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9
1
作者 赵文成 +1 位作者 卢小伟 马珍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4期2096-2098,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207例老年心律失常病人进行监测,比较两种心电图对SMI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对老年SMI的检出率为72.95%,高于常规心电图...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207例老年心律失常病人进行监测,比较两种心电图对SMI的诊断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对老年SMI的检出率为72.95%,高于常规心电图的3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SMI发作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快频率依赖型SMI与慢频率依赖型SMI的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心电图检出的室性期前收缩及房性期前收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更能准确地反映老年SMI病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老年 发病特点 诊断价值
下载PDF
Tp-Te间期测量导联的选择 被引量:30
2
作者 冯应君 李华义 +3 位作者 程朝晖 赵文成 胡胜利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确定测量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最佳导联。方法测量分析1481例健康人心电图12导联Tp—Te间期.取每—例研究对象最大Tp—Te间期及其所在的导联,并绘制最大Tp—Te间期分布导联的频数表,将最大Tp—Te间期分布高度集中的几个... 目的确定测量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最佳导联。方法测量分析1481例健康人心电图12导联Tp—Te间期.取每—例研究对象最大Tp—Te间期及其所在的导联,并绘制最大Tp—Te间期分布导联的频数表,将最大Tp—Te间期分布高度集中的几个导联确定为测量Tp—Te间期的最佳导联。结果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TD-Te间期主要分布于胸前导联,约占90.1%,尤其是V2~V4导联约占74.3%。这种分布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由于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Tp-Te间期的导联分布在胸前导联、尤其V2~V4导联具有很强的集中性,认为Tp—Te间期的测量可以只考虑胸前导联,而胸前V2~V4导联可以作为Tp—Te间期测量的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T波峰末间期 导联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文成 +1 位作者 卢小伟 马珍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307例,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常规心电图检查与...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307例,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监测的ST段压低幅度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结果 307例患者中窦性心律失常68例(占22.1%),房性心律失常196例(占63.9%),传导阻滞43例(占14.0%)。动态心电图监测的ST段压低幅度为(0.16±0.04)m V,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0.13±0.03)m V(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为(11.5±1.9)min,长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7.2±0.6)min(P<0.05)。结论房性心律失常是老年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更准确地反映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老年人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功能和同步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珍珍 +1 位作者 张威 邓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D)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功能和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国药东风总医院心内科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D)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功能和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国药东风总医院心内科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率<30%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ECD评价两组左心房容积、功能和同步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房最小容量及左心房容积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房功能S与E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L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IAS、P-A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D可早期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功能和同步性,对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其预后、疗效评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房功能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诊断设备
下载PDF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变异度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应君 冯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变异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33例冠心病无室性心律失常者(A组),29例冠心病有室性心律失常者(B组)及26例正常对照者的24小时心室复极指标:最快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ax,最慢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i...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变异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33例冠心病无室性心律失常者(A组),29例冠心病有室性心律失常者(B组)及26例正常对照者的24小时心室复极指标:最快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ax,最慢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in及其差值QTcd(QT变异度)。结果 B组较对照组及A组QTcmax(P<0.01及P<0.01),QTcd(P<0.01及P<0.05)显著增大,而A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变异度增大,它可能与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QT间期 变异度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冯应君 杨汉东 +4 位作者 闵新文 李华义 许浩 冯春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95-196,198,共3页
目的探索自主神经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在动态心电图上测量分析了2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53阵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及白天穴6:00~22:00雪和夜间穴22:00~6:00雪的心率变异指标穴SDNN、LF、HF、LF/HF雪的变化。结果房颤发作前1h... 目的探索自主神经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在动态心电图上测量分析了2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53阵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及白天穴6:00~22:00雪和夜间穴22:00~6:00雪的心率变异指标穴SDNN、LF、HF、LF/HF雪的变化。结果房颤发作前1hSDNN、HF较终止后1h显著升高穴p<0.01雪,LF/HF显著降低穴p<0.01雪,LF无变化;LF、HF白天均高于夜间穴分别为p<0.05和p<0.01雪,夜晚LF高于HF穴p<0.05雪,白天与夜间SDNN、LF/HF无差异,白天LF与HF无差异。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特别是白天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增强是阵发性房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
下载PDF
踏车运动试验的S-Tc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波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3-154,共2页
应用踏车运动试验对48例冠心病(冠心病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心电图S-Tc值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运动前两组的S-Tc均<0.12s,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冠心病组S-Tc均较运动前显著延长(P<0.01);运动后同一... 应用踏车运动试验对48例冠心病(冠心病组)及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心电图S-Tc值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运动前两组的S-Tc均<0.12s,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冠心病组S-Tc均较运动前显著延长(P<0.01);运动后同一时刻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组S-Tc>0.12s,而正常组S-Tc<0.12s。提示踏车运动后S-Tc延长≥0.12s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踏车运动试验 心电图 诊断
原文传递
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冯应君 李华义 +4 位作者 程朝晖 赵文成 杨汉东 王波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58-459,共2页
心电图上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是指T波顶峰到终末的时间。Tpe可以作为反映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指标,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危险性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1481例正常心电图Tpe的分析,旨在了解... 心电图上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是指T波顶峰到终末的时间。Tpe可以作为反映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指标,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危险性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1481例正常心电图Tpe的分析,旨在了解性别、年龄对Tpe的影响,建立Tpe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便为Tpe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参考值范围 正常心电图 波峰 跨壁复极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TPE 危险性评估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起搏器介导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文成 +1 位作者 卢小伟 马珍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于不同部位起搏器介导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起搏器植入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心室电极放置部位,患者被分为右心室间隔(RVS)起搏组(RVS组,43例)...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于不同部位起搏器介导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起搏器植入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心室电极放置部位,患者被分为右心室间隔(RVS)起搏组(RVS组,43例)和右心室心尖(RVA)起搏组(RVA组,43例),记录两组的起搏参数,同时采用24hDCG记录Tp-Te间期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术,成功固定于RVS部位或RVA部位,两组的起搏阈值、阻抗、R波幅度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RVA组比较,RVS组的V3导联Tp-Te间期[(102.78±19.24)ms比(94.39±18.56)ms]、V4导联Tp-Te间期[(96.39±13.11)ms比(85.87±14.59)ms]显著缩短(P均=0.001),而两组的V2导联Tp-Te间期差异无显著性(P=0.509)。两组的窦性停搏,II°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早、短阵房速,以及室性早搏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显示与右心室心尖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起搏组的Tp-Te间期显著缩短,可能更好地保护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律失常 心性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下载PDF
皮肤交感反应测定在神经传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劲松 +1 位作者 张正洪 刘建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3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皮肤交感反应(SSR)在对小纤维感觉神经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04—2012-04到我院检查的40例神经传导速度(NCV)正常的患者,但其小纤维损害症状比较显著,同时选择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刺激强度为20mA,脉宽为0.2ms,... 目的研究皮肤交感反应(SSR)在对小纤维感觉神经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04—2012-04到我院检查的40例神经传导速度(NCV)正常的患者,但其小纤维损害症状比较显著,同时选择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刺激强度为20mA,脉宽为0.2ms,对右侧正中神经进行刺激,对其产生的波形进行记录,同时记录波幅、潜伏期以及曲线下面积,对SSR值进行测定。对SSR波形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评价受试者的交感节后C类小纤维功能,研究NCV和肌电图均表现正常但有典型小纤维损害症状的患者是否能确定存在小纤维损害。结果 2组患者比较,手部的SSR未见明显差异,足部潜伏期及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NCV正常组患者的足部SSR表现为长度依赖性损害,这就说明可能早期患有交感节后C类小纤维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交感反应 神经传导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J-T间期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应君 王波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8-79,9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 (观察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各26例的24h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meanR_R、SDNN、SDANN、SDNNI、RMSSD、PNN50,以及心室复极指标最大J_T间期 (J_Tmax)及其校正值 (J_Tcmax) ,JT...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 (观察组 )和正常人 (对照组 )各26例的24h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meanR_R、SDNN、SDANN、SDNNI、RMSSD、PNN50,以及心室复极指标最大J_T间期 (J_Tmax)及其校正值 (J_Tcmax) ,JT间期离散度 (J_Td)及其校正值 (J_Tc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meanR_R(P<0.01)、SDNN(P<0.05)、SDANN(P<0.05)、RMSSD(P<0.01)、PNN50(P<0.01)以及J_Tmax(P<0.05)、J_Td(P<0.05)、J_Tcd(P<0.01)显著增大。结论认为迷走神经张力提高而交感神经张力降低以及局部心室肌提前复极是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机制 ,另外早期复极综合征还可能存在着局部心肌延迟复极及复极离散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极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J-T间期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小伟 +1 位作者 赵文成 马珍珍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41-3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期前收缩等心电图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APE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尿激酶
下载PDF
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对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文成 +2 位作者 卢小伟 马珍珍 张旭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3期3049-3051,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对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病人98例,根据病人12导心电图检查是否有QRS波终末变形将病人分成观察组(有QRS波终末变形,n=49)和...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对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病人98例,根据病人12导心电图检查是否有QRS波终末变形将病人分成观察组(有QRS波终末变形,n=49)和对照组(无QRS波终末变形,n=49)。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心电图与心功能状况,同时进行预后调查与判断。结果观察组ST段抬高导联数与QRS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人随访6个月,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心源性死亡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不仅可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的心功能状况,也可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心电图 QRS波终末变形 预后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DF-1及CXCL16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小伟 邓瑞 +4 位作者 马珍珍 许浩 张威 赵文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8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 D F-1)和血浆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表达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学院急诊科和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 D F-1)和血浆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表达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学院急诊科和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206例。经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SDF-1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CXCL16浓度,并估计其对ACS患者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比(HR)。结果12个月随访结束时,共发生MACE 32例,其中死亡8例,再发心肌梗死10例,靶病变血运重建14例,故1年MACE发生率为1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吸烟[HR(95%CI):2.28(1.48~3.50)]、SDF-1[HR(95%CI):1.28(1.16~1.42)]、肌钙蛋白I[HR(95%CI):1.17(1.09~1.25)]及高CXCL16[HR(95%CI):1.24(1.12~1.37)]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血小板表面SDF-1和CXCL16表达预测PCI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0和0.720,两者联合检测为0.795。结论CXCL16和SDF-1表达水平升高是ACS患者PCI后1年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CS患者预后生物标记物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趋化因子配体-16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小伟 +1 位作者 赵文成 马珍珍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2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变异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确诊的7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Marquette Holter心电监测仪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中ST段、T波、室性早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患者...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变异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确诊的7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Marquette Holter心电监测仪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中ST段、T波、室性早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状动态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无明显病变的10例,轻度狭窄的15例,中度狭窄的37例,重度狭窄的8例,而且阵发性ST段抬高的高度、持续时间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常规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检测率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准确完整地记录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全过程,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动态心电图
原文传递
P波离散度测量和可重复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应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在同一组病例的12导联心电图上,由两位医生均应用人机对话和手工方式各自独立地测量了其最大P波时间(Pmax)、最小P波时间(Pmin)和Pd。结果不同医生用人机对话方式测量的Pmax、P...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在同一组病例的12导联心电图上,由两位医生均应用人机对话和手工方式各自独立地测量了其最大P波时间(Pmax)、最小P波时间(Pmin)和Pd。结果不同医生用人机对话方式测量的Pmax、Pd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医生用手工方式测量的Pmax无显著差异(P>0.05),而Pd差异明显(P<0.01);相同医生用不同方式所测量的Pmax、P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机对话方式测量Pd精确度高、重复性良好,在标准心电图上测量的Pd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心电图 测量
下载PDF
变速箱中间轴常啮合齿轮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皇百红 +1 位作者 杨亮波 张宇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某重型变速箱总成疲劳试验过程中发生中间轴常啮合齿轮2个轮齿开裂,导致总成疲劳试验未能达到产品设计要求。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确认该齿轮的失效形式属于疲劳断裂,其开裂原因为零件次表层存在异常的大尺寸Al_(2)O_(3)类... 某重型变速箱总成疲劳试验过程中发生中间轴常啮合齿轮2个轮齿开裂,导致总成疲劳试验未能达到产品设计要求。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确认该齿轮的失效形式属于疲劳断裂,其开裂原因为零件次表层存在异常的大尺寸Al_(2)O_(3)类夹杂物。追溯该齿轮所用原材料的生产工艺过程,最终确认由于原材料连铸时,切割小车辊道出现卡阻故障,人工调整切割位置后,未对头坯的切除长度进行确认,导致头坯未按照规定尺寸切除,产材后出现严重超标的Al_(2)O_(3)类夹杂物。并针对问题根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杜绝类似问题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r合金渗碳钢 齿轮 断裂 Al_(2)O_(3)类夹杂物 失效分析
原文传递
齿轮用渗碳钢弯曲疲劳试验浅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皇百红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7年第11期67-72,共6页
简述了评价渗碳钢弯曲疲劳的几种主要试验方法,即旋转弯曲疲劳试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悬臂梁弯曲疲劳试验以及标准齿轮弯曲疲劳试验等,并针对各试验方法的适用领域以及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提高途径给出了建议,以期... 简述了评价渗碳钢弯曲疲劳的几种主要试验方法,即旋转弯曲疲劳试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悬臂梁弯曲疲劳试验以及标准齿轮弯曲疲劳试验等,并针对各试验方法的适用领域以及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提高途径给出了建议,以期为齿轮弯曲疲劳评价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弯曲疲劳 试验方法
下载PDF
踏车运动试验中校正QT间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应君 向阳 +2 位作者 唐佩 冯春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0-361,共2页
目的 :探讨校正 QT间期 (Q Tc)在踏车运动试验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析 16 5例确诊或疑诊冠心病 (CH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亚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前后 QTc的动态变化 ,计算以运动后即刻 QTc≥430 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判断标准的... 目的 :探讨校正 QT间期 (Q Tc)在踏车运动试验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析 16 5例确诊或疑诊冠心病 (CH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亚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前后 QTc的动态变化 ,计算以运动后即刻 QTc≥430 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判断标准的临床价值 ,并与传统 ST段下移标准的临床价值进行对照。结果 :CHD组运动后即刻 ,2、4m in QTc较运动前均显著延长 (均 P <0 .0 1) ,而冠状动脉正常组运动后即刻 QTc较运动前仅轻度延长 (P <0 .0 5 ) ;以运动后即刻 QTc≥ 430 ms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其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0 .886 (P <0 .0 2 )、0 .884(P >0 .0 5 )、0 .885 (P <0 .0 2 )、0 .913(P <0 .0 5 )、0 .849(P>0 .0 5 ) ,显著优于传统的 ST段下移标准。结论 :运动后即刻 QTc≥ 430 ms可作为运动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它有利于克服 ST段下移标准误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运动试验 校正QT间期 心电描记术 冠心病
原文传递
集成创新: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方晶 《当代经济》 2006年第11S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集成创新 自主创新 汽车工业 20世纪90年代初 MICHAEL 技术集成 系统集成 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