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枝江蓠与凡纳滨对虾室内零换水混养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聪 徐日升 +3 位作者 黄博文 柏安 谢恩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7,共7页
【目的】通过模拟养殖系统,在零换水条件下研究虾藻混养模式中藻体与对虾的生长。【方法】将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设置对虾混养密度(114±5)g/m^(2),以及0、114、228、456、926 g/... 【目的】通过模拟养殖系统,在零换水条件下研究虾藻混养模式中藻体与对虾的生长。【方法】将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设置对虾混养密度(114±5)g/m^(2),以及0、114、228、456、926 g/m^(2)5个藻体密度梯度,混养时间为20 d,测定藻体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结果】混养密度对藻体和对虾生长,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异枝江蓠密度为456 g/m^(2)时,藻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1.63±0.04)%/d、(1.82±0.21)%/d;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Y(Ⅱ)最高,分别为(0.61±0.00)μmol·m^(-2)·s^(-1)、(0.64±0.00)μmol·m^(-2)·s^(-1);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最低,较单养组分别降低27.7%、46.9%和45.1%。【结论】在零换水条件下,异枝江蓠混养密度为456 g/m^(2)时,更有利于藻体和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对水体中氮浓度的稳定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枝江蓠 凡纳滨对虾 混养密度 特定生长率 光合特性 氮浓度 零换水
下载PDF
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及附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东超 +2 位作者 王晓梁 柏安 徐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索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直立枝生长及藻体附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水平砂埋、塑料网网夹、尼龙网网夹及无附着基质(对照组)五种附着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长茎葡... 【目的】探索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直立枝生长及藻体附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水平砂埋、塑料网网夹、尼龙网网夹及无附着基质(对照组)五种附着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的生长、附着能力、光合特性参数及营养含量的变化。【结果】垂直砂埋处理下,藻体的新生直立枝质量、质量长度比及球状小枝的直径与其他各组相比最优(P <0.05),分别是0.313 3 g、0.086 6 g/mm和1.67 mm,是对照组的7.38、9.62、1.67倍;水平砂埋与对照组相比,藻体附着能力有显著增强(P <0.05),假根数为26,长度为30.77 mm及假根附着砂砾质量为0.566 0 g;除对照组外,各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4 h后垂直沙埋藻体Fv/Fm和Y(II)最快恢复原始水平,为0.856μmol·m~(-2)·s~(-1)和0.851μmol·m~(-2)·s~(-1),显著高于其余组(P <0.05);垂直砂埋与水平砂埋处理后的藻体,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4.24%和33.93%(P<0.05),而网夹处理后,没有显著差异(P> 0.05)。垂直砂埋处理对藻体总蛋白含量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对照组的1.26倍(P <0.05)。【结论】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附着方式生长最佳,以水平砂埋附着方式附着更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附着基 生长 附着能力 营养成分 光合特性
下载PDF
Fe2+和Fe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梁 刘东超 +1 位作者 徐日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0-27,共8页
【目的】探索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生长、铁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三氯化铁(FeCl3)和硫酸亚铁(FeSO4)作为铁源,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Fe^2+、Fe^3+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 【目的】探索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生长、铁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三氯化铁(FeCl3)和硫酸亚铁(FeSO4)作为铁源,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Fe^2+、Fe^3+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两种过氧化酶(CAT、T-SOD)活性,以及总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在水体中无论是添加Fe^2+还是Fe^3+,藻体的特定生长率(SGR)、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藻体的铁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以Fe^2+和Fe^3+处理后,藻体铁最高值分别可达到1522.54μg/g和1373.93μg/g,增幅为1369.34%和1225.92%;藻体维生素C最高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5.41μg/mg和12.89μg/mg,增幅为107.56%和73.58%。Fe^2+实验组对藻体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藻体的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藻体在3 mg/L Fe^2+或者6 mg/L Fe^3+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最佳,其营养品质可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生长 铁含量 抗氧化酶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