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IP5模式对21世纪末中国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预估 被引量:62
1
作者 活泼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3-752,共10页
利用CMIP5耦合模式结果对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中国降水和东亚大气环流未来演变特征进行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到了21世纪末,中国年降水量将显著增加.其中,中雨、大雨和暴雨发生频次都明显增加,强度增强,而毛毛雨发生频次在全国范围内... 利用CMIP5耦合模式结果对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中国降水和东亚大气环流未来演变特征进行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到了21世纪末,中国年降水量将显著增加.其中,中雨、大雨和暴雨发生频次都明显增加,强度增强,而毛毛雨发生频次在全国范围内明显减少.中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小雨增加的结果;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雨的增加对年降水量增加的贡献最大;南方地区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大雨和暴雨显著增加的结果,而小雨表现为负贡献.对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变化的分析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夏季风环流在增强,而且大气层结不稳定性也在增加,这些都为中国降水和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提供有利背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 降水 极端降水 大气环流 预估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CMIP6 and CMIP5 models in simulating climate extremes 被引量:42
2
作者 Huopo Chen Jianqi Sun +1 位作者 Wenqing Lin Huiwen X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7期1415-1418,共4页
Climate extreme events and their changes can generally exert severe impacts on society and ecosystems and cause large economic losses each year. Robust projections of their future changes are thus urgently important f... Climate extreme events and their changes can generally exert severe impacts on society and ecosystems and cause large economic losses each year. Robust projections of their future changes are thus urgently important for policymaking to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with respect to climat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模式 极端气候 CLIMATE
原文传递
CMIP6全球气候模式对中国极端降水模拟能力的评估及其与CMIP5的比较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予 李惠心 +2 位作者 王会军 孙博 活泼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9-386,共18页
对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中国地区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基于CN05.1观测数据集和32个CMIP6全球气候模式的降水数据,采用8个常用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水进行了定量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在极端降水的气候平均态方面,CMIP6多模... 对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中国地区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基于CN05.1观测数据集和32个CMIP6全球气候模式的降水数据,采用8个常用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水进行了定量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在极端降水的气候平均态方面,CMIP6多模式集合对1961—2005年中国地区区域平均的8个极端降水指数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9.94%,相较CMIP5降低了2.95个百分点。极端降水的气候变率方面,CMIP6多模式集合对区域平均的8个极端降水指数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10%,相较CMIP5降低5.45个百分点。此外,利用TS评分进行模式间比较,CMIP6的平均分(0.78)高于CMIP5(0.75),且模拟能力排名前五的模式中CMIP6占4个。对比14个同源模式的TS评分可以发现,CMIP6(0.91)相对于CMIP5(0.68)的模拟能力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CMIP6相对于CMIP5对不同区域极端降水模拟能力的改进有所区别:CMIP6对干旱区平均的气候态和变率方面改进明显,而对于湿润区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对极端降水空间相关模拟能力的提高。综上,在中国地区,CMIP6相较于CMIP5对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总体上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CMIP5 极端降水 模拟评估
下载PDF
“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可能风险 被引量:32
4
作者 王会军 唐国利 +48 位作者 海山 吴绍洪 效存德 姜大膀 周波涛 孙建奇 段明铿 徐影 罗勇 杨晓光 王凡 康世昌 王毅 高清竹 左军成 张元明 魏伟 郑景云 王国庆 高学杰 李宁 刘传玉 曾晓东 鲍艳松 张弛 曾刚 孙博 黄艳艳 施宁 尹志聪 张杰 俞淼 活泼 祝亚丽 马洁华 燕青 郭东林 张颖 高雅 吴通华 刘慧 谭显春 尹云鹤 于仁成 黄海军 许艳 刘娜 战云键 任玉玉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沿线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灾害风险关乎“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及亚投行的投资安全。在此背景下,2016—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部实施了“‘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咨询评议项目,项目针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事实、未来变化预估、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及带来的潜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开展了若干分析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项目组完成了有关进展报告四份,包括一份总报告和三份分报告。本文扼要地概括和介绍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气候变化 预估 灾害 风险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亚洲中高纬区极端温度变化的模拟及预估 被引量:14
5
作者 蒋文好 活泼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2-603,共12页
利用观测的亚洲中高纬区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CMIP6计划中28个全球气候模式资料,系统评估了CMIP6模式对亚洲中高纬区日最高温(TXx)和日最低温(TNn)的模拟性能,并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科学预估。主要结论如下:1)CMIP6大部分模式能合理... 利用观测的亚洲中高纬区逐日最高、最低气温和CMIP6计划中28个全球气候模式资料,系统评估了CMIP6模式对亚洲中高纬区日最高温(TXx)和日最低温(TNn)的模拟性能,并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科学预估。主要结论如下:1)CMIP6大部分模式能合理地模拟亚洲中高纬区TXx和TNn自南向北、自西到东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所有模式均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附近存在较大的冷偏差。模式对气候平均态的模拟一致性较好,对TNn的模拟优于TXx;但是对于趋势变化模拟,对TXx的模拟与观测更为接近,而且多模式集合的模拟效果更优。2)预估结果指出,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21世纪均表现出显著增温趋势,其中TNn增加趋势更加明显。在SSP5-8.5排放情景下,到了21世纪末期,TXx约增加7.0℃,TNn约增加9.6℃。此外,预估结果不确定性随时间推移、排放增多而增加,其中对于TXx的预估结果可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 CMIP6 亚洲中高纬区 评估 预估
下载PDF
西部干旱区未来气候变化高分辨率预估 被引量:12
6
作者 于恩涛 孙建奇 +2 位作者 吕光辉 活泼 向伟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9-437,共9页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WRF,基于CMIP5计划中MIROC5输出结果,进行了我国高分辨率(30 km)的历史模拟及未来预估。针对我国西部干旱区,在模式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未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历史模拟结果显示WRF对我国西部干旱区有较...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WRF,基于CMIP5计划中MIROC5输出结果,进行了我国高分辨率(30 km)的历史模拟及未来预估。针对我国西部干旱区,在模式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未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历史模拟结果显示WRF对我国西部干旱区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模拟结果较MIROC5有明显改进。21世纪西部干旱区将持续增暖,末期的增温幅度明显高于中期。和全国平均相比,西部干旱区21世纪增温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空间分布上,年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新疆南部增温高于新疆北部,山区的增温高于盆地。气温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夏季增温集中在山区,而冬季增温则更多集中在盆地。西部干旱区降水在21世纪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夏季降水减少更为明显,这和全国平均的降水增加并不一致。空间分布上,降水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山区降水减少,其中夏季山区降水减少十分明显,而盆地降水则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干旱区 气候变化 高分辨率 未来预估
下载PDF
陆面过程对2007年淮河流域强降水数值预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晓丽 沈学顺 活泼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679,共13页
基于GRAPES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研究了不同复杂程度陆面过程和不同土壤初始条件对2007年中国夏季淮河流域降水数值预报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下垫面非均匀性对造成我国夏季强降水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启动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小尺度... 基于GRAPES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研究了不同复杂程度陆面过程和不同土壤初始条件对2007年中国夏季淮河流域降水数值预报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下垫面非均匀性对造成我国夏季强降水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启动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小尺度对流发生发展中陆气相互作用的可能影响。对2007年7月8日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一次对流过程采用两组敏感性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启动对陆面过程有很强的敏感性。Noah陆面模式能合理地模拟出对流的启动,而Slab陆面模式模拟的对流会延迟1~2小时,这与Noah陆面模式能合理描述地表感、潜热通量有关。GLDAS初始土壤资料能更加合理地描述实际土壤温湿的分布状况,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模拟出对流降水的启动和分布位置。另外,对2007年7月淮河流域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表明:不同复杂程度陆面过程对连续强降水数值预报有明显的影响。使用Noah陆面模式能提高对强降水预报的能力,而且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降水的TS评分也在提高,Noah的TS评分总体上高于Sl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陆面过程 GRAPES模式 中小尺度对流系统 对流启动
下载PDF
基于RegCM4模式的我国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预估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博 活泼 华维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92,共13页
基于5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结果驱动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4)模拟输出,系统评估了RegCM4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模拟性能,并科学预估了中国西南地区极端降水的未来演变特征。结果表明,RegCM4模式能合理再现西南地区极端... 基于5个全球气候系统模式结果驱动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4)模拟输出,系统评估了RegCM4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模拟性能,并科学预估了中国西南地区极端降水的未来演变特征。结果表明,RegCM4模式能合理再现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但模拟的四川中部的湿偏差较大而四川盆地干偏差较大;进行偏差校正后,模拟性能有所提升,对西南地区极端降水模拟偏差有所减小。相较于当代气候(1986-2005年),就区域平均而言在21世纪(2021-2098年),有效降水总量(Prcptot)、强降水日数(R10 mm)、日最大降水量(Rx1day)和极端降水量(R95p)都明显增加;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Rx1day和R95p在西南大部分地区增多,到21世纪末RCP4.5情景下增加幅度分别为16.0%和12.6%;Prcptot和R10 mm未来变化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但Prcptot和R10 mm变化在空间上较为相似,在云南南部和四川盆地地区呈现减少趋势,其余地区增加明显;且RCP8.5高排放情景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RCP4.5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CM4 西南地区 极端降水 评估 预估
下载PDF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has increased climate extreme occurrence over China 被引量:8
9
作者 Huopo Chen Jianqi Sun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8期749-752,共4页
There is overwhelming evidence that anthropogenic activity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climate extremes,especially on heat events at continental to global scales[1].Recently,increasing evidence has also identifie... There is overwhelming evidence that anthropogenic activity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climate extremes,especially on heat events at continental to global scales[1].Recently,increasing evidence has also identified the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on climate extremes over China[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变化 EXTREMES CONTINENTAL
原文传递
1961一2020年中国复合湿热的变化特征
10
作者 张书惠 华维 活泼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12,共13页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复合湿热天气在世界各地呈现显著加剧趋势,中国东部也是极端湿热事件的高发区。为更好了解中国复合湿热事件的变化特征,基于1961—2020年中国日最高湿球温度观测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小波功率谱分析和广义极值分布分析...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复合湿热天气在世界各地呈现显著加剧趋势,中国东部也是极端湿热事件的高发区。为更好了解中国复合湿热事件的变化特征,基于1961—2020年中国日最高湿球温度观测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小波功率谱分析和广义极值分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日最高湿球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1961—2020年中国日最高湿球温度平均值和最大值主要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最大值高值区集中在中国南部和四川盆地。全国日最高湿球温度平均值呈增强趋势,最大值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全国平均值有2~6 a尺度的周期震荡,全国最大值在多个时间段和时间尺度有短周期。2)全国极端湿热阈值分布与日最高湿球温度最大值比较类似,极端湿热强度呈现增强趋势,全国极端湿热频次也以0.098 d/a的速率增多。西北东部地区极端湿热强度增强幅度最大,但南方地区呈减弱趋势;西北东部、南方和东北地区极端湿热频次持续增多。3)多年一遇事件的阈值分布同样与最大值分布类似,多年一遇事件频次呈现显著的区域特征,多年一遇事件主要发生在四川盆地,其中西北东部地区显著增多,南方地区有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球温度 长期趋势 气候变化 小波分析
下载PDF
西南地区未来极端降水增加将导致其人口暴露风险加剧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文青 活泼 +6 位作者 徐慧文 艾雅雯 何文悦 张大伟 王帆 毕吴瑕 王玮琦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9-516,共18页
基于CN05.1观测数据和一套经过降尺度偏差校正处理的模式(NEX-GDDP-CMIP6)数据,结合泰勒图、GEV极值拟合等方法,综合评估了模式对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模拟性能,并系统分析了未来西南地区不同重现期的极端降水演变趋势及其人口暴露度... 基于CN05.1观测数据和一套经过降尺度偏差校正处理的模式(NEX-GDDP-CMIP6)数据,结合泰勒图、GEV极值拟合等方法,综合评估了模式对西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模拟性能,并系统分析了未来西南地区不同重现期的极端降水演变趋势及其人口暴露度变化。结果表明,NEX-GDDP-CMIP6模式及其集合(N-CMIP6-MME)能够较好地再现观测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且多模式集合结果优于大多数单个模式。未来西南地区绝大多数区域的降水和极端降水将持续增加,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极端降水事件也呈增加趋势,使得未来西南地区人口暴露于不同重现期极端降水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相比十年一遇,重现期为20 a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加速度更快,增加范围更广,模式一致性也更高,对应的人口暴露度增加幅度更大。到2050年左右,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二十年一遇的RX1day(RX5day)分别增加了175.2%(148.9%)、216.0%(162.4%)、210.9%(156.8%)和274.3%(207.1%),对应人口暴露度分别增加了129.1%(118.8%)、177.7%(135.1%)、182.4%(143.2%)和237.5%(161.5%)。进一步分析指出,在未来极端降水人口暴露度的变化中,气候变化占主导作用,其次是人口变化和人口-气候协同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极端降水 未来预估 人口暴露度 NEX-GDDP-CMIP6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方法构建的中国降雪判定方法研究
12
作者 林文青 活泼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3-878,共16页
基于中国区域逐日降雪、降水、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等观测数据,构建了中国区域的Logistic降雪判定方法,并对该方法和当前广泛应用的其他降雪判定方法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温度阈值法和S曲线法对[-3,4]℃... 基于中国区域逐日降雪、降水、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等观测数据,构建了中国区域的Logistic降雪判定方法,并对该方法和当前广泛应用的其他降雪判定方法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温度阈值法和S曲线法对[-3,4]℃气温区间内的降雪模拟不确定性相对较大。比较而言,Logistic拟合的系列方法成功率更高,对中国不同区域降雪识别也更为稳健,尤其是对青藏高原地区降雪事件的识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在Logistic方法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降雪判定起决定作用,而气压和风速的影响相对较小。Logistic湿球温度方案(Log T_(w))和气温+相对湿度方案(LogT_(a)H_(R))均能很好地再现降雪量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且相应偏差均小于其他方法;总体上,这两种方案对降雪量识别效果差别不大。因此,可使用Log T_(w)方案或LogT_(a)H_(R)方案对中国区域降雪事件进行判别,尤其是对模式中降雪事件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雪水频次比 Logistic拟合 中国
下载PDF
新疆夏季降水年代际转型的归因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活泼 孙建奇 范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44-1851,共8页
本研究针对我国内陆新疆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由暖干向暖湿的年代际转型,从大气环流因子进行归因分析.结果显示,位于东亚沿海地区的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波列(EAP)的强度和位置的年代际加强和偏移对于新疆地区此次气候的干湿转型具... 本研究针对我国内陆新疆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由暖干向暖湿的年代际转型,从大气环流因子进行归因分析.结果显示,位于东亚沿海地区的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波列(EAP)的强度和位置的年代际加强和偏移对于新疆地区此次气候的干湿转型具有重要贡献.转型之前EAP强度偏弱,位置相对偏东,对新疆夏季降水变化没有明显贡献,且影响新疆夏季降水发生的主要环流系统是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上空的异常纬向波列.转型后EAP强度偏强,位置相对前期向西偏移,因此从西北太平洋向我国内陆地区的异常水汽输送显著增强,使得新疆地区大气含水量增加,从而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新疆夏季降水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夏季降水 年代际转型 EAP 水汽输送
下载PDF
中国气候预测研究与业务发展的回顾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会军 任宏利 +8 位作者 活泼 马洁华 田宝强 孙博 黄艳艳 段明铿 汪君 王琳 周放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7-331,共15页
天气预报是指一周内至两周时间尺度的气象预报,而月季及以上时间尺度的预报则属于气候预测范畴。中国的气候预测起步很早,无论在研究工作中还是在业务应用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文中扼要回顾了这些研究和业务发展成就,重点包括:对于季风... 天气预报是指一周内至两周时间尺度的气象预报,而月季及以上时间尺度的预报则属于气候预测范畴。中国的气候预测起步很早,无论在研究工作中还是在业务应用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文中扼要回顾了这些研究和业务发展成就,重点包括:对于季风和梅雨、寒潮的早期认知和后期研究发现、早期气候预测业务发展概况、动力气候预测的早期探索、动力-统计气候预测方法的研制和应用、气候预测模式的发展以及初始化和多模式集合预测、东亚气候系统变异的全方位探索、气候预测范畴的不断拓展和气候预测研究的不断创新。也对未来气候预测研究和业务发展提出了几个重大挑战性课题,涉及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异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季节内至年代际气候预测、气候系统模式及初始化、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气候预测方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预测 气候系统模式 东亚季风 季节内气候变异 年代际气候变化
下载PDF
降尺度方法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孙建奇 马洁华 +3 位作者 活泼 汪君 于恩涛 田宝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6-822,共17页
东亚气候变异十分复杂,全球动力预测系统对该地气候异常的预测能力偏低,如何进一步提高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预测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和现实需求问题。为此,近些年一系列的动力和统计降尺度方法得以发展。本文主要回顾了这些降尺度... 东亚气候变异十分复杂,全球动力预测系统对该地气候异常的预测能力偏低,如何进一步提高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预测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和现实需求问题。为此,近些年一系列的动力和统计降尺度方法得以发展。本文主要回顾了这些降尺度方法在东亚气候预测研究和实时预测中的应用。首先,文中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应用于实时预测的全球动力预测系统及其性能,这是开展降尺度的科学和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区域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评估与遴选、区域模式在东亚气候预测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对于动力降尺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做了回顾;在统计降尺度的综述中,本文主要关注了东亚夏季汛期和冬季气候异常的预测,特别是针对东亚冬季气候异常,本文中提出了新的高效的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最后,展望了短期气候预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气候预测 全球动力预测系统 区域气候模式 统计降尺度
下载PDF
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未来变化的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活泼 孙建奇 晓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的15个耦合气候模式在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的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与模式之间的不确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夏季降水表现...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的15个耦合气候模式在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我国夏季降水及相关大气环流场的未来时空变化特征与模式之间的不确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夏季降水表现出较强的局地特征。其中,我国东部和高原地区的降水在21世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变暖的加剧而增强,同时模式模拟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也更好,表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新疆南部地区表现为持续的降水减少趋势,而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则呈现出先减少(21世纪初)后增加的特征,不同模式对降水这些局地特征的模拟也都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其他地区夏季降水在21世纪的变化不大,同时模式模拟的一致性也较差。多模式模拟的我国未来百年夏季降水的这些变化特征在温室气体高、中、低不同排放情景下基本一致,A2情景预估结果变化最大,A1B次之,B1相对最小。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场的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大部分模式的模拟结果都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有所增强,从而使得由低纬度大洋和南海地区向我国大陆的水汽输送增加,造成该地区大气含水量的增多,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增加提供有利条件。此外,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增强,其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明显增大。这些环流场及其不确定性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夏季降水未来变化预估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大气环流 预估 不确定性
下载PDF
How the “Best” Models Project the Future Precipitation Change in China 被引量:15
17
作者 活泼 孙建奇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773-782,共10页
Projected changes in summer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are assessed using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outputs of the ensemble of three "best" models under the Special Report on Emis... Projected changes in summer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are assessed using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outputs of the ensemble of three "best" models under the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 (SRES) A1B, A2, and B1 scenarios. The excellent reproducibility of the models both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for the precipitation in China makes the projected summer precipitation change more believable for the future 100 years. All the three scenarios experiments indicate a consistent enhancement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However, the projecte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emonstrates large variability between sub-regions. The projected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in South China is significant and persistent, as well as in North China. Meanwhil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is projected to be much drier than the present. But, this situation changes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tensifies later, with a precipitation anomaly increase of 12.4%0-20.4% at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region of the Xinjiang Province probably undergoes a drying trend in the future 100 years, and is projected to decrease by 1.7%-3.6% at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long-term change of the projected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 high level of agreement of the ensemble of the regional precipitation change in some parts of China is found across scenarios but smaller changes are projected for the B1 scenario and slightly larger changes for the A2 scenar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JECTION summer precipitation "best" models ENSEMBLE
下载PDF
Decadal Features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2
18
作者 活泼 孙建奇 范可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2年第3期289-303,共15页
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the spatial-temporal features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HREs) during 1960-2009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REs experienced strong decadal variability in the pa... 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the spatial-temporal features of heavy rainfall events (HREs) during 1960-2009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REs experienced strong decadal variability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the decadal features varied across regions. More HRE days are observed in the 1960s, 1980s, and 1999s over Northeast China (NEC); in the 1960s, 1970s, and 1990s over North China (NC); in the early 1960s, 1980s, and 2000s over the Huaihe River basin (HR); in the 1970s 1990s over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YR); and in the 1970s and 1990s over South China (SC). These decadal changes of HRE days in eastern China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cadal variations of water content and stratification stability of the local atmosphere. The intensity of HREs in each sub-region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decadal variability. The HR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co-vary on the long-term trend, and show consistent variability over NEC, NC, and YR, but inconsistent variability over SC and H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nnual rainfall and HRE frequency as well as intensity indicates that the HRE frequency is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total rainfall variability in eastern China, while the HRE intensity shows only relative weak con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rainfall events decadal variability eastern China atmosphere water content stratifica-tion stability
原文传递
DEMETER耦合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及其影响因子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建奇 活泼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725-2731,共7页
利用耦合气候模式实现一步法预测是气候预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该研究基于欧洲多模式短期气候集合预测计划(DEMETER)6个耦合气候模式1974~2001年回报试验结果,首先探讨了耦合气候模式对夏季(6~10月)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密切相关的6个... 利用耦合气候模式实现一步法预测是气候预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该研究基于欧洲多模式短期气候集合预测计划(DEMETER)6个耦合气候模式1974~2001年回报试验结果,首先探讨了耦合气候模式对夏季(6~10月)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密切相关的6个主要气候因子的预测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这6个气候因子与台风发生频次的统计关系,研究了耦合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次变化的预测技巧.结果显示,DEMETER 6个耦合气候模式可以较好地预测影响台风频次的主要气候因子及台风频次本身的变化特征.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发现,这种统计降尺度与耦合模式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明显好于耦合气候模式的直接预测效能.此外,多模式集合平均表现出最优的预测性能.可见,采用多模式集合与统计降尺度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可以大大提升耦合气候模式的预测技巧,它将成为未来台风预测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预测 耦合气候模式 统计降尺度 集合预测 DEMETER
原文传递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研究
20
作者 活泼 《东西南北(教育)》 2018年第17期236-236,共1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关注最后的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关注最后的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等问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方面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以改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具体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高效的教学准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