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被引量:282
1
作者 张海林 高旺盛 +1 位作者 朱文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0,共5页
借鉴国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根据具体情况 ,提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 ,将保护性耕作划分为 3种类型 ,并详细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动土”、“少裸露”保持“适度湿润”和“适度粗糙”等土壤状态 ,达到保土、培肥、... 借鉴国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根据具体情况 ,提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 ,将保护性耕作划分为 3种类型 ,并详细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动土”、“少裸露”保持“适度湿润”和“适度粗糙”等土壤状态 ,达到保土、培肥、节水、增产、增效。系统地总结了国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历程 ,提出了未来国际的发展趋势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论述了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区域匹配差、规范性差、配套技术落后等问题 ,提出要正确认识保护性耕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Ⅰ.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00
2
作者 杨晓光 刘志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9-336,共8页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明显升高已成为共识,这一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种植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分为2...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明显升高已成为共识,这一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种植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分为2个时间段,分析和比较后一时段气候变暖对全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双季稻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的可能影响,以及由于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对作物产量可能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和双季稻种植北界指标以及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的降水量指标,采用公认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使用ArcGIS分别绘出1950s—1980年、1981—2007年2个时段全国种植制度北界图,以及冬小麦种植北界图、双季稻种植北界图、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图。【结果】(1)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一年二熟制种植北界,空间位移变化最大的区域在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和辽宁省。一年三熟制种植北界,空间位移变化最大的区域为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这些区域由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二熟,主体种植模式的粮食单产平均可增加54%—106%,由一年二熟变成一年三熟,主体种植模式的粮食单产平均可增加27%—58%。(2)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宁夏、甘肃省和青海省冬小麦的种植北界不同程度北移西扩。以河北省为例,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北移,可使界限变化区域由春小麦改种冬小麦,单产平均增加约25%。(3)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双季稻的种植北界向北移动,单从热量资源的角度出发,可使其粮食单产不同程度增加。(4)雨养冬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种植制度北界 冬小麦种植北界 双季稻种植北界 作物产量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28
3
作者 伍芬琳 李琳 +1 位作者 张海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35-2039,共5页
以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West提出的净碳释放方程对翻耕、少耕和免耕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各项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和土壤碳累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翻耕、少耕、免耕3个处理下,5年间各项农田投入... 以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West提出的净碳释放方程对翻耕、少耕和免耕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各项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和土壤碳累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翻耕、少耕、免耕3个处理下,5年间各项农田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分别为312.60、295.4和280.52kg.km-2.a-1,表层30cm土壤的碳储量分别为30.59、32.76和31.61Mg.km-2,农田净碳释放量分别为312.60、-138.59和-76.52kg.km-2.a-1;与翻耕地比较,免耕和少耕地的相对净碳释放量为-236.08和-451.19kg.km-2.a-1;免耕地农田投入的碳减排量(32.08kg.km-2.a-1)为土壤碳增汇量(204.00kg.km-2.a-1)的15.73%,少耕地农田投入的碳减排量(17.19kg.km-2.a-1)为土壤碳增汇量(434.00kg.km-2.a-1)的3.96%。少耕地对减少大气CO2的贡献大于免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累积 净碳释放 少耕 免耕
下载PDF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7
4
作者 张海林 +1 位作者 秦耀东 朱文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无覆盖翻耕、无覆盖铁茬等常规耕作为对照 ,对覆盖免耕夏玉米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或者减少夏玉米的耗水量 ,不同耕法夏玉米耗水量差异不大 ;同翻耕、铁茬等相比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在时间和空间分配... 以无覆盖翻耕、无覆盖铁茬等常规耕作为对照 ,对覆盖免耕夏玉米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或者减少夏玉米的耗水量 ,不同耕法夏玉米耗水量差异不大 ;同翻耕、铁茬等相比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在时间和空间分配上有所改变 ,即覆盖免耕夏玉米前期耗水少 ,后期耗水量增加 ,蒸散量加大 ,而且覆盖免耕有效地减少土壤棵间蒸发 ,却增加了作物的蒸腾量 ,变非生产性耗水为有效耗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覆盖 夏玉米 耗水特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5
5
作者 赵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4-1018,共5页
2006—2007年生长季,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氮肥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全生育期干物质积... 2006—2007年生长季,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氮肥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的百分比抽穗前阶段较低,而抽穗到成熟阶段则较高。秸秆还田配施纯氮90、180、270和360kghm^-2比单施同量氮肥分别增产7.1%、8.4%、11.1%和10.2%,其中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70kghm-2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比单施氮肥提高冬小麦的氮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生产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3%-9.2%、0.7-4.0和2.7-7.3k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冬小麦 氮效率 产量
下载PDF
长期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库容及重金属Cd的影响 被引量:121
6
作者 汤文光 肖小平 +5 位作者 唐海明 张海林 中督 薛建福 杨光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8-176,共9页
于2005—2013年在湖南宁乡双季稻田开展免耕秸秆还田(NTS)、翻耕秸秆还田(CTS)、翻耕秸秆不还田(CT)、旋耕秸秆还田(RTS)4种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试验,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养分库容量及重金属Cd的影响... 于2005—2013年在湖南宁乡双季稻田开展免耕秸秆还田(NTS)、翻耕秸秆还田(CTS)、翻耕秸秆不还田(CT)、旋耕秸秆还田(RTS)4种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试验,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养分库容量及重金属Cd的影响,为稻田合理耕作与重金属Cd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主要影响0-10 cm耕层土壤性状;长期翻耕和旋耕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增强了土壤通气性,但耕层变浅,养分库容降低,土壤Cd含量显著偏高,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富集Cd能力相对较低;长期免耕增加了表层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但养分库容相对较高,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富集Cd能力较强;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耕层深度和土壤养分库容量,增强了土壤的保肥能力,但同时也将秸秆中富集的Cd重新归还到稻田土壤中,不利于土壤Cd的转移修复.因此,长期单一耕作方式和长期秸秆还田均存在一定弊端,需改进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如实行翻耕、旋耕与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轮耕或深松耕,以及减少秸秆还田量或实行秸秆轮还,在改善土壤肥力的同时,实现土壤污染的有效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养分库容 Cd 水稻
原文传递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09
7
作者 李琳 李素娟 +1 位作者 张海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层次的总碳、活性碳的影响,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其0~30cm平均总有机碳... 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层次的总碳、活性碳的影响,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其0~30cm平均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为旋耕〉免耕〉翻耕〉对照,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耕层总有机碳,旋耕和免耕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活性碳平均含量为旋耕〉翻耕〉对照〉免耕,旋耕和翻耕提高土壤活性碳,免耕则降低土壤活性碳,尤其是10~20cm土层活性碳比旋耕下降了27.33%。华北平原0~30cm土层的碳库各项指数受表层的影响比较大,其中保护性耕作(少免耕和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层的总有机碳、稳态碳和碳库指数;而翻耕秸秆还田则提高了土壤的A和AI,少免耕则降低了土壤的A和AI;就碳库管理指数来讲,秸秆还田的贡献大于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总有机碳 活性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4
8
作者 孔凡磊 +1 位作者 张海林 黄光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0-155,共6页
针对华北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冬小麦夏玉米玉两熟区连续5a免耕田,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轮耕处理(即免耕一免耕,免耕一翻耕和免耕一旋耕),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华北地区土壤连续单一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冬小麦夏玉米玉两熟区连续5a免耕田,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轮耕处理(即免耕一免耕,免耕一翻耕和免耕一旋耕),冬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翻耕、旋耕)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旋耕显著降低0~10cm土壤体积质量,翻耕则降低0~20cm体积质量;随时间变化各处理土壤体积质量差异逐渐降低。翻耕、旋耕均显著增加了0~10cm土壤总孔隙,同时翻耕显著增加了10~20cm土壤总孔隙;翻耕、旋耕显著提高了5~10cm毛管孔隙。0~10cm土壤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在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10~20、20~30cm土层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且10~20cm翻耕5%水平上显著高于免耕;饱和导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翻耕、旋耕有效穗数与免耕相比分别提高了24.1%、22.3%;冬小麦的实际产量表现为:旋耕>翻耕>免耕,翻耕、旋耕分别比免耕增产11.8%、16.9%。总之,长期免耕后进行土壤耕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物理性状 导水率 轮耕 产量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分析Ⅲ.中国北方地区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种植制度界限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91
9
作者 李克南 杨晓光 +2 位作者 刘志娟 王文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88-2097,共10页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以及北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种植制度界限变动情况。【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308个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热量和降水资源的年际和...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以及北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种植制度界限变动情况。【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308个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热量和降水资源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趋势。结合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分析从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情况。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化敏感地带选择典型站点,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由一年一熟春玉米、春小麦及冬小麦种植模式改变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结果】(1)中国北方地区气温普遍升高,≥0℃积温带北移西扩,温度上升的累积效应十分明显,≥0℃积温为每10年升高65.5℃。年降水量呈带状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全区年降水量呈减小的趋势,年降水量每10年变化-90—23mm,平均为每10年减少10.6mm。(2)在热量和降水共同影响下,北部中高原半干旱凉温作物一熟区(Ⅱ)面积减少,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Ⅲ)在东北地区面积增加,而在西北和华北地区面积减少,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温凉作物一熟区(Ⅳ)面积增加,黄淮海水浇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Ⅵ)向北移动,总体而言北方地区东北部种植界限空间位移显著,而西南部变化不明显。(3)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动的敏感地带,作物生产潜力明显改变:在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温凉作物一熟区变化为一年二熟区,作物生产潜力增加1979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增加15.3%;在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改变为一年二熟区,作物生产潜力增加7912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增加155.2%;在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春小麦种植改变为春玉米,作物生产潜力增加2873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北方地区 种植制度 生产潜力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Ⅱ.南方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对种植制度界限可能影响 被引量:86
10
作者 赵锦 杨晓光 +3 位作者 刘志娟 成迪芳 王文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60-1867,共8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种植制度一级区种植界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单位面积周年产量的可能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南方15个省(市、自治区)281个站点自建站至200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20世纪50年代至...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种植制度一级区种植界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单位面积周年产量的可能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南方15个省(市、自治区)281个站点自建站至200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20世纪50年代至今分为两个时间段,分析和比较后一时段≥0℃积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根据热量指标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地区种植制度零级带的变化,综合考虑热量和降水两个指标研究了种植制度一级区界限的变化,并利用2000-2007年各省粮食产量分析了种植制度界限变化敏感区域粮食产量变化情况。结果(1)南方地区≥0℃积温整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60.1℃·d/10a,≥10℃积温整体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平均气候倾向率为1.9mm/10a,空间差异大。(2)与1980年以前相比,南方一年一熟与一年二熟区的分界限无明显变化;一年二熟区和一年三熟区的界限变化较为明显,平均向西推进约0.2个经度,向北移动约0.20个纬度;研究区域一年三熟区面积扩大,一年二熟区面积有所缩小,一年一熟区也稍有缩小。与1980年前相比,种植制度一级区界限变化较大:黄淮海地区水浇地二熟与旱地二熟一熟区的南界向北移动;江淮平原丘陵麦稻二熟区整体向北推移,且总面积扩大;四川盆地水旱二熟三熟区北界在四川东北部向南移;西南高原山地水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西界向西推移,东南界向西推进,总区域面积变化不大;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水田三熟二熟区,北界平均向北移动,西界也平均向西推进,总区域扩大;华南晚三熟二熟与热三熟区,其北界平均向北移动,区域扩大。(3)种植制度的改变有利于大部地区单位面积周年作物产量的提高。结论气候变化对南方地区种植制度界限有较大影响,造成多熟种植界限的向北、向西推进,多熟种植区域扩大,总体上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南方 种植制度北界 作物产量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研究 被引量:82
11
作者 史磊刚 +1 位作者 孔凡磊 范士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98,共6页
农业碳足迹理论可以系统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引起的碳排放,是构建低碳农业的理论基础,对实现低碳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探明农业生产中的碳足迹,本文基于河北吴桥县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利用农业碳足迹理论及研究方法,评价了... 农业碳足迹理论可以系统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引起的碳排放,是构建低碳农业的理论基础,对实现低碳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探明农业生产中的碳足迹,本文基于河北吴桥县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利用农业碳足迹理论及研究方法,评价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模式的碳足迹。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的大小为1 737.37±337.02 kgCe/hm2.a,生产1 kg粮食的碳成本是0.12±0.03 kgCe,其中冬小麦的碳足迹是1 101.3l±251.91 kgCe/hm2.a,小麦的碳成本是0.16±0.04kgCe/kg,夏玉米的碳足迹是636.06±163.90 kgCe/hm2.a,玉米的碳成本是0.08±0.02 kgCe/kg。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碳足迹的组成中,化肥占总量的61.76%,电能占25.03%,柴油占7.44%,种子占4.75%,农药占1.02%。同时,发现N肥的施用量和电能消耗量均与碳足迹有正相关性,种植规模与碳成本有负相关性。因此,构建节肥、节水及规模化的低碳种植模式是实现华北平原农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两熟制 碳足迹 碳成本 低碳农业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79
12
作者 杨晓光 刘志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62-1570,共9页
【目的】气候变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这一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的影... 【目的】气候变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这一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种植北界指标、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指标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指标,采用经典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分析与1950s—1980年相比,未来30年(2011—2040年)及本世纪中叶(2041—2050年)全国种植制度界限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的种植北界的变化。【结果】(1)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的一年两熟带和一年三熟带种植北界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其中一年一熟区和一年二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省(市)为陕西省和辽宁省,且2041—2050年种植北界北移情况更为明显;一年两熟区和一年三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区域在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境内,且2041—2050年种植北移情况更为明显。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这些区域由于气温升高种植制度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由一年两熟变为一年三熟,区域内单位面积周年粮食产量可不同程度提高。(2)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的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在辽宁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在青海省冬小麦种植界限为西扩明显。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区域由于冬小麦替代春小麦可带来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在广西省和广东省境内北移情况比较明显。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气候情景 气候变化 种植制度北界 冬小麦 热带作物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1
13
作者 李春霞 +3 位作者 王俊忠 李友军 付国占 明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70,共3页
为研究土壤酶活性在不同耕作措施下随作物生长的动态变化,于小麦、玉米生育期内测定了关键生育时期各处理的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作物的生长,秸秆不还田深翻、秸秆还田深翻、秸秆还田旋耕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磷... 为研究土壤酶活性在不同耕作措施下随作物生长的动态变化,于小麦、玉米生育期内测定了关键生育时期各处理的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作物的生长,秸秆不还田深翻、秸秆还田深翻、秸秆还田旋耕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磷酸酶活性在小麦生育期内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在玉米生育期内则呈上升趋势;转化酶活性在小麦生育期内呈上升趋势,而在玉米生育期内则表现为先升后降。深耕秸秆还田处理和旋耕秸秆还田处理能提高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作物同一关键生育期内,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活性 小麦 玉米 秸秆还田
下载PDF
北京市水足迹及农业用水结构变化特征 被引量:72
14
作者 黄晶 宋振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6546-6554,共9页
运用水足迹的理论和方法计算评价了1990—2005年北京市水足迹及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农业用水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市水足迹从1990年的81.5亿m3上升至2005年的168.6亿m3,人均水足迹由750.1m3... 运用水足迹的理论和方法计算评价了1990—2005年北京市水足迹及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市农业用水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市水足迹从1990年的81.5亿m3上升至2005年的168.6亿m3,人均水足迹由750.1m3上升为1096.0m3;(2)北京市水资源匮乏度不断升高,1995年以来水资源自给率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水资源依赖度越来越高;(3)农业部门用水量在本地用水量中的比例平均每年为55.1%,虚拟水净输入量在虚拟水净输入总量中的比例平均每年达到89.1%;(4)高耗水型作物产品生产用水比例升高加大了农业用水压力,动物产品生产用水量呈增加趋势,2001—2005年动物产品生产引入的虚拟水占到其虚拟水总量的81.3%。北京市水资源利用呈不可持续状态,通过农业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农业部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农业用水结构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温度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 被引量:70
15
作者 继康 李素娟 +2 位作者 张宇 张海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92-2600,共9页
【目的】针对以往研究在土壤温度观测和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温度效应规律上的不足,研究了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方法】试验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 【目的】针对以往研究在土壤温度观测和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温度效应规律上的不足,研究了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方法】试验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连续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和气温。【结果】各层次土壤温度日变化随气温呈正弦函数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随土壤深度呈"锥形";2.5~80cm土壤深度每增加5cm,土壤温度随气温的变化滞后1.2h左右;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均具有显著差异,秸秆覆盖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免耕在冬小麦活动期,显著降低了2.5cm土层土壤最高温度0.66~4.85℃,而在越冬期提高最低温度0.64~0.87℃;冬小麦生长前期(出苗-拔节)免耕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了2.5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其中较翻耕降低0.65~5.21℃,较旋耕降低0.48~3.89℃。【结论】不同耕作方式各层次土壤温度均极显著响应气温变化;耕作方式主要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而且主要表现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免耕在冬小麦活动期表现为降温效应,究其原因是由于较大程度地降低高温而较小程度地提高低温;越冬期表现增温效应是由于显著提高了各个时刻的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温度 气温
下载PDF
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复合群体的高产机理探讨 被引量:51
16
作者 逄焕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冬小麦 -夏玉米两熟模式基础上开发的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多熟间套模式 ,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其单产水平和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 2 0 %多 ,是农田在吨粮基础上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种新尝试。该模式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充... 在冬小麦 -夏玉米两熟模式基础上开发的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多熟间套模式 ,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其单产水平和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 2 0 %多 ,是农田在吨粮基础上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种新尝试。该模式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充分利用间套作复合群体高强度的纳密功能 ,并形成一个高光效的群体结构 ,使复合群体的受光改善和截光能力增强。从栽培技术角度 ,确定适宜的品种组合和田间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套作 复合群体 高产机理 间作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土壤盐分累积变化 被引量:68
17
作者 李玉义 张凤华 +2 位作者 潘旭东 赖先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4,共5页
为详细分析干旱荒漠区土壤盐分长期累积变化的区域差异,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选择冲积洪积扇、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3种主要地貌类型,通过取样、典型调查等方法讨论其土壤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位于山前冲洪积扇缘以上部位是最稳定的地区... 为详细分析干旱荒漠区土壤盐分长期累积变化的区域差异,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选择冲积洪积扇、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3种主要地貌类型,通过取样、典型调查等方法讨论其土壤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位于山前冲洪积扇缘以上部位是最稳定的地区,地下水位低,基本不存在盐碱化问题。相比之下,冲积洪积扇缘部分地区由于普遍较高的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矿化度,短期内仍将处于持续积盐状态。冲积平原部位表土虽明显脱盐,但由于底土含盐量高,且部分地段地下潜水埋深上升至临界深度以下,仍处于脱盐不稳定或脱盐积盐反复型状态。干三角洲部位经过多年的开垦,地下水位出现上升,随着深层盐分上移,也将导致土壤盐渍化发生。分析认为冲洪积扇缘、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部位部分地区将来土壤盐渍化威胁依然很大。该研究将为区域土壤盐渍化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玛纳斯河流域 地貌 盐分累积 变化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下双季稻农田甲烷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被引量:65
18
作者 伍芬琳 张海林 +3 位作者 李琳 黄凤球 肖小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03-2709,共7页
【目的】传统耕作方式和秸秆焚烧造成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损失,使农田成为温室气体一个重要排放源,本文旨在研究保护性耕作对稻田CH4排放通量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为评价耕作措施对土壤固碳潜力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 【目的】传统耕作方式和秸秆焚烧造成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损失,使农田成为温室气体一个重要排放源,本文旨在研究保护性耕作对稻田CH4排放通量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为评价耕作措施对土壤固碳潜力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翻耕秸秆不还田(CT)、翻耕秸秆还田(CTS)、旋耕秸秆还田(RTS)、免耕秸秆还田(NTS)处理的稻田CH4排放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稻田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结果】在秸秆还田情况下,早稻生长季旋耕和翻耕的CH4排放量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免耕;晚稻生长季旋耕CH4排放量显著高于翻耕和免耕;冬闲季节各处理CH4排放量较小,翻耕CH4排放量显著高于旋耕和免耕。在翻耕情况下,秸秆还田处理和秸秆不还田处理全年CH4排放特征基本相同。秸秆还田主要增大晚稻生长季和冬闲季节的CH4排放,对早稻生长季CH4排放影响较小。全年CH4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为RTS>CTS>NTS>CT,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处理全年CH4排放主要来自早晚稻生长季,冬闲季节占的比重很小均不到1%。与翻耕相比,旋耕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翻耕的1.98倍,而免耕减小温室效应,约减排15%。与秸秆还田相比,秸秆不还田减小温室效应,约减排42%。【结论】目前双季稻区推行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措施旋耕秸秆还田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秸秆不还田和免耕均有利于减小温室效应。但考虑到秸秆还田有利于提升地力,且秸秆以其它方式处理导致的温室效应还有待于研究,建议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推广以免耕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稻田 CH4气体 排放通量 温室效应
下载PDF
不同土壤耕作法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57
19
作者 胡立峰 胡春胜 +2 位作者 安忠民 张爱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6-189,共4页
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不同土壤耕法下玉米产量及玉米生育期土壤硝态氮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翻耕模式下玉米产量最高,免耕下最低.在0~180 cm土体中,收获期与苗期相比,翻耕硝态氮含量平均减少了66.6%;旋耕平均减少了21.7%;免耕... 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不同土壤耕法下玉米产量及玉米生育期土壤硝态氮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翻耕模式下玉米产量最高,免耕下最低.在0~180 cm土体中,收获期与苗期相比,翻耕硝态氮含量平均减少了66.6%;旋耕平均减少了21.7%;免耕则平均减少了20.9%.累积峰出现的深度与硝态氮淋失有直接关系.对比3种模式,翻耕累积峰最深,硝态氮淋失威胁最大;免耕无明显累积峰.在施肥、灌溉等影响硝态氮淋失的可控因子以外,从耕作模式上研究硝态氮淋失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土壤耕作 硝态氮淋失 累积峰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Ⅳ.未来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种植北界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69
20
作者 刘志娟 杨晓光 +3 位作者 王文峰 赵俊芳 张海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80-2291,共12页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温明显升高已成为共识,这一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种植制度及作物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方法】本文结合SRES的两种排放情景A2(强调经济发展)和B1(强调可...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温明显升高已成为共识,这一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种植制度及作物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方法】本文结合SRES的两种排放情景A2(强调经济发展)和B1(强调可持续发展)预估的未来气候数据,采用经验频率法计算不同保证率下的积温,探讨了未来气候情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不同熟型品种种植北界的变化趋势,同时探讨了未来气候情景下研究区域内春玉米缺水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未来气候情景下,在不考虑CO2浓度升高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前提下,东北三省春玉米不同熟型品种种植北界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在界限敏感区域内中晚熟品种替代早熟品种,使得玉米生育期延长,干物质积累增加,可以提高东北三省春玉米产量。然而在未来21世纪中期,春玉米缺水率亦呈现增加的趋势,为种植界限北移带来一定的风险。【结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春玉米不同熟型品种种植北界北移需综合考虑热量和水分的影响,适区种植以减少由于干旱造成的春玉米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 种植北界 气候变暖 玉米 缺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