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径感知视角下传统村落文旅空间景观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逸珊 杨鸿辉 +1 位作者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0-382,共13页
基于游径感知视角,以泉州市梧林传统古村落为例,通过灰色统计分析法对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初步排除,结合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将景观要素定量分析,构建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空开阔度、土壤裸露... 基于游径感知视角,以泉州市梧林传统古村落为例,通过灰色统计分析法对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初步排除,结合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将景观要素定量分析,构建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空开阔度、土壤裸露度、传统乡村建筑占比、乡村传统建筑色彩占比、村落景观道路占比、绿视率、铺装占比这7个景观要素与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美景度显著相关;美景度模型结果显示具有高贡献率的3个主要因子依次是天空开阔度(0.387)、土壤裸露度(0.235)、传统乡村建筑占比(0.233);高美景度评价场景特征要素占比为天空开阔度26%~50%、土壤裸露度2%~5%、传统乡村建筑10%~30%;低美景度评价场景最突出特征为植被种类单一、道路设施风格与周围景观不协调、空间尺度感过大的景观空间;梧林传统古村落文旅空间景观质量存在空间分异性,主要受到空间要素、自然要素、建筑要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旅空间 游径感知视角 景观质量评价 图像语义分割 美景度评价法 梧林传统古村落
下载PDF
以Z世代流行为中心的城市漫游路径感知评价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2
作者 谢佳晖 +2 位作者 林逸珊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2期1894-1905,共12页
Z世代青年作为当前和未来城市旅游重要参与者,其旅游特征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强调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体验,以探索并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现阶段城市漫游式旅行反映了青年对快节奏社会的适应与对旅行自主性追求的方式之一。通过I... Z世代青年作为当前和未来城市旅游重要参与者,其旅游特征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强调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体验,以探索并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现阶段城市漫游式旅行反映了青年对快节奏社会的适应与对旅行自主性追求的方式之一。通过IPA-Kano模型分析,以Z世代旅行者为视角探索其城市漫游路径感知偏好,以福州城区烟台山、上下杭与三坊七巷为研究案例地,通过问卷调研统计分析和双变量分析研究Z世代青年在城市漫游路径中的特定需求以及亟待优化的因子。研究发现:(1)路径设施要素作为基本要素的主要占比,是构建安全、舒适且对游客友好的旅游环境的基础,是保障和提升青年旅行者对于目的地出行满意度的关键和优先环节;(2)重要性要素与魅力要素均以感知体验因子为主。在优化漫游路径的策略中,需要重点关注漫游路径的连续性、主题文化氛围的营造、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展示以及视觉导视的精细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Kano模型 Z世代旅行者 城市漫游路径 感知体验 评价
下载PDF
从祠堂到文史馆:皖西东山文史苑设计中的乡村社会价值重构
3
作者 林逸珊 +1 位作者 谢佳晖 《佛山陶瓷》 CAS 2023年第5期137-139,共3页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形态是乡村凝聚力、村民日常需求的表征,同时也是村民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在地性文化活动场域。在乡村传统文化场域受到冲击的同时,逐渐没落的乡村传统型公共空间需要找到一条符合现代文化场域的设计道路。安徽省六安市...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形态是乡村凝聚力、村民日常需求的表征,同时也是村民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在地性文化活动场域。在乡村传统文化场域受到冲击的同时,逐渐没落的乡村传统型公共空间需要找到一条符合现代文化场域的设计道路。安徽省六安市戚桥村东山文史苑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社会性价值,在对其规划、营建、使用的过程中促进了乡村秩序构建、乡村社会关系、乡村文化的良性再生产。这种乡村社会价值的重构是当下乡村传统型公共空间融入现代乡村建设领域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乡村社会价值 文化空间再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