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94
1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3 位作者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文标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6±1.10)min,(14.01±6.82)min,(12.12±5.96)min,(14.08±6.85)min,(42.34±20.21)min和(8.50±4.18)km,院前非死亡组分别为(2.19±1.13)min,(14.15±7.14)min,(11.60±6.72)min,(14.92±6.89)min,(41.86±19.53)min和(8.63±4.31)km,院前死亡组分别为(2.10±1.08)min,(13.68±7.14)min,(25.25±12.34)min,(13.75±6.48)min,(54.74±25.47)min和(7.86±3.91)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min,(13.58±6.78)min,(25.53±12.34)min,(13.60±6.54)min,(53.79±23.77)min和(7.67±3.86)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和(7.90±3.92)km.院前死亡组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小于院前非死亡组,前组的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均明显大于后者(P<0.05或P<0.01).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调度时间、返回时间与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组的到达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大于后组,而现场时间明显小于后组(P<0.05或P<0.01).(2)院前急救组、院前非死亡组、院前死亡组、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均以第一季度为最多,其最少时间段分别是4:00-6:00、4:00-6:00、4:00-6:00、22:00-24:00、2:00-4:00,其最多时间段分别是20:00-22:00、20:00-22:00、8:00-10:00、2:00-4:00、8:00-10:00.(3)在241 876例院前急救病例中,创伤类患者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大中城市 创伤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中毒
原文传递
广州市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张在其 文标 +8 位作者 郭彦池 符岳 杨正飞 方向韶 蒋龙元 黄子通 赖欣 黄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 调查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969 410次呼叫量中,日时间分布以16:00-18:00为最高(114 224次、占11.78%),... 目的 调查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969 410次呼叫量中,日时间分布以16:00-18:00为最高(114 224次、占11.78%),以04:00-06:00为最低(23 237次、占2.40%).②在109 682次出车中,白云区出车量最多(29 364次、占26.77%),其次是海珠区(20 069次、占18.30%)、天河区(19 962次、占18.20%).③在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的比例与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比例:57.65%(56 394)比38.48%(37 641),死亡率:59.17%(3 269)比33.95%(1 876)].④在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创伤类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占34.57%(33 820),尤其是交通意外,占11.56%(11 307);且以21~50岁青壮年者最多;其次分别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急症,且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者最多.⑤在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共死亡5 525例,占5.65%.循环系统急症死亡(尤其是猝死)居首位(1 827例、占33.07%),其次分别为其他系统急症死亡(1 646例、占29.79%)、创伤类死亡(866例、占15.67%)、呼吸系统急症死亡(413例、占7.48%)、神经系统急症死亡(329例、占5.95%);其中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急症死亡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者最多,其他系统急症死亡以61岁以上的老年者最多,创伤类死亡以21~40岁中青年者最多.结论 ①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②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是降低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发生及其死亡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院前急救 调查
原文传递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5
3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4 位作者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张在其1 文标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7.90±3.92(km);②院前心脏性猝死的病例数以第一季度为最多,且最多时间段是8:00~10:00,最少时间段是2:00~4:00;③男性院前心脏性猝死明显多于女性,但年龄明显小于女性;④院前心脏性猝死目击者CPR为4.48%,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6%。结论①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血管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附12568例分析 被引量:51
4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3 位作者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文标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新医学》 2010年第11期708-711,770,F0003,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0±1.08) min、(13.68±7.14) min、(25.25±12.34) min、(13.75±6.48) min、(54.74±25.47) min、(7.86±3.91)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 min、(13.58±6.78) min、(25.53±12.34) min、(13.60±6.54) min、(53.79±23.77) min、(7.67±3.86) 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 min、(14.10±7.05) min、(24.79±12.08) min、(13.79±6.61) min、(54.80±25.36) min、(7.90±3.92)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与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②院前死亡总体、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月份及季节分布以2月份、第一季度为最多,日时间段分布以8:00~10:00为最多.③院前死亡患者中循环系统、其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数分别位居第一、二、四、五、八,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其中循环系统类中心脏性猝死死亡最多;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三、六,均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④男性院前死亡数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数均明显多于女性.⑤院前心脏性猝死占循环系统类死亡的绝大部分(67.33%),目击者现场心肺复苏(CPR)为4.46%,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1%.结论:①心脏性猝死是中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五味子对CCl_4中毒大鼠肝细胞核基质蛋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温博贵 +4 位作者 郑瑞明 吴贤英 爱芸 吴健谊 张艳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中毒大鼠肝细胞核基质蛋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治疗组。中毒组和治疗组大鼠经腹腔一次性注射200mLLCCl4(0.2mL100g体质量)致毒。治疗组以五味子提取液[0.5mL(100g·d)]灌胃...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中毒大鼠肝细胞核基质蛋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治疗组。中毒组和治疗组大鼠经腹腔一次性注射200mLLCCl4(0.2mL100g体质量)致毒。治疗组以五味子提取液[0.5mL(100g·d)]灌胃,中毒组以同量生理盐水灌胃,不同时间处死大鼠,光镜、电镜下观察肝脏细胞结构,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aminB蛋白的表达和电泳分析核基质蛋白成分。结果光镜和电镜下,五味子提取物治疗后大鼠肝细胞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五味子提取物促进了中毒大鼠肝细胞LaminB蛋白的表达、并有调节大鼠肝细胞核基质蛋白代谢的作用。结论五味子可能通过促进CCl4中毒大鼠肝细胞LaminB蛋白的表达和影响核基质蛋白的代谢而促进损伤肝细胞修复,对于CCl4中毒大鼠肝细胞核基质蛋白和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4 大鼠 五味子 肝脏 核基质 LAMIN B
下载PDF
福州市鼓楼区1255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在其 文标 +8 位作者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林才经 柯俊 培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41-2845,共5页
目的调查福州市鼓楼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从福建省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福州市鼓楼区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1.49±0.72、... 目的调查福州市鼓楼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从福建省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福州市鼓楼区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1.49±0.72、13.55±5.82、12.83±6.29(min),院前死亡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1.53±0.69、14.19±6.37、26.91±11.65(min),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1.47±0.71、13.97±5.84、25.58±12.31(min),三者在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但院前急救患者的现场时间明显少于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的时间(P<0.01)。(2)院前急救与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均以第一季度为最多。(3)在1255例院前急救中,创伤类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其余依次是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且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4)创伤类的死亡位居第一;其他类的死亡位居第二;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第五,均以51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其中心脏性猝死又是循环系统类中死亡最多的。(5)男性院前急救的数量、总死亡量及院前心脏性猝死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1)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2)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将是降低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发生及其死亡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新教学模式中应用的探索 被引量:16
7
作者 蔡绍先 温博贵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新教学模式模块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可以促进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临床医学新教学模式的模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新教学模式 模块 讨论式教学法
下载PDF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表达调节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沈忠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30,共5页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 (O6 methylguanine DNAmethyltransferase,MGMT)是从细菌到哺乳类机体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的DNA修复蛋白 ,其作用是在DNA损伤的修复过程 ,催化DNA分子鸟嘌呤O6位上的烷基从鸟嘌呤碱基转移至MGMT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上 ...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 (O6 methylguanine DNAmethyltransferase,MGMT)是从细菌到哺乳类机体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的DNA修复蛋白 ,其作用是在DNA损伤的修复过程 ,催化DNA分子鸟嘌呤O6位上的烷基从鸟嘌呤碱基转移至MGMT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上 ,而使DNA分子鸟嘌呤复原 .因此 ,机体中MGMT适当的表达有利于修复由烷化剂诱导而形成的O6烷基鸟嘌呤DNA加合物 .MGMT蛋白的含量和活性不但在基因水平受到各种因素的调控 ,并且与某些药物的直接作用有关 .调节MGMT在细胞内的活性 ,对于防御肿瘤的发生及某些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克服肿瘤耐药性和克服骨髓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 调控 肿瘤 耐药性 骨髓毒性 表达 致癌 肿瘤治疗
下载PDF
医学新教学模式中模块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1
9
作者 蔡绍先 +3 位作者 张锦堃 秦达念 刘鸿禧 郭宪国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旨在探索系统整合的新课程教学体系中基础学习模块课程设置及实施效果。基础学习模块由6门医学基础课程相关内容构成。施教采用双语授课结合讨论式教学、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考核采用多种形式评价的方法。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新... 本文旨在探索系统整合的新课程教学体系中基础学习模块课程设置及实施效果。基础学习模块由6门医学基础课程相关内容构成。施教采用双语授课结合讨论式教学、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考核采用多种形式评价的方法。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学生考试成绩的比较,提示新教学模式中基础学习模块课程的设置及应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学模式 基础学习 模块 改革
原文传递
海口市9729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在其 孟庆华 +7 位作者 孙文会 培正 欧阳文伟 文标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2-1045,1058,1059,共6页
目的 调查海口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院前急救组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23±1.18)、... 目的 调查海口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院前急救组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23±1.18)、(16.41±7.13)、(12.97±6.28)min和(7.26±3.75)km,院前非死亡组患者分别为(2.27±1.12)、(16.85±7.39)、(24.58±12.26)min和(7.21±3.98 )km,院前死亡组患者分别为(2.19±1.06)、(15.97±8.26)、(23.65±11.72)min和(7.32±3.64)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患者分别为(2.21±1.08)、(16.15±8.12)、(23.52±11.66)min和(7.48±3.71)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患者分别为(2.16±1.09)、(15.63±7.94)、(24.39±12.14)min和(6.96±3.83)km,各组在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院前非死亡组患者的现场时间明显少于院前死亡组患者(P〈0.001).②各组患者均以第一季度为最多.③在9729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创伤类患者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主要为21~50岁青壮年,其次分别是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患者,且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居多.④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患者死亡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居多,其中心脏性猝死又是循环系统的主要死亡原因 创伤类的死亡位居第三,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患者居多.⑤男性院前急救的数量、总死亡量及院前心脏性猝死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①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常见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②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将是降低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发生及其死亡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1051例大学生“上火”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富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6-1310,共5页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上火"的情况及其主要表现,分析其诱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控制和降低"上火"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大学生‘上火’调查问卷",对10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 目的:调查在校大学生"上火"的情况及其主要表现,分析其诱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控制和降低"上火"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大学生‘上火’调查问卷",对10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探讨"上火"的影响因素。结果:经统计分析,经常上火的学生集中在大一和大四年级,经常熬夜(61.4%),嗜食辛辣食物(59.1%),压力大(55.2%)的学生易出现"上火"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唇燥(50.7%),口腔溃疡(49.6%),烦躁失眠(40.6%)等。结论:不良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以及过度的精神刺激易导致在校大学生出现"上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上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LC-MS法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五味子乙素及其药代动力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慧 +2 位作者 罗文鸿 蔡绍先 温博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665-1669,1673,共6页
目的建立LC-MS联用测定血浆五味子乙素的方法,观察五味子乙素在Wistar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作用。方法提取五味子果实中的有效成分,给予大鼠一次性灌胃,其后在不同时间收集大鼠血液样品,通过LC-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乙素的浓度,... 目的建立LC-MS联用测定血浆五味子乙素的方法,观察五味子乙素在Wistar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作用。方法提取五味子果实中的有效成分,给予大鼠一次性灌胃,其后在不同时间收集大鼠血液样品,通过LC-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五味子乙素的浓度,分析大鼠血浆中五味子乙素的浓度-时间数据,应用3p9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大鼠体内五味子乙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本法简单快速,可应用于不同样品中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五味子乙素的保留时间为2.96min,血浆平均最大浓度为1.01μg/mL,灌胃后达峰时间为5.65hr,浓度时间曲线下的平均面积为15.98mg/h.L,平均清除率为0.94μg/h。结论本方法可应用于不同样本中五味子乙素的检测和实验动物体内五味子乙素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五味子乙素 LC-MS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蛋白芯片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3
作者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CAS 2002年第1期5-6,共2页
分子生物学芯片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为对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本文拟对蛋白芯片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蛋白芯片 基本原理 技术研究
下载PDF
七白膏方剂中药提取物对离体人黑素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宾向玲 +5 位作者 蔡绍先 佘白蓉 徐丹丹 刘少辉 何江 蔡尔慧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评价七白膏方剂中的药物对离体培养人黑素细胞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人表皮黑素细胞模型。醇提法提取各种中药活性成分。以熊果苷为实验对照,检测各种中药提取液对于离体培养人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干预作用。结... 目的:评价七白膏方剂中的药物对离体培养人黑素细胞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人表皮黑素细胞模型。醇提法提取各种中药活性成分。以熊果苷为实验对照,检测各种中药提取液对于离体培养人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干预作用。结果:低浓度白芷对黑素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P<0.05),但高浓度时略呈激活作用。其它中药对黑素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不同中药提取液对于黑素合成抑制作用不同。结论:各种中药提取液可影响黑素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从而干预体外人黑素细胞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黑素细胞 黑色素 酪氨酸酶
下载PDF
广州市2008年度院前急救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在其 文标 +8 位作者 郭彦池 符岳 杨正飞 方向韶 蒋龙元 黄子通 赖欣 黄力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67-72,共6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109682次出车中,各区、街道、医院出车数量最多的分别是白云区、石井街... 目的:调查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109682次出车中,各区、街道、医院出车数量最多的分别是白云区、石井街、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在97823次院前急救中,创伤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尤其是交通意外),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其次分别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急症,且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3)循环系统急症死亡(尤其是猝死)、呼吸系统急症死亡、神经系统急症死亡分别位居第一、第四、第五,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其它类的死亡位居第二,以61岁以上的老年阶段最多,创伤死亡位居第三,以21~40岁中青年阶段最多。(4)男性院前急救的数量与死亡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1)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2)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将是降低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发生及其死亡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T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余文辉 周小梅 +5 位作者 曲敬来 邓敏茹 洪树辉 蔡绍先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595-598,602,共5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以评价cTnT和hs-CRP在UAP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序贯征集来住院的确诊为BraunwaldⅢB级UAP患者120例。在患者入院时...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以评价cTnT和hs-CRP在UAP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序贯征集来住院的确诊为BraunwaldⅢB级UAP患者120例。在患者入院时(0h)及第一个24h内(3、6、12、18h)分别采集血样,测定cTnT、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血浓度。根据cTnT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cTnT阴性组(80例)和cTnT阳性组(40例)。所有患者出院前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cTnT阴性组与cTnT阳性组比较,hs-CRP水平较低(2.3mg/L与12.6mg/L,P=0.001),3支血管患病率较低(26%与43%,P=0.001),左冠状动脉主干患病率较低(5%与15%,P=0.04),冠脉栓塞患病率较低(4%与20%,P=0.006),重度狭窄的血管较少(65%与95%,P=0.001),一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病率较低(2.5%与25%,P<0.001)。结论cTnT和hs-CRP可对UAP进行危险分层,对UAP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C反应蛋白质 肌钙蛋白T 心肌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青少年饮酒行为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尔慧 叶丹彦 +3 位作者 蔡绍先 王德全 李克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963-965,共3页
【目的】探索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方法】对广州市2 845名初、高中在校学生的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中生饮酒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目的】探索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方法】对广州市2 845名初、高中在校学生的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中生饮酒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9.69,P<0.01)。男生饮酒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6,P<0.01)。以责骂作为教育方式、感觉孤独、缺课、晚回宿舍、父母饮酒是青少年饮酒行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OR>1),与父母交流、学习成绩好、父母反对饮酒、认为酒精成瘾能致病是减少饮酒的保护因素(OR<1)。【结论】应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强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早期干预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饮酒 影响因素 教育
原文传递
基于熵值法的我国贵金属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坤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34期111-113,共3页
通过收集我国贵金属上市公司的最近一年的财务数据,从偿付、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维度设计我国贵金属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构建起我国贵金属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按照模型计算出我... 通过收集我国贵金属上市公司的最近一年的财务数据,从偿付、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维度设计我国贵金属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构建起我国贵金属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模型;按照模型计算出我国9家贵金属上市公司2017年财务绩效的综合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名;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行业上市公司 嫡值法 财务绩效
下载PDF
武汉市江汉区2198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在其 陆家韬 +5 位作者 熊悦安 文标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92-894,共3页
目的:调查武汉市江汉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的特点。方法:对从武汉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的2008年度武汉市江汉区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院前急救患者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2... 目的:调查武汉市江汉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的特点。方法:对从武汉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的2008年度武汉市江汉区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院前急救患者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2.24±1.05(min)、16.41±7.82(min)、12.39±6.17(min),急救半径为9.17±4.36(km)。其中院前死亡患者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2.17±1.13(min)、15.86±8.17(min)和23.26±11.39(min);急救半径为8.96±4.28(km),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分别为2.26±1.08(min)、16.23±7.94(min)和22.97±10.48(min);急救半径为9.25±4.13(km)。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到达现场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院前死亡的患者(P〈0.01)。(2)院前急救,包括院前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均以第1季度为最多。(3)在2 198次院前急救中,创伤类居首位,年龄以21~50岁青壮年段最多;其次分别是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4)创伤类的死亡位居首位;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2~5位,其中循环系统类的死亡中居首位的是心脏性猝死。(5)男性的院前急救例数、总死亡及院前心脏性猝死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1)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的主要原因;(2)应重视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发生及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蛋白聚糖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王安 周瑞莉 +1 位作者 林金涨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86-288,共3页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其恶性表现之一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 ,探讨肿瘤的浸润与转移的机制一直是一个热点课题。蛋白聚糖 (PGs)的正常表达与代谢是维持细胞外基质稳定的重要大分子之一 ,而在肿瘤组织中 ,PGs发生了异常表达 ...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其恶性表现之一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 ,探讨肿瘤的浸润与转移的机制一直是一个热点课题。蛋白聚糖 (PGs)的正常表达与代谢是维持细胞外基质稳定的重要大分子之一 ,而在肿瘤组织中 ,PGs发生了异常表达 ,具体表现在其质与量的异常改变。为了阐明PGs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有关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国外PGs与肿瘤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