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抗原和E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启桓 舒欣 +2 位作者 周元平 姚集鲁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差异性。方法 分别对151例HBeAg阳性和62例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检,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情况,同时检测血清HBV...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差异性。方法 分别对151例HBeAg阳性和62例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检,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情况,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1)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HBeAg/抗-HBe的出现情况密切相关,抗-HBe阳性者中肝组织病理为G3~G4、S3~S4者明显多于G1~G2、S1~S2者;而在HBeAg阳性者中则相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2)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检出率为83.4%(126/151);而在抗-HBe阳性患者中HBV DNA检出率为29%(18/62)。结用(1)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的程度较HBeAg阳性者严重;(2)HBeAg与HBV DNA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但在部分抗-HBe阳性的患者中仍可检出HBV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 E抗原 t抗体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舒欣 +4 位作者 揭育胜 杨小安 张卡 李刚 徐启桓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24周未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病例,加用阿德福韦酯(ADV)是否能增加HBV慢性感染者HBeAg血清转换和HBV DNA抑制率(≤1×10^3拷贝/ml).方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57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 目的 探讨24周未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病例,加用阿德福韦酯(ADV)是否能增加HBV慢性感染者HBeAg血清转换和HBV DNA抑制率(≤1×10^3拷贝/ml).方法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57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在第24周时进行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若HBV DNA〉1×10^3拷贝/ml,则加用ADV(A组,21例)或不加用ADV(B组,14例)治疗;若≤1×10^3拷贝/ml,则继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组,22例),对比分析在治疗48周时的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抑制率的差别.结果 治疗至第48周时,A、B、C三组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3.8%、28.6%和63.6%(A vs C,P=0.014),ALT复常率和HBV DNA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4~48周期间,A、B两组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HBV DNA下降幅度高于B组(2.60±1.37 vs 0.86±2.09,P=0.005).结论 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第24周未能实现HBV DNA显著抑制时,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加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肝炎/治疗
原文传递
2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耿龙 徐启桓 +1 位作者 张卡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PHC诊断标准的265例患者的HBV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265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241例(90.9%),其中HBVDNA...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PHC诊断标准的265例患者的HBV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265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241例(90.9%),其中HBVDNA阳性201例(75.8%),抗-HBe阳性167例(63.0%),而在167例抗-HBe阳性者中HBVDNA阳性141例(84.4%)。结论:HBV感染是PHC发生的重要的始动因子,大部分PHC病人中存在HBVDNA活动性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与临床诊断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海辉 徐启桓 +4 位作者 舒欣 张卡 李刚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差异性,寻求更客观的临床诊断标准。方法选择3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穿刺检查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差异性,寻求更客观的临床诊断标准。方法选择3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穿刺检查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考,临床诊断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的准确率分别为67.3%、37.6%、2.7%和23.5%,其中肝硬化临床诊断漏诊率达93.4%;临床诊断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与病理诊断纤维化分期符合率较高,分别为75.0%、81.7%和83.8%,肝硬化的f临床诊断与病理纤维化分期符合率较低,为23.5%;在临床诊断或病理诊断中,轻度、中度、重度以及肝硬化组问的ALT、TBil水平并非逐渐增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存在较大差异;重度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对这些患者最好结合肝穿刺组织学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诊断 病理学 临床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肝硬化
原文传递
FIB-4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宇锋 时红 +1 位作者 徐启桓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FIB-4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2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并同时留取血清标本,检测ALT、AST、PLT等指标,并根据其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计算出FIB-4的数值.根据肝纤维化分期设定3个判定点,分别为显著纤维... 目的 探讨FIB-4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2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并同时留取血清标本,检测ALT、AST、PLT等指标,并根据其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计算出FIB-4的数值.根据肝纤维化分期设定3个判定点,分别为显著纤维化(S2~S4期),严重纤维化(S3~S4期)和肝硬化(S4期).以肝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出FIB-4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212例肝活检患者中S0期3例(1.4%),S1期49例(23.1%),S2期66例(31.1%),S3期50例(23.6%),S4期44例(20.8%),即显著纤维化者(S2~S4期)160例(75.5%),严重纤维化者(S3~S4期)94例(44.3%),肝硬化者(S4期)44例(20.8%).FIB-4指数对3个判定点的AUC值分别为0.733(95%(CI:0.660~0.806,P〈0.01)、0.746(95%CI:0.679~0.813,P〈0.01)、0.756(95%CI:0.687~0.825,P〈0.01).结论 FIB-4指数是一种简单的、准确的、经济的非创性诊断方法,可以较准确地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无显著纤维化,使多数患者避免肝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FIB-4指数 肝硬化 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启桓 +5 位作者 许镇 舒欣 曹红 张卡 李刚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348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抗病毒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348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抗病毒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生存率及抗病毒治疗短期疗效差异。其中低病毒载量组173例(HBVDNA〈105拷贝/ml)、高病毒载量组175例(HBVDNA≥105拷贝/ml)。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是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观察24周,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率高于常规治疗者(X^2=32.865,P=0.000)。在治疗4周存活患者中,抗病毒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及H/3VDNA降幅就高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低病毒载量及高病毒载量患者抗病毒治疗组的生存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提高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低病毒载量患者也需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功能衰竭 抗病毒药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HBeAg和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启桓 舒欣 +3 位作者 黄海辉 张卡 李刚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eAg及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病理学检查,同时所有患者检测HBVDNA、HBeAg及肝功能,比较患者的肝功能、HBeAg及HBV DNA水平在...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eAg及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病理学检查,同时所有患者检测HBVDNA、HBeAg及肝功能,比较患者的肝功能、HBeAg及HBV DNA水平在不同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中的差异情况。结果不同的炎症分级患者中,ALT以C3组最高,G0-1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TBil以G4组最高,G0-1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BVDNA载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纤维化分期患者中,ALT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il以S4组最高,S2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HBVDNA载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炎症分级为G3-4的患者比例在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纤维化分期S3-4的患者比例在HBeAg阳性组(38%)比HBeAg阴性组(53%)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的高低不能反映其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高,TBil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有良好的相关性,ALT水平与炎症分级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与纤维化分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组织病理学 肝功能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肝炎e抗原 乙型
原文传递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徐启桓 舒欣 +2 位作者 张卡 李刚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特征异同。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肝患者354例,其中HBeAg阳性组124例,HBeAg阴性组230例,对两组的人口学、生化学、病毒学及诊断分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与HBeAg阳性组比较,HBeAg阴性...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特征异同。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肝患者354例,其中HBeAg阳性组124例,HBeAg阴性组230例,对两组的人口学、生化学、病毒学及诊断分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与HBeAg阳性组比较,HBeAg阴性组患者年龄较大(P=0.000),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比例较低(P=0.007和0.014),重型肝炎发生率较高(P=0.008)。②HBeAg阴性组的ALT、ALB、PTA及HBVDNA载量对数值低于HBeAg阳性组(P=0.035,0.002,0.000和0.000),但TBil水平高于HBeAg阳性组(P=0.003);两组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③HBeAg阴性组在高病毒载量组(HBVDNA〉10^5拷贝/ml)的比例低于HBeAg阳性组(37.4%vs55.6%,P=0.001)。结论HBeAg阴性患者与HBeAg阳性患者相比存在年龄偏大和HBVDNA水平较低等特征,HBeAR阴性乙肝患者的病情有时反而可能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DNA 诊断 疾病特征
原文传递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附151例报告 被引量:7
9
作者 邓泽强 玉兰 +1 位作者 吴荣辉 《新医学》 2012年第7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5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及降糖治疗,观察血糖控制水平对患者抗肺结核治疗的影响。结果:经规范治疗后,15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5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及降糖治疗,观察血糖控制水平对患者抗肺结核治疗的影响。结果:经规范治疗后,15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89例(58.9%),控制一般45例(29.8%),控制不良17例(11.3%);肺结核痊愈77例(51.0%),好转53例(35.1%),未愈21例(13.9%)。其中血糖控制良好者肺结核痊愈率、痰涂片阴转率、肺部病灶显著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均高于控制一般及控制不良者(P均<0.05),其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控制不良者(P<0.05),而血糖控制一般者与控制不良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其血糖水平,血糖控制良好是该类患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糖尿病 血糖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梅华 赵志新 +2 位作者 崇雨田 梅咏予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临床特点 治疗 转归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病原的荧光PCR法检测及其临床特点──附20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广铮 +3 位作者 施巧素 顾琳 张宇锋 高志良 《新医学》 2009年第7期464-466,共3页
目的:采用荧光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分析手足口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例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留取其血液和粪便标本,采用3种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盒分别进行肠道病毒筛选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 目的:采用荧光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分析手足口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例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留取其血液和粪便标本,采用3种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盒分别进行肠道病毒筛选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的鉴别,对2种病毒所致的临床表现进行归纳比较。结果:使用3种试剂盒检测20例患儿血液标本均未检出病毒。粪便标本使用通用型试剂盒检出10例(+),其中4例为CVA-16感染,5例为EV71感染,发病3d内采集标本(+)占8/10;EV71与CVA-16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仅2例EV71感染患儿有肺部啰音,但预后良好,并无心脏和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发病早期采集粪便用荧光PCR法检测有助于及时作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诊断,EV71感染的轻症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肠道病毒71型病原学
下载PDF
广东11例裂头蚴病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炳亮 +2 位作者 张晓红 林潮双 杨绍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79-80,共2页
【目的】总结裂头蚴病新的流行特点、诊疗情况。【方法】1993年至2002年6月收治的11例、经 ELISA 血清学诊断方法结合病理确诊裂头蚴的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误诊情况和治疗疗效。【结果】裂头蚴病有增... 【目的】总结裂头蚴病新的流行特点、诊疗情况。【方法】1993年至2002年6月收治的11例、经 ELISA 血清学诊断方法结合病理确诊裂头蚴的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误诊情况和治疗疗效。【结果】裂头蚴病有增多的趋势,2000年后9例(82%),且城市多见,患者皆有不良饮食习惯,进食不熟蛇、蛙或海鲜类食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内脏组织器官受累多(54%,6/11),其中以肝脏损害常见;误诊率高;早期使用吡喹酮或阿苯哒唑治疗效果好,肉芽肿明显形成者需手术切除。【结论】裂头蚴的流行有新的特点,临床上内脏受累多见,容易误诊,要重视裂头蚴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病 临床表现 蠕虫蚴移行症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低病毒载量的乙肝ACLF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红 +5 位作者 张宇锋 舒欣 张卡 李刚 徐启桓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低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352例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其中低病毒载量组175例、高病毒载量组177例,各组分为护肝治疗(对照)组及抗病毒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低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352例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其中低病毒载量组175例、高病毒载量组177例,各组分为护肝治疗(对照)组及抗病毒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生存率及抗病毒治疗短期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24周,抗病毒治疗组的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总体生存率高于护肝治疗者(P=0.010),低病毒载量组中抗病毒治疗组的生存率高于护肝治疗组(P=0.001),高病毒载量组中抗病毒治疗组与护肝治疗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6),抗病毒治疗组中低病毒载量组与高病毒载量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5).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提高低病毒复制的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功能衰竭 病毒载量 抗病毒药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疫苗叠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
14
作者 练一帆 顾琳 +2 位作者 毕燕华 黄月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41-1844,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健康威胁,而我国HCC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全球总数一半以上,负担非常沉重。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不适合手术切除或具有局限性病灶HCC患...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健康威胁,而我国HCC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全球总数一半以上,负担非常沉重。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不适合手术切除或具有局限性病灶HCC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其临床有效性已得到证实,但因为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被认为只具有姑息性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介导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到TACE后大量肿瘤抗原被释放,TACE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会提升对HCC患者的治疗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就DC疫苗叠加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TACE治疗HCC患者的原理、方法及潜在功效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树突状细胞疫苗 经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叠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卡 曹红 +5 位作者 杨小安 洪晓绿 舒欣 李刚 徐启桓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9-432,共4页
目的 了解HBV和HCV不同模式重叠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9年5月至2010年5月HCV和HBV重叠感染患者186例.统计分析不同病毒学模式重叠感染患者的人口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表现,数据处理... 目的 了解HBV和HCV不同模式重叠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9年5月至2010年5月HCV和HBV重叠感染患者186例.统计分析不同病毒学模式重叠感染患者的人口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表现,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等.结果 186例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中,HBV DNA(-)/HCV RNA(-)组66例(35.5%),HBV DNA(+)/HCV RNA(+)组8例(4.3%),HBV DNA(+)/HCV RNA(-)组68例(36.6%),HBV DNA(-)/HCV RNA(+)组44例(23.7%).4组在性别构成、并发症发生率、吸毒传播途径、ALT、TBil、PTA及HBeAg阴转率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或x2值分别为11.578、8.451、11.738、2.669、5.102、4.254和18.413;均P〈0.05).HCV RNA(-)与HCV RNA (+)患者相比,吸毒感染分别为49.3%、23.1%(x2=9.987,P=0.002);输血感染分别为29.9%、46.2%(x2=4.412,P=0.036).HBVDNA(-)时,HCV RNA(-)和HCV RNA(+)患者的ALT中位数分别为177 U/L和62 U/L(t=2.200,P〈0.05),TBil中位数分别为133μmol/L和20/μmol/L(t=3.608,P〈0.05),PTA分别为70.6%±27.7%和83.3%±27.8%(t=-1.982,P〈0.05).HCV RNA水平不影响HBeAg血清学转换(t=0.707,P〉0.05).HBV DNA(-)患者HBeAg阴转率为85.5%,明显高于HBV DNA(+)患者的59.2%(x2=16.393,P〈0.05).结论 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4种病毒学模式中,以HBV DNA(+/一)/HCV RNA(-)模式为主.HBV DN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但与疾病进展和转归有关.HCV RNA水平越低,肝功能越差,病情越重.HBV DNA与HBeAg阴转相关,而HCV RNA与HBeAg血清学转换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 丙型 重叠感染
原文传递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红 +2 位作者 刘静 张晓红 赵志新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0年第6期887-889,共3页
目的 评价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中山大学200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79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和传... 目的 评价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中山大学200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79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传染病学临床见习理论考核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见习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有92.7%的学生赞成新的教学方法.结论 PBL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提高了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学 临床见习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角色扮演
原文传递
脂肪肝与HBV感染、高脂血症及ALT异常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启桓 揭育胜 +3 位作者 舒欣 曹红 李刚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脂肪肝与HBV感染、高脂血症及ALT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健康体检的4365名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65名体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793例,脂肪肝患病率18.2%... 目的了解广州市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脂肪肝与HBV感染、高脂血症及ALT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健康体检的4365名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365名体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793例,脂肪肝患病率18.2%。脂肪肝组,男性440例,患病率19.2%,女性353例,患病率17.1%,男女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为16.7%,低于非感染人群的18。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高脂血症组的脂肪肝患病率为42.1%,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的11.6%,P〈0.05。脂肪肝组的ALT异常率为32.5%,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的8.6%,P〈0.05。结论广州地区人群中男女的脂肪肝患病率无显著差异。脂肪肝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但与年龄、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容易引起ALT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状况指标 脂肪肝 患病率 高脂血症 肝炎病毒 乙型
原文传递
HBeAg阴性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要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丽芬 张丽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的护理要点.方法 将111例患者分为抗病毒组58例和对照组53例,抗病毒组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对所有患者...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的护理要点.方法 将111例患者分为抗病毒组58例和对照组53例,抗病毒组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除死亡8例外其余患者均完成96周治疗和随访,抗病毒组的ALT复常率和HBV DNA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抗病毒组及对照组的HBV DNA转阴率(〈500拷/m1)分别为88.7%及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27,P=0.001).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对HBeag阴性的肝硬化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做好疾病及药物知识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时观察处理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核苷类 护理
原文传递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波 吴元凯 +6 位作者 吴宗华 谢伟东 许珏 高志良 谢仕斌 田德英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共5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程冲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恩替... 目的 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程冲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次,静脉推注1次/d,治疗3d.检测并比较第0、1、2、4、8、10和12周患者ALT、TBil、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两组治愈好转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入院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的ALT水平分别为(561.6±425.1)和(576.8±437.8) U/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治疗后两组ALT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自人院第1周起,在以后各周的检测中治疗组ALT均低于对照组,但第1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LT水平分别为(38.9±10.9)和(40.6±11.3)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05).治疗组TBil水平在治疗后第1、2、4、8、10和12周分别为(449.2±185.3)、(350.1±194.8)、(235.6±91.6)、(189.6±64.7)、(120.8±56.9)和(74.6±32.8) μmol/L,均低于对照组(t=-7.20、-12.97、-17.52、-14.80、-11.60和-10.71,P<0.05),PT 水平在治疗后第1、2、4、8、10和12周分别为(40.2±6.7)、(30.3±10.6)、(27.3±5.9)、(22.3±6.4)、(19.4±6.5)和(17.3±7.5)s,均高于对照组(t=-6.05、-6.68、-8.48、-10.28、-6.60和-4.69,P<0.05).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13/30)(x2=0.02,P<0.05),平均住院时间32.1 d,短于对照组79.7 d(t=-17.27,P<0.05).结论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患者能更快有效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治愈好转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重型肝炎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BMP-7的表达与炎症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红 舒欣 +3 位作者 张卡 徐启桓 李刚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与肝纤维化和炎症关系,初步探讨BMP-7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对81例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按病理肝纤维化和...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与肝纤维化和炎症关系,初步探讨BMP-7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对81例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按病理肝纤维化和炎症分级进行分组。其中炎症GO级8例,G1级14例,G2级19例,G3级22例,G4级18例;纤维化SO级8例,S1级16例,S2级21例,S3级24例,S4级12例。肝组织进行BMP-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进行定量图像分析,比较各组中BMP-7达阳性单位的差异。结果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中BMP-7表达在随着炎症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多;肝脏重度炎症时,肝组织中BMP-7表达明显增加,与纤维化程度无关;同样肝脏重度纤维化时,肝组织中BMP-7表达明显增加,与炎症程度无关。结论BMP-7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肝细胞 星形细胞 肝炎 肝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