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导纳微分环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傅志义 李志明 +1 位作者 孙晓玲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导纳微分环(ADL)快速射血相(ADL_I)环体切迹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照分析了4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 ADL_1环体形态改变情况。结果诊断性试验评价 ADL_1环体切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为94.... 目的探讨心导纳微分环(ADL)快速射血相(ADL_I)环体切迹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照分析了4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及 ADL_1环体形态改变情况。结果诊断性试验评价 ADL_1环体切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66.7%,准确度为88.6%,阳性似然比为2.83,阴性似然比为0.09。结论心导纳微分环快速射血相离心支切迹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且较心电图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心导纳微分环 ADL 心电图 诊断性试验 特异度
下载PDF
冠心病心导纳环面积及形态改变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傅志义 刘钦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心导纳环(ADL)的图形改变对冠心病心功能的评定作用。方法 分析96 例冠心病患者及73 例正常人ADL各时相面积及射血相(ADLI)环体的形态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冠心病组:(1)反映每搏输出量(ADLI)... 目的 探讨心导纳环(ADL)的图形改变对冠心病心功能的评定作用。方法 分析96 例冠心病患者及73 例正常人ADL各时相面积及射血相(ADLI)环体的形态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冠心病组:(1)反映每搏输出量(ADLI)面积较小(P< 0.01);(2)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心房收缩相(ADLV)面积相应增大(P< 0.01);(3)反映心脏主动舒张的快速充盈相(ADLⅢ-2)面积相对减小(P< 0.01);(4)反映心肌收缩协调性的ADLI环体切迹增多(P< 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ADL图形改变,这些异常改变对冠心病的心功能判定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导纳环/图形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脑导纳图变化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王以国 +4 位作者 何向阳 叶泳珊 邱旻 陈保东 陈文凯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导纳技术对急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急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双侧脑血流检测,与40例健康组对照,分析脑导纳图各项指标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外伤组脑供血量明显减少(ADLⅠ+Ⅱ指数减少),流入容积速度(HS/BS)下降,与对照... 目的探讨脑导纳技术对急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急性脑损伤患者进行双侧脑血流检测,与40例健康组对照,分析脑导纳图各项指标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外伤组脑供血量明显减少(ADLⅠ+Ⅱ指数减少),流入容积速度(HS/BS)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动态观察显示:病情恶化者脑导纳微分环波形渐变差,恢复者渐好转。结论脑损伤(3~21 d)的脑导纳图主要改变为:ADLⅠ+Ⅱ、及HS/BS减小,ADL IV及ADL IV/ADLⅠ+Ⅱ增大。提示病灶侧供血减少,血流缓慢。脑导纳图的动态观测对脑损伤的预后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血流 脑导纳图
原文传递
三道胃动检测分析仪设计和应用研究
4
作者 潘正 连帆 +5 位作者 吕双辉 关春怡 张万方 陈苇菁 连至诚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设计三道胃动检测分析仪,并探讨该仪器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诊断中意义。方法依据在胃的体表投影区粘贴电极以测定胃的容积的变化,从而反映胃的运动及排空情况,设计三道胃动检测分析仪。应用该检测仪观测28例正常人及29例2型糖尿病胃... 目的设计三道胃动检测分析仪,并探讨该仪器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诊断中意义。方法依据在胃的体表投影区粘贴电极以测定胃的容积的变化,从而反映胃的运动及排空情况,设计三道胃动检测分析仪。应用该检测仪观测28例正常人及29例2型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的导纳胃动图,并分析胃动相关波形的频率、强度与移行方向。结果检测及波形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人的胃运动频率分布于1.0~6.9次/min范围,餐后2.5~4.4次/min范围内胃运动的能量较空腹明显增强;空腹时可判别的胃运动移行波有(27.2±5.9)个/10min,其中正向移行波(14.0±3.2)个/10min,逆向移行波(7.3±4.0)个/10min,同步收缩波(6.4±7.3)个/10min,餐后正向移行波倾向增多,而同步收缩波则倾向减少。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的胃运动能量明显低于正常,正向移行波少于正常,而同步收缩波则多于正常。结论三道胃动检测分析仪可在非侵入情况下检测糖尿病胃动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力检测 糖尿病 导纳胃动图
下载PDF
冠心病心导纳环检测指标与心电图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傅志义 潘雪梅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心导纳环(ADL)检测方法对冠心病诊断及心功能评定作用。方法 本文检测并分析96例冠心病患者及73例正常人ADL和心电图(ECG)。结果 冠心病组SV、CO、CI、EF、LVET、C、LI、ADLe及ADL_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l... 目的 探讨心导纳环(ADL)检测方法对冠心病诊断及心功能评定作用。方法 本文检测并分析96例冠心病患者及73例正常人ADL和心电图(ECG)。结果 冠心病组SV、CO、CI、EF、LVET、C、LI、ADLe及ADL_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TPR、PEP及PEP/LVE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种方法比,ADL阳性检出率为89.58%,ECG阳性检出率为72.9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ADL异常改变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心功能判定优于ECG;ADL无创检测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功能 心导纳环 心电图 心肌损伤 检测指标
下载PDF
对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射频消蚀特点的分析
6
作者 吕惠玲 +3 位作者 杜日映 谢伯雅 王毅 罗景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1987年,Borggrete首先将射频消蚀术(Radiofrequency current ablation, RFCA)治疗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现在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RFCA治疗技术比较成熟,儿童SVT的RFCA治疗经验尚不足。现总结我们1992年2月至1995年1月RFCA治疗10例SV... 1987年,Borggrete首先将射频消蚀术(Radiofrequency current ablation, RFCA)治疗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现在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RFCA治疗技术比较成熟,儿童SVT的RFCA治疗经验尚不足。现总结我们1992年2月至1995年1月RFCA治疗10例SVT患儿,并复习有关资料,对小儿SVT及RFCA治疗特点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射频消蚀术 治疗特点 射频导管 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经验 旁道定位 放电次数 二尖瓣环
下载PDF
三道胃动检测分析仪的原理结构及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潘正 陈苇菁 +5 位作者 张万方 连帆 连至诚 吕双辉 关春怡 《医疗保健器具》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介绍“胃动检测分析仪”的原理结构,以及该仪器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诊断中的应用。使用该检测仪观测28例健康人及27例2型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的导纳胃动图。结果显示,健康人的胃运动频率分布于1.0~6.9周/分钟(cpm)范围,餐后2.5~4.... 本文介绍“胃动检测分析仪”的原理结构,以及该仪器在糖尿病胃动力障碍诊断中的应用。使用该检测仪观测28例健康人及27例2型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的导纳胃动图。结果显示,健康人的胃运动频率分布于1.0~6.9周/分钟(cpm)范围,餐后2.5~4.4cpm范围胃运动的能量较空腹明显增强;空腹时可判别的胃运动移行波有27.2±5.9个/10分钟,其中正向移行波14.0±3.2个/10分钟,逆向移行波7.3±4.0个/10分钟,同步收缩波6.4±7.3个/10分钟,餐后正向移行波增多,而同步收缩波则减少。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的胃运动能量明显低于正常,正向移行波少于正常,而同步收缩波则多于正常。“胃动检测分析仪”可在非侵入情况下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胃动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动力障碍 糖尿病
下载PDF
甲亢性肺型P波临床分析
8
作者 《石家庄医专学报》 1993年第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甲亢 心电图 临床
下载PDF
心导纳环图形改变评定冠心病病人心功能临床研究
9
作者 傅志义 +1 位作者 李戈兵 潘雪梅 《沈阳部队医药》 1999年第6期496-498,共3页
为探讨心导纳环(ADL)的图形改变对冠心痛心功能的评定作用,对比了96例冠心病患者及73例正常人ADL各时相面积及快速射血相(ADL_1)环体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组心导纳环总面积(ADLt)较小(P<0.01);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快速射血相面积... 为探讨心导纳环(ADL)的图形改变对冠心痛心功能的评定作用,对比了96例冠心病患者及73例正常人ADL各时相面积及快速射血相(ADL_1)环体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组心导纳环总面积(ADLt)较小(P<0.01);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快速射血相面积(ADL_1)较小(P<0.01);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心房收缩相面积(ADLv)相应增大(P<0.01);反映心脏主动舒张的快速充盈相面积(ADL_(1-2))相对减小(P<0.05);反映心肌收缩协调性的ADL_1环体切迹增多(P<0.01)。上述结果表明冠心病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这些异常改变对冠心病的心功能判定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功能 心导纳环
下载PDF
犬缺血心肌心导纳环与心电图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伯雅 +1 位作者 裴建明 王跃明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导纳环 心电图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