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药材质量 被引量:22
1
作者 龚海燕 +5 位作者 谢彩侠 张娟 李雅静 刘庆普 雷敬卫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7-233,共7页
目的建立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质量特征的共有性和差异性,为盾叶薯蓣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色谱柱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18(150mm×2.1mm,2.7μm),以乙腈(... 目的建立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质量特征的共有性和差异性,为盾叶薯蓣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色谱柱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18(150mm×2.1mm,2.7μm),以乙腈(B)-水(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建立65批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利用SPSS19.0和SIMCA14.1软件对不同产地的盾叶薯蓣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及差异性分析。结果盾叶薯蓣药材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31个共有峰,指认出的5种皂苷类成分和其他未知成分均作为主要信息参与了盾叶薯蓣的质量表达,主成分载荷值的综合得分表明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药材的综合质量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盾叶薯蓣的化学质量特征存在差异,且各自聚为一类,其中湖北丹江口地区盾叶薯蓣与其他产地样品均存在较大差异;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模型筛选出的5、28、11、12、29、18、16、31、13号色谱峰所代表的成分是造成盾叶薯蓣样品间差异的主要标志性物质,其中28、29号峰分别为盾叶新苷和三角叶薯蓣皂苷。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盾叶薯蓣UPLC指纹图谱可以较为全面地表征其化学质量特征,指纹图谱的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为盾叶薯蓣质量标志物的筛选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UPLC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化学计量学 原薯蓣皂苷 伪原薯蓣皂苷 盾叶新苷 三角叶薯蓣皂苷 薯蓣皂苷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怀地黄中总苯乙醇苷、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丰青 +4 位作者 苏秀红 李雅静 雷敬卫 谢彩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怀地黄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样品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为多元散射校正法联合一阶导...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怀地黄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样品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为多元散射校正法联合一阶导数法、标准归一化法联合一阶导数法,最佳光谱范围分别为6 703.35~11 065.54 cm^(-1)、3 999.63~9 102.36 cm^(-1),最佳主因子数分别为10、7,建立药材样品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药材样品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测定方法学经验证符合要求。总苯乙醇苷、总环烯醚萜苷定量模型的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2、0.980 9,校正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32 7、0.186 0,预测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035 5、0.035 1,交叉验证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256 9、0.574 3。总苯乙醇苷、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预测值分别为0.268%~1.636%、3.424%~6.978%,测定值分别为0.299%~1.629%、3.431%~6.952%,绝对偏差分别为-0.042%~0.067%、-0.111%~0.088%,相对偏差分别为-0.819%~0.076%、-2.257%~1.672%,预测值与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不同种质怀地黄中总苯乙醇苷及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法 总苯乙醇苷 总环烯醚萜苷 快速测定
下载PDF
不同种质地黄块根菊花心表型性状及HPLC指纹图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建光 王丰青 +6 位作者 谢彩侠 张苗 雷敬卫 张重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6-173,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种质地黄块根菊花心表型性状及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特征。方法:观察测量地黄整个生育期内菊花心形状及比例直径的变化,同时建立表征地黄块根、菊花心及非菊花心部位化学质量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和系统性聚类方... 目的:探讨不同种质地黄块根菊花心表型性状及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特征。方法:观察测量地黄整个生育期内菊花心形状及比例直径的变化,同时建立表征地黄块根、菊花心及非菊花心部位化学质量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和系统性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种质地黄的菊花心形状及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指纹图谱显示不同种质地黄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种类具有一致性,其化学质量特征的差异主要在于化学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例的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梓醇、益母草苷、地黄苷A和地黄苷D等有效成分基本均参与了各种质地黄不同部位的质量表达,但每种成分在各种质地黄不同部位之间质量差异表达中的贡献率不同,同时参与这种差异表达的其他成分在各种质地黄中的贡献率也不同;系统性聚类分析表明,北京1号,沁怀,1706及沁怀郑地黄的菊花心与非菊花心化学质量特征差异较大,而85-5,白选地黄的菊花心与非菊花心部位化学质量特征差异较小。结论:不同种质地黄菊花心表型性状及其HPLC指纹图谱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菊花心 表型性状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系统性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怀地黄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及总苯乙醇苷含量快速分析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丰青 +3 位作者 谢彩侠 李雅静 雷敬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6-796,901,共12页
本文旨在建立地黄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及苯乙醇苷定量分析模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质怀地黄生育期内的128份地黄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及总苯乙醇苷的含量,并将其作为基础值,结合地黄叶片的近红外光谱图,利用TQ8.0分析软件... 本文旨在建立地黄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及苯乙醇苷定量分析模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质怀地黄生育期内的128份地黄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及总苯乙醇苷的含量,并将其作为基础值,结合地黄叶片的近红外光谱图,利用TQ8.0分析软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地黄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及总苯乙醇苷的定量分析模型。地黄叶片中总苯乙醇苷定量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98 2,校正均方根偏差(RMSEC)为0.089 9,预测均方决定差(RMSEP)为0.142,交叉验证均方根偏差(RMSECV)为0.707 2;总环烯醚萜苷定量校正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72 1,校正均方差(RMSEC)为0.259,预测均方决定差(RMSEP)为0.095 4,交叉验证均方根偏差(RMSECV)为0.869 4。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定量模型可用于怀地黄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及总苯乙醇苷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近红外光谱法 总环烯醚萜苷 总苯乙醇苷 快速测定
下载PDF
盾叶薯蓣转录组分析及其皂苷元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挖掘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雅静 王丰青 +5 位作者 谢彩侠 智惊宇 孟庆博 张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85-3894,共10页
目的分析比较盾叶薯蓣根茎与叶片的转录组,挖掘与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酶基因。方法利用Illumina Hi Seq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盾叶薯蓣根茎与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分析;并结合根茎与叶片中皂苷元的... 目的分析比较盾叶薯蓣根茎与叶片的转录组,挖掘与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酶基因。方法利用Illumina Hi Seq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盾叶薯蓣根茎与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分析;并结合根茎与叶片中皂苷元的含量测定结果,挖掘与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酶基因;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对部分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了81 660个Unigene,有64.33%在NT、NR、Swiss-Prot、KOG、GO、KEGG数据库中得到注释;根据其表达量与代谢通路分析筛选出29种共227个可能参与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生物合成途径的催化酶基因,部分催化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皂苷元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并发现5个盾叶薯蓣内生菌基因。结论研究初步获得了盾叶薯蓣中参与皂苷元生物合成的候选关键酶基因,部分候选酶基因可能参与盾叶薯蓣中皂苷类成分的后修饰过程,并发现盾叶薯蓣根茎中内生菌可能参与其皂苷元的生物合成,为进一步阐明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转录组 皂苷元 关键酶基因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杨梅根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耿冶飞 陈秀杰 +2 位作者 郑风敏 王永杰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9期70-74,共5页
目的建立杨梅根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观察杨梅根药材样品性状,并对其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项下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 目的建立杨梅根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观察杨梅根药材样品性状,并对其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项下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杨梅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ymmetry®C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3∶87,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结果杨梅根药材性状符合规定。显微鉴别结果显示,样品粉末呈灰棕色,显微镜下可见木栓细胞、韧皮纤维、木纤维、石细胞、草酸钙方晶、导管。薄层色谱图中特征斑点显色清晰,分离度好。16批样品的水分为2.8%~10.4%,总灰分为0.7%~1.2%,酸不溶性灰分为0.1%~0.2%,60%乙醇浸出物为15.7%~28.5%。杨梅苷的质量浓度在0.01~0.2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7);检测限为0.0021 mg/mL,定量限为0.0070 m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低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7%,RSD为1.30%(n=6)。16批样品中杨梅苷含量为0.62%~3.43%,平均1.9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杨梅根药材的质量控制。初步拟订杨梅根药材质量标准为,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杨梅苷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根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杨梅苷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基于GC-MS代谢组学分析间作玉米下地黄根际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古力 +5 位作者 王丰青 李明杰 杨超飞 孙瑞斌 谢彩侠 张重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目的:分析地黄-玉米间作模式下地黄根际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特征,筛选间作玉米下地黄根际土壤中特殊的信号物质,为地黄连作障碍中化感物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以7~10月份玉米间作及地黄单作模式下的地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气... 目的:分析地黄-玉米间作模式下地黄根际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特征,筛选间作玉米下地黄根际土壤中特殊的信号物质,为地黄连作障碍中化感物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以7~10月份玉米间作及地黄单作模式下的地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其乙酸乙酯部位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并应用SIMCA 14.1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H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处理,筛选2种模式下挥发性有机物中潜在的差异成分。结果:间作及单作模式下地黄根际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主要为烃类、醇类、酯类、酮类、酰胺类、酸类等物质,其中间作模式下烃类、酯类、酰胺类成分的平均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58.46%,32.15%,5.42%,而单作模式下则分别为37.27%,36.11%,21.13%;PCA与HCA分析结果表明间作与单作两种模式下根际土壤乙酸乙酯部位的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可以明显地被分为两类;基于OPLS-DA分析的潜在差异成分筛选结果表明,从两种模式下的根际土壤中筛选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Z)-9-油酸酰胺,间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2-丙基戊基)二酯,正二十六烷,二十八烷,正二十一烷等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的几种挥发性有机物。结论:地黄-玉米间作模式对地黄根际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有一定的影响,筛选到的几种差异成分对地黄生长及质量特征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模式 地黄 玉米 根际土壤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有机物
原文传递
基于HPLC和NIRS建立快速检测盾叶薯蓣中3种皂苷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志红 +4 位作者 谢彩侠 张娟 龚海燕 刘庆普 雷敬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5-316,共12页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盾叶薯蓣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和薯蓣皂苷含量的方法。本研究以全国8个产地的盾叶薯蓣药材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HPLC-ELSD建立同时测定盾叶薯蓣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及薯蓣皂苷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盾叶薯蓣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和薯蓣皂苷含量的方法。本研究以全国8个产地的盾叶薯蓣药材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HPLC-ELSD建立同时测定盾叶薯蓣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及薯蓣皂苷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盾叶薯蓣药材进行三种皂苷的含量测定;其次,扫描盾叶薯蓣药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将盾叶薯蓣药材校正集样品的三种皂苷含量作为参考值,结合其近红外光谱图,以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偏差(RMSEC)、预测均方根偏差(RMSEP)及预测性能指数(PI)作为评价所建定量检测模型性能的指标,利用TQ8.0分析软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光谱预处理方法筛选、建模波段及主成分数的确定分别建立盾叶薯蓣药材中三种皂苷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最后,分别利用验证集样品对所建三种皂苷检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检验。盾叶薯蓣样品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和薯蓣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经考察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盾叶薯蓣药材中三角叶薯蓣皂苷定量检测模型的R2为0.98117、RMSEC为0.0863、RMSEP为0.0638、PI为90.5;盾叶新苷定量检测模型的R2为0.98264、RMSEC为0.0420、RMSEP为0.0274、PI为91.1;薯蓣皂苷定量检测模型的R2为0.94364、RMSEC为0.00990、RMSEP为0.00541、PI为85.8;经统计学检验,三个模型对三种皂苷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可以相对快速、准确测定盾叶薯蓣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及薯蓣皂苷的含量,为盾叶薯蓣药材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NIRS 盾叶薯蓣 偏最小二乘法 三角叶薯蓣皂苷 盾叶新苷 薯蓣皂苷
下载PDF
基于皂苷类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学评价不同产地盾叶薯蓣的质量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雅静 +4 位作者 谢彩侠 张娟 刘庆普 龚海燕 雷敬卫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4-310,共7页
目的:建立盾叶薯蓣中总皂苷及5种单体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比较和评价不同产地盾叶薯蓣皂苷类成分的质量特征。方法:以全国8个产地的盾叶薯蓣为研究对象,采用UV-VIS和UPLC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及5个单体皂苷的含量,结合因子综合分析、聚类分... 目的:建立盾叶薯蓣中总皂苷及5种单体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比较和评价不同产地盾叶薯蓣皂苷类成分的质量特征。方法:以全国8个产地的盾叶薯蓣为研究对象,采用UV-VIS和UPLC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及5个单体皂苷的含量,结合因子综合分析、聚类分析及PLS-DA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不同产地盾叶薯蓣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经考察所建立的盾叶薯蓣总皂苷和5种单体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各产地盾叶薯蓣总皂苷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甘肃陇南、湖南怀化、湖北十堰、湖北丹江口、陕西安康、陕西商洛、河南南阳、湖北宜昌,其中甘肃陇南、湖南怀化产地的盾叶薯蓣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湖北宜昌、河南南阳和陕西商洛产地,其余产地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单体类皂苷在各产地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湖北丹江口和甘肃陇南产盾叶薯蓣整体质量较好,且比较稳定,其他各产地的整体质量波动较大;聚类分析表明,湖北宜昌、河南南阳及陕西商洛的盾叶薯蓣质量特征较为接近,湖北丹江口与甘肃陇南的比较接近,而湖南怀化、湖北十堰与陕西安康则比较接近;PLS-DA分析筛选出薯蓣皂苷、总皂苷和伪原薯蓣皂苷是引起盾叶薯蓣质量差异的3种主要成分。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盾叶薯蓣中总皂苷及5种单体皂苷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盾叶薯蓣的皂苷类成分质量特征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皂苷类成分 UV-VIS UPLC 多元统计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