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的FRP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书颖 适之 +1 位作者 韩万水 吴刚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5-256,共12页
为解决当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中模型不统一、计算繁琐、精度有限等问题,建立了统一化的抗弯承载力预测模型。根据既有文献收集外贴式、端锚式和嵌入式3种FRP典型加固方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数据,... 为解决当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中模型不统一、计算繁琐、精度有限等问题,建立了统一化的抗弯承载力预测模型。根据既有文献收集外贴式、端锚式和嵌入式3种FRP典型加固方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数据,确定影响加固梁承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XGBoost(极限梯度提升树)算法训练回归各影响因素与加固后梁抗弯承载力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得到统一化的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模型。随后在测试样本集上对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两种代表性机器学习算法得到的预测模型进行了横向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下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得到的基于XGBoost的抗弯承载力预测模型拟合优度R^(2)=0.9417,可见整体精度较高,有良好的性能;相比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SVR和ANN建立的预测模型,基于集成学习算法XGBoost的拟合优度分别提升了8.00%及6.70%,均方根误差减少了33.94%和30.72%,平均绝对误差减少了32.38%和30.51%,表明基于XGBoost的模型精度更高,远优于SVR和ANN;基于XGBoost的模型在外贴式、端锚式和嵌入式加固方式下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9472、0.9631和0.9278,可见预测精度均表现优良,精度相当,说明该模型可以统一考虑三种不同加固方式;通过分析输入参数的特征重要性,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桥梁工程中FRP加固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承载力预测 集成学习 FRP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进策略
2
作者 适之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8期156-159,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进策略,包括教学内容层面、教学方式层面、课程思政层面。
关键词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结构力学课程 新工科
下载PDF
基于长标距FBG的桥梁监测:从结构变形到损伤识别
3
作者 卢晓琪 任晓辉 +2 位作者 梁鹏斌 适之 王涛 《公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2-418,共7页
为解决我国中小桥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仅依赖人工巡检难以有效管养的问题,利用长标距FBG组建传感系统,基于“一核多模”的思路研发多种健康监测方法,从结构变形到损伤识别全覆盖,构建起中小桥监测体系。首先通过将共轭梁理论进行长标距... 为解决我国中小桥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仅依赖人工巡检难以有效管养的问题,利用长标距FBG组建传感系统,基于“一核多模”的思路研发多种健康监测方法,从结构变形到损伤识别全覆盖,构建起中小桥监测体系。首先通过将共轭梁理论进行长标距化,并结合铁木辛柯梁理论,提出了基于长标距FBG的变形监测方法;随后,经理论推导得到长标距应变影响线,提出了基于长标距应变面积的损伤指标及损伤识别方法,建立起中小桥监测体系。针对提出的方法设计开展了相应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变形监测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剪切变形引入的误差,在不同变形状态和梁体尺寸下识别误差均处在3%以下;损伤识别方法可以在不同车速下成功识别不同程度的预设损伤位置,相较而言,损伤程度识别精度会受损伤程度大小及车辆动态效应干扰,虽不理想但仍可接受。整体结果初步表明基于一套长标距FBG构建的监测体系具有在中小桥中应用的潜力,但后续仍需进一步完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长标距FBG 中小跨桥梁 结构变形 损伤识别
原文传递
变电站老旧混凝土构架的加固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胜 适之 +3 位作者 聂铭 许心怡 詹清华 刘昊 《广东电力》 2016年第9期43-47,共5页
以变电站老旧混凝土构架为研究对象,对老旧混凝土构架现有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做了简要总结,并对现有的可应用于问题构架的加固方法做了归纳与分析,提出几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加固方法。最后结合现有加固技术及新型加固技术的优劣性... 以变电站老旧混凝土构架为研究对象,对老旧混凝土构架现有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做了简要总结,并对现有的可应用于问题构架的加固方法做了归纳与分析,提出几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加固方法。最后结合现有加固技术及新型加固技术的优劣性和适用性,按照实际加固需求,提出老旧混凝土构架的整体加固方法,可大大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混凝土构架 病害及成因 新型加固方法 加固设计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加速的随机车流-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方法
5
作者 杨干 适之 +3 位作者 钟强铭 王俊峰 蒋鑫 刘时雨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3-223,共11页
面向随机车流的公路桥梁安全评估往往需要大量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然而,目前相关既有模拟方法运算效率有限,致使完成评估所需的分析耗时过久,无法及时提供评估结果。为此,该文以传统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 面向随机车流的公路桥梁安全评估往往需要大量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然而,目前相关既有模拟方法运算效率有限,致使完成评估所需的分析耗时过久,无法及时提供评估结果。为此,该文以传统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算法加速的随机车流-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从初期桥梁响应时程快速映射出对应的后序响应,相较传统方法压缩了部分迭代求解周期,从而提高整体计算效率。随后,选取四座常见的桥梁作为分析对象,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加权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WMAPE)、加权决定系数(WR^(2))等改进评价指标,并以传统迭代法为参照,分析了该方法的精度、鲁棒性以及计算效率。分析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方法有较好的鲁棒性,在不同随机车流密度、不同路面粗糙度等工况下对桥梁的弯矩、剪力、挠度等响应都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在WMAPE小于3.2%、峰值绝对误差(PAE)小于2.9%以及WR^(2)大于0.98的情况下,将随机车流下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计算效率平均提高37.98%。这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随机车流-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效率,具备应用于桥梁结构快速分析、评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车-桥耦合模拟 BiLSTM模型 随机车流 桥梁评估
下载PDF
基于宏应变曲率的桥梁式动态称重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适之 冯德成 +2 位作者 杨干 韩万水 吴刚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9-237,共9页
桥梁式动态称重技术利用桥梁响应反算车辆轴重、轴距等关键信息,相较于路面式称重技术,其安装维护避免了对正常交通的影响,应用前景广泛。然而,还存在着密集群轴难以识别、传感器耐久性不足等问题。为此,该文基于长标距光纤光栅(FBG)传... 桥梁式动态称重技术利用桥梁响应反算车辆轴重、轴距等关键信息,相较于路面式称重技术,其安装维护避免了对正常交通的影响,应用前景广泛。然而,还存在着密集群轴难以识别、传感器耐久性不足等问题。为此,该文基于长标距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序列测得的宏应变时程,提出车辆信息相关指标:宏应变曲率,并建立了新型桥梁式动态称重方法,可同时识别车辆车速、轴距及轴重。结合经试验验证的车桥耦合模拟获取不同参数工况下桥梁宏应变响应,对该方法在不同车型、车速、路面不平顺、传感器位置及标距长度等参数工况下的识别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车速、轴距的整体识别精度较高,受不同参数影响较小,误差小于1%,相较而言,轴重识别结果较不理想,尤其对于较小轴距的车轴或群轴,可通过缩短传感器标距长度进行改善,解决密集群轴难以识别的问题。该方法识别精度还不受传感器布置位置影响,可有效提升系统安装维护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式动态称重 宏应变曲率 长标距FBG 车桥耦合
下载PDF
基于长标距光纤光栅的龙尾港大桥加固监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霞 杨美群 +1 位作者 张友华 适之 《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117,共8页
相较于其他工程结构来说,桥梁工程的安全性意义非凡。当桥梁出现损伤时,对其进行加固补救十分必要。目前已有大量成熟的加固方法用于该领域,维护保障桥梁安全。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验证,对于各方法在现场实... 相较于其他工程结构来说,桥梁工程的安全性意义非凡。当桥梁出现损伤时,对其进行加固补救十分必要。目前已有大量成熟的加固方法用于该领域,维护保障桥梁安全。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验证,对于各方法在现场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效果尚未有详细的研究说明。通过对江西九江至景德镇段一座受损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桥进行加固监测研究,来量化研究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法和粘贴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方法对桥梁梁体性能的提升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监测 长标距光纤光栅 预应力钢丝绳 武岩纤维 研究
原文传递
混杂纤维混凝土锚固伸缩缝结构承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勇根 适之 +2 位作者 杨美群 蔡裕 吴明俊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5年第6期12-18,共7页
桥梁伸缩缝处在桥梁薄弱部位,存在长期受车辆局部荷载作用下的严重受损问题,其力学性能需得到改善。试验采用不同的伸缩缝区锚固材料以及不同类型的型钢单缝装置在局部受压试验下,研究不同伸缩缝锚固材料与不同种类的型钢单缝装置下伸... 桥梁伸缩缝处在桥梁薄弱部位,存在长期受车辆局部荷载作用下的严重受损问题,其力学性能需得到改善。试验采用不同的伸缩缝区锚固材料以及不同类型的型钢单缝装置在局部受压试验下,研究不同伸缩缝锚固材料与不同种类的型钢单缝装置下伸缩缝结构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素混凝土试件,混杂纤维混凝土伸缩缝试件的强度和延性有明显的提升;同时采用E型钢单缝装置和晶须混凝土试件的性能也均有所提高。这些结论已为目前工程的伸缩缝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也将为后续伸缩缝结构局部受压损伤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伸缩缝 局部承压 力学性能 混杂纤维 晶须混凝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