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桂涵 陈炜 +3 位作者 陈春妙 程雪 周宝鹤 纪建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753-1759,共7页
目的构建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并探讨其在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5~77(53.2±1... 目的构建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并探讨其在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5~77(53.2±11.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平扫和双能量CT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并评估其常规CT特征。根据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129例)和Ki-67低表达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常规CT特征及双能量CT定量参数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单独、联合模型评估Ki-67表达水平的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两组肿瘤最长径、形状及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高表达组动脉期NIC、nZeff和静脉期NIC、nZeff及λHU[M(Q1,Q3)]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0.13(0.12,0.16)比0.11(0.08,0.14),0.71(0.70,0.75)比0.70(0.67,0.72),0.40(0.32,0.48)比0.23(0.17,0.32),3.10(2.58,3.63)比2.86(2.19,3.48),0.88(0.85,0.92)比0.85(0.84,0.86);均P<0.05]。联合有意义的常规CT特征和双能量CT定量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Ki-67表达水平的诊断效能最高,其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24、88.37%、83.87%、86.91%;双能量CT参数模型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08、82.17%、88.71%、84.29%;两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且均优于常规CT特征模型(均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对浸润性乳腺癌的Ki-67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乳腺癌 双能量CT 定量参数 KI-67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预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研究
2
作者 林桂涵 陈炜 +3 位作者 陈勇军 应海峰 夏水伟 纪建松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367-1374,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和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经病理检查证实...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和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经病理检查证实为LSCC共27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将中心1的189例患者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32例和验证集57例;中心2的82例患者作为外部测试集。在T2WI和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E-T1WI)图像中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获得最佳特征并建立6种机器学习分类器。选择验证集和外部测试集中平均AUC最高的分类器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将其结果转换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临床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Ki-67高表达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模型对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效能。结果从T2WI和CE-T1WI图像中获得了12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验证集和外部测试集中,6种机器学习分类器AUC范围分别在0.647~0.829和0.664~0.803,其中支持向量机具有最佳的预测效能(平均AUC为0.816)。进一步将临床T分期、MRI报告淋巴结状态与Rad-score相结合建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和外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23、0.870和0.822。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对LSCC患者Ki-67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结合临床特征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更好地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鳞状细胞癌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KI-67
下载PDF
双能量CT列线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陈春妙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 应海峰 程枫 纪建松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54-359,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双能量CT构建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PTC并接受双能量CT检查的患者274例。根据中... 目的 探讨基于双能量CT构建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大容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PTC并接受双能量CT检查的患者274例。根据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果,将患者分为小容量CLNM组(198例)和大容量CLNM组(76例)。274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92例)和验证集(82例)。分析两组临床及常规CT特征(年龄、性别、肿瘤最长径、肿瘤位置、包膜外侵犯和钙化)、双能量CT参数[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和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_(Zeff))]。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大容量CLNM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绘制ROC曲线,根据AUC、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最长径及包膜外侵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容量CLNM组PTC动脉期NIC、λ_(HU)、n_(Zeff)及静脉期NIC均明显高于小容量CLNM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肿瘤最长径、包膜外侵犯、动脉期NIC、动脉期λ_(HU)和动脉期n_(Zeff)是预测PTC患者大容量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训练集AUC为0.936,灵敏度为0.887,特异度为0.871;验证集AUC为0.912,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808。结论 基于双能量CT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PTC患者大容量CLNM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胆囊癌根治术后实现肝脏外科中教科书式结局影响因素分析的全国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智鹏 李雪雷 +23 位作者 戴海粟 陈炜 夏钰韩 王伟 叶祥浩 龙志华 朱沂 黄帆 喻超 吴兆平 周进学 张东 丁睿 陈伟 林科灿 程遥 岳平 李云峰 杨田 白洁 江艳 郭伟 尹大龙 陈志宇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6-872,共7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根治术后实现肝脏外科中教科书式结局(TOLS)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530例行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09例,女321... 目的探讨胆囊癌根治术后实现肝脏外科中教科书式结局(TOLS)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530例行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09例,女321例;年龄为(61±10)岁。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包括胆囊切除术、肝切除术、受侵犯胆管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指标:(1)TOLS情况。(2)术后实现TOLS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选择对应的统计学方法。将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1)TOLS情况。530例患者均行胆囊癌根治术,其中498例实现R0切除术,508例无≥2级术中不良事件,456例无B级和C级术后胆汁漏,513例无B级和C级术后肝衰竭,395例无术后90 d内严重并发症,501例无术后90 d因严重并发症导致的再入院。530例患者中,54.53%(289/530)术后实现TOLS,45.47%(241/530)术后未实现TOLS。(2)术后实现TOLS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2级、术前黄疸、T分期为T3~4期、N分期为N2期、肝切除类型为右半肝切除术、新辅助治疗是胆囊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实现TOLS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2.65,1.87,5.67,5.65,2.55,3.34,95%可信区间为1.22~5.72,1.18~2.95,2.51~12.82,2.83~11.27,1.41~4.63,1.88~5.92,P<0.05)。结论54.53%行胆囊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实现TOL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2级、术前黄疸、T分期为T3~4期、N分期为N2期、肝切除类型为右半肝切除术、新辅助治疗是胆囊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实现TOLS的独立影响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肝切除术 肝脏外科中教科书式结局 预后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静脉化学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赖林强 涂建飞 +2 位作者 陈炜 陈敏江 纪建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全身静脉化学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0例,其中DEB-BACE组40例,静脉化疗组40例。定期跟踪随访...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全身静脉化学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0例,其中DEB-BACE组40例,静脉化疗组40例。定期跟踪随访,收集临床资料。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采用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除既往治疗情况和转移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BACE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4.0个月,化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2,P=0.464)。DEB-BACE组的DCR为67.5%,优于化疗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P=0.025);DEB-BACE组ORR也优于化疗组(χ^(2)=11.665,P=0.002)。DEB-BACE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8.0个月,化疗组为3.0个月。DEB-BACE组6、12和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7.5%、34.0%和3.2%,化疗组分别为30.0%、15.0%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8,P=0.014)。结论 DEB-BACE组的DCR、ORR、mPFS均高于化疗组,表明DEB-BACE在中晚期肺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载药微球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化疗
下载PDF
CT灌注联合能谱成像评价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赖林强 林桂涵 +2 位作者 陈炜 涂建飞 纪建松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容积CT灌注联合能谱成像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的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结果证实的31例肺癌行BACE治疗的患者资料,男23例、女... 目的探讨动态容积CT灌注联合能谱成像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的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结果证实的31例肺癌行BACE治疗的患者资料,男23例、女8例,年龄31~84岁,平均67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和术后1个月行病灶部位灌注扫描。基于所有患者的原始图像重建出能谱图像,收集并比较术前、术后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能谱参数动脉期CT值(CTA)、静脉期CT值(CTV)、动脉期碘浓度(ICA)、静脉期碘浓度(ICV)、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A)、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V)等的变化情况,确认灌注参数及能谱参数对评价BACE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的意义。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患者BACE术后1个月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4.8%(17/31),疾病控制率(DCR)为96.8%(30/31)。对经BACE治疗前后患者的CT灌注参数及能谱参数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治疗前,治疗后BF、BV、MTT、ICA、ICV、NICV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06(40.47,87.22)比23.57(10.92,36.24)ml·min^(-1)·100g^(-1),3.33(2.86,6.09)比2.12(1.96,3.61)ml/100g,2.70(2.19,3.88)比1.53(1.12,2.25)s,3.51(3.11,4.14)比1.74(1.26,2.50)mg/ml,2.00(1.30,2.45)比1.32(0.92,1.76)mg/ml,0.51(0.42,0.57)比0.33(0.23,0.39)](均P<0.05)。同时,相比于未缓解组,研究结果显示BACE前后缓解组的各参数变化差值更明显,其中ΔBF、ΔBV、ΔMTT、ΔPS、ΔCTA、ΔCTV、ΔICA、ΔICV、ΔNICA、ΔNICV均显著增大,变化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36.82(32.38,45.34)比9.50(-1.43,12.34)ml·min^(-1)·100g^(-1),4.46(2.52,5.79)比0.22(-0.76,4.09)ml/100g,4.22(2.25,6.77)比0.43(-2.53,1.88)s,10.07(2.89,13.13)比-2.01(-6.77,4.28)ml·min^(-1)·100g^(-1),14.22(11.88,20.57)比4.18(-5.25,6.37)HU,34.6(14.88,43.15)比11.60(0.26,25.05)HU,0.95(0.54,1.47)比0.11(0.20,0.5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模式在肝细胞癌介入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毛剑婷 刘丽霞 +3 位作者 吴巧红 陈炜 吴徐璐 黄旭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细胞癌(HCC)介入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行介入治疗的HCC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54例)和常规护理组(48例)。循证护理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细胞癌(HCC)介入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行介入治疗的HCC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54例)和常规护理组(48例)。循证护理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健康量表各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循证护理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五个维度分数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循证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9.3%)]低于常规护理组[12(25.0%)],患者满意度[52(96.3%)]高于常规护理组[37(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HCC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降低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两个以下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MR影像组学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彭玮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 应海峰 夏水伟 纪建松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6期429-43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MRI影像组学在预测两个以下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LSN)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8例,均经前哨淋巴结...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MRI影像组学在预测两个以下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LSN)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8例,均经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有两个以下SLN阳性。采用Radcloud平台提取动态增强MRI(DCEMRI)图像肿瘤内部的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降维获得最优特征。随后,建立6种机器学习分类器包括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线性判别分析(LDA)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选择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AUC)最高的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将其结果转换输出为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P<0.05的临床病理特征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筛选影响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进一步建立基于Rad-score和临床危险因素的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通过降维得到14个与NSLN转移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验证集中,利用XGBoost分类器构建的模型效能最低(AUC:0.650),RF分类器构建的模型效能最高(AUC:0.807)。肿瘤最大径[比值比(OR)=2.640,P<0.001]、淋巴血管侵犯(LVI)(OR=2.970,P<0.001)和SLN比值(OR=4.707,P<0.001)是预测乳腺癌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结合基于RF输出的Rad-score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最佳预测性能,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76、0.853,校准曲线显示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的DCE-MRI影像组学在预测两个以下SLN阳性乳腺癌NSLN转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非前哨淋巴结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负荷的价值
9
作者 罗项超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 陈春妙 应海峰 纪建松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479-2485,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负荷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37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64例和验证集113例... 目的 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负荷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37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64例和验证集113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低负荷组(阳性ALN≤2枚,303例)和高负荷组(阳性ALN>2枚,74例)。在Radcloud平台提取动态增强MRI第2期图像中乳腺肿瘤的影像组学特征,并依次采用方差阈值、单变量选择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方法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基于上述特征构建了5种机器学习分类器包括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选择验证集中AUC最高的分类器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基于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临床危险因素的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低负荷组和高负荷组在MRI报告淋巴结状态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降维得到了16个与ALN负荷高度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验证集中,SVM分类器的诊断效能最好(AUC=0.762)。进一步结合Rad-score和MRI检查报告淋巴结状态建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呈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887、0.818。结论 基于机器学习的MRI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ALN负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负荷 MRI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双能量CT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列线图预测喉鳞状细胞癌的Ki-67表达水平
10
作者 郑彭玮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 陈春妙 应海峰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721-728,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Ki-67表达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SCC并接受双能量CT检查的患者96例,采...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喉鳞状细胞癌(LSCC)Ki-67表达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SCC并接受双能量CT检查的患者96例,采用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67例)和验证集(29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和Ki-67低表达组。纳入分析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位置、临床T分期、分化程度和CT报告淋巴结状态;双能量CT参数包括动脉期和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和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_(eff))。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LSCC患者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建立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和双能量CT参数的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效能。决策曲线用于评价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训练集中,CT报告淋巴结状态和分化程度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高表达组LSCC的动脉期NIC、λ_(HU)、nZ_(eff)和静脉期NIC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报告淋巴结阳性(OR=10.219,95%CI=1.591~65.651)、分化程度低(OR=3.555,95%CI=1.165~10.852)、动脉期NIC高(OR=5.592,95%CI=1.583~19.751)和动脉期nZ_(eff)高(OR=9.943,95%CI=1.999~49.450)是预测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4个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效能,在训练集、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和0.875。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双能量CT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列线图对LSCC患者Ki-67表达水平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鳞状细胞癌 KI-67 双能量CT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能量CT鉴别诊断乳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结节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桂涵 毛卫波 +4 位作者 陈炜 陈春妙 程雪 胡祥华 纪建松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鉴别诊断乳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6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接受双能量CT胸部扫描。96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31... 目的探讨双能量CT鉴别诊断乳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6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接受双能量CT胸部扫描。96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31~84(56±12)岁;共纳入207个肺结节, 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转移瘤81个和良性结节126个。分析并测量常规CT特征[病灶最长径、边界、位置及动、静脉期结节CT值与平扫CT值的差值(ΔCT)]及双能量CT参数[动脉期、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结节的常规CT特征和双能量CT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使用最小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方法对常规CT特征、双能量CT参数进行筛选, 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肺转移瘤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独CT参数及logistic模型鉴别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结节的效能。结果肺转移瘤与良性结节的最长径及动、静脉期ΔCT、NIC、λHU和nZeff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ASSO回归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静脉期λHU(OR=59.413, 95%CI 14.233~248.002, P<0.001)和静脉期nZeff(OR=4.508, 95%CI 2.787~7.290, P<0.001)是预测肺转移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各单独CT参数鉴别肺转移瘤与肺良性结节的效能以静脉期λHU最高, 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 准确度为74.88%。以静脉期λHU联合静脉期nZeff构建logistic模型鉴别肺转移瘤与肺良性结节的AUC可达0.958, 准确度为92.27%, 明显高于二者单独诊断的效能(Z=6.02、9.54, P<0.001)。结论双能量CT在鉴别乳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结节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当静脉期λHU联合静脉期nZeff构建logistic模型后, 其诊断效能可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乳腺肿瘤 双能量CT 肺转移
原文传递
基于双能量CT的列线图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腺外侵犯的价值
12
作者 夏水伟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 陈春妙 应海峰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建立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腺外侵犯(ET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2例PTC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ETE组(n=150)和非ETE组... 目的:探讨基于双能量CT建立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腺外侵犯(ET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2例PTC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ETE组(n=150)和非ETE组(n=102)。采用7:3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76)和验证集(n=76)。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双能量CT颈部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及有效原子序数(Z_(eff));分析常规CT特征包括病灶位置、最长径、有无钙化及有无突破包膜。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ETE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效能和临床价值。结果:训练集中,肿瘤位置及有无突破包膜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TE组患者的动脉期NIC、λ_(HU)、Z_(eff)值及静脉期Z_(eff)值均显著高于非ETE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位于腹侧、CT下突破包膜、动脉期NIC、动脉期Z_(eff)及静脉期Z_(eff)是预测PTC发生ET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02(0.859~0.946)和0.892(0.810~0.964)。校正曲线显示样本的实际值和模型预测概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表明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基于双能量CT的列线图可以为PTC患者术前无创化预测ETE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腺外侵犯 双能量CT 列线图 定量参数
下载PDF
^(18)F-FDG-PET/CT联合MRI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祖亮 王祖飞 +3 位作者 陈炜 吴徐璐 肖扬锐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2期968-973,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18)F-FDG-PET/CT和... 目的:探讨^(18)F-FDG-PET/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18)F-FDG-PET/CT和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检查结果与病理相关性行一致性检验,运用χ^(2)检验对比联合和单独检查诊断分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2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37例,年龄(64.7±10.6)岁。联合检查T分期结果与病理一致性强(Kappa=0.888),准确度(93.48%)高于单独PET/CT(69.57%)(P<0.001),但与单独MRI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联合检查N分期结果与病理一致性强(Kappa=0.804),准确度(88.04%)高于单纯MRI(67.39%)和PET/CT(75.00%),(P=0.001、0.023)。联合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93.48%)和特异度(93.75%)均优于单独MRI(P=0.001、0.002)和PET/CT(P=0.037、0.037)。结论:术前行^(18)F-FDG-PET/CT联合MRI对于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尤其在评价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核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平扫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桂涵 陈炜 +2 位作者 陈春妙 惠俊国 纪建松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607-610,624,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VNC)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64例,术前均行常规平扫(TNC)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通过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生成VNC图...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VNC)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64例,术前均行常规平扫(TNC)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通过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生成VNC图像。由2位医生观察分析TNC及动、静脉期VNC图像病灶形态学特征,并对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观察者间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不同扫描时期图像病灶CT值、噪声(SD)、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图像评分、长径及横径,并记录和比较常规模式及VNC模式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2位观察者的主观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5)。不同扫描时期图像的病灶形态学特征、主观图像质量评分、长径及横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静脉期VNC图像上病灶CT值均高于TNC(均P<0.05)。此外,VNC图像具有较高的CNR、SNR值和较低的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NC模式有效辐射剂量小于常规模式(P<0.001),约降低了31.44%。结论双能量CT VNC技术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与TNC相似的图像质量,且明显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平扫 乳腺癌 辐射剂量 双能量CT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节段性Native T1和组织追踪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鉴别价值
15
作者 王君禾 费京乐 +3 位作者 苏燕萍 陈炜 纪建松 卢陈英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628-636,共9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节段性Native T1和组织追踪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心脏病(HHD)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22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确诊的HCM患者80例,HHD患者25例。所有受检者的电影...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节段性Native T1和组织追踪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心脏病(HHD)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22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确诊的HCM患者80例,HHD患者25例。所有受检者的电影和T1 mapping图像经CVI42软件后处理,获得常规左心室功能参数、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整体及各节段Native T1值。对HCM、HHD患者的各心脏磁共振参数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并进行建模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参数鉴别效能。结果:与HCM患者相比,HHD患者男性更多(P=0.048),吸烟者更多(P=0.032);在心脏磁共振常规左心室参数中,与HHD患者相比,HCM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最大室壁厚度(LVMWT)增大更明显,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阳性率更高(P<0.001),而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较低(P<0.01);HCM患者的左心室整体Native T1、节段1、7、8、9、12、16 Native T1、3D径向应变(GRS)和3D周向应变(GCS)均高于HHD患者(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D GCS(OR=0.68,95%CI=0.48~0.95,P=0.025)和节段8 Native T1(OR=1.04,95%CI=1.00~1.07,P=0.029)是HCM鉴别HHD的预测因子,ROC曲线结果显示3D GCS、节段8 Native T1及二者联合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51、0.779、0.925,灵敏度分别为86.67%、71.62%、84.06%,特异度分别为63.16%、82.61%、88.89%,其中联合参数模型的鉴别效能最高(P<0.05)。结论:节段性Native T1和组织追踪技术在HCM和HHD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其中节段8 Native T1和3D GCS是HCM鉴别HHD的预测因子,且二者联合模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Native T1 组织追踪技术 肥厚型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下载PDF
基于DCE-MRI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天斌 张有健 +4 位作者 林桂涵 陈炜 陈春妙 程雪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882-888,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的列线图用于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IBC)患者的淋巴血管侵犯(LVI)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5月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0例IBC患者,并按照8:2比例随机... 目的:研究基于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的列线图用于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IBC)患者的淋巴血管侵犯(LVI)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5月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0例IBC患者,并按照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238)和验证组(n=62)。对所有患者第二期DCE-MRI图像中的病灶区进行手动分割,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方差阈值、select k best、LASSO回归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常规MRI特征建立常规特征模型,并结合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共提取到1 409个影像组学特征,经筛选得到15个影像组学特征与乳腺癌LVI状态相关,参与计算rad-score值。所有常规MRI特征中,最大直径(OR=1.743,P<0.001)和毛刺征(OR=6.304,P<0.001)是预测LV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和0.811;常规特征模型的AUC分别为0.779和0.770;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分别可提高到0.889(95%CI=0.844~0.934)和0.856(95%CI=0.759~0.952)。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预测值和实际值吻合较好,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DCE-MRI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用于术前预测IBC患者LVI状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基于CT和MRI的多模式影像学检查在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术前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春妙 陈炜 +5 位作者 杨伟斌 林桂涵 叶卫川 卢陈英 胡祥华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563-567,共5页
目的:探索CT联合MRI在多中心性肝细胞肝癌术前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经临床诊断为肝细胞肝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前1个月内行CT和(或)MRI扫描检查... 目的:探索CT联合MRI在多中心性肝细胞肝癌术前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经临床诊断为肝细胞肝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前1个月内行CT和(或)MRI扫描检查证实为多结节性病变,且所有结节均在术后经病理诊断是否为肝细胞肝癌,比较单独CT检查、单独MRI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肝脏结节的诊断效果。结果:纳入的42例患者,男31例,女11例,年龄(56.0±10.4)岁。经病理诊断共检出110个病灶,其中肝癌病灶76个。单独CT和单独MRI分别检出89个(占80.90%)和106个(占96.36%)病灶,其中肝癌病灶分别为64个(占84.21%)和75个(占98.68%)。联合检查共检出108个病灶(占98.18%),肝癌病灶76个全部检出。联合检查的肝癌检出率高于单独CT和单独MRI(P<0.001),且不同的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与病灶直径相关,直径越大,各项指标均越高。当病灶直径大于2 cm时,CT增强和MRI增强检查诊断肝癌病灶的准确度与病理检查一致。结论:CT和MRI联合检查对肝癌病灶和小病灶的检出率和准确度均优于单独检查,对于多中心性肝癌术前的精准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性肝细胞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多模式检查
下载PDF
双能CT评估口腔咽喉部鳞癌分化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程超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 陈春妙 应海峰 纪建松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2年第5期351-35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双能CT在口腔、咽喉部鳞状细胞癌(SCC)分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8例口腔、咽喉部SC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及肿瘤位置。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双能CT扫描,测量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双能CT在口腔、咽喉部鳞状细胞癌(SCC)分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8例口腔、咽喉部SC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及肿瘤位置。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双能CT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_(eff))。根据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双能CT参数的差异。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口腔、咽喉部SCC分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构建临床特征模型、双能CT参数模型和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低分化组46例,年龄(49.28±11.67)岁,其中口腔和口咽部10例,下咽部28例,喉部8例;高分化组102例,年龄(55.03±9.07)岁,其中口腔和口咽部12例,下咽部18例,喉部72例。年龄和肿瘤位置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组患者的动、静脉期NIC、λ_(HU)及nZ_(eff)[M(Q_(1),Q_(3))]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组[动脉期:0.26(0.22,0.33)比0.20(0.15,0.22),2.03(1.86,2.31)比1.56(1.40,1.93),0.80(0.78,0.83)比0.77(0.75,0.80);静脉期:0.48(0.45,0.58)比0.42(0.35,0.49),2.75(2.20,3.06)比2.26(2.02,2.66),0.87(0.83,0.90)比0.85(0.82,0.88),均P<0.05]。临床特征模型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81、76.47%和71.74%;双能CT参数模型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63、83.33%和76.09%;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可达0.919,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27%和86.96%,明显优于临床特征模型(Z=2.596,P<0.001)和双能CT参数模型(Z=3.589,P<0.001)。结论双能CT用于术前无创评估口腔、咽喉部SCC分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联合临床特征后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部肿瘤 咽喉部肿瘤 鳞状细胞癌 双能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前精准T分期的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舒恩芬 陈炜 +4 位作者 吴徐璐 周永进 毛卫波 赵中伟 纪建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术前精准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术前精准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DSCT和f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检查结果与病理相关性行一致性检验,运用卡方检验对比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诊断术前ICC分期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纳入110例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1.2±10.5)岁。联合检查诊断术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T分期的准确率为95.45%,与单独行fMRI检查的准确率(92.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高于单独行DSCT检查的准确率(80.00%)。联合检查和单独行fMRI检查诊断T分期结果与病理的一致性较强(Kappa值为0.928和0.886),优于单独行DSCT检查与病理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92)。在诊断效能方面,联合检查诊断T1和T2期的灵敏度优于单独行DSCT检查,特异度无明显差异。而单独行fMRI检查诊断T分期的效能与联合检查相比差异不大。结论联合应用双源CT(DSCT)和fMRI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更强,但与单独行fMRI检查诊断分期的结果相比诊断效能提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功能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下载PDF
三氯生对秀丽隐杆线虫亲代及其子代的行为毒性
20
作者 管洁琼 周媛 +2 位作者 陈炜 邬红梅 居静娟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三氯生对秀丽隐杆线虫亲代及其子代的行为毒性。[方法]设立溶剂对照组T_0,环境浓度染毒组T_1、T_2(2.9×10^(-2)、2.9μg/L);高浓度组T_3、T_4(2.9×102、2.9×104μg/L)。同步化的L3期亲代(P0)线...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三氯生对秀丽隐杆线虫亲代及其子代的行为毒性。[方法]设立溶剂对照组T_0,环境浓度染毒组T_1、T_2(2.9×10^(-2)、2.9μg/L);高浓度组T_3、T_4(2.9×102、2.9×104μg/L)。同步化的L3期亲代(P0)线虫染毒72 h后,同步化得到子代线虫分为3组,继续培养48 h至成年。子代线虫包括A组子代(AF_1)停止染毒;B组子代(BF_1)染毒浓度与亲代一致;C组子代(CF_1)染毒浓度与亲代不一致,包括"亲无子低""亲低子高""亲高子低"即T_0T_1、T_1T_4、T_4T_1三种模式。观察P_0、AF_1、BF_1和CF_1各组线虫身体弯曲频率和头部摆动频率的行为毒性指标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_0仅2.9×10~4μg/L组头部摆动频率下降(P<0.05),AF_1各染毒组身体弯曲频率和头部摆动频率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_1中2.9×10^(-2)μg/L组身体弯曲频率升高了10.4%,2.9×10~2、2.9×10~4μg/L组身体弯曲频率分别下降了15.4%和30.1%(P<0.05);BF_1的头部摆动频率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9μg/L及以上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_0、AF_1相比,2.9×10^(-2)、2.9μg/L三氯生染毒时,BF_1头部摆动频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CF_1中T_4T_1模式下线虫头部摆动频率和身体弯曲频率均降低(P<0.05);T_1T_4模式下仅身体弯曲频率降低(P<0.05)。[结论]不同浓度三氯生对亲代及不同染毒模式对子代线虫的行为毒性不同,提示环境中的三氯生可能具有潜在健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秀丽隐杆线虫 行为毒性 子代 环境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