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什么是教育
- 1
-
-
作者
雅斯贝尔斯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第10期191-192,共2页
-
文摘
一、经验教育,个人通过思考实现自我教育,由此把握历史流传下来的研究成果;不应简单地将这些研究成果视为一成不变的学习对象。学习只是个人参与认知历程的一个时刻,只有在加深个人思考的本己经验中,这种认知历程才是真实的。现存世界中没有可以简单学习并轻松掌握的东西。
-
关键词
现存世界
自我教育
认知历程
学习对象
个人思考
研究成果
什么是教育
历史流传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育与语言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雅斯贝尔斯
-
出处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16年第12期69-70,共2页
-
文摘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性和自由。
-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语言
教育
存在主义
精神病学
内在自我
自我分析
哲学家
-
分类号
B516.5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教育不能只看分数
- 3
-
-
作者
雅斯贝尔斯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
2021年第3期12-14,共3页
-
文摘
所谓顿悟,是与人的理智相关的一个概念。它并不呈现为别人的给予或目所能及之类感官层次。相反,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因此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由于教育的这一神圣本源,因此在其藏而不露的力量中一向存在着精神体认的财富。
-
关键词
顿悟
藏而不露
教育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育计划的局限
- 4
-
-
作者
雅斯贝尔斯
邹进
-
出处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7年第5期46-48,共3页
-
文摘
几百年来一直流行着这一观点,即我们处于几千年历史的终点上.历史的进程以一个不断递增的速率走向未来,这一未来的蓝图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图景:所有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和欧洲人,他们都肩负着一个共同的使命,但怎样完成这一使命,我们现在还缺乏充足的条件.在这一状况下,对未来新一代的教育则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教育提供了这样一些机会,唤醒我们来自历史性基础的深沉感,保存传授的内容,
-
关键词
教育计划
心理病理学
心理学知识
知识价值
学习能力
整体精神
教育观点
个人主义倾向
精神引导
教育规划
-
分类号
G57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哲学终结了吗?——与W.霍希克佩尔谈哲学的未来
被引量:7
- 5
-
-
作者
梦海(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世界哲学》
2003年第5期67-79,共13页
-
文摘
一、关于大学哲学 霍希克佩尔:雅斯贝尔斯教授先生,我很高兴,我能够就“哲学终结了吗?”这一题目向您提出几个问题。但是,许多事实甚至哲学家本人的言论也似乎暗示了这一题目。关于这一主题,现在我可以依次从不同角度向您提出每个特殊问题吗?首先,应当把在高等学校的哲学之衰退的意义仅仅视为表面的和暂时的现象吗?
-
关键词
哲学
大学
科学
科学哲学
维特根斯坦
连续性
信仰
现实性
哲学思维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教育的使命和民族的未来
- 6
-
-
作者
童可依(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23年第1期50-52,共3页
-
文摘
阅读提示: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代表作《时代的精神状况》《存在哲学》《什么是教育》等。
-
关键词
《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
精神病学家
教育的使命
阅读提示
存在主义
自由性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回归自性,体验当下
- 7
-
-
作者
徐献军(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23年第10期50-54,共5页
-
文摘
如果我们的生命不想迷失在虚妄中,那么它必须找到某种秩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必须以大全为依托,在工作、成就和重要时刻的构造中建立联系,并在重现中加深。由此,即使是在一成不变的工作中,我们的生命也充满与意义相关联的心境。然后,我们就好像天生就具有世界意识和自我意识,立足于历史,并通过追忆和忠实而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
关键词
自性
自我意识
日常生活
生命
虚妄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自画像
被引量:3
- 8
-
-
作者
K.雅斯贝尔斯
梦海
-
出处
《哲学译丛》
2001年第2期72-76,共5页
-
-
关键词
K.雅斯贝尔斯
德国
生平事迹
人际关系
-
分类号
B516.5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本真教育的回归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卡尔·雅斯贝尔斯
-
出处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第8期12-14,共3页
-
文摘
对教育的误解 人们已忘记教育为何物。从上一个世纪(19世纪)起教育与科学开始分道扬镳,因此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假如这门科学与国家的存亡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这门科学的功能就会发挥到极点,这种状况在现代科技肇始就已形成,直到原子武器的时代仍然如此。
-
关键词
本真教育
回归
19世纪
现代科技
原子武器
科学
青年人
误解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真理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K.雅斯贝尔斯
袁义江
刘向东
-
出处
《世界哲学》
1984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科学的局限性以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迫切需要,都指向一个真理,这个真理除拥有理智以外,还有更多的东西。科学具有的令人信服的正确性只是真理的一小部分。这种正确性,以其普遍的有效性,仅仅把我们作为有理智的人,而不是作为真正的人完全联合在一起的。这种正确性使我们在已被理解的对象方面、在特殊事物方面,而不是在总体方面。
-
关键词
真理
正确性
人与人
理智
有效性
局限性
科学
迫切需要
交往
大全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卡尔·雅斯贝尔斯
-
机构
德
-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3年第7期40-42,共3页
-
文摘
一、对教育的误解
在民主观念放任的情况下,人们已忘记教育为何物。从上一个世纪起教育与科学开始分道扬镳,因此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之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
-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意义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任务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欧洲精神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K.雅斯贝尔斯(德)
金寿铁(译)
-
机构
不详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2008年第2期57-72,共16页
-
文摘
今日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向"欧洲联邦"迈进,一幅从北极延至土耳其的"大欧洲"的蓝图正被提上议事日程。因此,人们越来越对欧洲的未来抱有各种好奇和期望:欧洲是什么?欧洲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欧洲的统一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今天重温"欧洲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领会当下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有助于我们展望未来世界政治的前景。
-
关键词
欧洲精神
自由
历史
科学
人道主义
-
分类号
B516.5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哲学的人生
- 13
-
-
作者
K.雅斯贝尔斯
王久兴
-
出处
《世界哲学》
1966年第Z1期11-15,共5页
-
文摘
如果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散漫无归,那就必须遵守一种秩序。我们每天的生活必须建立在一个大全上,必须从劳动建设中,从任务完成中,从紧要时刻中赢得联系,必须在重复活动中进行深化。这样,虽然仍旧从事千篇一律的劳动,生活却充满着一种自觉含有意义的情调。这样,我们就仿佛寄身于一种世界意识和自我意识中感到心安理得,我们就在我们所隶属的历史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回忆和忠实而找到我们安身立命之地。个人可以从他出生的世界那里得到这种秩序,也可以从教会那里得到这种秩序,教会规定着一个人由生到死的重大步骤和日常生活的细小事件,并且付予它们以灵魂。
-
关键词
我自己
世界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反省
使人
独自一人
不知道
自我克制
精神困惑
这一天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集体与个人
- 14
-
-
作者
K.雅斯贝尔斯
王久兴
-
出处
《世界哲学》
1966年第Z1期16-20,共5页
-
文摘
在集体中还能谈得上个性吗?在集体化的社会里个人还能保得住自己吗?要回答这个经常带着忧虑心情提出来的问题,必须先对个人与集体的对立关系加以说明。人永远既是个人又是集体,人总是一个集体里的个人。个人是由于他的人类社会才成为个人,而人类社会则由于个人力量才成为人类社会。既不能有孤立的整体——我们称之为共同体((Gemeinschaft)、社会(Gesellschaft),集体(Kollektiv)——,也不能有孤立的个人。因为人既即不会作为一个单纯的机能,消失于一个蚂蚁国、一个不留下任何历史而永远重复出现并且自身完满了的整体之中,也不会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在世界上独往独来。一个新生儿,如果不是由别人把历史传统递交给他。
-
关键词
人类社会
Gesellschaft
个人力量
历史进程
继续前进
上帝创造
政治自由
社会出身
生命过程
实体性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危机
- 15
-
-
作者
卡尔·雅斯贝尔斯
邹进
-
出处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16年第6期68-69,共2页
-
文摘
教育的本质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因此,我们常听到的一些教育口号并没能把樨列教育的真正本质,诸如学习一技之长、增广见闻、培养气质和爱国意识、独立的能力、表达能力、塑造个性、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意识,等等。
-
关键词
教育的本质
危机
表达能力
文化意识
教育本质
信仰
教学
学习
-
分类号
G40-052.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技术总体规范和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张状态
- 16
-
-
作者
卡尔.雅斯贝尔斯
戴栩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27-130,共4页
-
文摘
现代所特有的冲突强行限制着生活秩序的范围。总体规范产生了万能的生活机器,它对真正的人类生活世界来讲是毁灭性的。人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生活着,他被回忆和期望之绳系于此环境的人们不是作为孤立的单位,而是在家中作为家庭成员、在团体中作为朋友、并作为有众所周知的历史起源的某些“民众”的部分而存在。他的现在是由传统造就的,传统能使他回顾他早期阶段的蒙昧。
-
关键词
人类生活
紧张状态
生活秩序
社会环境
家庭成员
历史起源
万能
朋友
自卫本能
日常生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通向哲学之路
- 17
-
-
作者
K.雅斯贝尔斯
梦海(译)
-
机构
不详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8-134,共7页
-
文摘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20世纪德国精神病理学家、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一生从事过多种专门科学的研究,最初由法学转向医学,继而转向心理学,最后转向哲学。本文回顾作者如何通向哲学之路,描述了作者跟同时代哲学家的关系,勾画了哲学思维活动的基本任务:"哲学必须指明真理,指出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精神病理学研究
科学与哲学
世界哲学
-
分类号
B516.5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大学的观念
被引量:4
- 18
-
-
作者
雅斯贝尔斯
-
出处
《书城》
2000年第10期13-13,共1页
-
文摘
大学生在交往中成长,但仍保持其个性,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敢拿自己来冒险的个人。这种冒险既是现实的又必须带有想象力。一。
-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改革
大学教师
精神贵族
想象力
观念
大学组织
特殊学校
思维方式
冒险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 19
-
-
作者
雅斯贝尔斯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年第24期I0001-I0001,共1页
-
文摘
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因此我们常听到的一些教育口号并没能把握到教育的真正本质,诸如学习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增广见闻、培养气质和爱国意识、独立的能力、表达能力、塑造个性、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意识,等等。
-
关键词
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质
爱国意识
教育口号
表达能力
塑造个性
真正的教育
一技之长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雅斯贝尔斯论教育
- 20
-
-
作者
雅斯贝尔斯
邹进
任鹏杰
-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年第4期1-1,共1页
-
文摘
历史课的教学则是发展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虔敬爱戴之心,启发他们为了人类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并形成对现实批判的清醒历史观。(第4页)
-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教育
古代文化
现实批判
历史课
历史观
学生
教学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