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原发肺癌的CT表现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文超 李靖煦 +5 位作者 关玉宝 杨新官 夏亭亭 张利怡 董骁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9年第1期29-38,共10页
目的:研究多原发肺癌(MPLC)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分析其预后及生存相关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确诊并至少具有3年随访数据的MPLC患者共9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T资料... 目的:研究多原发肺癌(MPLC)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分析其预后及生存相关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确诊并至少具有3年随访数据的MPLC患者共9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T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检验。结果:93例患者中,同时性多原发肺癌86例(92.5%),异时性多原发肺癌7例(7.5%);男性47例(50.5%),女性46例(49.5%);发病年龄39~79岁,中位年龄58岁;有吸烟史33例(35.5%);肺气肿22例(23.7%);Ⅰ期患者62例(66.7%),Ⅱ期12例(12.9%),Ⅲ期15例(16.1%),Ⅳ期4例(4.3%)。93例患者中共有205个原发肿瘤病灶,以腺癌为主(94.2%),最大径0.4~8.3 cm,中位数1.9 cm。CT多表现为双原发肺癌(81.7%),48例(51.6%)为肺部实性结节/肿块伴GGN,30例(32.3%)为多发GGN;病灶有分叶148例(72.2%)、毛刺118例(57.6%),血管集束征115例(56.1%)、胸膜凹陷征125例(61.0%)。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为94.6%,无病生存率为84.9%。吸烟史(P=0.016)、肿瘤最大径(P=0.036)、胸膜凹陷征(P=0.045)、支气管截断征(P=0.024)为影响MPL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PLC以腺癌最常见,最大肿瘤病灶多具有原发性肺癌的典型CT表现;肺部实性结节/肿块伴单发或多发GGN、肺部多发GGN应首先考虑到MPLC的可能。MPLC的预后较好,吸烟史、肿瘤大小、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可使MPLC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技术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诊断复发性多软骨炎 被引量:7
2
作者 潘小环 +3 位作者 关玉宝 杨新官 刘海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RP患者(RP组)及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及密度,计算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绘制ROC曲线,评...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RP患者(RP组)及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及密度,计算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绘制ROC曲线,评价病灶SUV_(max)对RP的诊断效能。结果 28例RP患者中24例见气管及支气管密度增高、边界模糊及管壁增厚;4例见喉软骨密度增高、管壁水肿及增厚,边界模糊。共91个病灶,均位于鼻软骨、双侧耳廓软骨、肋软骨、喉软骨、气管及支气管软骨5个部位,各部位病灶SUV_(max)均高于对照组相同部位(P均<0.01)。ROC曲线结果示肋软骨、喉软骨、气管及主支气管软骨、双侧耳廓软骨SUV_(max)对RP的诊断价值均较高(AUC均>0.9),鼻软骨诊断价值中等(AUC=0.71)。结论RP患者^(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可同时显示多部位病灶,有助于RP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软骨炎 复发性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改变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嘉敏 杨新官 +2 位作者 董骁 关玉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CT表现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OP患者29例,其中21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随诊,随访时间1~38个月。结果23例(79.3%)为多发病灶,病灶位于双肺20例,单肺3例,其中14例为多发实变,...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CT表现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OP患者29例,其中21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随诊,随访时间1~38个月。结果23例(79.3%)为多发病灶,病灶位于双肺20例,单肺3例,其中14例为多发实变,3例为多发磨玻璃样变,6例为实变及磨玻璃样病灶并存;6例(20.7%)为单发病灶,其中4例为片状肺实变,1例为实性结节,1例为片状部分实性密度影;16例(55.2%)伴有条索样改变。9例(31.0%)COP患者可见“反晕征”表现。11例(37.9%)COP患者伴有轻度支气管扩张。糖皮质激素治疗21例,治疗后病灶大部分吸收14例,完全吸收2例;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游走性。结论COP最常见的表现是肺实变影和磨玻璃样变影,肺实变多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和胸膜下分布,磨玻璃样变分布不具有特异性。CT上出现“反晕征”对诊断COP有一定提示作用。糖皮质激素对部分COP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