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北沙参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亚娟 方媛 +4 位作者 吴建春 骆莹滨 方志红 李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2-1305,1541-1542,共5页
目的:预测北沙参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潜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检索北沙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物作用靶点及原发支气管肺癌的疾病靶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而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化合物-靶点... 目的:预测北沙参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潜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检索北沙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物作用靶点及原发支气管肺癌的疾病靶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而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结果:获得8个化合物,173个化合物靶点,1885个肺癌相关靶基因。PPI蛋白互作网络共98个节点,11个关键节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00个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68条信号通路。PPI蛋白互作网路中的11个关键靶点有5个富集在前10位信号通路中,依次为:JUN、EGF、TNF、FOS、MYC。结论:初步预测北沙参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之间的作用途径可能通过靶向JUN、EGF、TNF、FOS、MYC五个关键蛋白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北沙参 肺癌 蛋白互作网络 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人参-五味子”药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曹亚娟 +2 位作者 吴建春 骆莹滨 李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7-182,I0045,I0046,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人参-五味子”配伍对防治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依托TCMP数据库及平台,检索人参-五味子中药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并通过TCGA数据库获取肺癌差异基因,预测药对中肺癌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人参-五味子”配伍对防治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依托TCMP数据库及平台,检索人参-五味子中药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并通过TCGA数据库获取肺癌差异基因,预测药对中肺癌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模型。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将筛选出的核心靶点提交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富集分析,获得GO生物功能及KEGG信号通路注释结果,构建的“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共筛选出29个候选活性成分,180个化合物靶点,39个肺癌相关潜在靶点;蛋白互作网络模型中,筛选出21个关键靶蛋白,基因富集分析显示,21个核心靶点涉及61个GO生物功能条目,包括:生物过程条目32个,细胞组成条目8个,分子功能条目21个;涉及KEGG信号通路共14条,涉及固醇类激素的合成、代谢途径、细胞色素P450代谢及钙信号通路。结论“人参-五味子”配伍通过调控机体激素及致癌物质代谢、免疫耐药、炎症反应,对肺癌发生、转移及耐药发挥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网络药理学 靶点 肺癌 机制
下载PDF
淫羊藿苷调控髓源抑制细胞功能抑制大肠癌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栾玉玲 冯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774,共7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调控髓源抑制细胞(MDSCs)功能抑制大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干预MDSCs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凋亡、表达及分化情况,RT-qPCR法检测MDSCs细胞免疫抑制活性相关基因Arg-1...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调控髓源抑制细胞(MDSCs)功能抑制大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干预MDSCs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凋亡、表达及分化情况,RT-qPCR法检测MDSCs细胞免疫抑制活性相关基因Arg-1、iNOS及其分化相关基因IRF8、RORC1 mRNA表达。建立MDSCs和MC38肠癌细胞共培养体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淫羊藿苷对MDSCs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促进MDSCs细胞凋亡(P<0.01),降低PMN-MDSCs、Mo-MDSCs表达(P<0.01),下调MDSCs细胞免疫抑制相关基因Arg-1、iNOS及分化负调控基因RORC1 mRNA表达(P<0.05,P<0.01),促进DCs表达(P<0.01),上调分化基因IRF8 mRNA表达(P<0.05,P<0.01)。此外,与对照组比较,MDSCs细胞上清能促进大肠癌细胞侵袭(P<0.01);与MDSCs组比较,淫羊藿苷干预能抑制MDSCs对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1)。结论淫羊藿苷可通过调控MDSCs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其免疫抑制活性,抑制大肠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髓源抑制细胞 大肠癌转移 凋亡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方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
4
作者 崔闯 朱为康 +6 位作者 李心怡 郭鹏 陆俊骏 武悦 徐静 毛俊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4期2344-2348,共5页
目的应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古方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以便为当前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查阅古籍的方法,将自晋代到唐代明确提出治疗乳岩的29首... 目的应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古方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以便为当前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查阅古籍的方法,将自晋代到唐代明确提出治疗乳岩的29首古方纳入分析,应用Microsoft Excel 2021、SPSS Statistic 24.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数、聚类及关联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29首中药古方总用药频次为191次,古方涉及中药共93味。古方中最常用的中药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甘草、大黄、防风等24味中药是高频药物,使用频次占所有涉及药味的54.97%,药性以寒居多,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脾、心、肺三经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形成3个新方,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10.00%,得出常见核心用药组合13个,关联规则14条。结论古方在乳腺癌的治疗上以益气养血、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等法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药 方剂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临床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夏黎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336-339,共4页
据统计我国2012年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及死亡病例比以往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医归属为“药毒”范畴。大多数化疗后因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反应... 据统计我国2012年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及死亡病例比以往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医归属为“药毒”范畴。大多数化疗后因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甚至阻碍各种治疗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化疗 消化道反应 综述
下载PDF
髓源抑制细胞介导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博 +2 位作者 曹亚娟 骆莹滨 李雁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92-97,共6页
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是促进肿瘤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参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细胞,代表一群未成熟骨髓细胞的异质群体,在病理条件下增殖、活化并发挥显著的免... 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是促进肿瘤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参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形成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细胞,代表一群未成熟骨髓细胞的异质群体,在病理条件下增殖、活化并发挥显著的免疫抑制活性。MDSCs也是肿瘤免疫疗法的潜在治疗靶点。通过综述有关MDSCs的来源、表型、生物学特质、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MDSCs靶向治疗策略及中药单体对MDSCs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髓源抑制细胞 免疫抑制 中药单体 综述
下载PDF
瓜蒌薤白白酒汤对硬膜下血肿模型大鼠抗凝血实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卞海 杨帆 +3 位作者 张静 宋燕 王雅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白酒汤在大、中、小剂量下对硬膜下血肿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组(天丹通络胶囊)、瓜蒌薤白白酒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同时建立硬膜下...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白酒汤在大、中、小剂量下对硬膜下血肿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组(天丹通络胶囊)、瓜蒌薤白白酒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同时建立硬膜下血肿模型。各组连续灌胃14 d后麻醉大鼠,进行腹主动脉取血,比较血肿面积,测定血液流变性中的凝血酶原水平、凝血酶含量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观察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及瓜蒌薤白白酒汤大、中、小剂量组对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作用,并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瓜蒌薤白白酒汤大、中、小剂量组能够减小硬膜下血肿模型大鼠血肿面积,降低血浆中凝血酶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水平,其中中剂量和大剂量组效果更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以上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瓜蒌薤白白酒汤能减小血肿面积,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并且能降低血液中凝血酶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水平,发挥抑制凝血系统的功能,从而对硬膜下血肿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白酒汤 硬膜下血肿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中药调控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博 曹亚娟 +2 位作者 吴建春 李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757-762,共6页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数量最多的间质细胞,是肿瘤相关免疫细胞的一种,可分为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M1)和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M2)两种类型。TAMs通过表面分...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数量最多的间质细胞,是肿瘤相关免疫细胞的一种,可分为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M1)和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M2)两种类型。TAMs通过表面分子标志物及其分泌的诱导因子与细胞因子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免疫抑制等过程。扶正祛邪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中药复方主要通过抑制M2型巨噬细胞分化、促进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转化等重塑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TAMs抑制肿瘤与促进肿瘤的对立统一的双重作用,与可实现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中药复方具有内在一致性。目前,中药调节TAM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TAMs细胞亚型、分泌因子的调节,其具体的靶向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诱导因子 细胞因子 肿瘤发生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免疫抑制 中药调控
原文传递
不同治法方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博 +3 位作者 许荣忠 骆莹滨 吴建春 李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9-901,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益气养阴方)、祛邪(清热解毒方)及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方)不同治法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1例原位或IA期NSCLC术后患者随机纳入益气养阴方组(YQYY),清热解毒方组(QRJD),扶正祛邪方组(FZQ... 目的观察扶正(益气养阴方)、祛邪(清热解毒方)及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方)不同治法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1例原位或IA期NSCLC术后患者随机纳入益气养阴方组(YQYY),清热解毒方组(QRJD),扶正祛邪方组(FZQX),每组97例。给予相应中药汤剂,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免疫及炎性指标,比较T细胞亚群、NK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水平及IL-1β、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定期随访,观察各组患者1、2年无进展生存率。结果(1)试验过程中,YQYY组、QRJD组、FZQX组分别脱落、剔除16例,12例,6例,总纳入257例,三组分别纳入81例,85例,91例。(2)FZQX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QRJD组(P<0.05),YQYY组和FZQX组无显著差异(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FZQX组CD8^(+)T细胞亚群水平升高(P<0.05),QRJD组MDSCs、Treg水平降低(P<0.05),FZQX组MDSCs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FZQX组CD3^(+)T、CD8^(+)T细胞及NK细胞水平高于QRJD组(P<0.05);QRJD组较其余两组的Treg水平降低(P<0.05);QRJD组和FZQX组对MDSCs的降低作用较YQYY组更为显著(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3组IL-1β、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QRJD组、FZQX组IL-1β、IL-10水平低于YQYY组(P<0.05),FZQX组对IL-1β降低作用优于QRJD组(P<0.05)。结论扶正法、扶正祛邪法能降低早期NSCLC术后复发风险,清热解毒法和扶正祛邪法均能调控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其中扶正祛邪法对免疫功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补肾解毒方调控髓源抑制细胞功能抑制大肠癌肺转移的影响
10
作者 栾玉玲 +2 位作者 石诺林 朱惠蓉 朱为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04-3109,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方调控髓源抑制细胞(MDSCs)功能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构建小鼠大肠癌皮下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11.6、23.2 g/kg),给药干预5周后,检测大肠癌肺转移率、肺质量及生存期;免疫组...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方调控髓源抑制细胞(MDSCs)功能对大肠癌转移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构建小鼠大肠癌皮下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肾解毒方低、高剂量组(11.6、23.2 g/kg),给药干预5周后,检测大肠癌肺转移率、肺质量及生存期;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缺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o-MDSCs、PMN-MDSCs、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比例;RT-qPCR法检测Mo-MDSCs和巨噬细胞功能基因Arg-1、IRF8、iNOS、CD 163、CD 206 mRNA表达。体外实验,MACS磁珠分选出肺组织Mo-MDSCs,采用补肾解毒方(0、30、90μg/mL)处理72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Arg-1^(+)、F4/80^(+)CD163^(+)、F4/80^(+)CSF1R^(+)细胞群比例。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补肾解毒方高剂量组肿瘤肺转移率降低,肺质量减轻(P<0.01),小鼠生存期延长(P<0.01),肺组织Ki67、CA9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肺组织Mo-MDSCs浸润减少(P<0.05,P<0.01),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P<0.01),M2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P<0.05),CD11b^(+)Ly6C^(+)Arg-1^(+)单核型MDSCs在肺组织中的浸润减少,且多定位于肺转移灶外周;Mo-MDSCs免疫抑制相关基因Arg-1 mRNA表达降低(P<0.01),分化基因iNOS、IRF 8 mRNA表达升高(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补肾解毒方干预后可降低Mo-MDSCs中Arg-1、CSF1R表达(P<0.01),促进F4/80^(+)CD163^(+)表达(P<0.01)。结论补肾解毒方可通过促进Mo-MDSCs向成熟的单核细胞分化重塑大肠癌肺转移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解毒方 大肠癌转移 髓源抑制细胞 转移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