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15例报告 被引量:16
1
作者 孟文俊 徐昕 +3 位作者 戴秋新 杨建刚 秦茹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例中高危MDS及老年AML患者(AML 5例,MDS 10例),采用地...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例中高危MDS及老年AML患者(AML 5例,MDS 10例),采用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即地西他滨20 mg/(m2·d),连用5 d,第6天起阿柔比星10 mg/(m2·d),连用8 d;阿糖胞苷10 mg/m2,2次/d,连用14 d;皮下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连用14 d后评估疗效。结果: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40.0%),部分缓解5例(33.3%),总有效率为73.3%(11/15)。老年AML患者中3例获得缓解,有效率60%,中高危MDS患者中8例获得缓解,有效率80%,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非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功能不全和肝功能损害。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和老年AML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CAG方案
下载PDF
可溶性IL-2受体及NK细胞活性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菱菱 胡昳歆 +6 位作者 许戟 张蔚 吴雨洁 田甜 仇红霞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1-404,共4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IL-2受体(sCD25)及NK细胞活性,探讨它们在HLH中的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HLH患者、15例正常对照者、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及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 本研究通过检测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IL-2受体(sCD25)及NK细胞活性,探讨它们在HLH中的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HLH患者、15例正常对照者、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及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sCD25水平;用流式细胞术CD107a标记法及传统的LDH释放法检测HLH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HLH组血清sCD25水平较正常对照组、AML组及SLE组均明显升高(P<0.001);HLH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将流式细胞术CD107a标记法与传统的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进行相关分析,该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3,P<0.05)。结论:血清sCD25及外周血NK细胞活性检测是HLH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流式细胞术CD107a标记法检测NK细胞活性简单、稳定、重复性高,有助于HLH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D25 NK细胞活性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联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动态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和WT1基因表达水平 被引量:5
3
作者 徐茂忠 秦茹娟 +1 位作者 徐昕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4年第8期472-475,共4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联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动态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和WT1基因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FCM联合RQ-PCR检测42例AML住院患者(除外M3)化疗前后349份骨髓标本的...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联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动态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和WT1基因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FCM联合RQ-PCR检测42例AML住院患者(除外M3)化疗前后349份骨髓标本的MRD值及WT1基因表达量.结果 化疗前AML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与疗效无关(x2=0.166 3,P>0.5),首次诱导化疗后形态学完全缓解(CR)患者34例,其中MRD高水平11例,复发率达63.6 %(7/11),低水平23例,复发率21.7%(5/23),两组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9,P< 0.025).WT1基因高水平表达8例,复发率达87.5 %(7/8),低水平26例,复发率23.1%(6/26),两组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49,P<0.005).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CR后下降(t=4.669,P<0.001).CR后WT1与MRD均为低水平表达者的复发率[15.0%(3/20)]明显低于其中有一项为高水平表达者的复发率[64.3%(9/1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后WT1基因及MRD表达量呈正相关(r=0.835,P< 0.001).结论 FCM联合RQ-PCR动态检测AML患者的MRD及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AML患者MRD的监测指标,同时提高了MRD检测的阳性率,为临床开展个体化治疗及分层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流式细胞术 实时定量PCR 微小残留病 WT1基因
原文传递
血清新蝶呤与腺苷脱氨酶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仇红霞 +4 位作者 杨向绸 张蔚 张苏江 张晓艳 李建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患者血清中新蝶呤(Npt)及腺苷脱氨酶(AD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9例初诊sHLH患者血清及其中10例治疗后获得临床缓解患者的血清和15例健康人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 目的 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患者血清中新蝶呤(Npt)及腺苷脱氨酶(AD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9例初诊sHLH患者血清及其中10例治疗后获得临床缓解患者的血清和15例健康人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Npt水平,用速率法测定血清ADA活性.结果 39例初诊sHLH患者血清Npt水平及ADA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pt:(164.6±90.0)nmol/L比(7.9±3.6) nmol/L; ADA:(117.2±70.2) U/L比(11.6±4.0) U/L;P值均<0.001].10例获得临床缓解的sHLH患者治疗后血清Npt水平及ADA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Npt:(17.5±10.9) nmol/L比(170.6±117.9) nmol/L;ADA:(22.5±15.5) U/L比(98.8±52.6)U/L;P值均<0.05].sHLH患者血清Npt水平与血清可溶性IL-2受体(sCD25)及铁蛋白呈正相关(r =0.526、0.507),血清ADA活性与乳酸脱氢酶呈正相关(r=0.646).血清Npt以148.1nmol/L为最佳临界值时,其判断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LAH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和78.9%;ADA以103.1 U/L为最佳临界值时,其判断LAH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84.2%;Npt和ADA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94.7%.结论 血清Npt和ADA在sHLH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Npt和ADA可以为疑似LAHS患者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蝶呤 腺苷脱氨酶 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原文传递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新蝶呤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戟 +5 位作者 仇红霞 杨向绸 张蔚 张苏江 张晓艳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468,共4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新蝶呤(Npt)水平,探讨其在HLH中的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0例HLH患者治疗前后和15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Npt水平及sCD25水平。结果显示,HLH组诊断... 本研究通过检测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新蝶呤(Npt)水平,探讨其在HLH中的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0例HLH患者治疗前后和15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Npt水平及sCD25水平。结果显示,HLH组诊断时血清Npt和sCD25水平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1)。HLH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pt和sCD25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01)。将治疗前后Npt水平与sCD25水平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治疗前r=0.81,P<0.05;治疗后r=0.65,P<0.05);与此同时,治疗前Npt水平与血清铁蛋白亦有显著相关性(r=0.55,P<0.05)。结论:血清Npt可能在HL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升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蝶呤 sCD25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孟文俊 徐昕 +3 位作者 戴秋新 杨建刚 秦茹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5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进展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CML进展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进展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CML进展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常规化疗相比,甲磺酸伊马替尼对CML进展期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进展期
下载PDF
CAG化疗联合地西他滨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HGB、WBC、PLT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昕 +2 位作者 徐茂忠 赵钰 秦茹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4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CAG化疗联合地西他滨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与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江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1例... 目的探讨CAG化疗联合地西他滨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与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江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1例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化疗。1个疗程28d,连续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生存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GB、WBC、PL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85.72%,高于对照组的45.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GB、PLT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WBC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个月生存率为75.00%,低于观察组的100.00%(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57%,与对照组的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化疗联合地西他滨可有效缓解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存率,恢复血常规水平,改善贫血现象,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地西他滨 血液流变学 安全性
下载PDF
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继发血小板增多症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秦茹娟 徐茂忠 +4 位作者 胡成俊 孟文俊 蔡颖 徐昕 《交通医学》 2017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提高对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loid 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出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osis,ST)的安全性和预后判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ML/MDS... 目的:提高对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loid 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出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osis,ST)的安全性和预后判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ML/MDS患者应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化疗(CAG、HAG或IAG)治疗后出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效果。结果:第一疗程化疗结束后16天左右6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增高,21天左右达峰值,血小板计数(526~1 236)×10~9/L,均达完全缓解(CR),未出现严重血栓等不良事件。1例患者死于常规化疗后骨髓抑制伴有严重感染,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复发,1例患者为停药后复发,而持续治疗的2例患者仍处于缓解状态,生存期超过2年。结论:AML/MDS患者应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化疗后出现地治疗相关性血小板增多,一般较安全,提示预后良好,但需继续维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安全性 预后判断
下载PDF
12例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疾病再活动患者临床分析
9
作者 仇红霞 +6 位作者 王菱菱 胡昳歆 张蔚 许戟 张苏江 张晓艳 李建勇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89-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疾病再活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sHLH疾病再活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sHLH患者疾病再活动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表现为再次出现初诊时的异常。挽救治疗则... 目的: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疾病再活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sHLH疾病再活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sHLH患者疾病再活动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表现为再次出现初诊时的异常。挽救治疗则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sHLH患者疾病再活动主要发生在初始治疗后6周左右。4例患者存活,平均生存时间为(182.50±40.52)d;8例患者死亡,总体病死率为67%,死亡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4.25±7.09)d。结论:sHLH患者疾病再活动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患者病情再活动后需重新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再次提高激素用量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疾病再活动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4-1BBL单克隆抗体激发U937细胞NF-κB的核转位及4-1BBL/CD28同型异构分子共定位
10
作者 张蔚 仇红霞 +5 位作者 田甜 王菊娟 杨向绸 许戟 段丽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1-1125,共5页
本研究探讨共刺激分子4-1BBL逆向信号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中的分子机制。选择U937细胞株作为靶细胞,与鼠抗人4-1BBL激发型单克隆抗体1F1(mAb 1F1)共培养。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U937细胞株上NF-κB核转位及4-1BBL分子与... 本研究探讨共刺激分子4-1BBL逆向信号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中的分子机制。选择U937细胞株作为靶细胞,与鼠抗人4-1BBL激发型单克隆抗体1F1(mAb 1F1)共培养。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U937细胞株上NF-κB核转位及4-1BBL分子与CD28同型异构分子(CD28i)的共定位;使用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U937细胞4-1BBL和CD28i的分子表达。结果表明:U937细胞经mAb 1F1刺激后,出现明显的NF-κB核内转位及细胞膜上4-1BBL与CD28i分子的共定位。结论:介导U937细胞生长的4-1BBL逆向信号的传导与NF-κB的核转位相关;CD28i分子可能参与了4-1BBL逆向信号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 逆向信号 U937细胞株 NF-ΚB CD28同型异构体
下载PDF
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综述) 仇红霞(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9-92,共4页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体内单核巨噬细胞过度增生活化并伴随其吞噬血细胞现象的综合征。本综合征常分为遗传性(FHL)和继发性(sHLH)两类。T淋巴细胞亚群主要包括CD4^+...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体内单核巨噬细胞过度增生活化并伴随其吞噬血细胞现象的综合征。本综合征常分为遗传性(FHL)和继发性(sHLH)两类。T淋巴细胞亚群主要包括CD4^+和CD8^+T细胞,而CD4^+T细胞主要有Thl和Th2细胞。在FHL,CD8^+T细胞的细胞毒功能受损,导致高细胞因子血症。在sHILH,Th1和Th2细胞失衡,特别是Th1细胞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在HLH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在HL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细胞因子 CD8^+T细胞 TH1/TH2细胞
原文传递
HLH-2004与COP方案治疗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菱菱 胡昳歆 +5 位作者 许戟 张蔚 田甜 仇红霞 李建勇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比较HLH-2004与COP方案治疗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38例sHLH患者随机分入HLH-2004与COP组,HLH-2004组18例,COP组20例,比较2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HLH-2004组完全缓解(CR)率38.9%,总... 目的:比较HLH-2004与COP方案治疗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38例sHLH患者随机分入HLH-2004与COP组,HLH-2004组18例,COP组20例,比较2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HLH-2004组完全缓解(CR)率38.9%,总体反应(RR)率72.2%;COP组CR率45%,RR率8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病因分析,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H-2004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Ⅲ~Ⅳ度为61.1%、血小板下降发生率Ⅲ~Ⅳ度为83.3%,均明显高于COP组的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LH-2004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2(12~186)周,1年OS率55.6%;COP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5(2~204)周,1年OS率68.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方案治疗sHLH患者疗效与HLH-2004相当,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于无法耐受较大剂量化疗的患者,COP方案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 COP方案 HLH-2004方案 疗效
原文传递
新型布尼亚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二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菱菱 胡昳歆 +4 位作者 张蔚 许戟 仇红霞 李建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0-250,共1页
例1,女,70岁。因“发热伴腹泻1周”于2011年6月3日人院。患者于1周前因发热伴腹泻至当地医院就诊,予以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后未见好转。入院查体:体温:39.4℃,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 布尼亚病毒 医院就诊 入院查体 抗感染 腹泻 发热
原文传递
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为首发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仇红霞 +7 位作者 王菱菱 许戟 胡昳歆 陆化 洪鸣 张晓艳 张苏江 李建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1,共1页
患者,男,42岁。因“发热、咳嗽伴全身乏力1周”于2011年12月1013入院。患者曾在7年前有不洁性接触史。人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4℃,偶有咳嗽,咳白色黏痰,并伴全身乏力。于当地医院行x线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男,42岁。因“发热、咳嗽伴全身乏力1周”于2011年12月1013入院。患者曾在7年前有不洁性接触史。人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4℃,偶有咳嗽,咳白色黏痰,并伴全身乏力。于当地医院行x线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肝区回声粗,胆囊壁毛糙,脾脏肿大。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3d,症状无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 首发表现 头孢类抗生素 全身乏力 性接触史 胸片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