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雷火 程火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从儒家理想人格视角来建构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校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道德意识淡漠、群体意识薄弱、诚信意识缺失、自强意识淡化。应该从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内涵着手,在肯定儒家的仁爱精神、社会群体意识、... 从儒家理想人格视角来建构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校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道德意识淡漠、群体意识薄弱、诚信意识缺失、自强意识淡化。应该从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内涵着手,在肯定儒家的仁爱精神、社会群体意识、诚信原则及奋发精神的同时,着重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我们的大学生应具有仁礼并重的道德情操,具有仁爱忠恕、重义轻利的处世态度,具有正心诚意的诚信品质,以及具有固节尚志、自强不息的弘毅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理想人格 大学生 健全人格 培养
下载PDF
从修身视角论孔子学说与爱默生思想的契合 被引量:2
2
作者 雷火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5,共5页
孔子与爱默生在修身思想上存在契合点。孔子和爱默生都相信人的可完善性,因而他们都非常重视道德的自我修养,这必然导致他们对理想人格的特别推崇。孔子学说与爱默生思想的契合,说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有着相似的文化遗产,这为文化... 孔子与爱默生在修身思想上存在契合点。孔子和爱默生都相信人的可完善性,因而他们都非常重视道德的自我修养,这必然导致他们对理想人格的特别推崇。孔子学说与爱默生思想的契合,说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有着相似的文化遗产,这为文化批评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之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爱默生 修身 契合
下载PDF
论爱默生思想与孔子学说的契合
3
作者 雷火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12,共4页
通过爱默生的思想和孔子的学说来探究两位思想家在哲学体系上存在的契合;从天人观和人性观的视角对爱默生思想和孔子学说契合进行了比较性的分析。在“天人观”方面,他们之间的契合点表现在:孔子的天命观、人性乃天赋的观点以及天人合... 通过爱默生的思想和孔子的学说来探究两位思想家在哲学体系上存在的契合;从天人观和人性观的视角对爱默生思想和孔子学说契合进行了比较性的分析。在“天人观”方面,他们之间的契合点表现在:孔子的天命观、人性乃天赋的观点以及天人合一的观点;爱默生的“超灵”观,上帝普遍存在于人心的观点以及人与上帝融为一体的观点。在“人性观”方面,他们之间的契合点表现在人性本善论和人的可完善性的观点。爱默生思想与孔子学说的契合表明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有着一种相似的文化遗产。两位哲人在思想上的契合同时表明在当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建立和谐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思想 孔子学说 契合
下载PDF
关于高等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培养影响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程火焰 雷火 屈锋 《煤炭高等教育》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高等教育体系影响巨大 ;而大学生对新时期高等教育体系特点的正确理解与否 ,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本文针对大学生培养教育中出现的多种困惑 ,从高等教育体系内容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与特点 ,提出了... 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高等教育体系影响巨大 ;而大学生对新时期高等教育体系特点的正确理解与否 ,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本文针对大学生培养教育中出现的多种困惑 ,从高等教育体系内容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与特点 ,提出了几点思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学分制 专业设置 自主招生 社会实践 后勤社会化 中国
下载PDF
儒家修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社会群体意识的培养
5
作者 雷火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5期168-171,共4页
在校大学生社会群体意识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感恩意识、礼让意识、诚信意识的严重匮乏。秉承儒家修身思想的精华,从儒家的仁孝观念、礼让精神和诚信原则三方面入手,利用大学英语这一教学平台,着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礼让意识和诚... 在校大学生社会群体意识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感恩意识、礼让意识、诚信意识的严重匮乏。秉承儒家修身思想的精华,从儒家的仁孝观念、礼让精神和诚信原则三方面入手,利用大学英语这一教学平台,着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礼让意识和诚信意识,以健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群体意识。大学生应具有仁孝并重的道德情操、礼让兼备的处世态度、诚实正直的诚信品格,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修身思想 社会群体意识 当代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