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长江和珠江流域野生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的外形差异,本研究基于形态学和框架测量数据,运用多元分析法比较了长江流域乌江沿河、锦江铜仁大眼鳜群体和珠江流域北盘江关岭大眼鳜群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铜仁段大眼鳜群体的眼...为探讨长江和珠江流域野生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的外形差异,本研究基于形态学和框架测量数据,运用多元分析法比较了长江流域乌江沿河、锦江铜仁大眼鳜群体和珠江流域北盘江关岭大眼鳜群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铜仁段大眼鳜群体的眼最小,沿河段大眼鳜群体的体型最薄,而关岭段大眼鳜群体的体型最厚,吻最短但尾柄最长。经数据标准化和参数选择后,12个性状参数的数据被用来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64.255%,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受体宽、尾柄形态、眼间距等性状参数的影响,而第2主成分主要受吻长和眼径大小的影响。应用逐步判别方法(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DFA)建立了这3个群体的特征判别函数,其交互验证判别准确率为91.85%。在3个群体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12项性状的差异系数(coefficient of difference,CD)均未达到1.28这一亚种分化临界值。长江流域乌江沿河和锦江铜仁大眼鳜群体的外形较为相似,而它们与珠江流域北盘江关岭大眼鳜群体的形态差异较大,但本研究3个群体的形态变异仍为同一物种下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变异,该变异还没有达到亚种变异水平。展开更多
文摘为探讨长江和珠江流域野生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的外形差异,本研究基于形态学和框架测量数据,运用多元分析法比较了长江流域乌江沿河、锦江铜仁大眼鳜群体和珠江流域北盘江关岭大眼鳜群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铜仁段大眼鳜群体的眼最小,沿河段大眼鳜群体的体型最薄,而关岭段大眼鳜群体的体型最厚,吻最短但尾柄最长。经数据标准化和参数选择后,12个性状参数的数据被用来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64.255%,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受体宽、尾柄形态、眼间距等性状参数的影响,而第2主成分主要受吻长和眼径大小的影响。应用逐步判别方法(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DFA)建立了这3个群体的特征判别函数,其交互验证判别准确率为91.85%。在3个群体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12项性状的差异系数(coefficient of difference,CD)均未达到1.28这一亚种分化临界值。长江流域乌江沿河和锦江铜仁大眼鳜群体的外形较为相似,而它们与珠江流域北盘江关岭大眼鳜群体的形态差异较大,但本研究3个群体的形态变异仍为同一物种下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变异,该变异还没有达到亚种变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