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雷金来 丛雨轩 +13 位作者 庄岩 张斌飞 魏星 魏巍 付亚辉 王鹏飞 温世明 王虎 黄海 韩爽 刘曙光 王宝辉 柯超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65例;平均年龄为72.6岁。根据术...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65例;平均年龄为72.6岁。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2组:氨甲环酸组39例,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对照组41例,术前不使用氨甲环酸。术前1d、术后第1、3天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红细胞输入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后3d内红细胞输入量,根据公式计算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氨甲环酸组患者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632.3±849.2)mL,隐性失血量平均为(1270.9±623.3)mL,输血率为28.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014.8±924.7)mL、(1549.1±624.9)mL、5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显性失血量平均分别为(361.4±154.3)、(465.7±191.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0d,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患者出现肢体肿胀,1、0例患者发生伤口裂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患者的隐性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且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钉 手术后出血
原文传递
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28
2
作者 潘文杰 刑科 +3 位作者 贺艳 姚建锋 刘林 雷金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7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施行全膝关节置换(TKA)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7月~2009年5月,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49例(57膝)施行TKA的资料。行单膝TKA术41例,行双膝TKA 8例。术前平均膝关节内翻角、屈曲挛缩度数、膝...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施行全膝关节置换(TKA)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7月~2009年5月,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49例(57膝)施行TKA的资料。行单膝TKA术41例,行双膝TKA 8例。术前平均膝关节内翻角、屈曲挛缩度数、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13.1±1.5)°、(18.55±0.6)°、(37.9±3.4)分。结果患者获随访5~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平均膝关节股胫角、屈曲挛缩度数分别为(174.2±1.9)°、(0.3±0.15)°。膝关节HSS评分术后为(88.3±5.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切口、深部感染及再翻修者。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临床疗效较好。术中准确切骨、软组织平衡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畸形 早期疗效
原文传递
髂腹股沟入路短支撑钢板固定髋臼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虎 张堃 +8 位作者 魏星 王鹏飞 从雨轩 李忠 付亚辉 雷金来 张斌飞 黄海 庄岩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评价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及使用骨盆缘下短支撑钢板固定髋臼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并骨盆缘下短支撑钢板固定髋臼后柱治疗29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7... 目的评价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及使用骨盆缘下短支撑钢板固定髋臼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并骨盆缘下短支撑钢板固定髋臼后柱治疗29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7例;年龄25~72岁,平均(53±6.3)岁;Letournel-Judet髋臼骨折分型,前柱+后半横骨折14例,双柱骨折11例,T型骨折4例,其中6例合并关节面压缩骨折(海鸥征)。手术方法包括术前3D打印重建骨盆模型并预手术,自行设计牛角形克氏针套筒帮助通过髂腹股沟入路下放置骨盆缘下支撑钢板固定髋臼后柱。随访时使用Mede d’Aubigné评分评价患髋功能,采用Matta分类方法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骨折再次移位、创伤性骨关节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29例患者中,2例失访,其中1例于术后15d因肺栓塞而突发死亡,1例术后12个月失去联系;余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75个月,平均40个月。29例患者手术时间(180±35.5)min,术中出血量(500±43.9)ml;术后无一例发生骨折再次移位,采用Matta方法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其中优17例,良8例,差4例,优良率为86%(25/29)。2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0.9)个月。末次随访时,Merle d’Aubigné评分为10~18分,平均16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4%(20/27)。术后3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于术后15d因肺栓塞而死亡,2例术后3~4d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6个月后血栓消失;2例术后即刻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未特殊处理,至末次随访时症状均消失;1例患者术后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并VSD负压吸弓l后,术后1个月伤口愈合;1例骨折复位差合并海鸥征的患者术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隐性失血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雷金来 张斌飞 +13 位作者 庄岩 丛雨轩 魏星 魏巍 付亚辉 温世明 王鹏飞 王虎 黄海 韩爽 刘曙光 王宝辉 柯超 张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2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氨甲环酸能否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方法纳入自2016-12—2017-07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7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2组,氨甲环酸组(37例)于麻醉后手术开始... 目的探讨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氨甲环酸能否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方法纳入自2016-12—2017-07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7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2组,氨甲环酸组(37例)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氨甲环酸1 g(200 ml),生理盐水组(40例)静脉输注200 ml生理盐水。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引流量、术后输血率、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及第3天Hb、Hct,术后第3天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氨甲环酸组术后第3天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更少,术后输血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引流量、术后Hb、术后Hct、术后第3天显性失血量、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1 g氨甲环酸可以有效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的隐性失血量,降低术后患者输血率,进而减少贫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同时不增加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氨甲环酸 隐性失血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魏星 雷金来 +4 位作者 王虎 黄海 王典 庄岩 张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6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27例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结果 27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8(16-50)个月随访。骨搬移长度平均7.9(5-12)...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6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27例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结果 27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8(16-50)个月随访。骨搬移长度平均7.9(5-12)cm,搬移时间平均78(55-160)d,骨搬移停止至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平均180(95-220)d。出现针道感染2例,停止搬移,静点抗生素、对症处理后感染控制;出现牵张成骨区成骨不全1例,植骨后愈合;拆除外架后发生牵张成骨区骨折1例,经内固定后骨愈合;骨搬移停止后,对15例断端进行去除嵌压组织、新鲜化处理后断端骨性愈合,9例无需进一步手术,通过断端加压后骨愈合,3例加压固定3个月后无明显愈合表现,按照骨不连处理方案,应用手风琴技术处理后顺利愈合。结论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骨搬移过程中的环形固定器有利于畸形矫正,但患者对单边固定器有更好的耐受性。严谨的术前设计、精细的术中操作、耐心细致的术后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器 骨感染
原文传递
盐酸甲氧明注射液持续泵注辅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做功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苏晗 雷金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1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甲氧明注射液持续泵注辅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做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盐酸甲氧明注射液持续泵注辅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做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两组均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持续微量泵注盐酸甲氧明注射液。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5 min(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气管插管后5 min(T_2)、气管插管后15 min(T_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麻醉诱导完成后、术毕时心脏做功指标,包括左室每搏功(LVSW)、每搏指数(SVI),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0时两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T_1、T_2、T_3时的MAP、HR与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T_1、T_2、T_3时MAP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完成后、术毕时LVSW、SVI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29.27%)(P <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盐酸甲氧明注射液持续泵注辅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可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降低心脏做功,减少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盐酸甲氧明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心脏做功
下载PDF
前环复位固定结合钉棒系统固定后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14
7
作者 付亚辉 王虎 +9 位作者 魏星 柯超 雷金来 王鹏飞 张斌飞 丛雨轩 黄海 张堃 李忠 庄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前环复位固定结合钉棒系统固定后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1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4.4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型6... 目的探讨前环复位固定结合钉棒系统固定后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1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4.4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型6例,B3型8例;c1型12例,c2型5例。首先仰卧位复位固定骨盆前环,然后采用俯卧位经皮微创钉棒系统固定骨盆后环。记录钉棒系统固定骨盆后环所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及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骨盆功能。结果31例患者骨盆后环固定所需时间为40~60min,平均50.7min;术中出血量为30—80mL,平均42.9mL;术中透视次数为7~12次,平均9.7次。根据Tornetta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15例,良16例,优良率为100%。29例患者术后获12-83个月(平均34.7个月)随访。29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5周。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定骨盆功能:优10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89.7%。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螺钉松动及断裂、骨折再次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前环复位固定结合钉棒系统固定后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后环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少等优点,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一期节段性清创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 被引量:14
8
作者 魏星 王虎 +7 位作者 庄岩 王鹏飞 温晓东 从雨轩 付亚辉 黄海 雷金来 王学良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38-844,共7页
目的观察一期节段性清创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效果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一期节段性清创骨搬运技术并创面开放治疗的1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资料,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36.9岁(20~55岁... 目的观察一期节段性清创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效果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一期节段性清创骨搬运技术并创面开放治疗的1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资料,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36.9岁(20~55岁)。患者采用局部节段性切除同时胫骨近侧干骺端截骨骨搬运及创面开放、停泊点清理植骨加压外固定支架调整等治疗,治疗过程分为4期:I期:患者入组至初次手术前;Ⅱ期:初次手术骨搬运至停泊点;Ⅲ期:处理停}白点至拆外固定支架前;IV期:拆除外固定支架至术后2年。在4个治疗时期分别记录并发症、SF-36躯体综合功能评分(PCS)及心理综合评分(MCS)、行走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计算愈合指数并统计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手术次数。结果15例患者中1例随访至拆除外固定支架,14例(93%)患者随访至拆除外固定支架2年后。15例患者胫骨病灶处节段性切除后平均缺损长度为7.5cm(3~12cm)。平均愈合指数为43.1d/cm(33—62d/cm)。手术治疗时问平均为48周(30~62周)。与I期PCS评分、MC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Ⅱ期、Ⅲ期较低,Ⅳ期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Ⅳ期PCS评分、MC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Ⅱ期、Ⅲ期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共接受了23次手术,平均为1.5次/例。结论一期节段性清创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虽然治疗过程较长,并发症多,但可取得躯体及心理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手术次数少、带架时间短等优势,可彻底治愈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疾病 感染性 骨延长术 骨缺损
原文传递
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32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雷金来 秦四清 +2 位作者 裴琦 姚建锋 张育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8期717-718,共2页
目的观察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本组1例术后发生肺栓塞死亡,其余均获得随访。随访患者中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死... 目的观察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本组1例术后发生肺栓塞死亡,其余均获得随访。随访患者中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死亡。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优68例,良59例,可3例。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带大粗隆人工关节置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内后侧入路对侧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单纯股骨内髁骨折 被引量:10
10
作者 雷金来 庄岩 +7 位作者 丛雨轩 张斌飞 王虎 黄海 魏星 王鹏飞 付亚辉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内后侧入路对侧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单纯股骨内髁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14例单纯股骨内髁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4例;年龄为33~64岁,平均44.6岁。骨... 目的探讨内后侧入路对侧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单纯股骨内髁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14例单纯股骨内髁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4例;年龄为33~64岁,平均44.6岁。骨折AO分型:33-B2型10例,33.B3型4例。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0d,平均5.4d。所有患者均采用膝关节内后侧入路对侧LISS钢板或加T型支撑钢板内固定。结果14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个月(12~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关节面塌陷、关节僵硬、关节内感染、骨不连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膝功能:优9例,良3例,可1例,差1例。结论内后侧入路对侧LISS钢板治疗单纯股骨内髁骨折支撑性强,固定强度高,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内后侧入路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0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雷金来 卢代刚 +4 位作者 张堃 庄岩 李忠 师建军 魏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2期1187-1188,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IV—VI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10例均获得平均33.6(6-48)个月随访.所有患...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IV—VI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10例均获得平均33.6(6-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疗效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43例,良51例,可10例,差6例,优良率85.5%。结论术中应根据具体骨折类型采用相应手术人路和固定方式,充分植骨并解剖复位关节面,维持下肢正常力线.修复关节周围韧带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植骨
原文传递
髂腹股沟入路下拉力螺钉固定后壁在髋臼双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虎 魏星 +9 位作者 付亚辉 雷金来 王鹏飞 张斌飞 丛雨轩 黄海 张堃 李忠 庄岩 刘萍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771-776,共6页
目的评估在髂腹股沟入路下采用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壁治疗累及后壁的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髂腹股沟入路下治疗35例累及后壁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资料,男25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4.4... 目的评估在髂腹股沟入路下采用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壁治疗累及后壁的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髂腹股沟入路下治疗35例累及后壁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资料,男25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4.4±12.5)岁;Letournel髋臼骨折分型均为累及后壁的髋臼双柱骨折,其中2例合并关节面压缩骨折(海鸥征)。手术在髂腹股沟入路下复位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并贴髂骨外板建立约2cm软组织通道,使用手指顶压复位髋臼后壁骨折,前侧使用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壁。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照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进行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tta方法评价,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再移位、创伤性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深静脉血栓等。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96个月,平均(44.7±18.9)个月;手术时间160-490min,平均(257.7±60.4)min:术中出血300-4000ml,平均(742.9±614.5)ml;术后无一例发生后壁骨折块再移位。采用Matta方法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其中优11例,良19例,差5例,优良率为86%(30/35)。末次随访时,MeAed’Aubign6评分为13-18分,平均(16.4±1.4)分;其中优8例,良23例,可4例,优良率为89%(31/35)。术后3-4d,4例患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6个月后血栓消失;4例于术后即刻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未特殊处理,至末次随访时症状均消失;1例术后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并VSD负压吸引后,术后1个月愈合;l例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差,并术前合并海鸥征,术后35个月因严重创伤性关节炎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再手术率为5.7%(2/35),术后无一例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及异位骨化。结论采用髂腹沟入路治疗累及后壁的髋臼双柱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鹏飞 庄岩 +7 位作者 李忠 雷金来 卢代刚 从雨轩 付亚辉 魏星 魏巍 张堃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笔者自2014-04—2015-04采用3D打印技术对43例复杂髋臼骨折进行术前设计、预手术。所有患者行CT平扫(层厚1.0 mm)及三维重建,获得数据,将数据发送给3D打印机,打印出髋臼骨折的...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笔者自2014-04—2015-04采用3D打印技术对43例复杂髋臼骨折进行术前设计、预手术。所有患者行CT平扫(层厚1.0 mm)及三维重建,获得数据,将数据发送给3D打印机,打印出髋臼骨折的三维模型。术前对于模型进行复位,模拟手术进行复位固定。结果 43例均获12~24(14.3±0.8)个月随访。手术时间(165.0±25.0)min,术中出血量(450.0±125.0)ml,术中透视时间(24.0±2.3)s。术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进行评估:优23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3.7%;末次随访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优25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4%。1例出现死亡冠破裂,予以结扎。结论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术中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固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术中透视时间。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对于骨科医师来说可缩短髋臼骨折手术学习曲线,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3D打印 术前设计
原文传递
应用3D打印骨折模型进行术前计划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孟羿彬 王虎 +12 位作者 付亚辉 尚昆 柯超 魏星 雷金来 王鹏飞 魏巍 张斌飞 丛雨轩 黄海 张堃 李忠 庄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0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评估传统术前计划与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7-03由同一位主任医师完成并采用髋臼前侧入路手术治疗的125例复杂髋臼骨折,71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术前计划(传统组),54例在... 目的评估传统术前计划与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7-03由同一位主任医师完成并采用髋臼前侧入路手术治疗的125例复杂髋臼骨折,71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术前计划(传统组),54例在传统方法基础上采用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计划(3D打印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骨折复位质量,以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e评分。结果 1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5(12~45)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大出血、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3D打印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螺钉进入关节腔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髋臼骨折模型有利于经验欠缺的年轻医师对手术技术的理解,缩短其学习曲线。对于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术前利用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手术操作并不能显著提高复杂髋臼骨折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3D打印技术 传统术前计划 前侧入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胫后入路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星 雷金来 +6 位作者 庄岩 卢代刚 王虎 温晓东 马腾 王鹏飞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55-959,共5页
目的 探讨胫后入路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6例前方软组织条件差的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为19 ~ 64岁,平均43.8岁.所有患者... 目的 探讨胫后入路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6例前方软组织条件差的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为19 ~ 64岁,平均43.8岁.所有患者原始骨折均为GustiloⅢ型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一期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不连按Weber-Cech分型:肥大型3例,萎缩型13例.初次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为9~12个月,平均9.8个月.所有患者采用胫后入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8 h(1.5~2.5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0 mL(200 ~600 mL).术后除1例患者发生伤口浅部感染、跟腱外露外,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4个月(8 ~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8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下肢关节功能:优10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 对于胫前软组织条件较差、不适合前方入路的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骨不连,胫后入路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手术入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开放性 骨折 不愈合 胫后入路
原文传递
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海 魏星 +5 位作者 雷金来 王鹏飞 丛雨轩 王虎 庄岩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治疗的11例Dubberley Ⅱb、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岁(24~71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ⅡB型...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治疗的11例Dubberley Ⅱb、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岁(24~71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ⅡB型7例,ⅢB型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固定。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35个月(平均16.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2.5-5.0个月)。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复位丢失。1例患者x线片示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平均屈曲活动度为121.2°(91.3°-142.2°),平均伸直活动度7.3°(4.5°~13.7°);前臂旋前81.4°(53.5°-91.2°),旋后79.8°(65.3°-84.7°)。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平均89.8分,其中优8例,良2例,中1例。结论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固定牢靠,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骨盆入口缘下支撑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内侧壁内侧移位的老年髋臼骨折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虎 魏星 +5 位作者 雷金来 温晓东 丛雨轩 黄海 张堃 庄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骨盆入口缘下支撑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内侧壁内侧移位的老年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骨盆入口缘下支撑钢板固定治疗的26例髋臼内侧壁内侧移位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骨盆入口缘下支撑钢板固定治疗髋臼内侧壁内侧移位的老年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骨盆入口缘下支撑钢板固定治疗的26例髋臼内侧壁内侧移位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65~85岁,平均72.5岁;髋臼骨折按Letoumel-Judet分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14例,双柱骨折10例,T形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25d,平均7.2d。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结果2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0—250min,平均180min;术中出血量为200~700mL,平均400mL。术后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优14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为92.3%。26例患者术后获24~36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4~20周,平均16.5周。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评分为9~18分,平均15分;优6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3.1%。2例患者术后因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患者术后伤口出现脂肪液化,换药后伤口延迟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患侧大腿内侧麻木感,术后3个月麻木感消失。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骨盆人口缘下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老年髋臼骨折,能重建髋关节的匹配及稳定性,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旁正中入路治疗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 被引量:5
18
作者 雷金来 庄岩 +5 位作者 付亚辉 魏星 丛雨轩 王虎 黄海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旁正中入路治疗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旁正中入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56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29。58岁,平均38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 目的探讨旁正中入路治疗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旁正中入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56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34例,女22例;年龄为29。58岁,平均38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12例,前柱加后半横形骨折18例,横形骨折9例,T形骨折6例,双柱骨折11例。所有患者采用旁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皮肤切口为腹正中纵形切口,在患侧沿腹白线旁2—3cm纵形切开腹直肌前鞘,将腹直肌牵向患侧,切开后鞘行盆腔内深部分离以显露骨折部位。12例合并髂骨翼骨折患者结合髂窝入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6-188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为200~800mL,平均400mL;输红细胞0-4个单位,平均2.4个单位。56例患者术后获6~22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a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评定:优38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7.5%。所有患者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ded'Aubign6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优34例,良12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2.1%。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腹壁疝、伤口感染及主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旁正中人路治疗髋臼骨折可充分显露髋臼前壁、前柱和后柱,操作简便,不易损伤重要血管、神经,术中出血量少,疗效满意。该入路可解决大部分涉及前柱的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旁正中入路
原文传递
股骨头负重区压缩对老年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虎 马吉海 +12 位作者 蔡明建 魏星 严新安 黄海 尚昆 邓洪利 付亚辉 雷金来 王鹏飞 张斌飞 丛雨轩 张堃 庄岩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434-1442,共9页
目的评估股骨头负重区压缩对老年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合并股骨头负重区压缩损伤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73.2±6.5)岁(范围6... 目的评估股骨头负重区压缩对老年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合并股骨头负重区压缩损伤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73.2±6.5)岁(范围60~87岁)。术中对股骨头负重区压缩未行处理。髋臼骨折按照Letourn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14例,前柱+后半横断骨折12例,"T"形骨折4例,横断骨折4例,后柱+后壁骨折2例;其中14例伴髋臼关节面压缩,29例伴关节脱位。随访时采用Merle d’Aubigné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Matta分类法评价髋臼骨折复位、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Ficat-Alert分期评估股骨头坏死。将随访期间出现股骨头坏死Ⅲ期、Ⅳ期或创伤性关节炎Ⅲ、Ⅳ级或接受关节置换术定义为手术失效。术前、术后(第2~5天)行骨盆CT扫描,于冠状面、横断面片测量股骨头压缩大小,并计算压缩体积。将压缩严重程度按照体积大小分为小(<1 cm^(3))、中(1~2 cm^(3))、大(>2 cm^(3))。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股骨头压缩体积是否为手术失效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随访(34.7±8.9)个月(范围25~54个月)。术前测量大、中、小体积股骨头压缩患者分别为7例、14例、15例;术后分别为12例、10例、14例。Matta分类:优6例、良22例、差8例,优良率78%(28/36)。末次随访时Merle d’Aubignés评分为优2例、良8例、可5例、差21例,优良率28%(10/36)。随访期间发生手术失效20例,失效率56%(20/36)。手术失效组与非手术失效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类型、骨折复位Matta分类、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及合并关节脱位的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股骨头负重区压缩体积频数分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47,P<0.001)。股骨头负重区域大、中、小体积压缩患者的手术失效率分别为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股骨头 骨折固定术 治疗失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后足骨折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文泓泉 王鹏飞 +8 位作者 付亚辉 魏星 魏巍 雷金来 王虎 温世明 张堃 周凤金 庄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1-956,共6页
目的 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后足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25例后足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9~76岁,平均51.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7例,交通事故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 目的 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后足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25例后足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9~76岁,平均51.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7例,交通事故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平均2.1 d。单纯跟骨骨折16例,单纯距骨骨折7例,跟骨合并距骨骨折2例;其中,Sanders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Hawkins分型Ⅱ型4例、Ⅲ型5例。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48.1±9.1)分。术中于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辅助下行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骨折。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X线片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有无距骨坏死发生,测量跟骨宽度、长度、高度、B?hler角和Gissane角;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47~71 min,平均60.5 min;住院时间2~5 d,平均3.4 d。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术后1例患者出现足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1.8周;随访期间无距骨坏死发生。末次随访时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hler角及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91.2±5.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9,P<0.001);获优16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后足骨折,近期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创伤小、精确固定、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骨科机器人 O臂导航系统 跟骨骨折 距骨骨折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