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2
1
作者 王宝恩 梁晓梅 +23 位作者 贾博琦 宝雯 柯美云 林三仁 丁士刚 张锦坤 施礼 张志宏 徐家裕 袁耀宗 阮美娟 刘厚钰 邱德凯 张达荣 李增烈 欧阳钦 王一平 李瑜元 吴惠生 胡家露 姜若兰 王莜如 梁有信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0-184,共5页
本项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对西沙必利(cisapride)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其中治疗组414例,对照组169例。西沙必利的服药方法为每次5mg,每日3次,共服4周。结果显示西沙必利能使早饱、腹胀、... 本项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对西沙必利(cisapride)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其中治疗组414例,对照组169例。西沙必利的服药方法为每次5mg,每日3次,共服4周。结果显示西沙必利能使早饱、腹胀、上腹痛、恶心等多种消化道症状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9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42%,且两组病人间差异有显著性。西沙必利的副作用主要为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对其可以耐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西沙必利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动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必利 消化不良 疗效 治疗
原文传递
胰性脑病与韦尼克脑病 被引量:84
2
作者 张晓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 3例典型病例介绍 ,加上文献检索 30篇共 18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对并发脑病进行分类。结果 185例脑病中大多为重症 (84% ) ,男性略多 ,且胆源性胰腺炎... 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 3例典型病例介绍 ,加上文献检索 30篇共 18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对并发脑病进行分类。结果 185例脑病中大多为重症 (84% ) ,男性略多 ,且胆源性胰腺炎居多。早期发生脑病者为急性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多脏器衰竭的一部分 ,为胰性脑病 (PE) ,有 10 7例 ,死亡 6 1例 (5 7% ) ;2周以上甚至在恢复期发生脑病者与长期禁食缺乏维生素B1(VitB1)有关 ,为韦尼克 (Wernicke)脑病 (WE) ,共有 78例 ,死亡2 6例 (33% ) ;两组病死率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WE组病死率较低系近年来注意及时补充VitB1,文献加本组 3例 ,给予VitB1治疗的 17例全部存活 ,而未给VitB1的WE患者中病死率达 43% ,与PE组病死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本文详述了PE与WE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提出对于PE应早期诊断、综合强化治疗 ,而对于禁食时间较长者应给予VitB1肌肉注射以预防WE发生 ,已发生者则应补充大剂量Vit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韦尼克脑病 胰性脑病 急性胰腺炎
原文传递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运红 徐肇敏 +2 位作者 韩树堂 张志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比较胶囊内镜与传统小肠检查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 6 7例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消化道钡餐、肠系膜动脉造影、推进式小肠镜、胶囊内镜及剖腹探查包括手术中肠镜结果。结果 不明原... 目的 比较胶囊内镜与传统小肠检查方法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 6 7例胃镜、肠镜检查阴性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消化道钡餐、肠系膜动脉造影、推进式小肠镜、胶囊内镜及剖腹探查包括手术中肠镜结果。结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上、中消化道钡餐检查检出率为 1 7 6 % ,诊断率为 1 3 8% ;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检出率和诊断率均为 1 3 4 % ;推进式小肠镜检查检出率、诊断率为 32 % ;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检出率和诊断率均为 83 3% ;胶囊内镜检查检出率为80 6 % ,诊断率为 6 7 7%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 胃镜检查 肠镜检查
原文传递
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明东 徐肇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年第6期415-416,共2页
枸橼酸莫沙比利是一种新型的胃肠道促动力药物,为评价枸橼酸莫沙比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我们2001年11月-2002年6月对此进行了临床研究,并选用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明确的奥美拉唑作为对照,结果如下.
关键词 枸橼酸莫沙比利 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原文传递
肝肺综合征的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维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18-320,共3页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指肝功能不全引起肺血管扩张、肺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的低氧血症及其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对伴有低氧血症的严重肝病患者作尸检可以发现肺毛细血管直径从正常的8...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指肝功能不全引起肺血管扩张、肺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的低氧血症及其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对伴有低氧血症的严重肝病患者作尸检可以发现肺毛细血管直径从正常的8~15μm扩张至500μm,异常的动静脉交通支形成,肺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的动脉血液氧合作用异常--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PO2)上升,甚至低氧血症,是HPS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回顾 进展 肝硬化
原文传递
急性重症胰腺炎与胰腺感染 被引量:27
6
作者 于成功 张志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689-693,共5页
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类型[1],其中约80%为急性间质水肿型,其余20%的急性胰腺炎可发展成为胰腺坏死和胰腺周围组织的坏死,这类为急性重症胰腺炎[2].重症胰腺炎的病程可分为早期的血管毒性阶段和后期的败血症及并发症阶段[3,4]... 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类型[1],其中约80%为急性间质水肿型,其余20%的急性胰腺炎可发展成为胰腺坏死和胰腺周围组织的坏死,这类为急性重症胰腺炎[2].重症胰腺炎的病程可分为早期的血管毒性阶段和后期的败血症及并发症阶段[3,4].恰当得力的治疗手段可以减少因系统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而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及肾脏并发症[5-7].在坏死性胰腺炎中,有40%~70%的患者可出现胰腺感染,而这种感染是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持续的胰腺感染及由感染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这类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0%[8-11].因此,如何应用抗生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许多治疗措施对胰腺炎的病程并无明显作用[12-14].后来,人们逐渐把焦点集中到抗生素的预防应用方面.应用抗生素是基于它可以减少胰腺感染,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但是,目前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亦有不同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细菌感染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运红 徐肇敏 +2 位作者 韩树堂 于成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评价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胶囊内镜对1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6例反复腹泻、4例腹痛及1例转移性腺癌寻找原发灶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在1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现小肠血管发育不良7例,其中有1例合并... 目的 评价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胶囊内镜对1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6例反复腹泻、4例腹痛及1例转移性腺癌寻找原发灶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在1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现小肠血管发育不良7例,其中有1例合并有回肠溃疡,小肠血管瘤1例,小肠恶性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小肠克罗恩病1例,未见异常2例;在6例反复腹泻患者中,发现1例溃疡性空回肠炎,其余5例均考虑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在4例腹痛患者中,发现糜烂性胃炎2例,十二指肠降部糜烂1例,正常1例;1例转移性腺癌检查发现小肠腺癌。结论 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胃肠道疾病 诊断 消化道出血 腹泻
原文传递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8
作者 徐巧莲 万小勇 +3 位作者 杜燕 江洁 巫开文 《胃肠病学》 2012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背景:我国在亚太地区属于胃癌高危地区。亚太地区胃癌预防共识指出,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水平和低PGⅠ/PGⅡ比值可作为筛查胃癌高危人群的标记物。目的:明确血清PG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纳入1880例2010年3月~2011年12月南京... 背景:我国在亚太地区属于胃癌高危地区。亚太地区胃癌预防共识指出,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水平和低PGⅠ/PGⅡ比值可作为筛查胃癌高危人群的标记物。目的:明确血清PG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纳入1880例2010年3月~2011年12月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的健康体检人员以及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门诊患者,行血清PGⅠ、PGⅡ检测,其中1028例(包括所有血清PG筛查结果阳性者和部分筛查结果阴性但有上腹部不适症状或胃癌家族史者)接受胃镜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各年龄段受检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岁年龄段组PGⅠ/PGⅡ比值显著低于其他各年龄段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上皮内瘤变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显著低于正常/非萎缩性胃炎组(P<0.01)。以PGⅠ<70 ng/mL+PGⅠ/PGⅡ<3.0为界值,血清PG检测筛查胃癌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84.9%,阳性似然比为4.93,阴性似然比为0.30。结论:血清PG检测用于胃癌初筛具有敏感性高、易于接受、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大面积人群普查,结果阳性者应进一步行胃镜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蛋白酶原类 胃镜检查 普查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被引量:21
9
作者 吴毓麟 程桂英 +1 位作者 邹晓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2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例及随访资料,内镜下静脉注射硬化剂(部分加压迫)治疗急性出血424例,预防再出血138例。结果急性出血经一次注射即止血344例(81.1%),...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2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例及随访资料,内镜下静脉注射硬化剂(部分加压迫)治疗急性出血424例,预防再出血138例。结果急性出血经一次注射即止血344例(81.1%),仍有出血80例(18.9%),补充注射或压迫后止血;一次或多次硬化剂注射预防性治疗138例,曲张静脉62例完全消失,76例转为轻度;随访3~5年均未再发出血。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或预防再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硬化治疗 硬化剂
下载PDF
85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内镜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姚玉玲 曹俊 +2 位作者 刘文佳 邹晓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对该痫的重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镜中心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85例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周内行结肠镜检查和病...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对该痫的重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镜中心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85例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周内行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结果85例IC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可伴有低热等。结肠镜下所见病变主要住左半结肠(80%,68/85)。85例Ic患者中非坏疽型82例和坏疽型3例。非坏疽型中一过性1C内镜表现为点状出血,黏膜水肿、发脆,节段性红斑,散在糜烂和纵行溃疡.病变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非可逆性IC内镜表现为黏膜发紫或发黑、伪性、假息肉及假性肿瘤.其中狭窄性IC内镜表现为全孽增厚、肠腔狭窄及结肠袋消失。坏疽型IC内镜表现为黏膜发紫和假息肉肜成。Ic病理特征为黏膜组织炎症伴糜烂和肉芽组织增生、腺体萎缩、固有层出血,特别是黏膜下层见含铁血黄素沉着的巨噬细胞。结论尽管IC内镜及病理改变缺乏特异性.但早期行结肠镜检是诊断Ic的重要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师提高对IC的诊治,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炎 内镜检查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卢晓云 李运红 +5 位作者 刘明东 张建武 吕瑛 徐肇敏 邹晓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7- 2005年33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及活检确诊率为44.4%。免疫分型以B细胞为主(90.9%)。全组患者有30例经手术治疗,2例仅行Hp...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7- 2005年33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及活检确诊率为44.4%。免疫分型以B细胞为主(90.9%)。全组患者有30例经手术治疗,2例仅行Hp根除术,1例确诊后放弃治疗。术后:单纯手术者21例,2年及以上生存者19例(90.5%);手术加化疗者9例,2年及以上生存者6例(66.7%)。在11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有2例胃MALT淋巴瘤行抗Hp治疗,肿瘤消退或缩小;9例行手术切除,术后未复发。结论PGIML早期诊断较困难,可采取多种诊断手段综合诊断,手术治疗作用尚未肯定,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三种口服导泻液结肠清洁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陆亚蓉 +4 位作者 韩树堂 郇东华 杨云霞 董申武 张志宏 《内镜》 1994年第5期276-278,共3页
对标准平衡电解质导泻液(ELS)3升法及两种不同的聚乙二醇电解质导泻液(PEG─ELS)2升及1.5升法结肠镜检前137例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单盲临床应用比较,证实三种导泻液的肠道清洁效果相仿,副作用轻微。但PEG─... 对标准平衡电解质导泻液(ELS)3升法及两种不同的聚乙二醇电解质导泻液(PEG─ELS)2升及1.5升法结肠镜检前137例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单盲临床应用比较,证实三种导泻液的肠道清洁效果相仿,副作用轻微。但PEG─ELS液因服用量小,患者易于接受,且国产PEG400价廉易得,口感亦稍好,故可作为肠镜检查前、钡剂灌肠造影前及一些肠道手术前的常规肠道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S PEG-ELS 结肠镜检 导泻液
原文传递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及与手术结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运红 徐肇敏 +3 位作者 韩树堂 于成功 张志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 通过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出血中的应用探讨其诊断意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利用胶囊内镜检查了50例小肠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胃镜、肠镜等传统检查方法未能明确诊断;将患者按照出血次数分为3组:A组出血大于5次,B... 目的 通过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出血中的应用探讨其诊断意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利用胶囊内镜检查了50例小肠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胃镜、肠镜等传统检查方法未能明确诊断;将患者按照出血次数分为3组:A组出血大于5次,B组出血在2-5次之间,C组仅出血1次。有18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在50名患者中有39例(78%)患者发现了出血原因,A组患者中检出率为92.9%(26/28),B组为71.4%(10/14),C组为37.5%(3/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治疗患者中17例(94.4%)诊断与定位和胶囊内镜完全吻合。结论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且似乎在出血次数越多的患者中检出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诊断 胶囊内镜检查 小肠出血 手术结果 对照研究 检出率 手术治疗 吻合 出血原因
原文传递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10例回顾与随访 被引量:12
14
作者 欧阳建 +3 位作者 张晓琦 杨英 许景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6-479,共4页
目的回顾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10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采用HSCT治疗9例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克罗恩病(CD)患者及1例Truelove临床重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C... 目的回顾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10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采用HSCT治疗9例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克罗恩病(CD)患者及1例Truelove临床重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CD患者中2例CD活动指数(CDAI)大于450(严重型),6例CDAI为150~450(活动型)。1例UC患者为全结肠炎型。经环磷酰胺(CTX)及粒细胞刺激因子动员后,采集患者外周血干细胞,行CD34^+细胞分选并置液氮保存,2周后行CTX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预处理,将解冻的干细胞回输。结果HSCT后3和12个月时分别有5例和1例患者CDAI〈150(完全缓解),2例术后CDA1分值下降但未达缓解标准;完全缓解者症状消失,血液检查指标正常,体重明显增加(5~20kg)。平均随访16.1个月,复发4例,除1例病情严重外,余均较术前病情减轻;5例患者获长期缓解。1例UC患者术后10个月无复发症状,血液检查指标均正常,但肠镜复查示无明显改善。与HSCT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有干细胞回输期间与白细胞减少相关的发热及感染、术后脱发,1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术后转氨酶水平及HBV-DNA滴度增高。结论HSCT可改善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难治性IBD,近期疗效满意,部分患者可获较长期的缓解,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不能阻止病情复发,且不能改善患者肠道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干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大肠息肉摘除前注射肾上腺素溶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金茹 徐肇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年第3期161-162,共2页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经内镜用高频电流圈套器摘除结肠息肉87例,治疗中我们分组对患者进行圈套前息肉底部预防注射肾上腺素溶液,并与未注射组作比较。一、资料与方法患者男44例,女43例,年龄4~85岁,平...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经内镜用高频电流圈套器摘除结肠息肉87例,治疗中我们分组对患者进行圈套前息肉底部预防注射肾上腺素溶液,并与未注射组作比较。一、资料与方法患者男44例,女43例,年龄4~85岁,平均52.7岁。肠镜检查指征为:便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摘除术 肾上腺素
原文传递
氩离子凝固术对食管黏膜损伤的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史伟 韩树堂 +2 位作者 徐肇敏 魏静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方法 在11例食管癌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时,分别对其癌旁食管黏膜组织按不同功率(45 W、60 W、90 W)和不同时间(1s、3 s)进行APC烧灼。APC探头离黏膜组织约2 mm,呈约30°角,烧...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方法 在11例食管癌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时,分别对其癌旁食管黏膜组织按不同功率(45 W、60 W、90 W)和不同时间(1s、3 s)进行APC烧灼。APC探头离黏膜组织约2 mm,呈约30°角,烧灼后的组织分别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及其超微结构,判断损伤程度。分析损伤程度与功率、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55处APC烧灼后的组织切片标本中,46处仅累及黏膜层或黏膜下层,7处累及肌层,2处穿透全层。损伤深度与功率有关(P<0.01),与持续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APC在内镜下治疗食管疾病时须将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以保证治疗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凝固术 食管黏膜损伤 食管癌 外科治疗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医师进修杂志》 1999年第8期9-11,共3页
处理出血性溃疡与其它消化道出血的原则一样:评估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并给予必要的复苏措施,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止血及预防再出血。临床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休克),年龄大于65岁,伴有严重夹杂病,出血发生... 处理出血性溃疡与其它消化道出血的原则一样:评估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并给予必要的复苏措施,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止血及预防再出血。临床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休克),年龄大于65岁,伴有严重夹杂病,出血发生于因其他疾病住院期间及消化道恶性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出血 治疗进展
下载PDF
85例克罗恩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英 《胃肠病学》 2006年第4期222-225,共4页
背景:克罗恩病(CD)是一种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目的:探讨CD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和内科治疗进展,以期提高对C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0年1月~2005年8月住院... 背景:克罗恩病(CD)是一种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目的:探讨CD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和内科治疗进展,以期提高对C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0年1月~2005年8月住院病例中85例出院诊断为C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CD好发于男性,以青壮年为主,呈慢性病程。病变主要位于回结肠(52.9%),临床表现以腹痛(72.9%)、腹泻(56.5%)为主,结肠镜检查显示病变呈节段性,溃疡多见。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评分与血沉(ESR)的相关系数为0.400(P<0.01),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系数为0.239(P<0.05),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系数为0.454(P<0.01),与血小板平均容积的相关系数为0.287(P<0.01)。内科治疗对大多数病例有效,予5例复发性CD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有4例缓解,1例术后6个月复发。结论:CD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增高,诊断以临床表现结合结肠镜检查为主,ESR、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容积可作为评估疾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CD以内科治疗为主,顽固复发型CD患者可考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临床表现 诊断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下载PDF
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运红 徐肇敏 +4 位作者 卢晓云 吴毓麟 于成功 邹晓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和患者主观感受的比较。方法将5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肠道准备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禁食组(A组,n=10)、口服复方导泻液组(B组,n=15)、口服甘露醇组(C组,n=10)及口服甘露醇加福松组(...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和患者主观感受的比较。方法将5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肠道准备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禁食组(A组,n=10)、口服复方导泻液组(B组,n=15)、口服甘露醇组(C组,n=10)及口服甘露醇加福松组(D组,n=20)。根据胶囊内镜检查所见肠道清洁程度(1~10分)及患者主观感受(1~10分)评价效果。结果C组(8.200±0.789)肠道清洁效果明显好于A组(5.500±1.269)、B组(7.330±1.291)(P<0.05)。D组(8.650±0.671)肠道清洁效果略好于C组,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就患者主观感受而言,从A组(9.200±0.422)、C组(8.200±0.632)、D组(8.050±0.759)、B组(4.730±1.335)耐受程度依次下降。结论综合清洁效果和患者主观感受而言,口服甘露醇加福松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术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肠道准备 小肠
下载PDF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耀宗 江石湖 +4 位作者 夏璐 程留芳 李瑜元 聂玉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证实的179例出血性消化性溃疡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n=65)和对照组(n=68),另设开放组(n=46),试验组和开放组用国产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iv,bid,疗程3~5d...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证实的179例出血性消化性溃疡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n=65)和对照组(n=68),另设开放组(n=46),试验组和开放组用国产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iv,bid,疗程3~5d;对照组用进口奥美拉唑钠注射液40mg,iv,bid,疗程3~5d;观察三组72及120h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或内镜下止血征象。结果:止血平均天数试验组为(3.08±1.92)d,对照组为(3.12±1.88)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及开放组均为100.0%,对照组为98.5%,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相似,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进口药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