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沈小东 潘建虎 +2 位作者 李金柱 黄华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评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常规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疑诊为骨转移瘤的患者84例,利用18F-FDG PET/CT寻找原发灶。患者的最终诊断通过组织病理学或临... 目的:评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常规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疑诊为骨转移瘤的患者84例,利用18F-FDG PET/CT寻找原发灶。患者的最终诊断通过组织病理学或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随访证实。统计18F-FDG PET/CT 对骨转移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在84例患者中,18F-FDG PET/CT 发现原发灶49例,其中46例(54.8%)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外3例为假阳性;PET/CT 诊断为非骨转移瘤的35例患者,最终病理和随访证实34例为非骨转移瘤;18F-FDG PET/CT 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4.8%(46/84)、93.9%(46/49)和95.2%(80/84);原发灶包括肺癌18例,前列腺癌9例,乳腺癌7例,淋巴瘤5例,肾癌4例,肝癌2例,子宫肉瘤1例。结论18F-FDG PET/CT 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对原发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利于临床上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多发性骨转移瘤
原文传递
前列腺横纹肌肉瘤伴全身多发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建虎 孙达 +1 位作者 沈小东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3,共2页
患者男,20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疼痛,且进行性加重,出现下肢僵直感.体格检查示精神疲软、贫血貌、消瘦,无发热、黄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提示贫血,对症处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关键词 ^18F-FDG PET/CT显像 横纹肌肉瘤 前列腺 转移 多发 全身 进行性加重
原文传递
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建虎 +1 位作者 刘瑶 黄华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478,480,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子宫局部发生18F-FDG浓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经病理或超声或MRI随访6个月以上证实为子宫肌瘤。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肌瘤部位、肌瘤最大...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子宫局部发生18F-FDG浓聚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经病理或超声或MRI随访6个月以上证实为子宫肌瘤。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肌瘤部位、肌瘤最大径、肌瘤数目及节育环对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影响。结果114例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率为35.0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阈值年龄为49岁(曲线下面积0.712,95%CI0.611~0.8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情况及肌瘤最大径是影响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预测因素(P<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9岁是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的独立影响因素(OR=4.55,95%CI 1.71~12.09),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结论年龄影响子宫肌瘤18F-FDG阳性显像,<49岁患者的子宫肌瘤更易出现18F-FDG阳性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