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术式远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41
1
作者 安民 陈仲 +2 位作者 邵振海 李奇 何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11-714,共4页
目的:为了解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三术式的远期疗效,对370例行不同方式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进行了远期疗效随访。材料和方法:随机抽取1983~1995年间行开窗术患者300例,半椎板切除术者40例,全椎板切除术者30例... 目的:为了解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三术式的远期疗效,对370例行不同方式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进行了远期疗效随访。材料和方法:随机抽取1983~1995年间行开窗术患者300例,半椎板切除术者40例,全椎板切除术者30例,术前及术后5~11年分别进行症状比较和功能测试。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在年龄结构、病变范围、症状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术后5~11年,三组患者两两之间在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三组患者主观感觉优良率分别为97%、84%、17%。结论:三术式中椎板间开窗组的疗效最好,并发症最少;而全椎板切除组的疗效最差,腰椎不稳、肌萎缩和硬脊膜压迫、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半椎板切除组的情况介于中间。文中讨论了造成此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外科手术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12
2
作者 安民 姚伟涛 张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操作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之间的关系,为改进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提供更有效的措施。方法对自1983年至今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35例患者中因术后出现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的313例,及同期此类疾病在外院手术疗效欠佳... 目的探讨手术操作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之间的关系,为改进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提供更有效的措施。方法对自1983年至今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35例患者中因术后出现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的313例,及同期此类疾病在外院手术疗效欠佳而入院再次手术的552例患者的所有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性研究。对其中427例患者通过电话、信函及门诊等方式进行3个月~10年的随访。结果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不佳者313例,其中影响手术疗效的近期因素有髓核摘除不彻底、椎间盘炎、血肿形成等,外院转入患者则为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椎间盘炎、病变椎间隙定位错误等。远期因素有神经根粘连、腰椎不稳、椎间盘再突出、医原性椎管狭窄等。结论影响椎间盘手术疗效的因素较多,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操作仔细、规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 原因分析 对策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非特异性腰痛的重要原因──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被引量:115
3
作者 陈仲 邵振海 +2 位作者 安民 舒小秋 钟青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腰痛的机理。方法(1)在20具尸体上解剖脊神经后支。(2)测定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病变脊神经后支32根和对侧正常脊神经后支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病变脊神经后支的定位点在主诉痛区上方2~3个节段的同侧横突根部...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腰痛的机理。方法(1)在20具尸体上解剖脊神经后支。(2)测定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病变脊神经后支32根和对侧正常脊神经后支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病变脊神经后支的定位点在主诉痛区上方2~3个节段的同侧横突根部压痛点。(3)液氮冷冻病变脊神经后支远期随访500例。结果(1)脊神经后支主干位于下位椎体横突根部的上缘,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主干易受牵拉,末梢分布于下方远隔部位的韧带、肌肉和椎间关节,呈多源支配,相互间有交通支。(2)病变脊神经后支的体感诱发电位较对侧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3)冷冻脊神经后支5~12年远期随访疗效优良率达93%。结论脊神经后支主干部直接受机械刺激所致的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是非特异性腰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非特异性 脊神经后支 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61
4
作者 安民 曹虹 +2 位作者 杜瑞光 侯春林 徐印坎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1年第2期84-85,共2页
对214、例踝部骨折损伤病人及100例正常踝关节进行X线观察.结果是正常胫骨的远端粗隆与腓骨内侧面间隙宽度为2~6mm平均为3.5mm;内踝与距骨之间的间隙为2~5mm,平均为2.9mm;前胫骨粗隆与腓骨皮质的间隙为0~5mm,平均为2.9mm.认为踝关节... 对214、例踝部骨折损伤病人及100例正常踝关节进行X线观察.结果是正常胫骨的远端粗隆与腓骨内侧面间隙宽度为2~6mm平均为3.5mm;内踝与距骨之间的间隙为2~5mm,平均为2.9mm;前胫骨粗隆与腓骨皮质的间隙为0~5mm,平均为2.9mm.认为踝关节前后位片下胫腓骨间隙和内踝与距骨之间的间隙大于5mm,即可诊断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韧带 损伤 病理 X线诊断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被引量:58
5
作者 邵振海 陈仲 +2 位作者 安民 李奇 邹小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11-612,共2页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病因 治疗 电生理
下载PDF
应用CT断层图像快速构建人体骨骼有限元几何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44
6
作者 傅栋 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寻求更为快捷、精确的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人体骨骼结构有限元几何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利用Philips/Brilliance64排螺旋CT各向同性分辨率0.625mm的薄层扫描技术,基于0.4mm层厚118层人体寰枢椎的连续断层图像,Mimics直接读入Dicom格... 目的:寻求更为快捷、精确的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人体骨骼结构有限元几何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利用Philips/Brilliance64排螺旋CT各向同性分辨率0.625mm的薄层扫描技术,基于0.4mm层厚118层人体寰枢椎的连续断层图像,Mimics直接读入Dicom格式原始图像,界定骨组织阈值后软件自动提取各层面轮廓线,每层图像经边缘分割、选择性编辑及补洞处理,去除冗余数据,三维化处理后获得寰枢椎骨骼三维几何模型,面网格可保存为后缀名.lis的ANSYS文件,能直接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生成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更为精确、快捷的寰枢椎骨骼三维有限元几何模型,面网格可直接导入Ansys有限元软件,进一步行模型求解。结论:薄层CT扫描技术,Dicom标准的应用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Mimics软件直接建立人体骨骼结构的有限元几何模型,极大程度提高了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骨骼 有限元模型 MIMICS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术后断裂临床分析 被引量:43
7
作者 宋富立 安民 +4 位作者 王瑞 张辉 童斌辉 姚伟涛 闵少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腰段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断裂问题及原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效果.方法1995年3月~2003年10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疾患592例,其中13例断裂加上外院来我院治疗的椎弓根内固定... 目的分析胸腰段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断裂问题及原因,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效果.方法1995年3月~2003年10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疾患592例,其中13例断裂加上外院来我院治疗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断裂11例,共24例.研究脊柱各节段断裂情况、其系统断裂部位及断裂因素.结果骨折16例,腰椎滑脱6例,腰椎不稳2例.螺钉断裂14例,共19颗(断钉部位:螺钉根部断裂18颗,螺钉中部断裂1颗,);连接棒断裂10例,共14根(均为棒的根部).T11 4例,L1 8例,L2 5例,L5 4例,S13例.不锈钢系统22例,镍钛合金系统2例.断钉时间:术后发现断钉10~32个月,平均18.85个月.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断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内固定系统的材料、设计、类型以及手术、术后处理等因素均可以导致其断裂.因此,术前详细的计划、内固定系统的选择、完善的手术操作及合理的术后处理对预防其断裂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临床分析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 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术后处理 手术成功率 2003年 1995年 临床应用 手术效果 脊柱疾患 固定治疗 断裂因素 断裂部位 腰椎滑脱 腰椎不稳 螺钉断裂 镍钛合金 术后发现 手术操作
下载PDF
小切口潜行开窗术摘除椎间盘突出远期随访 被引量:43
8
作者 邵振海 安民 +2 位作者 舒小秋 陈仲 余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3-84,共2页
采用小切口潜行开窗摘除椎间盘突出1874例,随访5~11年486例,平均8.6年,优良率97%(425例)。采用等动功能测试系统评价开窗摘除椎间盘的远期效果显示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小。手术显露范围小,出血少,神经粘连和医源性椎管狭窄机会少。文章... 采用小切口潜行开窗摘除椎间盘突出1874例,随访5~11年486例,平均8.6年,优良率97%(425例)。采用等动功能测试系统评价开窗摘除椎间盘的远期效果显示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小。手术显露范围小,出血少,神经粘连和医源性椎管狭窄机会少。文章讨论了椎间盘突出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方式对脊柱生物力学的影响,椎间盘摘除术作者首推小切口开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外科手术 小切口
下载PDF
关节镜下清理与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为坚 安民 +2 位作者 陈奕雄 段杨 胡孔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8年12月136例(155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回顾性观察进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A组)、钻孔减压术(B组)、膝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钻孔减...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8年12月136例(155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回顾性观察进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A组)、钻孔减压术(B组)、膝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钻孔减压术(C组)和保守治疗组(D组)四种方法治疗的疗效。术后随访3个月~1年,采用形象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手术前后的活动痛和休息痛的程度,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对行走功能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内,A组和C组的活动性疼痛改善均明显优于D组(P〈0.05);B组和C组的休息疼痛改善均明显优于D组(P〈0.05);A、B、C组三组的行走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D组(P〈0.05)。6个月内,C组的活动性疼痛改善明显优于D组(P〈0.05);B组和C组的休息疼痛改善均明显优于D组(P〈0.05);而C组的行走功能改善明显优于D组(P〈0.05)。1年以上随访,各组休息痛、静息痛和行走功能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和钻孔减压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为理想的方法,应用钻孔减压术在治疗休息痛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疗效,而关节镜下清理术在治疗活动性疼痛方面有优势,结合此两种手术,可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长期随访中显示此两种手术并不能完全阻止骨性关节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钻孔减压术
原文传递
胸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翻修的原因和预防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瑞 安民 +3 位作者 童斌辉 宋富立 张辉 姚伟涛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1期721-723,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翻修的原因 ,寻找避免内固定失败或失败翻修的方法。方法  2 1例胸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 5例、位置不佳 8例、断裂 6例和选择不当 2例。临床症状有腰背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等。应... 目的 探讨胸腰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翻修的原因 ,寻找避免内固定失败或失败翻修的方法。方法  2 1例胸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 5例、位置不佳 8例、断裂 6例和选择不当 2例。临床症状有腰背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等。应用调整、更换、取出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灌注修复椎弓根螺钉等翻修方式。结果  2 1例患者中 8例调整、 2例PMMA灌注椎弓根、 5例更换内固定、 6例取出内固定。术后随访 6~ 13个月 ,平均 8 4个月。 17例翻修术后患者术前的局部及下肢痛症状消失 ,X线检查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 ,原有的畸形消失。结论 技术性原因 (椎弓根螺钉位置不佳、松动、选择不当 )共 15例 ,占 71 4 % ,是造成翻修手术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脊柱椎弓根螺钉的适应证 ,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翻修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腰椎内固定翻修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安民 姚伟涛 +4 位作者 张辉 闵少雄 周初松 舒小秋 朱立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疗效不佳并需要进行翻修病例的常见原因、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寻求减少腰椎内固定失败和内固定翻修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4年1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因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腰椎不稳症及多间隙椎管狭窄症等并...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疗效不佳并需要进行翻修病例的常见原因、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寻求减少腰椎内固定失败和内固定翻修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4年1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因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腰椎不稳症及多间隙椎管狭窄症等并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645例,需行翻修术者50例,翻修率为7.75%。同期收治在外院行腰椎内固定术后失败而再行翻修术者10例。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25~72岁,平均47.20岁。翻修原因:椎弓根螺钉位置不当并造成神经根刺激症状31例,椎弓根螺钉松动12例,椎弓根螺钉系统断裂7例,内固定相邻节段腰椎不稳7例,椎间隙撑开过大3例。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患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肌力减弱等。翻修的手术方式有内固定取出、更换、调整以及椎体间植骨融合等。并对翻修术后的病例与同期行初次内固定手术者在腰腿痛症状缓解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技术性因素(如内固定选择不当或位置不正确等)是造成腰椎内固定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内固定材料疲劳性断裂、术后患者腰椎生物力学改变、人体对金属排异反应、术后过早进行腰部负重等也是翻修术的常见原因。翻修术后患者原有症状基本缓解,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翻修术疗效较初次内固定患者差。结论严格掌握内固定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修术 腰椎 术后 患者 内固定手术 常见原因 椎弓根螺钉 结果技术 症状 病例
原文传递
社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徐新毅 邱素均 +2 位作者 安胜利 安民 闵少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4-1798,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项目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婚姻、教育程度、收入、职业、劳动强度、吸烟、饮酒和社会心理等,以人员中出现下腰痛的为病例组,无下... 目的分析社区人群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项目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婚姻、教育程度、收入、职业、劳动强度、吸烟、饮酒和社会心理等,以人员中出现下腰痛的为病例组,无下腰痛的为对照组。数据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社区人群1747例,398人为病例组,1126人为对照组。下腰痛的危险因素中性别的危险性最高(OR=3.5522),其次是教育程度(OR=1.958)、劳动强度(OR=1.956)、婚姻(OR=1.612)、是否接触振动源(OR=1.491)、BMI(OR=1.127)、年龄(OR=1.060)。结论人群的性别、教育程度、劳动强度、婚姻、接触振动源、BMI为下腰痛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业余运动以及心理状况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利用CT扫描及CAD技术建立腰椎活动节段的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8
13
作者 袁野 安民 +1 位作者 何丽英 朱赞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选取一正常自愿者L4~L5节段为研究对象 ,通过CT扫描、图像数字化处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了腰椎活动节段的有限元模型 ,通过Super SAP有限元分析软件包对模型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腰椎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选取一正常自愿者L4~L5节段为研究对象 ,通过CT扫描、图像数字化处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了腰椎活动节段的有限元模型 ,通过Super SAP有限元分析软件包对模型进行了应力分析。结果 :建立了L4~L5活动节段的有限元模型 ,并分析了生理载荷下腰椎活动节段不同组成部分的应力分布。结论 :为腰椎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有限元法 腰椎活动节段 CAD
下载PDF
68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5
14
作者 安民 张辉 刘成龙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15例。结...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15例。结果6 815例患者中5 324例经过半年至14年(平均6.3年)随访,优4 260例(80.02%)、良855例(16.06%)、进步209例(3.92%),优良率达96.08%。随访中X线检查显示手术后相应椎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未见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结论采用的三种方法与传统术式比较创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且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开窗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安民 唐海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再测试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343.5±428.7)N和(1090.3±429.2)N/mm;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276.1±274.6)N和(366.1±102.7)N/mm。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与原始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体原始刚度大于植骨后刚度(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但不能恢复其刚度,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强化骨折椎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经椎弓根植骨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及β-TCP/DL-PLA的体外降解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亮 安民 +3 位作者 郭志民 高燕 全大萍 卢泽俭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比较DL -PLA、 2 0 % β -TCP/DL -PLA制成的三维多孔材料降解特点 ,选择有利于骨缺损修复的材料。 方法 应用浇铸盐析技术分别将DL -PLA、 2 0 % β-TCP/DL -PLA制成三维多孔结构 ,通过体外降解实验观察测量并对比两种材料的分... 目的 比较DL -PLA、 2 0 % β -TCP/DL -PLA制成的三维多孔材料降解特点 ,选择有利于骨缺损修复的材料。 方法 应用浇铸盐析技术分别将DL -PLA、 2 0 % β-TCP/DL -PLA制成三维多孔结构 ,通过体外降解实验观察测量并对比两种材料的分子量、重量、生物力学、p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降解过程中DL -PLA材料 pH值在 3周内轻度下降 ,而后明显下降 ,12周时仅为 2 94。 2 0 % β -TCP/DL -PLA材料在 12周的降解过程中 pH值十分稳定 ,12周时为 6 6。 2 0 % β -TCP/DL-PLA在 0~ 2周分子量变化较大 ,从 3940 0下降为 2 82 0 0 ,2周后下降较平缓 ,12周时为 12 0 0 0 ,而DL -PLA在 0~ 2周分子量变化极大 ,从 3940 0下降为 10 90 0 ,12周时为 2 940。 2 0 % β-TCP/DL -PLA重量变化率 0~ 4周时变化较小 ,4周后下降加快 ,12周时为初始重量的 6 0 %。DL -PLA与之相似 12周时为初始重量的 5 5 %。初始强度 2 0 % β -TCP/DL -PLA为 1 72MPa,DL -PLA为 1 35MPa ,两者有显著差别 (P <0 0 5 )DL -PLA在降解过程中DL -PLA组 0~ 4周下降极小 ,4~ 6周下降较快 ,12周为 0 13MPa ,2 0 % β -TCP/DL -PLA在 0~ 6周下降极小 ,6~ 8周下降较快 ,12周时为 0 2 2MPa。 结论 三维多孔 2 0 % β -TCP/DL -PLA作为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PLA β-TCP/DL-PLA 三维多孔降解 骨缺损 骨修复材料
下载PDF
PLF与P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17
作者 肖文德 周初松 +3 位作者 安民 张辉 陈永红 刘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7期508-51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Ⅱ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76例采取植骨融合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33例采用后外侧融合,其余采用椎...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Ⅰ~Ⅱ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76例采取植骨融合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33例采用后外侧融合,其余采用椎间融合,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术后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1.82%和88.3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融合率分别为75.76%和90.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治疗Ⅰ~Ⅱ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相似,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融合 椎间融合 腰椎滑脱
下载PDF
神经端侧吻合重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感觉功能 被引量:22
18
作者 胡孔和 吴强 +4 位作者 刘建平 何小龙 席新华 安民 刘成龙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报道神经端侧吻合重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足踝部贴骨瘢痕挛缩共13例。切取皮瓣时,保留股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端侧缝合,分别于术后2、4、8、16和24周检测皮... 目的报道神经端侧吻合重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足踝部贴骨瘢痕挛缩共13例。切取皮瓣时,保留股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端侧缝合,分别于术后2、4、8、16和24周检测皮瓣的感觉功能。结果13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24个月,恢复了皮瓣的保护性感觉,有排汗功能,植物神经功能有恢复,受区的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可一次手术完成创面的修复,神经端侧吻合可重建皮瓣的感觉功能,能早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手足外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移植 神经端侧缝合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小切口潜行式开窗术摘除椎间盘髓核1200例报告 被引量:21
19
作者 安民 邵振海 《颈腰痛杂志》 1993年第4期218-220,260,共4页
采用全椎板、半椎板切除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导致腰椎不稳。本文报告采用小切口潜行式开窗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1200例,其中男984例,女216例;年龄17~72岁,平均39.5岁;手术证实单发椎间盘突出1084例,多发突出116例,中... 采用全椎板、半椎板切除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导致腰椎不稳。本文报告采用小切口潜行式开窗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1200例,其中男984例,女216例;年龄17~72岁,平均39.5岁;手术证实单发椎间盘突出1084例,多发突出116例,中央性突出123例,合并侧隐窝狭窄者121例,椎间盘吸收症8例。随访913例,随访10个月至7.6年,平均3.8年,优良率876例(9696)。本手术具有定位准、手术创伤和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手术无误诊率和阴性探查,远期效果好等优点,维持了腰椎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腰椎活动节段的有限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安民 袁野 +1 位作者 曹虹 童斌辉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3期181-183,267,共4页
目的 建立 L3 - L4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 ,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通过Auto CAD进行造型形成 L3 - L4活动节段的 CAD模型 ,转换成有限元分析模型 ,在模型绘出韧带及小关节囊。结果 模型的总节点数为 2 12 8,包括 1478个点块单元... 目的 建立 L3 - L4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 ,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通过Auto CAD进行造型形成 L3 - L4活动节段的 CAD模型 ,转换成有限元分析模型 ,在模型绘出韧带及小关节囊。结果 模型的总节点数为 2 12 8,包括 1478个点块单元 ,16个边界元 ,髓核与整个椎间盘的横切面积之比为 35 .5 %。结论 通过 CT断层扫描、图像数字化自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活动节段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