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任诗佳 徐恩国 +2 位作者 刘文华 杨建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组(73例)和左心室正常组(127例),收集其空腹血样本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清胆红...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组(73例)和左心室正常组(127例),收集其空腹血样本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清胆红素水平等,并对所有冠心病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在冠心病患者中,左心室肥厚组LVMI高于左心室正常组,而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左心室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在冠心病患者中,LVMI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r=-0. 221,P <0. 001);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心病合并LVH的独立影响因素(OR=0. 509,95%CI:0. 314~0. 743,P <0. 05)。结论冠心病合并LVH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心病合并LVH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 左心室肥厚 冠心病
原文传递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浆miR-486和miR-15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文华 徐恩国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血浆miR-486和miR-15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医院8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为病例组,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患者清晨空腹及肱静脉抽血,测定TG、HDL-C、L...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血浆miR-486和miR-15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医院8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为病例组,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患者清晨空腹及肱静脉抽血,测定TG、HDL-C、LDL-C、LAD、LVEF、miR-486、miR-150水平。结果病例组miR-486、miR-15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17.54、19.02,P<0.05);病例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17.43、18.13、20.16,P<0.05);病例组LAD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t=17.43、20.42,P<0.05); miR-486、miR-150与TG、HDL-C、LDL-C、LAD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R=-0.541、-0.567、-0.569、-0.624、-0.498、-0.501、-0.566、-0.594,0.644、0.587,P<0.05);诊断非瓣膜病房颤时miR-486、miR-150的AUC均高于LAD、TG、HDL-C、LDL-C (Z=14.67、13.57、15.32、11.78、13.41、15.78、12.14、13.98,P<0.05)。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清中miR-486、miR-150水平降低,且miR-486、miR-150与TG、HDL-C、LDL-C、LAD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miR-486、miR-150诊断非瓣膜病房颤的AUC与LVEF相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miR-486 miR-150
下载PDF
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夏春桔 蔡媛媛 《医院管理论坛》 2018年第7期77-80,共4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C表、医学应对问卷,对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住院的152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目的调查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C表、医学应对问卷,对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住院的152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健康内部控制、健康权威人士(医生)控制,健康权威人士(其他人)控制、面对型应对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关系,而健康机遇控制、屈服、回避型应对与自我管理行为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较差,需针对其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应对方式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
下载PDF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及炎症因子在昼夜节律改变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璐萍 +3 位作者 黄凯宇 宋喜发 张素勤 殷日鹏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170-1174,1182,共6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及炎症因子在昼夜节律改变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小鼠在12h/12h昼夜交替和持续黑暗环境下饲养2周,分为Normal组、Normal缺血再灌注组、Disrupted组、Disrupted缺血再灌注组,每组9...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及炎症因子在昼夜节律改变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小鼠在12h/12h昼夜交替和持续黑暗环境下饲养2周,分为Normal组、Normal缺血再灌注组、Disrupted组、Disrupted缺血再灌注组,每组9只,4周后完成造模,Normal组和Disrupted组行心超检测、心肌病理检查、心肌MIF、IL-6、TNF-α、IL-8检测。另对Normal缺血再灌注组及Disrupted缺血再灌注组行心脏缺血再灌注处理,处理后分别检测心肌IL-6、TNF-α、IL-8等炎症因子表达,心肌组织局部炎症浸润程度及超声心动图。结果 Disrupted组小鼠心肌MIF表达较Normal组显著下降(P<0.05)。Disrupted缺血再灌注组和Normal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脏IL-6、TNF-α、IL-8表达显著增高,病理检查示心肌局部炎症浸润增加,心超示心功能受损加重(均P<0.05)。结论改变小鼠昼夜节律致心肌MIF蛋白表达下降,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IL-6、TNF-α、IL-8表达增加,局部炎症反应加重,心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环境 昼夜节律 缺血再灌注损伤 MIF IL-6 TNF-α IL-8
下载PDF
阿米福汀对苯并[a]芘诱导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少泽 +6 位作者 王娇妮 王国强 薛杨静 徐志强 汪洁 唐疾飞 季亢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68-2176,共9页
目的:研究阿米福汀对苯并[a]芘(Ba P)诱导C57BL/6J小鼠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即DMSO组),Ba P组,低剂量(1μmol/L)阿米福汀组,中剂量(5μmol/L)阿米... 目的:研究阿米福汀对苯并[a]芘(Ba P)诱导C57BL/6J小鼠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即DMSO组),Ba P组,低剂量(1μmol/L)阿米福汀组,中剂量(5μmol/L)阿米福汀组及高剂量(25μmol/L)阿米福汀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体外培养的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2、TNF-α、NF-κB表达。48只C57BL/6J小鼠(8月龄,雄性)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ngⅡ+Ba P组)、低剂量(50 mg/kg)阿米福汀组、高剂量(100 mg/kg)阿米福汀组。6周后取腹主动脉察看标本形态;行HE、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形态结构;测定腹主动脉的血管周长。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评价腹主动脉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及MMP-9、MMP-12、TNF-α、NF-κB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发现Ba P刺激使巨噬细胞MMP-9、MMP-12、TNF-α、NF-κB的表达升高,而阿米福汀对此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动物实验可见对照组成瘤率为0,高剂量阿米福汀组成瘤率为16.67%,与模型组(58.33%)和低剂量阿米福汀组(33.33%)相比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剂量阿米福汀组腹主动脉壁的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及TNF-α、MMP-9、MMP-12、NF-κB的表达较模型组和低剂量阿米福汀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证实高剂量阿米福汀组腹主动脉壁TNF-α、MMP-9、MMP-12、NF-κB的表达较模型组和低剂量阿米福汀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米福汀可以抑制Ba P诱导的巨噬细胞的活化,同时可以抑制Ba P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跟抑制NF-κB途径、巨噬细胞浸润及MMPs、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福汀 腹主动脉瘤 苯并[A]芘 巨噬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蛇床子素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效果及对心肌组织MMP-2和p-ERK的影响
6
作者 刘文华 徐恩国 +1 位作者 杨建广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效果及对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依普利酮组(30 mg·kg^(-1))、蛇床子素低、...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效果及对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依普利酮组(30 mg·kg^(-1))、蛇床子素低、高剂量组(20,40 mg·kg^(-1)),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依普利酮组、蛇床子素低、高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变化,测定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短轴缩短分数(F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射血分数(EF)及心肌组织MMP-2、p-ERK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结构正常,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心肌梗死区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可见明显梗死灶及瘢痕组织;依普利酮组及蛇床子素高剂量组心肌纤维排列较为整齐,梗死灶及瘢痕组织较少,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蛇床子素低剂量组仍可见明显梗死灶及瘢痕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也较为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IDd、LVIDs水平及MMP-2、p-ERK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FS、EF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普利酮组、蛇床子素低、高剂量组LVIDd、LVIDs水平及MMP-2、p-ERK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FS、EF水平升高(P <0.05);与依普利酮组比较,蛇床子素低剂量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蛇床子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症氧化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蛇床子素能明显降低心肌组织MMP-2、p-ERK mRNA和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急性心肌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苯并芘(Bap)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微泵释放法建立实验性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
7
作者 吴少泽 +5 位作者 薛杨静 王娇妮 徐志强 汪洁 唐疾飞 季亢挺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苯并芘(Bap)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下微泵释放法建立实验性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4周组、低剂量6周组、高剂量6周组。各实验组小鼠经处理后,取腹主动... 目的探讨苯并芘(Bap)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下微泵释放法建立实验性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4周组、低剂量6周组、高剂量6周组。各实验组小鼠经处理后,取腹主动脉瘤、观察其大体形态;切片行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统计学及组织学的评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腹主动脉MMP-12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6周组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率(83.3%)较其他3组(50.0%、41.7%、0)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6周组平均血管周长与其他3组比较也显著增大(1607±225μm vs 1408±246μm、1394±230μm、935±109μm,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提示高剂量6周组小鼠腹主动脉壁MMP-12表达(0.62±0.11)较其他3组(0.51±0.10、0.48±0.09、0.11±0.04)显著增多(P<0.05)。结论高剂量血管紧张素:[0.90mg/(kg·d)]皮下微泵释放6周联合苯并芘(Bap)腹腔注射能够高效地建立腹主动脉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血管紧张素Ⅱ 苯并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