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预测亚实性肺结节恶性概率 被引量:37
1
作者 钟朝辉 +3 位作者 江桂莲 杨正汉 王振常 王大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预测肺亚实性结节(SN)恶性概率的效能。方法将86例接受手术治疗SN患者分为3组:组1为浸润前病变,组2为微浸润腺癌,组3为浸润性腺癌。将术前胸部CT数据导入AI肺结节识别软件,记录其自动测量的SN的C...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预测肺亚实性结节(SN)恶性概率的效能。方法将86例接受手术治疗SN患者分为3组:组1为浸润前病变,组2为微浸润腺癌,组3为浸润性腺癌。将术前胸部CT数据导入AI肺结节识别软件,记录其自动测量的SN的CT值、体积及恶性概率预测值。比较3组SN在CT平扫、增强动脉期及延迟期中的CT值、体积及恶性概率预测值,并对各组进行平扫与增强后配对样本检验。分析根据各期CT对各组SN恶性概率预测值与CT值及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8个SN,组1、组2和组3分别含27、28及33个SN。AI系统检测SN的敏感度为100%(88/88)。AI系统检测根据CT平扫、增强后动脉期、延迟期对组1 SN的恶性概率预测值分别为[85.18(56.64,92.08)]%、[67.15(58.99,90.30)]%和[89.82(56.64,92.23)]%,组2分别为[93.10(85.72,95.75)]%、[89.61(74.44,95.35)]%和[92.21(86.74,95.59)]%,组3分别为[97.05(92.81,98.74)]%、[96.89(90.40,98.60)]%和[96.49(89.89,98.69)]%。3期CT扫描对3组SN恶性概率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3组SN间CT值、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平扫与增强CT恶性概率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期CT对SN的恶性概率预测值与其CT值及体积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可协助判定肺腺癌SN侵袭程度;平扫CT数据可用于辅助预测SN恶性概率,而增强CT对判断SN性质无明显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 被引量:35
2
作者 贺文 +2 位作者 赵丽琴 胡志海 姜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98-2402,共5页
目的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0、30及40,对每组图像均行ASIR为0、30%、50%及... 目的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胸部低剂量CT图像噪声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3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0、30及40,对每组图像均行ASIR为0、30%、50%及80%重建成4种图像。记录3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3组图像的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Kappa值为0.485)。第一组的CTDIvol为(3.41±1.28)mGy,第二组为(1.40±0.58)mGy,第三组为(0.76±0.46)mGy。第三组的ED降至(0.35±0.20)mSv。第二组ASIR50的图像噪声和第三组的ASIR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IR技术有助于降低胸部低剂量图像的噪声,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前提下,ED可降至0.35m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
下载PDF
SARS的早期X线及CT表现 被引量:32
3
作者 赵大伟 马大庆 +5 位作者 王薇 吴昊 袁春旺 贾翠雨 贺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97-599,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早期X线和CT表现。方法 对 2 8例SARS患者的早期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患者在发病 1~ 3d内行X线及CT检查。CT检查包括常规螺旋扫描和高分辨率CT(HRCT)。结果  2 8例中胸部CT检查均有异常所见。...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早期X线和CT表现。方法 对 2 8例SARS患者的早期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患者在发病 1~ 3d内行X线及CT检查。CT检查包括常规螺旋扫描和高分辨率CT(HRCT)。结果  2 8例中胸部CT检查均有异常所见。X线胸片发现病变者占6 0 7% (17/2 8)。影像表现可分为 :(1)单发小片状病灶 :占 82 1% (2 3/2 8)。在CT影像上病变分为 3种形态 :①类圆形磨玻璃样密度病灶 2 0例 ;②肺小叶形态的磨玻璃样密度病灶 2例 ;③小片状实变影像 1例。 (2 )多发小片状磨玻璃样病灶 2例。 (3)大片状影像 3例。 2 8例患者共发现 31个病灶 ,其分布上叶 7个 ,占 2 2 6 % ;中叶 3个 ,占 9 7% ;下叶 2 1个 ,占 6 7 7%。病灶最大径多为 2 0~ 3 5cm。结论 SARS早期X线和CT主要表现为肺内单发小片状影像。CT显示病变的形态为类圆形磨玻璃样密度病灶最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X线检查 CT检查
原文传递
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肺部低剂量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钟朝辉 贺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8-2251,共4页
目的探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胸部低剂量筛查的方案。方法选取120例胸部体检者,根据不同的体质量指数(BMI)分为A组(BMI≤22)、B组(22<BMI<26)和C组(BMI≥26)。应用Z轴动态管电流调节技术(Z-DOM),预设A组、B组、C组管电流分别为35... 目的探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胸部低剂量筛查的方案。方法选取120例胸部体检者,根据不同的体质量指数(BMI)分为A组(BMI≤22)、B组(22<BMI<26)和C组(BMI≥26)。应用Z轴动态管电流调节技术(Z-DOM),预设A组、B组、C组管电流分别为35mAs、45mAs和60mAs,之后利用iDose4平台对各受检者图像分别进行FBP,iDose3、Dose5、iDose7重建。记录3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结果所获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A组、B组和C组的CTDIvol均值分别为(0.69±0.08)mGy、(1.09±0.17)mGy和(1.95±0.43)mGy,ED均值分别为(0.33±0.05)mSv、(0.50±0.11)mSv和(0.87±0.23)mSv。结论应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根据受检者的BMI,可获得满意的胸部低剂量CT筛查扫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肺结节筛查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丽琴 王克杨 +6 位作者 贺文 胡志海 李辉 李娟 崔宝军 李志欣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肺结节的检出价值.方法:选取48例肺结节患者,先后分别行DR、断层融合(DTS)及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作为判断肺结节的标准,另选择两位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已知每例患者CT所显示的结节位置后... 目的: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肺结节的检出价值.方法:选取48例肺结节患者,先后分别行DR、断层融合(DTS)及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作为判断肺结节的标准,另选择两位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已知每例患者CT所显示的结节位置后,分别观察胸片和数字断层融合图像上对相应部位结节的显示率,对结果进行x2检验.将结节依据直径大小分为3组(3~5 cm,5~10 cm和10~20 cm)后,对组与组之间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8例患者共发现结节59个,DR和DTS发现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47.46%(28/59)和88.14%(52/59),x2检验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节直径为5~10 mm组DTS较DR检出结节的敏感度最高.59个结节中,CT显示磨玻璃密度结节16个,其中,DTS可显示14个(14/16),DR显示2个(2/16),DTS较DR显示率明显高.结论:数字化断层融合较传统DR可显著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对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融合术 肺肿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对门静脉成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丽琴 贺文 +3 位作者 李剑颖 胡志海 张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1年第3期383-390,共8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对CT门静脉成像(CT Portal Venography,CTPV)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能谱CT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采用混合能量模式(QualityCheck,QC,140kVp)、能量为51keV和70keV的单能模式进行重建... 目的:探讨能谱CT对CT门静脉成像(CT Portal Venography,CTPV)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能谱CT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采用混合能量模式(QualityCheck,QC,140kVp)、能量为51keV和70keV的单能模式进行重建,测量并计算三种重建模式CT图像上肝内、外门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及图像噪声(ImageNoise,IN),对不同能量模式的肝内、外门静脉的CNR及IN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肝内、外门静脉的混合能量及70keV和51keV单能量图像的CNR分别为:3.351.16、4.901.34、8.322.21和6.251.65、8.881.94、13.852.95;肝内、外门静脉的混合能量及70keV和51keV单能量的IN分别为14.062.39、14.962.75、21.813.78和14.282.30、15.121.80、21.793.61;均以51keV单能量为最高,其中肝内、外门静脉的CNR较70keV、混合能量分别提高约60%~70%、120%~150%,而IN分别提高约40%~50%、50%~60%,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也有统计意义上的提高。结论:单能量可以显著提高肝内、外门静脉的显示和CTPV的图像质量,以51keV最佳单能量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肝硬化 门静脉 高血压
下载PDF
应用能谱CT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丽琴 贺文 +2 位作者 李剑颖 胡志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2-783,共2页
肝血流CT灌注扫描可获取肝动脉指数(hepatic artery index,HAI)、肝血流量(hepatic blood flow,HBF)、肝血容量(hepatic blood volume,H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of eapillary ... 肝血流CT灌注扫描可获取肝动脉指数(hepatic artery index,HAI)、肝血流量(hepatic blood flow,HBF)、肝血容量(hepatic blood volume,H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of eapillary vessel surface,PS)等肝灌注参数.但是,传统肝灌注扫描患者接受辐射刹量较大,且所用算法繁琐,血流灌注参数可重复性较差,数值差异大,尚不能成为评价肝血流动力学的常规检查手段。能谱CT扫描可以获取不同物质的能谱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CT灌注扫描 能谱曲线 血流动力学变化 患者 应用 artery 平均通过时间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肺内残留病变CT表现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大庆 +3 位作者 贺文 靳二虎 张洁 钟朝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临床治疗后,CT复查肺内残留病变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对124例治疗后的SARS患者进行CT复查随访,失访13例,资料完整111例,对平均病程第3、6、12及18个月行螺旋CT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影像...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临床治疗后,CT复查肺内残留病变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对124例治疗后的SARS患者进行CT复查随访,失访13例,资料完整111例,对平均病程第3、6、12及18个月行螺旋CT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影像动态变化的特征。结果病程18个月内,相继有70例(占63.1%)患者肺内CT表现恢复正常。6、12、18个月时CT主要征象:(1)磨玻璃样病变残留率分别为33.3%(37/111)、24.3%(27/111)、20.7%(23/111)。(2)小叶间隔或小叶内间质增厚残留率分别为37.8%(42/111)、28.8%(32/111)、25.2%(28/111)。以上2种主要病变在随访期内的总体变化经对比分析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胸膜下弧线影15例,随访期内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但无一例病变消失。(4)不规则纤维条索影18个月时残留率17.1%(19/111)。少见征象:(1)实变病灶1例,病程第12个月完全吸收。(2)空洞病灶2例,1例于病程第12个月基本吸收,1例随访期内未完全吸收。(3)牵拉性支气管扩张1例,随访期内无明显变化。(4)小结节灶3例,1例病程第12个月基本吸收,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病程第18个月SARS患者肺内磨玻璃样病变残留率为20.7%。17.1%的患者残留局限性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对肺内残留磨玻璃样病变的患者继续定期随访间隔6~12个月为宜,其他患者可以延长随访间隔时间至12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随访研究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心率及心律对冠状动脉CTA扫描中智能期相技术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朝辉 +3 位作者 原媛 王振常 张婷婷 张景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及心律对智能期相技术(smart phase)选取最佳期相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心率(HR)和心律的12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HR≤80次/分钟且心律齐;B组40例,HR>80次/分钟且心律齐;C组4... 目的:探讨心率及心律对智能期相技术(smart phase)选取最佳期相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心率(HR)和心律的12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HR≤80次/分钟且心律齐;B组40例,HR>80次/分钟且心律齐;C组40例,心律不齐。将智能期相技术选取的最佳期相图像进行后处理,并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分。只要有一支冠状动脉的主观评分无法满足诊断要求即判定为智能期相技术不准确,则人工重新选取最佳期相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由两位具有五年以上冠脉CTA诊断经验的医师进行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者间的评分一致性。结果:自动期相技术在A组中的准确率为95%(38/40),在B组中的准确率87.5%(35/40),在C组中的准确率为75%(30/40)。三组间智能期相技术准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智能期相技术选择不准确时,经人工重新选取期相后,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各组间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两位阅片者间的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7)。结论:高心率及心律不齐会降低冠脉CTA检查中智能期相技术的准确性,配合人工选取法可以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智能期相技术 心率 心律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高清晰CT胸部低剂量筛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贺文 +3 位作者 赵丽琴 胡志海 李志欣 李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02-2305,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高清晰CT(HDCT)制订肺部低剂量筛查的扫描方案及可行性。方法将150名胸部体检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1、试验组2及对照组),应用HDCT,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试验组1、试验组2及对照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2HU... 目的观察应用高清晰CT(HDCT)制订肺部低剂量筛查的扫描方案及可行性。方法将150名胸部体检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1、试验组2及对照组),应用HDCT,采用自动毫安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试验组1、试验组2及对照组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22HU、30HU及15HU,设置ASIR值分别为50%、50%和30%。记录三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估算有效剂量(ED)。采用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试验组1的CTDIvol为(3.00±1.41)mGy,试验组2为(1.48±0.53)mGy,对照组为(5.51±2.21)mGy。试验组1、试验组2的CTDIvol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45.55%和73.14%,DLP和ED分别减少了48.58%和73.72%。试验组2的ED降低至(0.71±0.28)mSv。三组图像的的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结论采用HDCT,可以在获得稳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更低剂量的胸部CT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动脉碘分数在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丽琴 贺文 +3 位作者 胡志海 颜彬 王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获得的肝动脉碘分数(arterial iodine fraction,AIF)在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选取90例行CT扫描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其中Child-A级31...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获得的肝动脉碘分数(arterial iodine fraction,AIF)在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选取90例行CT扫描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其中Child-A级31例,Child-B级40例,Child-C级19例;回顾性选取18例因临床需要行腹部CT检查、经其他检查证实无肝脏疾病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HD750能谱CT三期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重建出以水和碘为基物质的能量CT图像。在碘基图像上分别测量研究组和对照组动脉期、门静脉期肝实质的碘含量并计算肝动脉碘分数,对两组的AIF行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肝功能A级、B级及C级研究组的肝动脉碘分数分别为0.24±0.03、0.29±0.09、0.37±0.10、0.48±0.12。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除对照组与肝功能A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1.44,P=0.00)。结论能谱CT扫描获得的肝动脉碘分数,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不同肝功能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肝动脉碘分数 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胆管扩张时线条样假性充盈缺损病变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表现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靳二虎 梁宇霆 +3 位作者 马大庆 张艺 王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 探讨MRCP中胆管内线条样充盈缺损的表现及成因。方法 分析 3 0 0例胆总管扩张病人和 5 0例正常人的MRCP ,所见与轴位T2WI、T1WI、B超及ERCP检查和 (或 )手术相对照。结果 MRCP图像中胆总管内线条样充盈缺损见于中 重度扩张胆总... 目的 探讨MRCP中胆管内线条样充盈缺损的表现及成因。方法 分析 3 0 0例胆总管扩张病人和 5 0例正常人的MRCP ,所见与轴位T2WI、T1WI、B超及ERCP检查和 (或 )手术相对照。结果 MRCP图像中胆总管内线条样充盈缺损见于中 重度扩张胆总管 ,但B超、ERCP检查和外科手术未能证实其存在。结论 MRCP图像中扩张胆总管中央的线条样低信号很可能是由胆汁流动形成的假性病变或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扩张 胆汁流动 充盈缺损 伪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能谱CT虚拟平扫在肺结节AI辅助诊断系统预测亚实性结节恶性概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朝辉 +3 位作者 王大为 杨正汉 王振常 江桂莲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2-977,共6页
目的:通过与能谱平扫(TNC)图像对比,探究能谱CT虚拟平扫(VNC)图像在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预测亚实性结节恶性概率中的效能表现。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6例因肺内亚实性结节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60例,年龄(61.33±11.66)... 目的:通过与能谱平扫(TNC)图像对比,探究能谱CT虚拟平扫(VNC)图像在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预测亚实性结节恶性概率中的效能表现。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6例因肺内亚实性结节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60例,年龄(61.33±11.66)岁。按病理组织学结果将结节分为3组:A组为浸润前病变;B组为微浸润腺癌;C组为浸润性腺癌。将患者术前TNC和VNC图像上传至AI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进行结节检测并记录结节的恶性概率预测值、体积及CT值,进一步行三组间结节数值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及每组TNC与VNC图像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Wilcoxon检验)。结果:入组病例中共切除88个亚实性结节,其中A组、B组和C组分别有27个、28个及33个结节。在TNC和VNC图像中3组结节均可被AI系统检出。利用TNC图像时,AI系统对A组、B组和C组中结节恶性概率的预测值分别为74.60%±19.76%、89.97%±8.55%和94.25%±7.04%;在利用VNC图像时,对三组中恶性概率预测值分别为70.01%±23.43%、88.20%±10.35%和94.51%±5.17%;2种图像上三组间预测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TNC和VNC图像上,三组间结节的CT值及体积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结节在TNC和VNC图像上恶性概率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肺结节AI辅助诊断系统预测亚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预测值时,VNC图像与TNC图像的预测效能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肺肿瘤 磨玻璃结节 恶性概率 能谱CT 虚拟平扫 辐射剂量
下载PDF
SARS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胸部CT表现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大庆 +3 位作者 贺文 王振光 刘颖 吴晓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康复期的CT表现。方法 随访观察 6 5例确诊为SARS的康复者 ,根据病史分为重症 2 1例 ,轻症 4 4例 ,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扫描、肺功能等检查。结果  2 8例CT扫描未见异常。其余CT表现为...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康复期的CT表现。方法 随访观察 6 5例确诊为SARS的康复者 ,根据病史分为重症 2 1例 ,轻症 4 4例 ,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扫描、肺功能等检查。结果  2 8例CT扫描未见异常。其余CT表现为 :(1)磨玻璃样密度灶 35例 ,包括 :局限斑片状磨玻璃样密度病灶 11例 ;多叶多段磨玻璃样密度灶 19例 ;双肺弥漫磨玻璃样密度病灶 5例。 (2 )小叶内间质及小叶间隔增厚 30例。 (3)胸膜下弧线影 9例。 (4 )不规则纤维索条影 19例。(5 )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 3例。 (6 )结节状气腔实变病灶 2例。 (7)空洞病灶 1例。未见明显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多次复查肺内影像及肺功能均有好转。比较重症组和轻症组CT表现及肺功能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部分SARS康复期患者肺部表现基本正常 (2 8/ 6 5 ,占 4 3 1% )。磨玻璃样密度病灶为康复期的主要CT表现 (35 / 6 5 ,占 5 3 8% ) ,并伴有程度不等的肺间质增生。重症组较轻症组患者肺内表现严重 ,肺功能差。随着时间的延长 ,肺内病变及肺功能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康复 胸部CT表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原文传递
兔肝动脉碘分数与肝动脉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丽琴 贺文 +3 位作者 李剑颖 胡志海 孙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81-2384,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多期扫描计算的肝动脉碘分数(AIF)与肝CT灌注的肝动脉指数(HAI)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选取日本大耳白兔15只,行肝CT灌注扫描获得HAI后,以能谱CT多期扫描获取AIF,以相关性分析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Bland-Altman图观察... 目的探讨能谱CT多期扫描计算的肝动脉碘分数(AIF)与肝CT灌注的肝动脉指数(HAI)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选取日本大耳白兔15只,行肝CT灌注扫描获得HAI后,以能谱CT多期扫描获取AIF,以相关性分析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Bland-Altman图观察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肝CT灌注扫描的HAI为0.26±0.02,能谱CT扫描计算的AIF为0.25±0.02,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9(P<0.05),两者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AIF与HAI相关性、一致性较好,能谱CT扫描可观察肝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动脉碘分数 肝动脉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宝石能谱成像
下载PDF
对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磁共振实习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9
16
作者 江桂莲 +1 位作者 胡志海 钟朝辉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69-70,共2页
磁共振部门的实习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中是比较困难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磁共振基础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同学在磁共振实习期很短;带教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面对实习生的困难,作为带教老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具备扎实的... 磁共振部门的实习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中是比较困难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磁共振基础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同学在磁共振实习期很短;带教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面对实习生的困难,作为带教老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注重实习学生医学人文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同时注意开拓思路,活化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实践,以学生为本,争取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 磁共振 实习教学 教学模式 业务素质 医学人文教育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态胸X线片膈肌运动与呼吸功能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波 杨霭琳 +6 位作者 李云宵 于刚刚 王维 钟朝辉 徐波 王浩彦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评价动态胸X线片膈肌运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6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50例健康受试者,完成肺功能检查及动态胸片检查。获得肺通气功能及动态胸X线片横膈移动幅度、速度及时间等参数... 目的:评价动态胸X线片膈肌运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6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50例健康受试者,完成肺功能检查及动态胸片检查。获得肺通气功能及动态胸X线片横膈移动幅度、速度及时间等参数。分析并对比两组间肺功能和动态胸片各参数的差异,评估动态胸片各参数在COPD呼吸功能评估中的价值。结果:COPD组FEV1、FEV1%pre以及FEV1/FVC均低于健康受试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静呼吸时,COPD组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双侧膈肌上升速度和双侧膈肌下降速度均高于健康受试组,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呼吸时,COPD患者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以及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均小于健康受试者,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呼吸时,双侧膈肌运动幅度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成正相关。对动态胸X线片参数做K-均值聚类分析,各变量对聚类结果的重要程度前五位分别为:用力呼吸左侧膈肌运动幅度(F=86.88),用力呼气左侧膈肌运动速度(F=79.37),用力吸气左侧膈肌运动速度(F=77.41),用力吸气右侧膈肌运动速度(F=72.28),用力呼吸右侧膈肌运动幅度(F=54.46)。结论:动态胸X线片可以精准评估双侧横膈的运动状态,与肺功能参数一致性好,可以作为COPD的肺功能评估的补充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胸X线片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腹部CT低剂量扫描的体模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新莲 贺文 +3 位作者 赵丽琴 梁宇霆 王克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1-955,共5页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对腹部体模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腹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采用100kVp、120kVp分别对体模进行重复扫描,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100kVp扫描时预设噪声指数... 目的:评价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对腹部体模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腹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采用100kVp、120kVp分别对体模进行重复扫描,应用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100kVp扫描时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11、12、13、14、15、16、17、18、19、20,每组图像均进行30%、50%、70%、90%ASIR重建。120kVp组为常规剂量组,扫描时预设NI为11,30%ASIR重建,测量不同扫描条件下肝脏、脊柱的CT值、客观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记录不同扫描条件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对所有序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100kVp条件下,随着NI增大,CTDIvol明显下降;同一NI条件下随着ASIR比例增加,图像噪声减少,SNR增加;NI≥17时图像质量下降,无法满足临床诊断要求;NI=15、70%ASIR组图像噪声、SNR与120kVp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相当,但辐射剂量较常规组下降43.8%。NI=15、90%ASIR组及NI=16、90%ASIR组的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优于常规组(P<0.05),但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下降。结论:低管电压结合ASIR可以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辐射剂量明显降低时,需要增加ASIR在图像重建中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管电压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人体模型
下载PDF
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对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CTA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朝辉 +4 位作者 原媛 杨正汉 王振常 张婷婷 张景东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m,CCT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疑诊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B组为心律正常组,A组为心律失... 目的探讨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m,CCT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疑诊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B组为心律正常组,A组为心律失常组。记录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T值(HU)、客观噪声(SD)及辐射剂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m,DLP)。开启智能期相技术自动选取最佳期相,经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处理后对最佳期相图像进行三维后处理及主观评分。结果两组BMI、CT值、S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中8例患者的心率>100次/min,A组患者中共有房颤46例,各类型早搏12例,二联律2例。两组患者三维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A组为(3.15±0.12)msv,B组为(2.55±0.12)msv。结论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可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CCTA检查,并且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成像技术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二代病例首诊胸部DR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晗 徐辉 +7 位作者 曾娜 刘佳宝 魏璇 赵磊 杨正汉 王振常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56,26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新冠肺炎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管理平台"新冠肺炎影像专题库"中确诊为COVID-19的北京本地病人首诊影像学资料,纳入首诊同时...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新冠肺炎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管理平台"新冠肺炎影像专题库"中确诊为COVID-19的北京本地病人首诊影像学资料,纳入首诊同时具备胸部CT及DR检查的病人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2~80岁,平均(51.2±15.1)岁。CT与DR检查间隔时间1~53 h,平均间隔(25.4±22.8)h。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DR对COVID-19的诊断能力。采用McNemar’s检验比较2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并采用Bland-Altman检验或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数量、位置分布、形态等特征判断的一致性。结果 20例COVID-19病人中,CT共检出19例病人(107个病灶),DR检出17例(54个病灶)。CT对病人检出率为95%,DR为85%,2种检查的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种检查对病灶特征的分析显示,对双侧病变、肺野分布、弥漫性分布及形态的诊断一致性较好(均κ>0.6)。对于多发病灶(≥5个),DR与CT对病灶数量判断一致性不佳。2例病人DR判断为阴性,病灶均为单发磨玻璃密度影,最长径分别为0.8 cm(≤1 cm)、1.9 cm(1~3 cm)。结论结合流行病史,胸部DR能够识别COVID-19病人。DR不易识别单发的小磨玻璃密度病灶,对多发病灶数量判断欠佳,及时行胸部CT检查可增加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化X线摄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