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枝江蓠与凡纳滨对虾室内零换水混养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聪
徐日升
+3 位作者
黄博文
陈
海
昇
陈
柏安
谢恩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7,共7页
【目的】通过模拟养殖系统,在零换水条件下研究虾藻混养模式中藻体与对虾的生长。【方法】将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设置对虾混养密度(114±5)g/m^(2),以及0、114、228、456、926 g/...
【目的】通过模拟养殖系统,在零换水条件下研究虾藻混养模式中藻体与对虾的生长。【方法】将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设置对虾混养密度(114±5)g/m^(2),以及0、114、228、456、926 g/m^(2)5个藻体密度梯度,混养时间为20 d,测定藻体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结果】混养密度对藻体和对虾生长,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异枝江蓠密度为456 g/m^(2)时,藻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1.63±0.04)%/d、(1.82±0.21)%/d;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Y(Ⅱ)最高,分别为(0.61±0.00)μmol·m^(-2)·s^(-1)、(0.64±0.00)μmol·m^(-2)·s^(-1);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最低,较单养组分别降低27.7%、46.9%和45.1%。【结论】在零换水条件下,异枝江蓠混养密度为456 g/m^(2)时,更有利于藻体和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对水体中氮浓度的稳定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枝江蓠
凡纳滨对虾
混养密度
特定生长率
光合特性
氮浓度
零换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及附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
海
昇
刘东超
+2 位作者
王晓梁
陈
柏安
徐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索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直立枝生长及藻体附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水平砂埋、塑料网网夹、尼龙网网夹及无附着基质(对照组)五种附着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长茎葡...
【目的】探索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直立枝生长及藻体附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水平砂埋、塑料网网夹、尼龙网网夹及无附着基质(对照组)五种附着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的生长、附着能力、光合特性参数及营养含量的变化。【结果】垂直砂埋处理下,藻体的新生直立枝质量、质量长度比及球状小枝的直径与其他各组相比最优(P <0.05),分别是0.313 3 g、0.086 6 g/mm和1.67 mm,是对照组的7.38、9.62、1.67倍;水平砂埋与对照组相比,藻体附着能力有显著增强(P <0.05),假根数为26,长度为30.77 mm及假根附着砂砾质量为0.566 0 g;除对照组外,各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4 h后垂直沙埋藻体Fv/Fm和Y(II)最快恢复原始水平,为0.856μmol·m~(-2)·s~(-1)和0.851μmol·m~(-2)·s~(-1),显著高于其余组(P <0.05);垂直砂埋与水平砂埋处理后的藻体,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4.24%和33.93%(P<0.05),而网夹处理后,没有显著差异(P> 0.05)。垂直砂埋处理对藻体总蛋白含量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对照组的1.26倍(P <0.05)。【结论】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附着方式生长最佳,以水平砂埋附着方式附着更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附着基
生长
附着能力
营养成分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e2+和Fe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晓梁
刘东超
+1 位作者
徐日升
陈
海
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0-27,共8页
【目的】探索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生长、铁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三氯化铁(FeCl3)和硫酸亚铁(FeSO4)作为铁源,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Fe^2+、Fe^3+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
【目的】探索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生长、铁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三氯化铁(FeCl3)和硫酸亚铁(FeSO4)作为铁源,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Fe^2+、Fe^3+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两种过氧化酶(CAT、T-SOD)活性,以及总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在水体中无论是添加Fe^2+还是Fe^3+,藻体的特定生长率(SGR)、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藻体的铁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以Fe^2+和Fe^3+处理后,藻体铁最高值分别可达到1522.54μg/g和1373.93μg/g,增幅为1369.34%和1225.92%;藻体维生素C最高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5.41μg/mg和12.89μg/mg,增幅为107.56%和73.58%。Fe^2+实验组对藻体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藻体的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藻体在3 mg/L Fe^2+或者6 mg/L Fe^3+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最佳,其营养品质可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生长
铁含量
抗氧化酶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枝江蓠与凡纳滨对虾室内零换水混养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聪
徐日升
黄博文
陈
海
昇
陈
柏安
谢恩义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绿紫菜高效人工繁育与栽培技术”(2017A030303078)。
文摘
【目的】通过模拟养殖系统,在零换水条件下研究虾藻混养模式中藻体与对虾的生长。【方法】将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设置对虾混养密度(114±5)g/m^(2),以及0、114、228、456、926 g/m^(2)5个藻体密度梯度,混养时间为20 d,测定藻体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结果】混养密度对藻体和对虾生长,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异枝江蓠密度为456 g/m^(2)时,藻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1.63±0.04)%/d、(1.82±0.21)%/d;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Y(Ⅱ)最高,分别为(0.61±0.00)μmol·m^(-2)·s^(-1)、(0.64±0.00)μmol·m^(-2)·s^(-1);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最低,较单养组分别降低27.7%、46.9%和45.1%。【结论】在零换水条件下,异枝江蓠混养密度为456 g/m^(2)时,更有利于藻体和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对水体中氮浓度的稳定效果最佳。
关键词
异枝江蓠
凡纳滨对虾
混养密度
特定生长率
光合特性
氮浓度
零换水
Keywords
Gracilaria bailinae
Litopenaeus vannamei
co-culture density
specific growth rat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nitrogen concentration
zero water exchange
分类号
S917.3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及附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
海
昇
刘东超
王晓梁
陈
柏安
徐聪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省藻类养殖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5A020209167)。
文摘
【目的】探索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lentillifera)直立枝生长及藻体附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水平砂埋、塑料网网夹、尼龙网网夹及无附着基质(对照组)五种附着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的生长、附着能力、光合特性参数及营养含量的变化。【结果】垂直砂埋处理下,藻体的新生直立枝质量、质量长度比及球状小枝的直径与其他各组相比最优(P <0.05),分别是0.313 3 g、0.086 6 g/mm和1.67 mm,是对照组的7.38、9.62、1.67倍;水平砂埋与对照组相比,藻体附着能力有显著增强(P <0.05),假根数为26,长度为30.77 mm及假根附着砂砾质量为0.566 0 g;除对照组外,各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4 h后垂直沙埋藻体Fv/Fm和Y(II)最快恢复原始水平,为0.856μmol·m~(-2)·s~(-1)和0.851μmol·m~(-2)·s~(-1),显著高于其余组(P <0.05);垂直砂埋与水平砂埋处理后的藻体,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4.24%和33.93%(P<0.05),而网夹处理后,没有显著差异(P> 0.05)。垂直砂埋处理对藻体总蛋白含量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对照组的1.26倍(P <0.05)。【结论】长茎葡萄蕨藻直立枝以垂直砂埋附着方式生长最佳,以水平砂埋附着方式附着更牢固。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附着基
生长
附着能力
营养成分
光合特性
Keywords
Caulerpa lentillifera
substrates
growth
attachment effect
nutrient content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968.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2+和Fe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晓梁
刘东超
徐日升
陈
海
昇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省藻类养殖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0-27,共8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20209167)
文摘
【目的】探索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生长、铁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三氯化铁(FeCl3)和硫酸亚铁(FeSO4)作为铁源,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Fe^2+、Fe^3+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两种过氧化酶(CAT、T-SOD)活性,以及总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在水体中无论是添加Fe^2+还是Fe^3+,藻体的特定生长率(SGR)、光合色素含量、铁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藻体的铁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以Fe^2+和Fe^3+处理后,藻体铁最高值分别可达到1522.54μg/g和1373.93μg/g,增幅为1369.34%和1225.92%;藻体维生素C最高质量分数分别可达15.41μg/mg和12.89μg/mg,增幅为107.56%和73.58%。Fe^2+实验组对藻体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藻体的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藻体在3 mg/L Fe^2+或者6 mg/L Fe^3+的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最佳,其营养品质可得以改善。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生长
铁含量
抗氧化酶
营养成分
Keywords
Caulerpa lentillifera
growth
iron content
antioxidative enzymes
nutrient content
分类号
S968.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枝江蓠与凡纳滨对虾室内零换水混养
徐聪
徐日升
黄博文
陈
海
昇
陈
柏安
谢恩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附着基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及附着效果的影响
陈
海
昇
刘东超
王晓梁
陈
柏安
徐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Fe2+和Fe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晓梁
刘东超
徐日升
陈
海
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