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及其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研究为例 |
赵俊兴
陈洪德
时志强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01
|
|
2
|
物源分析的研究与展望 |
汪正江
陈洪德
张锦泉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0 |
151
|
|
3
|
华南右江复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 |
曾允孚
刘文均
陈洪德
郑荣才
张锦泉
李孝全
蒋廷操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69
|
|
4
|
龙门山冲断带分段-分带性构造格局及其差异变形特征 |
李智武
刘树根
陈洪德
刘顺
郭兵
田小彬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9
|
|
5
|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层序地层学与盆地构造演化研究 |
陈洪德
侯中健
田景春
刘文均
张锦泉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8
|
|
6
|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
董桂玉
陈洪德
何幼斌
秦志勇
罗进雄
辛长静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3
|
|
7
|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
付锁堂
田景春
陈洪德
侯中健
张锦泉
刘文均
杨华
付金华
范正平
石晓英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8
|
|
8
|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陆源碎屑沉积源区分析 |
汪正江
张锦泉
陈洪德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1
|
|
9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沉积机理探讨 |
何义中
陈洪德
张锦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9
|
|
10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马五段白云岩成因机理研究 |
赵俊兴
陈洪德
张锦泉
刘小丽
付锁堂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90
|
|
11
|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 |
窦伟坦
侯明才
陈洪德
董桂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1
|
|
12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 |
赵俊兴
陈洪德
向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1
|
|
13
|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甘陕古河的演化变迁 |
赵俊兴
陈洪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3
|
|
14
|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 |
文华国
郑荣才
陈洪德
方艳兵
陈志华
郑超
李虹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6
|
|
15
|
中国南方二叠纪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陈洪德
覃建雄
王成善
寿建峰
李祥辉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80
|
|
16
|
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与对比 |
陈洪德
田景春
刘文均
许效松
郑荣才
牟传龙
李余生
覃建雄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6
|
|
17
|
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
杨晓宁
陈洪德
寿建峰
张惠良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68
|
|
18
|
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及其编制 |
田景春
陈洪德
覃建雄
侯中健
侯明才
彭军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4 |
52
|
|
19
|
右江沉积盆地的性质及演化讨论 |
陈洪德
曾允孚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90 |
74
|
|
20
|
中国南方二叠纪海平面变化及升降事件 |
王成善
李祥辉
陈洪德
覃建雄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