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吸附Cr(Ⅵ)的性能 被引量:9
1
作者 廖梅芳 朱文杰 +4 位作者 韩彩芸 单鑫 李曦同 罗永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0-207,共8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合成Mg/Al型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系统考察了焙烧温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质量浓度、介质pH值等因素对MgAl-LDH吸附6价铬Cr(Ⅵ)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吸附等温、吸附动...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合成Mg/Al型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系统考察了焙烧温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质量浓度、介质pH值等因素对MgAl-LDH吸附6价铬Cr(Ⅵ)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吸附等温、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导致MgAl-LDH对Cr(Ⅵ)吸附去除性能显著降低;MgAl-LDH吸附去除Cr(Ⅵ)的最佳pH值和吸附温度分别为pH=2.5和40℃。吸附等温和热力学研究表明,MgAl-LDH对Cr(Ⅵ)吸附去除过程为放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且最大吸附容量为105.15 mg/g。MgAl-LDH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Bangham和Elovich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主导。结合吸附性能和动力学、吸附前后介质的pH值变化及不同pH值下Cr(Ⅵ)的存在形式和数量,发现MgAl-LDH对Cr(Ⅵ)吸附初始阶段主要去除机理为MgAl-LDH表面位置的静电作用和离子交换,后阶段为层间离子交换,前者吸附速率较快,后者速率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 6价铬 吸附机理
下载PDF
不同炭材料吸附Cr(Ⅵ)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单鑫 +4 位作者 禹洪丽 韩彩芸 朱文杰 李曦同 罗永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9-1115,共7页
以4种碳基材料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吸附剂对Cr(VI)的去除效果,并对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木质活性炭和煤质活性炭对Cr(VI)的吸附效果较好;温度对木质活性炭与煤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由298 K提升至343 K... 以4种碳基材料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吸附剂对Cr(VI)的去除效果,并对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木质活性炭和煤质活性炭对Cr(VI)的吸附效果较好;温度对木质活性炭与煤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由298 K提升至343 K,其对Cr(VI)吸附能力提高50%以上,在343 K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60.72 mg/g和151.88mg/g;热力学参数研究说明2种活性炭吸附的过程为熵增过程;且随着温度升高,ΔG0的值变小,说明升高温度使吸附过程的自发程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吸附剂 热力学研究 Cr(Ⅵ)
原文传递
介孔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对As^(5+)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韩彩芸 +3 位作者 张黎明 单鑫 朱文杰 罗永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7-1121,共5页
以异丙醇铝为铝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123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于室温下制备出介孔氧化铝,并研究了该介孔氧化铝对As^(5+)的吸附性能。就材料焙烧温度、初始pH值、接触时间、吸附剂量和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以异丙醇铝为铝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123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于室温下制备出介孔氧化铝,并研究了该介孔氧化铝对As^(5+)的吸附性能。就材料焙烧温度、初始pH值、接触时间、吸附剂量和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介孔氧化铝对As^(5+)的吸附性能随材料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速率加快,吸附平衡时间缩短;吸附性能受溶液pH值影响较大,pH值=4.5时吸附容量达到最大,此时最大单分子层吸附容量为51.02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介孔 吸附 吸附量 As^5+
下载PDF
不同碳基材料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航 +3 位作者 郭飞飞 彭稳 罗永明 韩彩芸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传统活性炭(木质炭、煤质炭)与碳纳米管为碳基吸附剂,研究不同碳基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效果,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优于碳纳米管,木质、煤质活性炭和碳纳米管对Cr(Ⅵ)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 以传统活性炭(木质炭、煤质炭)与碳纳米管为碳基吸附剂,研究不同碳基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效果,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优于碳纳米管,木质、煤质活性炭和碳纳米管对Cr(Ⅵ)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8.23、152.44、48.69 mg/g;传统活性炭和碳纳米管对Cr(Ⅵ)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传统活性炭和碳纳米管对Cr(Ⅵ)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碳纳米管 吸附 Cr(Ⅵ)
下载PDF
MgAl型层状化合物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梅芳 朱文杰 +5 位作者 韩彩芸 单鑫 李曦同 周元 罗永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159-4166,共8页
尿素-水热法制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 Al-LDH,系统考察了焙烧温度、p H值、初始Cr(VI)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样品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和吸附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Cr(VI)前后的Mg... 尿素-水热法制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 Al-LDH,系统考察了焙烧温度、p H值、初始Cr(VI)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样品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和吸附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Cr(VI)前后的Mg Al-LDH进行表征。Mg Al-LDH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 H=2.5,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105.15 mg·g-1,其对Cr(VI)的吸附为放热过程,并遵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化学吸附为主导。Mg Al-LDH对Cr(VI)的吸附主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吸附机理主要为静电作用和离子交换:在酸性条件下,Mg Al-LDH表面带正电荷,并通过静电作用吸附Cr(VI)阴离子,同时Mg Al-LDH的层间CO2-3和NO-3与溶液中的Cr(VI)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 六价铬 热力学 动力学 吸附机理
原文传递
急诊脑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分析
6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88-91,共4页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挑选6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分成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脑出血护理),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实施之后,并发症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挑选6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分成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脑出血护理),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实施之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而对照组在进行常规脑出血护理之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高,能够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脑出血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护理分析
7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讨论疼痛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中的运用实际效果。方法 挑选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法分成2组,每一组40例,对照组选用基本护理,实验组选用疼痛护理。剖析疼痛护理其价值,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 讨论疼痛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中的运用实际效果。方法 挑选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法分成2组,每一组40例,对照组选用基本护理,实验组选用疼痛护理。剖析疼痛护理其价值,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满意率、住院天数和骨折痊愈时长。结果 实验组恢复率92.5%,对照组恢复率80.0%(P<0.05 );实验组恢复实际效果高过对照组,实验组满意率为97.5%,高过对照组87.5%,具备统计意义(P<0.05 )。结论 疼痛管理方法护理可减少创伤性骨折患者手术恢复时间与骨折愈后时长,提高患者满意率和效果,改进愈后。成效显著,非常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创伤性骨折 疼痛护理
下载PDF
创新交易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利用
8
作者 《住宅与房地产》 2019年第30期21-21,共1页
为有效盘活存量的土地,发挥市场积极性,各城市纷纷创新土地转让交易的机制,探索以原有土地使用权人为供应主体,经过委托交易的方式,在土地有形的市场公开出让,实现土地资源的流通,促进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联动建设。文章主要基于... 为有效盘活存量的土地,发挥市场积极性,各城市纷纷创新土地转让交易的机制,探索以原有土地使用权人为供应主体,经过委托交易的方式,在土地有形的市场公开出让,实现土地资源的流通,促进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联动建设。文章主要基于实际工作经验,简要分析对土地交易机制的创新,以有效盘活存量土地利用,希望可以给予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机制 土地利用 存量土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