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禪與詩之交涉
1
作者 《中国文化》 2018年第1期161-175,共15页
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及唐初中国禅宗成立以来,禅学和诗学的融合,从而在中国诗中形成了禅诗这一重要现象。中国诗也进入禅师们的悟道偈中,使得禅宗以诗悟道的“文字般若”更臻文人化。揭橥中国诗的禅化,并阐明禅... 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及唐初中国禅宗成立以来,禅学和诗学的融合,从而在中国诗中形成了禅诗这一重要现象。中国诗也进入禅师们的悟道偈中,使得禅宗以诗悟道的“文字般若”更臻文人化。揭橥中国诗的禅化,并阐明禅诗实际上是中国诗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风 诗偈 沧浪诗话 学诗浑如学参禅 生命动感 诗禅异同
原文传递
七律兩組
2
作者 《中国文化》 CSSCI 2016年第1期334-335,共2页
一 本事步元韵和李合肥七律十首 并序 慨夫场屋得士,寻以词臣为显荣;而江山待人,第重事功为运 。至于章裁句宅之际,激射隐显;发心调意之间,凝重结响,此又情绪映发足见微旨之趣也。朱子序诗主温柔敦厚,与其质言理法,明议道性,一其源耳... 一 本事步元韵和李合肥七律十首 并序 慨夫场屋得士,寻以词臣为显荣;而江山待人,第重事功为运 。至于章裁句宅之际,激射隐显;发心调意之间,凝重结响,此又情绪映发足见微旨之趣也。朱子序诗主温柔敦厚,与其质言理法,明议道性,一其源耳。唐诗可吟咏,虽子美之植质要亦蕴藉,宋诗尚议论,有山谷之拗古固非粗粝。凡此以降,文心清澈,逸怀浩气者,行端为多;拈髯睨目,骛声倡气辈,涂泽而已。夫计诗之道理可觇作者气象,谛句之雄沉,能证斯人绳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律 温柔敦厚 唐诗 蕴藉 宋诗 文心
原文传递
黄庭堅書法創作的詩化與禪化
3
作者 《中国文化》 CSSCI 2016年第2期251-258,I0003-I0004,I0006,共11页
一引論1、本文雖然是專論黃庭堅書法藝術之作,但深感今日書法界世風日下而其中最致命之處乃是所謂的"創新"(無根浮萍,浪言創新的無知者),所以在此我依然本着早年拙作《中國書法史論》(1988年人民日報出版社第一版)論及"宋人尚意... 一引論1、本文雖然是專論黃庭堅書法藝術之作,但深感今日書法界世風日下而其中最致命之處乃是所謂的"創新"(無根浮萍,浪言創新的無知者),所以在此我依然本着早年拙作《中國書法史論》(1988年人民日報出版社第一版)論及"宋人尚意"的書法史觀,以爲黃庭堅是宋人尚意中的翹楚——創新之重鎮。職是所關本文藉在論述黃庭堅書法藝術的同時,尚存一點月旦當今創新的春秋筆意。另外,對黃庭堅的評介,從大書法文化圈而論,當然本文仍是論述黃庭堅書法藝術之個案,基本上也適用與黃氏同一水平的其它書法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堅 法界 知者 無根 林藻 詩人 佛智 散文化 苦笋帖 前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