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进 万永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406-2409,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4月我院HIE患儿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降颅内压、纠正酸中毒...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4月我院HIE患儿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降颅内压、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控制惊厥等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加压15 min,吸氧30 min,减压15 min,q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200 U/kg,首次为皮下注射,第2次起为静脉推注,q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神经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蛋白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NBNA评分和血清NSE、MBP、S100B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0 d,两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两组患儿血清M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两组患儿血清M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神经反射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与对照组(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高压氧治疗HIE,能有效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组织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高压氧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功能 脑组织代谢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进 李德强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39-941,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用药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3例急性脑梗死并进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7例。出院时,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士发药和简单宣讲方式;试验组由临床药师进行用药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用药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3例急性脑梗死并进行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7例。出院时,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士发药和简单宣讲方式;试验组由临床药师进行用药干预指导。半年后,随诊并评价2组患者的用药效果及依从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27%(26/37例)和47.22%(17/36例);掌握用药方法的总体合格率分别为78.38%(29/37例)和52.78%(19/36例);用药依从性较好率分别为56.76%(21/37例)和30.56%(11/36例);自动停药率分别为0(0/37例)和19.44%(7/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用药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干预 急性脑梗死介入术 用药疗效 用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培元通脑胶囊对帕金森病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进 张春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778-4779,共2页
目的研究培元通脑胶囊对帕金森病小鼠的作用。方法选取72只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60只制造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作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巴丝肼组、0.... 目的研究培元通脑胶囊对帕金森病小鼠的作用。方法选取72只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60只制造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作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巴丝肼组、0.6 g/kg培元通脑组、1.2 g/kg培元通脑组及1.8 g/kg培元通脑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不给予干预措施,其余各组根据组别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多巴丝肼及不同剂量培元通脑胶囊处理。比较各组帕金森病小鼠活动能力、行为学、爬杆时间及纹状体内DOPAC、DA与HVA水平变化。结果 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模型组小鼠活动能力、行为学及爬杆时间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帕金森病小鼠比较,培元通脑组帕金森病小鼠活动能力、行为学及爬杆时间均有所改善,纹状体内DOPAC、DA与HV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培元通脑胶囊能够有效改善MPTP对小鼠纹状体造成的损伤影响,减轻盘锦森小鼠震颤症状持续时间,促进小鼠纹状体内DOPAC、DA与HVA水平升高,是一种有效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培元通脑胶囊 纹状体
下载PDF
青藤碱通过ANRIL/miR-626轴减轻MPP^+诱导的SK-N-SH细胞损伤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进 殷立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04-1412,共9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SN)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探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寻找线索。方法:用SN干预经MPP^+诱导的SK-N-SH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青藤碱(SN)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探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寻找线索。方法:用SN干预经MPP^+诱导的SK-N-SH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水平,RT-qPCR检测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ANRIL和微小RNA-626(miR-626)的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ANRIL和miR-626的调控关系。转染ANRIL小干扰RNA至SK-N-SH细胞,用上述相同方法观察抑制ANRIL表达对MPP^+诱导的SK-N-SH细胞凋亡、Bax和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和GSH水平的影响。结果:MPP^+处理后,SK-N-SH细胞的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和ANRIL表达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和miR-626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MDA水平升高(P<0.05),GSH水平降低(P<0.05)。SN处理或抑制ANRIL表达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和ANRIL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蛋白和miR-626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MDA水平降低(P<0.05),GSH水平升高(P<0.05)。结论:SN可能通过调控ANRIL/miR-626通路减轻MPP^+诱导的SK-N-SH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青藤碱 长链非编码RNA ANRIL 微小RNA-626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通过LINC00299/miR-590-3p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王进 +1 位作者 樊登云 殷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调控LINC00299/微小RNA(miR)-590-3p途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Aβ_(1~42)处理SK-N-SH细胞复制AD细胞模型。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调控LINC00299/微小RNA(miR)-590-3p途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Aβ_(1~42)处理SK-N-SH细胞复制AD细胞模型。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LINC00299和miR-590-3p表达。采用上述方法观察抑制LINC00299对AD模型细胞损伤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INC00299和miR-590-3p靶向关系。结果Aβ_(1~42)处理后,SK-N-SH细胞活力、miR-590-3p表达量、SOD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率、LINC00299表达量、MDA含量、LDH释放量明显升高(P<0.05)。小白菊内酯处理后,Aβ_(1~42)诱导的SK-N-SH细胞活力、miR-590-3p表达量、SOD活性明显升高,凋亡率、LINC00299表达量、MDA含量、LDH释放量明显降低(P<0.05)。LINC00299过表达逆转了小白菊内酯对Aβ_(1~42)诱导的SK-N-SH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miR-590-3p与LINC00299序列直接结合。结论小白菊内酯可能通过调控LINC00299/miR-590-3p通路进而保护AD模型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白菊内酯 LINC00299 miR-590-3p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伊 江佳佳 +8 位作者 刘雅菁 冯双 张彦博 赵辉 邹月丽 李奕 何俊瑛 卜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coronavirus 2,SARS-CoV-2)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医科...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coronavirus 2,SARS-CoV-2)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查阅病历收集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7.4±16.2)岁,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伴受累肢体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特征,均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使用免疫调节治疗效果好。结论SARS-CoV-2相关GBS和经典GBS的临床表现、病程、对治疗的反应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特征 肌电图 脱髓鞘 脑脊液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利 张甜甜 +2 位作者 郑天伦 张志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347-3350,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美国...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HIS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入组63例,试验组入组75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3%(64例/75例)和65.07%(41例/6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NHISS评分差值分别为(2.11±1.01)和(0.99±0.68)分,mRS评分差值分别为(0.96±0.57)和(0.63±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和6.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有效性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进 殷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075-5076,5077,共3页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体重范围185~210 g的SPF级雄性SD大鼠68只,均复制为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只。对照组大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大鼠给予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体重范围185~210 g的SPF级雄性SD大鼠68只,均复制为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只。对照组大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大鼠给予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大鼠治疗1、3、5、7 w神经行为学指标对侧旋转、旋转启动时间、旋转持续时间、剂峰旋转圈数及AIM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大鼠给药后均出现对侧旋转,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对侧旋转圈数逐渐增加,其中给药5 w时大鼠达到峰值。两组大鼠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旋转启动时间逐渐降低,旋转持续时间呈增加趋势,剂峰旋转圈数也呈逐渐增加趋势,而AIM评分也随治疗时间逐渐增加。同一观测时间点,观察组对侧旋转圈数、大鼠旋转启动时间、旋转持续时间、剂峰旋转圈数、AIM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普拉克索能够有效缓解高剂量左旋多巴对PD大鼠神经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善AIM评分,并有利于促进左旋多巴治疗PD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左旋多巴 神经行为学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拷贝数变异分析与ctDNA联合应用诊断脑转移瘤1例
9
作者 江佳佳 杨伊 +3 位作者 尹梓曈 赵辉 卜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159,共5页
报告1例68岁男性,以头晕、走路不稳起病,起初考虑脑囊虫病,送检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未检测到脑囊虫,但检测到染色体发生重复改变,表明存在恶性肿瘤DNA,进一步利用循环肿瘤DNA(circu... 报告1例68岁男性,以头晕、走路不稳起病,起初考虑脑囊虫病,送检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未检测到脑囊虫,但检测到染色体发生重复改变,表明存在恶性肿瘤DNA,进一步利用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协助诊断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我们联合应用mNGS双组学检测及ctDNA检测,结合全身PET-CT检查,成功诊断了1例脑转移瘤,并指导临床行肿瘤靶向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脑转移瘤数量明显减少。此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肿瘤诊断方法,本病例为探索脑脊液mNGS双组学检测提供了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脑转移瘤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6例临床特征分析
10
作者 江佳佳 杨伊 +3 位作者 尹梓曈 赵辉 卜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5-482,共8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脑脊液GFAP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病历资料。结...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脑脊液GFAP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病历资料。结果16例患者发病年龄21~66岁,平均(40.56±12.04)岁,其中男10例,女6例。主要首发表现为发热(14/16)、头痛(12/16)、尿便障碍(12/16)、恶心呕吐(7/16)、双下肢无力(7/16)、意识障碍(4/16)、记忆力减退(2/16),其中9例患者最初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2例因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无患者发现肿瘤。14例患者对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好,2例患者预后不佳。结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脑炎,对激素及免疫治疗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 GFAP-IgG 重叠的自身免疫综合征 脑膜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激素治疗 免疫治疗 呼吸衰歇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系统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晓曼 王斌斌 +8 位作者 杨鹏 赵盼娣 李桐 张彤 李培芳 闫佳佳 郭力 刘晓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529-534,共6页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系统(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预后和死亡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了144例被诊断为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通过头颅MRA和(或)CTA发现VBS主干动脉狭窄≥70%且狭窄主干动脉根数...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系统(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预后和死亡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了144例被诊断为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通过头颅MRA和(或)CTA发现VBS主干动脉狭窄≥70%且狭窄主干动脉根数≥2支,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预后相关因素,并对其3个月的复发率及死亡率进行随访。结果 144例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77.1%vs 22.9%),其中高血压患者84%,高脂血症患者69.4%。95.1%的患者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肢体瘫痪和眩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65.3%患者存在多发梗死部位,主要分布在脑桥(52.8%)和小脑(38.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P=0.012)、肢体瘫痪(P=0.008)及并发症(P=0.005)是此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经过约3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Hhcy是此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75 1.083~9.309,P=0.035)。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联合丁苯酞软胶囊(NBP)治疗与该类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明显相关(OR:0.076 0.027~0.215,P<0.001)。结论对VBS多发重度动脉粥样硬化AIS患者,应该更加关注血Hcy水平,防治并发症,另外,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联合丁苯酞软胶囊(NBP)治疗对降低此类患者三个月的死亡率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椎基底动脉系统 动脉粥样硬化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死亡率 预后 丁苯酞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大鼠腓肠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表达的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斌 朱明振 +1 位作者 李卫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大鼠腓肠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表达的特点。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EAMG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以小鼠乙酰胆碱受体(AChR)基因为模板合成AChR抗原,以Lewis大鼠为免疫动物。EAM...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模型大鼠腓肠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表达的特点。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EAMG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以小鼠乙酰胆碱受体(AChR)基因为模板合成AChR抗原,以Lewis大鼠为免疫动物。EAMG组采取主动免疫法将AChR抗原与弗氏佐剂混合制成乳剂,注射入大鼠背部皮下。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弗氏佐剂。空白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使用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检测肌电RNS衰减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腓肠肌LRP4含量。结果 EAMG组所有大鼠在8周后出现肌无力症状,对照组、空白组大鼠无肌无力症状。EAMG组大鼠RNS衰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EAMG组大鼠腓肠肌LRP4蛋白的相对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结论 EAMG大鼠中,当AChR被自身抗体破坏时,可能导致包含LRP4在内的整条信号通路受损,进而使LRP4含量减少。LRP4是神经肌肉接头信号通路完整的重要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 重症肌无力 主动免疫 乙酰胆碱受体
下载PDF
巴曲酶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台立稳 贾丽景 +2 位作者 王惠娟 周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51例,随机分为巴曲酶常规剂量治疗组(24例)和大剂量延长疗程组(27例),观察两组治疗后7天及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大剂量延长疗程组患...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51例,随机分为巴曲酶常规剂量治疗组(24例)和大剂量延长疗程组(27例),观察两组治疗后7天及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大剂量延长疗程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14天ESS评分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改善。但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差别。各组治疗后7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巴曲酶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 巴曲酶 治疗组 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塞患者 纤维蛋白原水平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纤维蛋白原含量 急性脑梗死患者 延长疗程
下载PDF
多西他赛对鼠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上各种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王进 万永占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对鼠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上各种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50、300、600 nmol/L)和不同时间(3、6、12 h)的多西他赛处理分化好的C2C12肌管细胞,以不添加药物组作为对照组,通... 目的研究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对鼠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上各种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50、300、600 nmol/L)和不同时间(3、6、12 h)的多西他赛处理分化好的C2C12肌管细胞,以不添加药物组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Akt的磷酸化程度,确定多西他赛作用的最佳时间和浓度;后以多西他赛作用的最适条件处理分化好的C2C12肌管细胞,以不添加药物组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胰岛素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胰岛素受体β亚基(IRβ),Akt,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160 k D的Akt底物(AS160)]及其磷酸化程度。结果多西他赛处理6 h,150 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 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n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3、6、12 h条件下Akt的磷酸化程度降低。多西他赛处理3 h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相近,6 h和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程度降低。经多西他赛300 nmol/L作用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刺激后的小鼠骨骼肌细胞的IRβ的磷酸化程度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刺激后Akt、GSK-3β、AS160的磷酸化程度降低。结论多西他赛能够抑制骨骼肌细胞上胰岛素转导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kt的磷酸化及其下游蛋白GSK-3β、AS160的活化,这可能引起鼠骨骼肌细胞上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胰岛素抵抗 多西他赛 胰岛素信号通路
下载PDF
Kojewnikow综合征(附3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张国红 董梅 +1 位作者 母成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49-49,共1页
Kojewnikow综合征(简称KS), 又称单纯部分性运动发作持续状态, 临床上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3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Kojewnikow综合征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蝎蜇伤致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16
作者 李明林 李世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00-200,共1页
关键词 临床症状 病例 周围神经病 蝎蜇伤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