning,SMN)—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法(research based learning,RBL)三者联合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学术研讨会教学(seminar based learning,SMN)—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法(research based learning,RBL)三者联合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于2023年1月—2024年2月进行临床药学实习的6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名。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予以PBL-SMN-RBL联合教学模式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学习能力评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为(94.12±2.14)分、实践成绩为(90.12±3.24)分,高于对照组的(87.45±3.28)分、(85.34±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8、6049,P均<0.05);观察组学习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SMN-RBL联合教学模式应用在临床药学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理论及实践能力,增强其学习能力,增进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学术研讨会教学 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法
下载PDF
LncRNA与肝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樊莉 魏子湘 +2 位作者 杨希蕊 刘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1794-1797,1775,共5页
经过多年探索,对肝脏疾病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非编码RNA中的一种,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研究发现,lnc RNA参与调控多种肝脏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能... 经过多年探索,对肝脏疾病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未完全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非编码RNA中的一种,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研究发现,lnc RNA参与调控多种肝脏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能在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提示我们lnc RNA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治疗突破口。本文针对当前lnc RNA在肝疾病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lnc RNA的功能,再将计算机与生物学相结合概括lnc RNA的四个研究步骤,包括筛选、鉴定、预测及验证,重点阐述lnc RNA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移植的近期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探讨未来lnc RNA在肝病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充分了解肝病的研究现状以及与肝病发生发展有关的lnc RNA分子和生物学功能,为后续研究肝病的机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肝疾病 基因调控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常用补液药物的对比分析及药物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翠平 于晓宾 +1 位作者 戚若琳 《经济师》 2023年第12期251-253,共3页
目前,补液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发挥的作用也是各有差异。通过对某院9种常用补液药物在成分、适应症、药物过量、特殊人群、价格以及医保等情况上的综合对比分析,来进一步指导临床医师科学经济合理地选择补液药物,促进补液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前,补液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发挥的作用也是各有差异。通过对某院9种常用补液药物在成分、适应症、药物过量、特殊人群、价格以及医保等情况上的综合对比分析,来进一步指导临床医师科学经济合理地选择补液药物,促进补液药物的合理应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补充 治疗费用 经济合理 经济学
下载PDF
1例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治疗转移性骨痛的药学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欢 +3 位作者 张文 盛佳 史亚茹 耿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 分析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在转移性骨痛中的治疗作用,为转移性骨痛的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1例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治疗转移性骨痛患者为线索,结合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和疼痛评分以及复习相关文献等,对伊班膦酸钠的负荷剂量使... 目的 分析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在转移性骨痛中的治疗作用,为转移性骨痛的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1例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治疗转移性骨痛患者为线索,结合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和疼痛评分以及复习相关文献等,对伊班膦酸钠的负荷剂量使用进行分析。结果 在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从9分降低到3分,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转移性骨痛,为相关转移性骨痛的治疗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负荷剂量 转移性骨痛 治疗实践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肾损伤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郭楠 高萍 +5 位作者 盛佳 史亚茹 毕云彦 吕智美 张文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197-203,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后出现肾功能生化指标异常患者肾损伤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检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收治的使用... 目的探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后出现肾功能生化指标异常患者肾损伤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检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收治的使用我国自主研发ICI(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进行治疗并出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 m^(2))和/或血肌酐(Scr)>105μmol/L的肿瘤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肿瘤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合并用药等信息。根据是否发生肾损伤将患者分为肾损伤组和非肾损伤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为222例,男性170例,女性52例;中位年龄67(36,85)岁;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者144例,信迪利单抗38例,替雷利珠单抗31例,特瑞普利单抗9例。222例患者中,有29例(13.1%)患者发生肾损伤,其中1级肾损伤26例,2级3例;肾损伤发生时间为首次应用ICI后19~355 d,中位发生时间为108 d。发现肾损伤后,29例患者中13例停用ICI,其中6例肾功能恢复正常,7例未改善;16例继续用药,其中10例肾功能恢复或好转,6例未好转。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筛选出患者年龄、性别、基线肾功能、既往使用卡铂、既往放疗、联合含顺铂化疗、联合紫杉醇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血管生成治疗、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联合放疗等10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046,95%CI:1.149~8.077)、年龄≤65岁(OR=3.649,95%CI:1.435~9.274)、联合TKI抗血管生成治疗(OR=4.773,95%CI:1.496~15.227)和联合放疗(OR=8.655,95%CI:1.268~59.076)为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ICI后出现eGFR<90 ml/(min·1.73 m^(2))和/或Scr>105μmol/L的患者中,肾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危险因素 肾损伤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皮肤药品不良反应及伴随的肝肾功能异常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磊 +2 位作者 杨静 管玉瑶 张晓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3期310-312,321,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药物应用与皮肤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相关性及防治策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和分析我院200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集的858例药物引起的皮肤ADR病例。结果858例皮肤ADR病例涉及的...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药物应用与皮肤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相关性及防治策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和分析我院200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集的858例药物引起的皮肤ADR病例。结果858例皮肤ADR病例涉及的药物共有266种,以抗生素注射剂、理血药、营养支持药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63.16%),口服给药占25.19%。一般ADR 747例,严重ADR 71例,新的ADR 38例。100例皮肤ADR同时伴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值异常。结论药物引起的皮肤ADR以皮疹、瘙痒为主且常伴随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原发疾病、过敏史和各类药物不同的特性,评估ADR风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4-DAMP抑制A375黑色素瘤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魏子湘 +5 位作者 于佳岐 高强 杨希蕊 王丽娟 郭悦平 刘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41-250,共10页
目的:研究毒蕈碱型M3受体拮抗剂(4-diphenylacetoxy-N-methylpiperidine-methiodide,4-DAMP)对黑色素瘤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M3受体拮抗剂在抗肿瘤领域的发展前景及意义。方法:利用MTT [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 目的:研究毒蕈碱型M3受体拮抗剂(4-diphenylacetoxy-N-methylpiperidine-methiodide,4-DAMP)对黑色素瘤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M3受体拮抗剂在抗肿瘤领域的发展前景及意义。方法:利用MTT [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检测肿瘤细胞活力;EdU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成年雄性BALB/c裸小鼠分为对照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组(20 mg·kg-1·d-1)及4-DAMP组(2 mg·kg-1·d-1),建立荷瘤模型。连续给药21 d后处死小鼠,计算抑制率、脾指数。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A375细胞系中M3R、MIA(melanoma inhibitory activity)、SP-1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Lnc-SPRY4-IT1(SPRY4 Intronic Transcript 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MTT及EdU均表明,4-DAMP可明显抑制A375细胞的活力(P<0.0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5-Fu组与4-DAMP组肿瘤体积及质量均明显减小(P<0.05);H&E染色可见细胞间隙变大,结缔组织纤维增多。qRT-PCR结果表明,4-DAMP或转染si-M3R均可降低细胞内MIA、SP-1以及LncRNA-SPRY4-IT1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4-DAMP或转染si-M3R后均可降低细胞内ERK1/2的表达。结论:M3受体拮抗剂4-DAMP在细胞及动物实验中均能抑制黑色素瘤增殖发挥抗肿瘤功效,降低肿瘤细胞内MIA、SP-1的mRNA和LncRNA-SPRY4-IT1的表达,同时抑制了ERK1/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75细胞 黑色素瘤 4-DAMP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