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野泽记录的季风边缘区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演化历史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乃昂 +4 位作者 李育 马海州 赵强 程弘毅 黄银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1-381,共11页
通过季风边缘区石羊河古终端湖猪野泽QTL剖面年代学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有机碳、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季风边缘区9~3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cal.kaB.P.到7.8cal.kaB.P.期间... 通过季风边缘区石羊河古终端湖猪野泽QTL剖面年代学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有机碳、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季风边缘区9~3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cal.kaB.P.到7.8cal.kaB.P.期间,流域的水分条件和温度逐渐上升,植被状况好转,此时气候逐渐转暖湿;而在7.8~7.5cal.kaB.P.出现了显著的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沉积物主要以砂质沉积为主,此时湖泊生产力显著下降;全新世期间最为暖湿的气候适宜期出现在7.5~5.0cal.kaB.P.;约5.0cal.kaB.P.以来,该区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另外,对猪野泽地区的白碱湖的湖泊地貌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域在7.5~5.0cal.kaB.P.出现了3次高湖面,并且湖岸堤时序变化指示了全新世后半期湖泊逐渐退缩的过程进而指示该区域出现了显著的干旱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野泽 季风边缘区 全新世适宜期 干旱化趋势
下载PDF
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研究——以敦煌市为例 被引量:32
2
作者 谌永生 王乃昂 +2 位作者 范娟娟 程弘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7,共5页
文章以敦煌市为例,进行了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处于"成熟巩固阶段"的敦煌旅游地,其居民对旅游积极效应的感知明显强于对消极效应的感知,且对经济效应的感知强于对社会文化和环境效应的感知;... 文章以敦煌市为例,进行了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处于"成熟巩固阶段"的敦煌旅游地,其居民对旅游积极效应的感知明显强于对消极效应的感知,且对经济效应的感知强于对社会文化和环境效应的感知;敦煌市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热爱者、现实主义者、谨慎的热爱者、顾虑者和憎恨者等5类群体。与国内其它案例研究的比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居民感知会随着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演变而呈现阶段性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效应 居民感知 聚类分析 生命周期 敦煌市
下载PDF
粘土矿物在过去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晨华 +1 位作者 刘勇平 马海州 《盐湖研究》 CSCD 2007年第2期21-25,29,共6页
粘土矿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地表的沉积物,其组合及含量的变化记录了源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因此,可以根据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组合变化等信息推知其形成时期的气候环境,重建古环境,揭示气候环境演变的规律。粘土矿物是一种研究古环境... 粘土矿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地表的沉积物,其组合及含量的变化记录了源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因此,可以根据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组合变化等信息推知其形成时期的气候环境,重建古环境,揭示气候环境演变的规律。粘土矿物是一种研究古环境演化重要的代用指标,在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古环境 代用指标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西北缘湖泊沉积记录的区域风沙特征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乃昂 +1 位作者 马海州 李育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631,共6页
对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北缘的青土湖QTL01剖面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并利用粒级—标准偏差模型,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60~550μm粒级含量指示了区域风沙活动的强弱,而<60μm颗粒含量指示了入湖径流量的变化。结合14C... 对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北缘的青土湖QTL01剖面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并利用粒级—标准偏差模型,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60~550μm粒级含量指示了区域风沙活动的强弱,而<60μm颗粒含量指示了入湖径流量的变化。结合14C测年结果,探讨了10~2.5CalkaBP青土湖地区风沙活动和环境演化特征:10~7.8CalkaBP,<60μm组分含量逐渐增加,指示湖区入湖径流逐渐增多,同时60~550μm组分含量逐渐减少表明湖区风沙活动逐渐减弱,总体上表明了早全新世该区域环境逐渐转湿;7.8~7.5CalkaBP,60~550μm组分含量几乎占该阶段沉积物的95%以上,表明风沙活动极为强烈,区域非常干旱;7.5~5CalkaBP,沉积物中<60μm、60~550μm的组分含量相对稳定,且<60μm组分含量达到了10~2.5CalkaBP期间最高值,表明了区域风沙活动较弱,气候环境湿润稳定;5~2.5CalkaBP,<60μm组分含量逐渐降低,而60~550μm组分逐渐升高,表明了区域风沙活动逐渐加强,入湖径流逐渐减小,指示了区域干旱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湖泊沉积物 粒度 风沙活动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北缘泊江海子剖面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乃昂 +1 位作者 李育 王晨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3,共7页
通过毛乌素沙地现代风成沙的粒度与泊江海子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剖面中4个层位(290—210cm、190—160cm、153.5—123.5cm、50—40cm)基本属于风成砂沉积,并且这些风成砂中间夹杂着三次湖相沉积,结合14C年代测定,我们认为... 通过毛乌素沙地现代风成沙的粒度与泊江海子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剖面中4个层位(290—210cm、190—160cm、153.5—123.5cm、50—40cm)基本属于风成砂沉积,并且这些风成砂中间夹杂着三次湖相沉积,结合14C年代测定,我们认为此区域在4 000—5 000a BP存在以下沉积(气候)旋回:至(4 958±84)aBP,沉积风成砂,反映该时期风沙活动强烈,气候干燥,冬季风强盛;(4 958±84)a BP前后,沉积物为灰绿色湖相层,表明这一时期存在短暂的湖面扩展,沙漠退缩;(4 958±84)—(4 793±74)a BP,沉积风成砂,反映了湖泊的退缩和沙漠的扩展;(4 793±74)—(4 536±70)a BP,湖相沉积物,反映了流域降水量的增多;(4 536±70)—(4 085±67)a BP沉积风成砂后,(4 085±67)a BP前后又出现了短暂的湖相沉积,之后又是风成砂沙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江海子 粒度 湖相沉积 风成砂沉积
下载PDF
4.2ka BP气候事件在中国的降雨表现及其全球联系 被引量:24
6
作者 谭亮成 安芷生 +1 位作者 蔡演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利用最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有确切年代控制的全新世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如湖泊、泥炭、石笋等来研究4.2ka BP气候事件在中国不同地区的降雨表现,发现4.2ka BP左右中国南北方降水普遍减少。同时期热带非洲、南欧、中东、印度、韩国、北美洲... 利用最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有确切年代控制的全新世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如湖泊、泥炭、石笋等来研究4.2ka BP气候事件在中国不同地区的降雨表现,发现4.2ka BP左右中国南北方降水普遍减少。同时期热带非洲、南欧、中东、印度、韩国、北美洲中部大陆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一致表明,4.2ka BP气候事件造成了整个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干旱。文章讨论了这次气候事件的可能驱动机制,认为太阳辐射变化导致的赤道辐合带南移和大洋海表温度的变化再加上地表植被的反馈作用可能是造成这次干旱事件的主要原因。最后对4.2ka BP气候事件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半球中低纬度 4.2 KA BP气候事件 降雨 驱动机制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古城夯层沙的环境解释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乃昂 黄银洲 +3 位作者 何彤慧 冯文勇 程弘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7-945,共9页
在2005年野外实地考察过程中,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神木县大保当古城、鄂托克前旗巴彦呼日呼等古城址城墙中发现“夯层沙”。实验分析表明其成因皆为风成,堆积时代应在建城之前,反映当时地表流动沙丘或半固定、固定沙丘的... 在2005年野外实地考察过程中,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神木县大保当古城、鄂托克前旗巴彦呼日呼等古城址城墙中发现“夯层沙”。实验分析表明其成因皆为风成,堆积时代应在建城之前,反映当时地表流动沙丘或半固定、固定沙丘的广泛分布,由此证明鄂尔多斯地区的沙漠在人类大规模开发之前即已存在。这一重要发现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沙漠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之一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特殊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 夯层沙 历史沙漠化 鄂尔多斯高原 内蒙古 陕西
下载PDF
晚第四纪湖泊演化光释光测年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静然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1203,共13页
在过去的20年里,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称OSL)测年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测年研究中。近年来,以OSL技术为主要定年手段,利用其测年范围大、测年材料(石英和长石)丰富且易于提取... 在过去的20年里,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称OSL)测年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测年研究中。近年来,以OSL技术为主要定年手段,利用其测年范围大、测年材料(石英和长石)丰富且易于提取等优势,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区(腾格里沙漠古湖、内蒙古黄旗海等湖泊)开展了一系列晚第四纪湖泊演化和古气候环境变化的研究工作。高水位湖相阶地的OSL测年结果表明,晚更新世高湖面事件发生时间在MIS 5阶段甚至更老,对基于14C数据建立的“MIS 3a大湖期”假说的年代框架提出了质疑;通过东北兴凯湖晚第四纪连续湖泊沉积物的高分辨率OSL和14C测年对比研究,从年代学机理上揭示晚更新世高湖面的年代学争论主要源自14C技术测定较老样品时的局限性,14C测年手段及易造成老于30000年的沉积物年龄的低估;来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秦王川盆地和东北地区兴凯湖湖岸的风成沉积也记录了MIS 3a阶段可能不存在气候湿润和高湖面事件;另外,通过对白碱湖古湖岸堤的OSL测年,建立了湖面波动过程和全新世区域湿度变化历史,揭示了季风边缘区早中全新世湿润期和中晚全新世以来逐渐干旱化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14C技术,OSL测年技术在湖泊沉积物的应用中具有诸多优势和潜力。尽管如此,OSL测年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遭遇一些会影响测年结果的潜在的技术问题。因而本文也从石英组分的长石污染、沉积物沉积前OSL信号的曝光程度、铀系不平衡和含水量以及宇宙射线对剂量率的动态影响等多方面,综述了水成沉积释光研究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14C测年 湖泊演化 晚更新世 全新世 古气候环境
原文传递
云南泸沽湖及周边山地表层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华 肖霞云 +2 位作者 羊向东 张茂恒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15,共12页
本文对云南泸沽湖周边山地不同植被类型下采集的32个表土样品和36个泸沽湖湖泊表层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内的表土孢粉散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山地表土与湖泊表层孢粉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山地植被类型的孢粉组... 本文对云南泸沽湖周边山地不同植被类型下采集的32个表土样品和36个泸沽湖湖泊表层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内的表土孢粉散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山地表土与湖泊表层孢粉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山地植被类型的孢粉组合具有不同的代表性成分与变化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相应的植被类型。湖泊表层孢粉研究表明,湖泊内不同位置的孢粉组合差异较小,说明湖泊表层孢粉反映的是区域植被的平均分布状况。对比分析泸沽湖周边山地表土与湖泊表层样品的孢粉组合,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湖泊表层的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主要是松属)平均含量比表土高,但波动范围要小;草本花粉平均含量要低,且波动范围也小。这可能是由于乔木植物植株较高,而且有些乔木植物花粉具有气囊,更易借助风力将花粉传播到比较远的湖泊中的原因造成的。冷杉和铁杉花粉在所有样品中含量都相对较低,分别不高于6.5%和3.6%;桦属、桤木属、常绿栎类花粉的最高值出现在有这些母体植物生长的表土样品中,在其他样品中则明显较低。在表土孢粉样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冷杉的气孔器,但在湖泊表层样品中却没有见到,说明气孔器不易到达湖泊中。该研究是对中国西南表层孢粉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为泸沽湖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化石孢粉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孢粉 表土 湖泊表层植被类型 泸沽湖 云南
原文传递
横断山地区末次冰期冰碛物石英光释光测年的适应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欧先交 曾兰华 +3 位作者 许刘兵 周尚哲 赖忠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冰碛物光释光测年的可行性,在横断山脉北部竹庆盆地硬普沟3列侧碛垄上采集了7个样品,提取出38~63μm的石英,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量等效剂量(De),并对样品光释光信号的有关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冰碛物光释光测年的可行性,在横断山脉北部竹庆盆地硬普沟3列侧碛垄上采集了7个样品,提取出38~63μm的石英,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量等效剂量(De),并对样品光释光信号的有关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R程序的循环比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热转移信号的贡献<4.2%,不会对研究样品的等效剂量测定产生明显影响.剂量恢复实验表明SAR程序能恢复实验室的已知剂量,说明SAR程序适于所研究样品的等效剂量测定.每个样品的等效剂量都大致呈对称分布,表明样品在埋藏前晒退良好.光释光年代结果(15~60ka BP)显示了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并且与地貌关系相符,整体上也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物 光释光测年 石英 单片再生剂量法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西北缘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海州 +2 位作者 王乃昂 李育 王晨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通过腾格里沙漠西北缘青土湖沉积物粒度、有机碳、碳酸盐、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沉积学气候代用指标及精确定年的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域全新世中期9.0~3.0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7.8cal.kaBP期间,... 通过腾格里沙漠西北缘青土湖沉积物粒度、有机碳、碳酸盐、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沉积学气候代用指标及精确定年的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域全新世中期9.0~3.0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7.8cal.kaBP期间,区域的水分条件和温度逐渐上升,植被状况好转,此阶段属于全新世早期向全新世暖湿期转变的过程;而在7.8~7.5cal.kaBP期间出现了显著的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沉积物主要以砂质沉积为主,此时湖泊生产力显著下降;全新世期间最为暖湿的气候适宜期出现在7.5~5.0cal.kaBP;5.0cal.kaBP以来,该区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气候环境特征 全新世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及其沉积动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忠 黄春长 +4 位作者 周杰 庞奖励 李新艳 王利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6-823,共8页
对淮河上游禹州YPC剖面与陇东XJN剖面和关中盆地JYC剖面黄土沉积物进行的分析对比,发现淮河上游地区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与陇东和关中盆地具有相同的沉积和成壤变化过程,但磁化率明显低于陇东和关中盆地,而粒度明显比陇东和关中盆地粗。... 对淮河上游禹州YPC剖面与陇东XJN剖面和关中盆地JYC剖面黄土沉积物进行的分析对比,发现淮河上游地区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与陇东和关中盆地具有相同的沉积和成壤变化过程,但磁化率明显低于陇东和关中盆地,而粒度明显比陇东和关中盆地粗。分析认为,淮河上游和黄土高原地区分属不同的风力系统,有不同的粉尘源区。淮河上游是近源风尘沉积物,粉尘主要来源于黄河下游泛滥平原的风沙地带。其粉尘产生和搬运的动力与黄土高原显著不同,它主要是冬半年华北平原盛行的东北风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黄土 风力系统 粉尘源区 淮河上游
原文传递
MIS 5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演变的光释光年代证据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磊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5,共13页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陆架-海岸沉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三角洲环境演化和人类活动的理想区域之一。前期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冰后期和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响应海面上升的演进过程,而冰期-间冰期尺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变...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陆架-海岸沉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三角洲环境演化和人类活动的理想区域之一。前期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冰后期和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响应海面上升的演进过程,而冰期-间冰期尺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变化的研究因年代学工作薄弱而进展缓慢。本文在近年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物开展一系列石英OSL和钾长石(混合矿物)红外释光(pIRIR)测年研究,且已取得一定的释光测年数据的基础上,简要地梳理和总结长江三角洲末次间冰期以来区域沉积环境演化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晚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南北两翼沉积地层的年代框架异同、释光年代约束下末次冰期长江古下切河谷的演化历史及成因。释光测年及区域地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氧同位素(MIS)5e阶段(130~120ka)和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受海洋作用影响比较明显。2)MIS 3阶段是否存在海侵环境,不同测年技术得出了不同的年代学结论。且认为^(14)C和常规的石英OSL测年得到的末次冰期早期地层(MIS 3~4)的年龄很可能都存在低估,而钾长石或混合矿物红外释光测年可以发挥一定的测年优势。这也需要后期继续强化区域地层的年代学测试和对比研究。3)在MIS 4/2阶段,长江三角洲南北两侧及主体平原均以陆相沉积环境为主。本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或区域性大河三角洲及海岸系统响应末次间冰期以来海面变化的沉积历史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长江三角洲地区 沉积环境演变 光释光年代
原文传递
Possible obliquity-forced warmth in southern Asia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stage 被引量:8
14
作者 Cheng Zhao Eelco J.Rohling +16 位作者 Zhengyu Liu Xiaoqiang Yang Enlou Zhang Jun Cheng Zhonghui Liu Zhisheng An Xiangdong Yang Xiaoping Feng Xiaoshuang Sun Can Zhang Tianlong Yan HaoLong Hong Yan Zicheng Yu Weiguo Liu Shi-Yong Yu Ji Shen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1期1136-1145,M0004,共11页
Orbital-scale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are dominated by high-latitude influenced~100,000-year global ice-age cycles and monsoon influenced~23,000-year low-latitude hydroclimate variations.How... Orbital-scale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are dominated by high-latitude influenced~100,000-year global ice-age cycles and monsoon influenced~23,000-year low-latitude hydroclimate variations.However,the shortage of highly-resolved land temperature records remains a limiting factor for achiev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long-term low-latitude terrestrial climatic changes.Here,we report paired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MAAT)and monsoon intensity proxy records over the past 88,000 years from Lake Tengchongqinghai in southwestern China.While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follows the~23,000-year precession beat found also in previous studies,we identify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warm periods at 88,000-71,000 and 45,000-22,000 years ago,with 2-3℃amplitudes that are close to our recorded full glacial-interglacial range.Using advanced transient climate simulations and comparing with forcing factors,we find that these warm periods in our MAAT record probably depends on local annual mean insolation,which is controlled by Earth’s~41,000-year obliquity cycles and is anti-phased to annual mean insolation at high latitudes.The coincidence of our identified warm periods and intervals of high-frequent dated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emperature on anatomically modern humans in Asia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Asia Lake sediments brGDGTs Annual temperature The last glacial stage Obliquity forcing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盐湖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8-61,共4页
盐湖资源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柴达木盆地如何在盐湖资源的开发中协调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其中水资源的用量分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在研究柴达木盆地盐湖区水资源现状... 盐湖资源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柴达木盆地如何在盐湖资源的开发中协调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其中水资源的用量分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在研究柴达木盆地盐湖区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以维持盐湖现有水位不变为原则,根据流域水量平衡的原理,对理想状态下各主要盐湖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盐湖 水资源 生态需水
下载PDF
不同成土模式下黑土有机质热稳定性剖面分异特征
16
作者 龚可杨 杨飞 +2 位作者 谷俊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2-673,共12页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及其稳定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热重分析法在反映SOM含量与热稳定性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的潜力而受到重视。探究不同成土模式下黑土SOM热稳定性在剖面尺度的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以为黑土...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及其稳定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热重分析法在反映SOM含量与热稳定性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的潜力而受到重视。探究不同成土模式下黑土SOM热稳定性在剖面尺度的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以为黑土资源保护与碳固定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采集了相对稳定地形条件下(平坦)自然发育的3个典型黑土剖面和非稳定地形条件下(有地表侵蚀和沉积)受侵蚀堆积过程影响的2个黑土剖面,采用热重分析法,基于不同温度区间的质量损失,分别以Exo1(200~350℃区间的质量损失)和Exo2(350~550℃区间质量损失)代表热易分解SOM和热稳定SOM,以微分热重曲线及热重参数指标(Exo1/Exo2和TG-T50)表征不同土壤剖面的SOM热稳定性分异特征,并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讨论了SOM化学稳定性剖面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稳定地形下自然发育的黑土,热易分解SOM(Exo1)含量相较于热稳定SOM(Exo2)含量随深度下降更快,Exo1/Exo2随深度减小,TG-T50随深度增加,脂肪族碳/芳香族碳减少,SOM稳定性随深度增加。非稳定地形条件下,黑土SOM热稳定性并未随深度表现出规律性下降趋势,存在深层SOM含量和Exo1/Exo2高于表层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复杂的地表历史过程导致母质和SOM来源不同。本研究证实了热重分析法在反映SOM稳定性方面的适用性。黑土中SOM稳定性的剖面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成土模式的制约,而成土模式与地貌稳定性密切相关。侵蚀过程携带的大量热易分解SOM在坡面下部及流域沉积地形部位堆积,由于埋藏作用,这些热易分解SOM可以长期存在于深层土壤中。然而,非稳定地形区域一旦再遭侵蚀,这些埋藏的不稳定SOM很可能再次启动分解过程,同样可以导致大量埋藏的“老碳”被释放,成为黑土区碳排放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热重分析 热易分解有机质 热稳定有机质
下载PDF
蒙山峨峪口砾石堆积堤的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乃昂 孙德 +5 位作者 刘啸 王孝理 陆晨遨 李卓仑 刘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7-364,共8页
准确界定蒙山峨峪口砾石堆积堤的形成时代,对于探明其成因、澄清山东中低山丘陵第四纪冰川有无之争,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峨峪口堆积垄岗砾石组构、沉积构造、地貌组合等标志,均指向其为山洪泥石流堆积物,且为暴发频率极低、发展... 准确界定蒙山峨峪口砾石堆积堤的形成时代,对于探明其成因、澄清山东中低山丘陵第四纪冰川有无之争,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峨峪口堆积垄岗砾石组构、沉积构造、地貌组合等标志,均指向其为山洪泥石流堆积物,且为暴发频率极低、发展周期较长的水石流或稀性泥石流堆积。其下伏第四纪沉积物OSL埋藏年龄和AMS14C年龄可作为砾石堆积堤形成时代的最老约束参考年龄,当地村民迁居此地的历史可作为最小约束参考年代。OSL测年结果为2.1~2.3 ka BP,AMS14C测年结果为951~1522 cal AD,证明砾石堆积堤为数百年前形成的历史泥石流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年代学 OSL测年 14C测年 蒙山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砂楔年代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莺潇 王乃昂 +3 位作者 宁凯 孙杰 张律吕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3461-3469,共9页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新近发现的多处砂楔群和融冻褶皱,分别形成于砂砾石层和湖相沉积地层中,楔内充填物的光释光年龄证明其是末次冰期和晚冰期的产物.巴丹吉林沙漠在末次冰期和晚冰期时处于多年冻土带,年平均气温约为-3^-6℃,较现在降温...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新近发现的多处砂楔群和融冻褶皱,分别形成于砂砾石层和湖相沉积地层中,楔内充填物的光释光年龄证明其是末次冰期和晚冰期的产物.巴丹吉林沙漠在末次冰期和晚冰期时处于多年冻土带,年平均气温约为-3^-6℃,较现在降温约12~15℃.其时,整个阿拉善高原与纬度多年冻土带和青藏高原冻土区相连接,沙漠腹地及周边的沙丘应处于冻土状态,沙丘的移动和风沙地貌发育均会受到影响.在冷期,巴丹吉林沙漠很有可能相当于冰冻圈气候,前人关于中国北方沙漠非冻土区的认识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楔 末次冰期 晚冰期 多年冻土 巴丹吉林沙漠 冰冻圈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全新世湖相地层石英和钾长石释光测年对比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玉静 +4 位作者 黄银洲 王洪娇 王乃昂 高磊 沈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547,共13页
采集来自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巴图湾、大沟湾和三岔河等3处典型湖相地层出露点的3个样品,分别提取石英和钾长石矿物组分,采用小片技术(样品直径2 mm)进行释光年代测试,并将两种矿物年代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单片再生剂量( SAR)流程测... 采集来自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巴图湾、大沟湾和三岔河等3处典型湖相地层出露点的3个样品,分别提取石英和钾长石矿物组分,采用小片技术(样品直径2 mm)进行释光年代测试,并将两种矿物年代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单片再生剂量( SAR)流程测试了石英样品的等效剂量(预热温度选为260℃).剂量恢复实验和光释光特性显示,SAR流程测试条件选择合适,样品沉积前光释光信号晒退完全,说明石英年代结果可靠.另外,应用两步红外激发(激发温度分别为50℃和150℃)的单片再生剂量流程( post-infrared infrared-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写为pIRIR流程)测试钾长石样品的等效剂量,剂量恢复实验和释光特性等各项检验均符合要求,剩余剂量在-0.2~0.026 Gy之间,可忽略不计.钾长石的pIRIR150信号异常衰减速率为0.55~1.71(%/decade),因造成的误差较小,故无需对年代结果进行校正.3处湖相地层的石英年代分别为11.3±0.9、6.5±0.6、2.7±0.2 ka BP,钾长石 pIRIR150年代分别为10.0±0.7、6.9±0.5、2.4±0.2 ka BP,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全新世湖相沉积物适合用钾长石pIRIR150流程进行释光测年.本研究为毛乌素沙地部分样品因石英信号较弱而无法测年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也为该区域全新世,尤其是历史时期(近200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年代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湖相沉积 石英 钾长石 光释光测年 全新世
下载PDF
3万年来卤阳湖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颜永毫 周杰 +4 位作者 何忠 周新郢 赵克良 杨林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8-212,219,共6页
利用荧光光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关中盆地卤阳湖区沉积物(0-280cm)元素含量变化,在光释光定年与R型聚类分析基础上,探讨3万年来该区2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及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卤阳湖沉积物元素大致可分4类:第1类Si、Zr... 利用荧光光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关中盆地卤阳湖区沉积物(0-280cm)元素含量变化,在光释光定年与R型聚类分析基础上,探讨3万年来该区2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及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卤阳湖沉积物元素大致可分4类:第1类Si、Zr、Hf、Na,指示4.6ka B.P.后湖泊萎缩,外源沉积减少;第2类Ga、U、Sr,指示4.6ka B.P.和2.0ka B.P.前后的湖区干旱气候;第3类Cu、Hg、Mn、Mg,指示4.6ka B.P.后湖水咸度的增加;第4类Ti、Sb、Pb、V、Th、Co、Fe、Bi、Cs、Zn、Ni、Rb、Ga、K、Al,这15种元素指示湖水咸度与周边人为活动的增加。元素变化特征说明,卤阳湖在33-10.4ka B.P.之间,沉积环境稳定,全新世前期(10.4-4.6ka B.P.)湖水变淡,4.6ka B.P.后,外源沉积减少,湖水咸度升高,在2.0ka B.P.前后,湖泊干旱造成大量盐分生成,之后,虽气候转湿,但人为活动增加使湖泊快速走向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气候变化 地球化学元素 卤阳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